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甘罗小小年纪就当了宰相,他是如何做到的?

时间:2025-03-2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甘罗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强于百万之师。

”用在小丞相甘罗身上十分贴切。

少年甘罗聪慧过人,十二岁用一言之辩帮助劝服张唐使燕为相,用三寸之舌口劝说赵王拱手让五城,后又送城十一座,成为惊为天人的谋士,让秦王,奉为上卿,形同宰相,因此声名远播,流传千古,被奉为神童,《甘罗十二为使臣》已选入小学语文课本,广为传颂,那么年仅十二岁的甘罗是怎样当上宰相的? 的《.列传》对甘罗拜相有详细的记载,有书君和大家分享一下甘罗当上宰相的经历:首先甘罗向吕不韦自荐劝张唐入燕为相,在秦国崭露头角;接着吕不韦推荐甘罗入赵为使,甘罗说服赵王送城池予秦;最王采纳甘罗建议助赵伐燕,赵送十一城于秦,秦王喜封甘罗为相。

首先甘罗向吕不韦自荐劝张唐入燕为相,在秦谋士中崭露头角。

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吕不韦门客中有一位十二岁的少年,他是左相甘茂之孙甘罗,有着一颗七巧玲珑心,他常和吕不韦的众门客斗智斗勇,并未因年纪小而输于人。

这一天,吕不韦在庭院中愁眉不展,踱过来走过去,唉声叹气。

甘罗双脚一蹦跳到吕不韦跟前:“丞相,因何事发愁,甘罗愿替您分忧!” “小屁孩,别闹,我都办不了的事,你能行,一边玩去,我正烦着呢!”吕不韦摆摆手。

“,无志空长百岁,您不说什么事,怎么知道我办不好。

小看人,还拜7岁的项橐为师,我12岁了,让我试试又何妨?”甘罗一脸不服气。

吕不韦告之以实情:派来秦作人质,秦欲派张唐出使燕国作丞相,两国结盟以谋赵河间之地,然而张唐以曾攻打,去燕为相必被赵人击杀为由拒绝出使。

甘罗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便自请劝说张唐。

甘罗驱车来到张唐府上,送上拜帖,称吕不韦门客甘罗求见,张唐见来了个小毛孩,一脸不悦。

没好气地说:“你小孩一个,来干什么?” 甘罗见张唐一脸不屑,便朗声说:“听说你要去九泉见将军了,我来送你一程呀!” 张唐气得脸色铁青:“如此无礼的野孩子,胡说什么?给我轰出门去!”张唐怒气冲冲道。

“哈哈,死期到了,还不自知,我真替你担心呀!”甘罗感慨地说。

“我倒要听听你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为什么说我死期快到了?”张唐将信将疑。

“你和被杀害的大将白起谁更有实力?”甘罗单刀直入。

“当然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白起将军。

”张唐不假思索地说。

“丞相范睢与当今的吕不韦丞相谁更独断专行?”甘罗又问。

“自然是吕丞相了。

”张唐低声说。

“那你分析一下,当年白起将军功勋卓著都被范睢丞相杀了,你想想吕丞相能让你平安无事?这么明白的事,你居然还不着急!”甘罗说得头头是道。

“多谢甘罗童子提醒,请告知吕丞相,我同意出使燕国。

”张唐抱拳谢过。

就这样甘罗用两个问题,三言两语以昔日大将白起被害为例切中张唐怕死的软肋,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广闻博识和能言善辩,利用张唐害怕吕不韦专权,恐有性命之忧的心理,成功劝说张唐同意出使燕国,引得吕不韦刮目相看,在秦国谋士中崭露头角,甘罗用自荐说服张唐出使燕国系好了他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登上了他成为宰相的第一步台阶。

接着吕不韦推荐甘罗入赵为使,甘罗说服赵王送城池予秦。

吕不韦觉得甘罗是个人才,便引荐给秦王。

甘罗提议在张唐去燕国为丞相前,愿意代表秦国出使赵国,以期达到扩充秦河间领地的目的。

赵王听说秦国派了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前来,想侮辱吓唬一番甘罗。

于是在赵迎宾亭支了一个大鼎,鼎中热水沸腾。

甘罗把国书呈上,赵王用袖一拂,打落在地,“你们秦国没有人了吗?派个野孩子来胡弄本王!” “大王有所不知,秦国有个规矩,凡是重要的事情就派重要的人物去办,凡是小事情就派小人物去办,今天派我来您这儿办件小差事而已。

”甘罗不卑不亢地说。

“那你来这儿干什么?”赵王居高临下。

“甘罗此次前来想秦赵两国交好,让天下百姓脱离战祸。

赵王听说燕太子丹到了秦为人质,秦王派张唐使燕为丞相吧!” “听说了,那又怎样?”赵王不以为然。

“赵王您死到临头了,赵国马上要灭亡了,可怜了赵王的百姓!”甘罗以手拭泪。

“大胆狂徒,诅咒本王,诅咒赵国,把他扔进大鼎中烹了!”赵王。

“我自己死不足惜,可叹您死期不远,而不自知,我再小,也是秦之使臣,您烹了我,秦王必与燕联合起来攻打赵国,不久前,长平一战,赵四十万将士魂归长平,现在秦燕两面夹攻,赵国的山河土地,宗庙百姓,全部都要毁了,您还能独活吗?可悲可叹!”甘罗长叹一声。

赵王连忙说:“那你说怎么办?”甘罗见时机成熟,便捡起国书,送到赵王手中,表明此番是只要赵王给出河间的五座城池,以表赵国和秦国结盟的诚意,他便说服秦王送还燕太子丹,和赵一齐攻燕,所得城池一国一半,到时候收获一定比五座城池多得多。

甘罗利用赵王害怕秦燕联手会让赵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令赵王听取了他的建议送了河间五座城给秦国。

甘罗仅凭三尺之舌,不费一兵一卒,便把五座城池收入秦国,这样成功的外交,史上再无第二人。

甘罗此次出使赵国,不用兵马便为秦国扩疆拓土,赢得了尊严和地位,立下了大功,得到了秦王的赏识。

甘罗用外交实力给秦王提交了一份满意的见面礼,他向宰相之位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最后秦王采纳甘罗建议助赵伐燕,赵送十一城于秦,秦王喜封甘罗为相。

甘罗兵不血刃带回河间五座城,秦王采纳甘罗建议把燕太子丹送还燕国,张唐更不必冒生命危险出使燕国。

一段时间里,秦与赵国结为联盟,助赵伐燕,赵国本就比燕国强大,有了秦的支持,,便有恃无恐便进攻燕国,打得燕国无还手之力,不久,燕国上谷三十座城邑被赵国收入囊中。

赵王倒还讲信用,把其中的十一座划拨给了秦国。

甘罗不战而获十六座城,秦王,认为甘罗是个难得的智囊,能为秦国强大,一统六国献计献策,决定封赏甘罗,拜他为上卿,甘罗祖父甘茂拥有的土地房产也尽数划拨到甘罗名下。

于是秦国最年轻的丞相诞生了。

年仅十二岁的甘罗,“说张赴燕”系好人生第一扣,赢得宰相吕不韦引荐给秦王,迈开宰相之路第一步,“说赵献城”为秦获河间之领地,赢得秦王信任与赏识,依其计而行,又获十一城,打通秦王纳贤臣之路,凭着自己的足智多谋,能言善辩,机智勇敢为秦国立下,让百居乐业,也让自己十二岁为相,从而,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溥仪的三妹爱新觉罗·韫颖,为什么一生都不想在踏入日本?

溥仪的三妹,一生都不想再踏入日本,丈夫晚年悬壶济世,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爱新觉罗·韫颖,又是一个极其拗口的名字,说到这个名字肯定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是谁,但是要说到她的哥哥那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她的哥哥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爱新觉罗·韫颖作为溥仪一母同胞的妹妹,也是溥仪是三妹,出生于1913年,比溥仪小7岁,自然也深受自己这位皇帝哥哥的喜爱。 爱新觉罗·韫颖的前半生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溥仪在打转,由于她出生的时候溥仪已经退位了,因此爱新觉罗·韫颖和哥哥溥仪的关系并没有太多的君臣之间的关系,从小就跟在溥仪身边长大。到了1924年,由于的政变,溥仪一家被迫离开北京城,此时的韫颖也跟着自己的哥哥溥仪到处辗转。 他们先是在天津待了一段时间,每天除了学习日语就是溥仪打打网球,休闲一下。1932年溥仪在日本的护送下来到了东北的伪满洲国,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登基。作为溥仪妹妹的韫颖自然而然也就来到了长春,此时的韫颖已经是一位19岁的大姑娘了,于是在溥仪做主下嫁给了婉容的弟弟郭布罗·润麒,两人在长春举办了盛大的婚礼。 婚后不到一个月,溥仪就派遣郭布罗·润麒到日本去学习最先进的军事理论,作为伪满洲国的栋梁之才培养。而韫颖自然也就跟随丈夫润麒从长春来到了日本。来到日本后的韫颖感觉到十分的不适应,因为她是溥仪的妹妹,而当时日本又急需溥仪这样一位在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的帮助。 因此日本皇室对于韫颖非常的看重,经常邀请她参加各种皇室的聚会。然而在盛情款待之下,却是日本皇室对于韫颖的严格控制。韫颖在日本的都被日本皇室看在眼里,所有的行动都受到了日本皇室的严格控制,这对于韫颖来说是极大的束缚,令她对于这段日本生活的经历感到十分的厌烦。 因此在1933年回到长春探亲之后,韫颖就再也没有前往日本了,甚至于她这一生都再也没有前往日本国。而她的丈夫润麟直到1938年才从日本军校毕业回国担任长春高等军事学院教官一职,为溥仪的伪满洲国培养优秀的军事人才。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韫颖和众多皇室跟随溥仪逃亡到大栗子沟,开始了自己的逃亡生涯,并且在随后的日子里,溥仪抛弃了作为累赘的妇孺,带着润麟等人逃往沈阳。韫颖和自己的丈夫失去了联系,独自带领着三个孩子在的东北四处流浪。 1949年韫颖和家人回到了解放后的北平城,开始开着自己父亲醇亲王府的一点积蓄勉强度日。1951年醇亲王在北京病逝,在新中国的政策下作为女儿的韫颖也有幸分到几套房屋,就是靠着这几套房屋的租金,韫颖和婆婆孩子终于过上了温饱的生活,并且还成为街道委员会的组长。 1957年,韫颖的丈夫润麟由于罪行较轻被旅顺战犯管理所释放,事隔多年后再次见到回到身边的丈夫,韫颖并没有如年轻时那样的激动,两人简单的一眼之间已经将自己多年的相思之情表露的一览无遗。在政府的帮助下,韫颖的晚年生活开始逐渐得到好转。 丈夫润麟因为在日本和苏联都待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对于日语和俄语具有很好的造诣,同时也精通英语和德语,是新中国建国初期难得了翻译人才。于是在周总理的亲自批示下,润麟来到了翻译社担任翻译一职,由于润麟的积极投入,翻译工作一路顺风顺水。 从1978年开始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担任研究员,开来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学者生活,虽然此时的润麟已经66岁,却凭借着自己的突出贡献成为第六届和第七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同时由于幼时体弱多年,因此润麟长大后积极学习中医的针灸,并在晚年后将针灸与西医的神经学相结合,独创“疗法”。 而韫颖则是在将晚年投身到家庭和街道工作中,使得润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被毛主席评为“走进人民群众成为一个有志气的人”。1992年89岁高龄的韫颖在家中病逝,作为溥仪的妹妹,最后的格格,韫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青年时在日本被日本皇室监控,中年流浪东北,一直到晚年才在政府的帮助下生活得到好转,并积极投身到街道工作中,从一个末代格格不断的融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新觉罗·韫欢与哥哥溥仪的关系如何样?一辈子只做了这一件事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最后一位格格,与溥仪关系比较特殊,一辈子只做了这一件事。 据史料记载,溥仪于1912年退位,此时他还只有6岁。当年隆裕向革命党和孙中山请求,说要我们退位可以,但是你孙中山必须保证,每年拨付400万两银子,作为溥仪母子的生活费用。而且,至少在皇宫之内,溥仪仍应该被尊称为,且依然可以居住在紫禁城内。 所以,溥仪在童年时代的生活其实还是不错的。直到1924年,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将溥仪赶回了醇亲王府。也正是在那里,溥仪第一次见到了这个亲妹妹韫欢。据溥仪回忆,说当时韫欢只有3岁,她那么娇小,偎依在奶妈的怀里,怯怯地看着溥仪,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又终于什么都没有说。 但这次见面还是给溥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近40后,当韫欢再一次出现在溥仪面前时,虽然后者已经54岁了,但依然一下子就认出了这个排行最小的小妹妹。据史料记载,韫欢此时已经结婚了,丈夫叫乔宏志,是个腼腆的小伙。这一次,是专门为这个特殊的家庭举办的团员宴。 韫欢首先开口,脆脆地朝着溥仪喊了一声哥,旋即,两人的眼眶就都红了,然后就是好一顿。哭完了,韫欢告诉溥仪,说自己如今的名字叫金志坚,是北京一所公办小学的教员,如今的生活,安定而幸福。据史料记载,此时是1960年,溥仪在一年前刚刚获得特赦,所以溥仪对妹妹说,自己过得也很好,如今仿佛获得了重生,一心只想着自食其力,并争取为老百姓多做点事。 忽然,溥仪像是想起了啥,问韫欢说,你为啥现在改叫金志坚了?这里面有啥故事么?哥哥的一席话,勾起了韫欢的回忆,她缓缓说到:父亲去世后,自己一直颠沛流离,后来在一户的人家的帮助下,生活才总算安定了下来。而这户人家有个女儿叫李淑芬,年龄与韫欢相仿,两人遂成好友。1948年,两人合力创办了一所坚志女子职业学校。而金志坚的名字,也是从这校名上受的发。 韫欢继续回忆,政府看她开办过学校,便让她继续从事教育行业,所以从1950年参加工作后开始,她一直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韫欢临别前对溥仪说,自己这辈子能有机会为人民服务,她感到很高兴,也很自豪!据史料记载,爱新觉罗·韫欢,这位清朝最后一位格格,当了29年的人民教师,退休时是北京市第227中学副教导主任。公元2004年,韫欢病重入院,不久去世,享年83岁。这辈子,她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当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