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在古代皇室当中则变成了”不想当的太子不是好太子“,为了这个至高无上的权力,导致一批又一批的人父子反目、手足相残;宫变大多数都是由皇室引起的,但是在历史上却有一位太子甘愿放弃皇位,本来可以名正言顺继承皇位的他却偏偏让给了弟弟,他就是李宪。
李宪是唐睿宗李旦的大儿子,自幼就才气过人,精通音乐;从小就深的父母喜爱,六岁时就李旦立为皇太子,但到李旦被降为皇嗣后,册授李成器为皇孙,不过在武则天还政于李唐江山后,李旦再次登基,而这次太子人选依旧是李宪,而李宪却把这个位置让给。

到时武则天刚还政于唐江山,为了稳住朝局民心,按照立嫡不立庶,又立长不立幼的原则,李旦于是将太子定为李宪,不过李宪却是坚决辞让,让给同是兄弟的平王李隆基,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李宪说李隆基有社稷大功(讨平),适合做储君。
李旦很赞赏李宪的心意,就同意了。
而李宪在李隆基继位后,也是备受恩宠;晋封李成器为司空。
到李隆基讨平萧至忠、岑羲等人后,李成器又晋位为太尉,依旧兼扬州大都督之职,再加实封一千户。

一个多月后,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太尉和扬州大都督之职并停。
可谓是官居极品。
但李隆基觉得对大哥的恩宠还是不够,开元四年封为宁王,实封五千五百户,历任泽泾二州刺史。
兄弟两人非常和睦,在李宪去世后,得知消息的李隆基非常难过,甚至哭了起来,次日下诏,追怀其高尚品德,追谥其为”让皇帝“。
并且以皇帝之礼安葬。

李宪可以说是一生富贵,生在皇室的他,也没有历史当中的父子反目、手足相残;主动让位后深受皇上喜爱,一辈子没经过痛苦的事情,高高兴兴的活完一生,想必这也是很多皇室成员所羡慕的吧。
而李隆基在继位后,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政权。
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李宪的让为,也让出了一个千古盛世;开创唐朝的极盛之世,史称。
随机文章明朝怎样灭亡?为谁而亡?齐齐哈尔干尸复活之谜,被埋复活极力挣扎身连胎盘七/八/九/十/级地震威力有多大,12级地震直接震碎整个地球(吓尿)常见木桶定律在生活中的体现,人要成为明灯而不是短板现代企业管理十大法则,上下级沟通/避免破产/激烈员工等技巧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黑太子是哪位?黑太子爱德华生平简介
黑太子爱德华Edward the Black Prince (1330.6.15-1376.6.8):爱德华三世长子,母亲为埃诺的菲利帕。生于牛津郡伍德斯托克。爱德华三世加封他为切斯特伯爵、康沃尔公爵(1337年)、威尔士亲王(1343年)。 他是第一阶段中英军最著名的指挥官。其「黑太子(the Black Prince)」之名的来由有二说:一为,因其常穿黑色铠甲,故被称为「黑太子」。二说为,因其对阿奎丹公国洗劫,又在阿奎丹放纵士兵横行不法,故法国人认为他心肠黑,故称之为「黑太子」。然而,不论何说,黑太子之名最早见于16世纪,在其在生之日,并没有这样的称呼。他在世时,通常以其出生地,称他为伍德斯塔克的爱德华(Edward of Woodstock)。 他的妻子是他的堂姑母肯特的琼安,生有二子,长子爱德华(夭折),次子理查(后为理查二世)。 百年战争的开端大捷 1330年,爱德华三世推翻其母法兰西母后伊莎贝拉王后与情夫摩德莫的统治,掌握了实权。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绝嗣,爱德华三世以自己是法国国王美男子腓力四世的外孙,要求继承法国王位。1346年,出兵法国,16岁的黑太子随父并肩作战。其间发生著名的克雷西会战,法国骑兵组织了15次冲锋,均被黑太子指挥的长弓手击退,英军大胜。在战后清理战场的过程中,爱德华三世父子发现了法国盟军波西米亚老国王卢森堡的约翰的尸体,此人是个盲人,但是作战异常勇敢。太子被他的精神感动,摘下他头盔上的羽毛装在自己头盔上,同时,将他的箴言 Ich dien 作为自己的口号。太子此举又进而感动了爱德华三世,他认为这是他儿子壮丽人生的开端。 1356年9月,黑太子率1800英军扫荡法国,从波尔多出发(Bordeaux),越过加龙河(Garonne)到达法国中部,深入劳瑞谷地(Lorre Vally)。在他返回格斯肯尼(Gascony)的过程中,遭遇法王“好人约翰二世”率领的8000法军拦截,双方在普瓦捷(Poitiers)展开大战。尽管法军在人数上占据明显优势,仍然没能摆脱克雷西之战的命运,再一次遭到英国长弓手的痛击。结果法军大败,法王约翰被俘并被押至伦敦。1360年,英王爱德华三世和法王约翰签订布莱提格尼条约(Bretigny),在得到法国大片土地后,放弃索要法国王位。同年根据布莱提格尼条约,黑太子受封法国阿基坦(Aquitaine)公爵。英法之间战争告一段落。 挫折和失利 黑太子同时热衷于西班牙事务,支持残忍的佩德罗一世(Pedro the Cruel)为卡斯提利亚国王。1367年在纳胡拉之战取得大捷,生擒法国元帅贝特朗·杜·盖克兰。然而黑太子撤军后,佩德罗并没有及时履行报销军费支出的承诺,他很快又被亨利二世并杀死。 介入西班牙事务在战略角度不仅失败,而且损失巨大。黑太子的军事行动招致了内战最终获胜的亨利二世的仇恨,新的卡斯蒂亚舰队在数年后控制英吉利海峡,并打得英格兰人心惶惶。1369年,黑太子希望能通过在阿基坦征收新税来弥补西班牙失利的损失,遭到领地民众的严重抗议。阿基坦人厌恶黑太子的残忍好战,感情上与新任法王查理五世接近,于是向查理五世提出诉求。由于受到布莱提格尼条约的限制,查理五世仅要求黑太子在法国议会上解释他的行为。但是黑太子给予的答复是,他将率领6万英军参与法国议会辩论。于是英法战争又起。 此次战争沦为对法国平民的抢劫与屠杀,爱德华三世父子向来所称的“为了骑士精神的荣耀”彻底宣告是个谎言。而在这次战争中,黑太子由于在西班牙感染疾病,不能骑马,只能被抬着辗转于法国的一座座城市。1370年,黑太子指挥英军在法国利穆赞省(Limousin)首府利摩日(Limoges)展开大屠杀,他令城里所有男女和孩童都站在他的面前,观看他们被英军杀戮。在一系列倒行逆施之后,黑太子疾病加剧返回英国,法国的事务由其弟兰开斯特公爵冈特的约翰接手。他没能扭转英国在法国的颓势,法国上下在查理五世的带领下不进行主力会战,而以大规模游击战争的方式展开收复失地的斗争,而英军在转战过程中,一仗没打就损失一半兵力却毫无进展。 英国国内的斗争 随着国外的失败,英国国内也爆发危机,一方面因为黑死病,一方面因为长期战争导致的农民、平民负担加重。1370年,英国议会分裂为两派,一派奉黑太子为代表,成员主要是平民,他们中很多人曾是出色的长弓手;一派以冈特的约翰为代表,成员主要是各地贵族。国王爱德华三世已经尽显老迈之态,失去对政局的控制。黑太子由于疾病而无法参与政治斗争,他过着一种比武和狩猎的骑士平凡生活。(爱德华黑太子热衷于中世纪末期盛行的骑士比武,曾多次参加比赛。他也喜欢狩猎,是典型中古骑士的代表人物。在电影《骑士风云录》中,爱德华黑太子便以汤玛士?柯维尔之名多次参加骑士比武大赛,虽然这未必为真,但爱德华黑太子热衷于骑士比武,倒是不争的事实)。这些使得冈特的约翰成为政局的实际控制者。 冈特的约翰的统治不能顺利展开,因为其兄的影响力太大。1376年,平民在议会发起反对冈特的约翰的斗争,冈特的约翰党人被判有罪。但是,在判决即将宣布前一刻,“平民的伟大捍卫者”黑太子去世。 1377年,老迈的爱德华三世去世。王位由黑太子的独子波尔多的理查继承,称理查二世,时年十岁。1380年,法王查理五世去世,查理六世上台。由于英法国王都处于弱龄,两国休战。 理查二世继承其父残忍、严苛的性格,同时与其父一样爱好奢华和排场。他在位期间没能处理好与议会的关系,特别是与冈特的约翰的关系(他流放冈特的约翰之子亨利波林布鲁克,后者处处与他作对)。理查残忍的统治遭到举国痛恨。1399年,亨利波林布鲁克迫使理查在伦敦塔退位,亨利随即即位,称亨利四世,因此创立兰开斯特王朝。退位的理查被囚禁在兰开斯特郡,不久被亨利派人暗杀。这场于14世纪中后期开始的黑太子与冈特的约翰的斗争,到了15世纪终于以约翰冈特之子亨利四世的继位而告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黑太子:英格兰版的“霍去病”
说到的名将,可能大家很快都会想到的是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出场的亨利五世和圣女。不过其实除了这两个人物之外,在百年战争中,其实还出现了许多名将豪杰,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威震法兰西的“黑太子”爱德华。 “黑太子”爱德华是开英法百年战争的爱德华三世长子,并在1333年,受封切斯特伯爵、康沃尔公爵,之后在1343年受封威尔士亲王。1346年,英法百年战争爆发。很快,双方就在克雷西爆发大战,此役法王腓力六世和前来助战的波西米亚“瞎子”约翰率领数量庞大的法军对峙。其中作为核心的,是法国引以为傲的骑士军团,以及来自热那亚的弩手。但是这样一支在欧洲大陆堪称精锐的大军,却被数目远小于自己的英军击溃。年仅50的“瞎子”约翰亦战死沙场,英军因此一战震惊欧洲。 作为当时英军的先锋之一,“黑太子”爱德华在这一战中同样表现突出,并且由于在战后,他对战死沙场的“瞎子”约翰表现出了极大的敬意,因此也使得他在当时留下了美名。但是这个美名,很快就伴随着英法百年战争的继续而磨灭。之后“黑太子”爱德华参加了围攻加莱的战役,并在攻破之后,对这座法国重镇大肆洗劫。在回到英国后,“黑太子”爱德华也没有闲着,他很快在之后与卡斯蒂利亚援助法国的舰队进行了一场大战。在战斗中,“黑太子”爱德华的坐舰遭到卡斯蒂利亚战船的猛烈攻击,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漏水。但是“黑太子”爱德华还是坚持作战,直到击败卡斯蒂利亚舰队,并且船只即将彻底沉没时才离开。 在镇压完柴郡的暴动之后,“黑太子”爱德华被爱德华三世命令在法国阿基坦地区,进行一场大远征。“黑太子”爱德华率领数千士兵,在阿基坦和法国南部的富庶地区进行了整整八周的破坏性大远征,一路上这些英国人攻破了卡尔卡松在内的大量城市和城堡,并且对所经之处的法国人进行大屠杀和洗劫。1356年,“黑太子”爱德华再一次向法国进军,但是这一次法王约翰二世决心惩戒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英国王子。约翰二世总结了克雷西战役,并把法国失利的原因,归结为法国人的骑士军团还不够强大,因此约翰二世花费重金组织起了一支更加强大的骑士军团,而“黑太子”爱德华显然就是骑士们小试牛刀的最好对象。除了法国的骑士和民兵之外,这一次法军中还有大量来自的佣兵,以及苏格兰步兵助阵。而与法国人庞大的军团相比,“黑太子”爱德华的军队就要简单了许多,他们大多是经历过克雷西战役的老兵,因此对于屠杀法国佬来说,可谓是得心应手。作为英军中最为闪耀的,那自然是英国的长弓手。虽然他们的弓箭对装备精良的法国骑士威胁不大,但是对于防御相对较差的战马和步兵,则会构成极大的威胁。 就这样,双方在普瓦捷地区相遇,英军特意营造出了撤退的假象,诱使法军率先进攻。法国贵族德•克莱蒙特一马当先的带领大量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的骑士向英军进攻。这些来自神罗的骑士很快遭到英国长弓兵的箭雨,因此不得不后撤,但是他们的后撤立刻又撞上了同样跃跃欲试的奥尔良骑士,因此整个法军乱做了一团。与此同时,法军的步兵,也在英军长弓兵的射击下陷入行将崩溃的状态。“黑太子”爱德华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机会,他立刻命令英军的骑士们迂回进攻法军的侧翼,一时法军崩溃。最终法王约翰二世和他的儿子,一直在他身边奋战的未来勃艮第公爵菲利普成为了英军的俘虏。 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普瓦捷战役使得“黑太子”爱德华的名望或者说恶名达到了巅峰,而对于法国来说,则堪称灾难。由于国王落在了英国人的手里,一时间法国贵族群龙无首,并且为了最高权利相互倾扎,甚至兵刃相向。“黑太子”爱德华则轻松很多,之后他又发动了对兰斯的战役,以此迫使法国人在之后的谈判中向英国人低头。不过最终“黑太子”爱德华的父亲爱德华三世,也未能如愿以偿的当上法兰西国王,但是却也得到了全部的阿基坦地区。阿基坦和加斯科涅则被爱德华三世作为奖励,奖赏给了自己的儿子、王位继承人,善战的“黑太子”爱德华。 然而“黑太子”爱德华的阿基坦公爵当的显然并不舒坦。他先是卷进了卡斯蒂利亚的内战,然而因为军队中疟疾肆虐无功而返,之后阿基坦地区在法国贵族的鼓动下爆发了暴动。为了震慑其他蠢蠢欲动的阿基坦地区的城市和贵族,“黑太子”爱德华对反叛的城市利摩日进行了报复性屠杀,三千多男女老幼因此而命丧黄泉。不过连年的征战却也着实破坏了“黑太子”爱德华的健康,因此在镇压完利摩日的叛乱之后,“黑太子”爱德华不得不返回英国养病。 回国的“黑太子”爱德华却没有什么机会能够安心养病,他很快就卷入了和自己弟弟的权力斗争当中。这导致英国议会分裂为“黑太子”爱德华为首的平民派和冈特的约翰为首的贵族派。此时年迈的爱德华三世已经无力弥合两派的冲突,而“黑太子”爱德华同样已经饱受病痛的折磨,这也使得他很不幸的在登上王位之前就散手人寰。在爱德华三世病故之后,“黑太子”爱德华的儿子理查二世即位,然而这位君主,最终也很不幸的成为了金雀花王朝的末代君主,不过这就是另一段故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