首页 > 历史

北宋宰相张齐贤: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能吃的宰相

时间:2025-03-2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942年~1014年),字师亮,山东菏泽人,著名政治家。

先后在地方和中央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

前后21年担任宰相,对北宋初期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都作出了极大贡献。

网络配图 张齐贤特别能吃,一个人的饭量,竟能敌得上五个人。

历史上有名的“啖肉献策”故事讲的就是他。

别人自荐时,往往采取编写求职书,恭恭敬敬呈送有关部门,然后转呈。

但张齐贤自荐,却别出心裁,直接上路拦驾,面呈皇上。

当时正在洛阳巡视,车驾仪仗,十分威严。

但就在这种氛围里,一个人跑过来就挡了驾。

随从官员问他干什么,他说要向皇上提一些合理化建议,为国家建言献策。

的政权刚刚建立,正是用人之际,有人敢挡驾,说明此人肯定有些才学。

就对随从说:“把这个人带上,回到宫里再谈。

” 可到了宫里,张齐贤却不抓紧时间汇报方案,而是吸着鼻子到处闻。

原来时值中午,该吃饭了。

宋太祖说:“让这个人和侍卫们一起吃饭吧。

” 谁知张齐贤鼻子尖,眼睛也管用,看到厨房有一大盘子熟牛肉,抓起来就吃,三口两口,就把一盘牛肉吃完了。

一旁的人看到他的吃相,都惊得目瞪口呆,连宋太祖也感到吃惊,招手对侍卫说:“再给他端些肉,看他能吃多少。

”又一盘牛肉端上,张齐贤并不搭话,低头便吃。

张齐贤又吃了一盘,好像还没吃饱,不看皇帝,只看厨房。

于是又一盘牛肉端了上来,这盘牛肉堆得像小山一样。

宋太祖看张齐贤吃起来没完,走过来敲敲他的头。

说:“停一下,停一下,我问你几个问题,看能不能回答上来?”这个张齐贤真是出奇,尽管头被敲得咚咚响,但还是连头也不抬,一个劲儿往嘴里塞牛肉,边塞边说:“皇上您问吧,我边吃边答。

” 于是宋太祖一连问了十个问题,张齐贤边吃边答,嘴里忙不过来时,就用脚画地,进行“图解”,条陈并汾、富民、封建、敦孝、举贤、太学、籍田、选吏、慎刑、惩奸“十策”,总之就是不耽误吃肉。

就这样,又一大盘牛肉下了肚,这才回答完皇上的提问,然后抹抹嘴,站在一边偷着乐。

宋太祖对他其中的四条建议非常满意,张齐贤急了,坚持说十条都是好策,。

说着说着就脸红脖子粗,起了高腔,和皇帝大吵起来。

这个被毛主席评价为“唐宗宋祖”的赵匡胤也不简单,立马岔开话题,说:“奇人,奇才,饭量大,学问也好。

还能吃吗?”张齐贤有点,满嘴油乎乎,低声说道:“就看皇上让不让我吃了。

要让我吃,还能吃三大盘。

”话一出口,惹得在场的人轰然大笑。

宋太祖也憋不住,笑着说:“难道你就吃不饱呀?”转身对还没吃上饭的侍卫说:“你们干脆也别吃了,把熟牛肉都给他带上,让他回家再吃。

再给他一些金银,让他安心读书,来年好去应试。

”网络配图 宋太祖回到京城汴梁,对他的弟弟赵匡义说:“我这次巡视西京,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一个奇人,名叫张齐贤,他将来可以做你的宰相。

但这个人性子太急,脾气大,我现在还不能用,让他再读些书,再历练历练。

” 宋人笔记小说对此。

《闻见录》说他幼时家穷,常常没有饭吃。

到了十七八岁,饭量大增,但从来不敢放开肚皮吃,只有逢年过节杀猪宰牛敬神时,才可大吃一次。

有一天,他实在太饿了,看到别人杀牛,就坐在那里不走,人家同情他,把剥下来的牛皮给了他,他回去不知怎么弄了弄,就全吃进肚里去了。

司马光的《涑水纪闻》记载张齐贤入仕前,虽然贫穷,但很洒脱,从来不计较别人的看法,就那样身穿布衣站在洛阳道上,等待路人施舍。

一日,十来个盗贼在酒馆大吃海喝,人皆避讳,都不来就餐,唯独张齐贤径直向前,拱手道:“我实在贫困,想向诸位求一醉饱,不知可否?”群盗大喜,其中一厮说:“秀才能屈尊入席,有啥不可!只是我辈粗鲁,恐为秀才所笑。

”张齐贤说不妨不妨,于是入席。

席间谈到世象人伦,盗贼中有人自卑,说:“我等为盗为贼,不过是没有办法的事,其实内心不安,终日惶惶。

”张齐贤说:“为盗之人,也并非碌碌无能之辈,只是一时无奈,走向歧路罢了。

我也是慷慨之士,与诸位有什么可见外的呢?”于是取来大碗,筛满酒,一饮而尽。

这样一连饮了三大碗,面不改色,气定神闲,群盗大为感慨,都说一个读书人,能如此放下架子,实在难得。

张齐贤也真是饿极,又取来猪腿,掰为数截,,群盗见了,更为惊骇,再感叹道:“真是宰相之才啊!不然的话,怎能这样不拘小节呢!你将来当了宰相,必定会顾念我们为盗之不得已,我等愿意与您结为朋友。

” 临别,群盗以金帛相赠,张齐贤也不推辞,满载而归。

《青箱杂记》记载:976年 (太平兴国元年),张齐贤考中了进士。

当时的宰相,向朝廷推荐了张齐贤。

见没有用他的意向。

赵普就把张齐贤的光辉事迹一一列举出来,说:如果你提拔了他,今后张齐贤就会死心塌地地为卖命。

你即有任人唯贤的美名,还可以招揽天下贤士,一举两得,何乐而比为?况且还有你哥哥的遗命。

就提拔了他。

张齐贤也不负众望,努力工作。

986年(雍熙三年),北宋大将、潘美率军北伐攻辽,结果大败而归,名将战死在朔州。

张齐贤主动请缨,去接管代州军务。

结果旗开得胜,大败辽军,斩首数百级,缴获马二千匹以及大批器甲。

宋军攻辽战役中,仅此一胜。

所以几年后,张齐贤就频频升官,不久就当了宰相。

网络配图 因为穷苦,所以他做官后特别喜欢吃肉,吃得白白胖胖的,模样很可爱。

潘长吉编辑的《宋稗类钞》卷四记载:他被撤消宰相职务,到偏僻的安州(今广西钦州市)任知州。

当地人没有见过什么大官,听说张宰相来了,都去围观这享受过大富大贵的张宰相到底与百何不同,最后的结论是:他有的大肚量。

为搞清楚张宰相的肚量到底有多大,在他中午请客人吃饭时,大厨师专门搞了一个金漆大桶,看见他吃什么,就照样向桶内放一份;喝了一杯酒,也向桶内倒一杯。

到了傍晚收拾时,“酒浆浸渍,涨溢满桶”,一个大桶满满的都是酒菜。

消息传出,轰动全州.要是在当今时代,那还了得,肯定被炒作得沸沸扬扬不可,世界上最能吃的“吉尼斯世界纪录”非他莫属。

他饭量大不足为奇,吃药也不按常规。

据《归田录》记载:当时汴梁城内,有一座佛寺天寿院,所制风药黑神丸相当有名,用来祛风活血、疏通经络甚为见效。

这是一种保健丸药,一般人进服,小小一丸也就足够,但张齐贤却以“五七两为一大剂”,夹在烧饼当中,三口两口就吃下去了,大有“把药当饭吃”的意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匡衡:因苦读而成为宰相最后却因一事自毁前途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解析诗词背后的另类大才女:北宋赌神李清照

赌神:我们常常说五毒俱全:骗、赌、帮、烟、娼,那可都是连男人沾了都没好果子吃的事,可李清照偏偏沾上了一样厉害的——赌。而且她对赌博可不是一般的喜欢,简直到了执迷不悔的地步。我们看那些迷恋赌博的人,常常是身陷其中,不能自拔,有的甚至赌得家破人亡,几乎没几个不后悔的人。可李清照赌博赌了一辈子,还真没后悔过,为啥呢?一个字——赢。输钱的号天哭地的后悔,赢钱了谁还后悔呢? 您见过赌博赌了一辈子从来不输的人吗?没见过吧。据我所知,这样的人,除了李清照,还真没第二个。一个赌博从来不输,老赢钱的人,怎么会后悔呢?当然不会。您不相?不信也得信!这些可都是李清照她自己白纸黑字写下来,留传到今天的,证据确凿。李清照写过一篇《打马图序》,“打马”就是一种赌博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李清照一开篇就教训人说:你们赌博为啥就不能像我一样精通呢?其实赌博没什么窍门,找到抢先的办法就行了,所以只有专心致志地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谓“博者无他,争先术耳,故专者能之”也。 要说这样的教训也没啥特别,谁不知道赌博要专心致志啊?不专心要输钱的呀!有的人干别的不见得专心致志,一到赌桌上那可是废寝忘食,忘我投入,赢了的还想趁着手气再多赢点儿,输的人想捞回来!这一点,跟李清照倒有点儿相似。这不,李清照接着就得意洋洋地宣称: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 说得很明白啊:我这人没啥别的嗜好,就是天性喜欢赌博。凡是赌博,我就沉迷其中,一到赌桌上就饭也忘了吃,觉也忘了睡,不分白天晚上地赌。而且,我赌了一辈子,不论是什么形式的赌,不论赌多赌少,从来就没输过,赢的钱哗啦哗啦争着往我腰包里赶,挡都挡不住啊。嘿,神了!李清照要是活到今天这把年纪,赌神还轮得到?门儿都没有!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要问了,那个时候到底流行什么赌博?李清照又最精通哪种赌博呢? 其实,宋代的赌博跟今天也差不太远。比如说,有钱人可以玩*。宋代有一种体育游戏叫蹴鞠,规则大约就类似于今天的足球。大家如果看过《传》,一定还记得里面有个小人,就是因为踢球踢得好,巴结上了当时的,一步登天成了炙手可热的权贵。高太尉的儿子看上的老婆,硬是逼得好汉林冲家破人亡,不得已上了梁山泊落草为寇。今天*的人那可也是一掷千金,动辄上百万啊。看看世界杯的时候那些人的疯狂,真以为是为足球疯狂啊?我敢说,有一半是为钱疯狂! 当然,除了常见的这几种,赌博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斗鸡啊,斗蛐蛐儿啊,等等等等。李清照在她的文章中列了二十多种赌博游戏方式,不过在这二十几种五花八门的赌博中,有的她嫌太鄙俗;有的嫌只凭运气,显示不出智慧;有的嫌太难,会玩的人太少,她根本就找不到对手——整个一赌博界的“东方不败”。那李清照喜欢什么赌博呢?据她自己说,是“打马”。打马具体是个什么玩意儿,现在已经失传,我们没办法知道了。不过据说有人考证出来,打马就是今天麻将的前身,看来,打通宵麻将,是李清照的一大爱好。 最神的还不是这个。北宋灭亡后,为了躲避金兵的围攻,李清照跟着的皇帝、达官贵人们一起逃难。就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北宋的两个皇帝被俘虏了,北宋朝廷灭亡了,丈夫死了,前半生千辛万苦积累的一些家产也在逃难中几乎都丢光了,她还念念不忘赌博的事儿。人家说三天不练手生,她是三天不赌手痒啊。所以从逃难的船上一下来,刚刚租了临时的房子安顿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把赌具找出来,赌一把再说!这种赌瘾,抽鸦片也不过如此了吧? 有人说李清照是个赌棍,还真不是冤枉她,如果嫌赌棍这两个字不大雅观,可以换个词,就像《古今女史》所说的那样,称她为“博家之祖”——赌博的祖师爷。这顶高帽子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戴的,赌棍不雅,那就再赠她一个当之无愧的外号——赌神!她可不是说过这么一句话:“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也。”原来李清照写这篇《打马图序》,除了得意洋洋、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精通赌博,她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让千万年后的后辈子孙都知道,“命辞打马”这种赌博游戏,就是我李清照开创的啊。“博家之祖”,非我莫属,谁都别来抢啊! 当然,要声明一点,爱赌博也不是李清照一个人的错,人家宋朝连皇帝都好这个。难怪那个时代人口虽然没这么多,参加赌博的人比例不见得少。民间甚至传说宋代开国皇帝跟道士陈抟赌博,输掉了整个华山!还有更绝的,受宋朝赌博风气的影响,北方各民族也都盛行赌博,例如辽国的皇帝甚至在朝堂上公然扔骰子比大小,看大臣们谁可以升官,结果还真有人扔了个最大点,立马升了个宰相的官!好赌到了这种程度,难怪宋朝要亡国,也难怪辽国灭亡比宋朝还要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