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周代诸侯国:鲁国的进展与灭亡

时间:2025-04-0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鲁国,的诸侯国,国君为,侯爵,首封国君为周武王弟弟旦之子伯禽。

西周初年周公辅佐天子东征灭掉了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受封于奄国故土,由于周公要留在镐京辅佐周成王,于是让自己的长子伯禽代为赴任,建立鲁国,国都为曲阜。

鲁国始封时疆域较小,"封土不过百里",后来陆续吞并了周边的极、项、须句、根牟等小国,并夺占了曹、邾、莒、宋等国部分土地,成了"方百里者五"的大国。

国力最强时其疆域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定陶一带,其统治核心区大都位于今山东省济宁市境内,亦包括泰安南部宁阳,菏泽东部单县、郓城,临沂平邑等市县。

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一个重要邦国。

鲁桓公、鲁庄公、鲁僖公时期是鲁国最为强盛的时期,一度与争夺东方的霸主,鲁僖公更曾领导诸侯抗衡过与。

直至战国初期,仍有数个诸侯国向鲁国进贡。

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四位君主,历时790年。

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鲁国为所灭。

在周代的众多邦国中,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

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西伯昌之子,以发、旦最贤。

发即周武王,旦即。

之后,天下仍未归心,武王却得了重病。

群臣恐惧,太公、召公想到文王庙为武王占卜运势。

周公旦说,且慢,不能以此困扰先王。

于是他设坛,向太王、王季、文王祷告:嫡长子孙发,勤于政务劳于国事,不幸重病;如果列祖列宗因为上天的旨意而不能为王发消灾解难,那么请以我来替他受罪吧。

祷告之后,才去占卜,卜得"吉",而武王发病情好转。

鬼神之事,暂且不谈,而周公之用心,可谓良苦。

武王发崩,太子诵年幼,尚在襁褓。

周公旦担心武王崩而天下诸侯叛乱,于是摄行君权。

武王的弟弟们见此,都说周公旦肯定要对太子诵不利,想自己当天子。

周公旦于是立太子诵,是为周成王,而他则辅佐成王,让自己的嫡长子伯禽到鲁国担任国君,以为屏障,防御东方徐戎、淮夷等蛮夷。

武王发的弟弟管叔、蔡叔疑心周公旦,就跟的后代武庚一起发难,想除掉周公旦。

与此同时,东方的淮夷、徐戎叛乱。

齐太公、鲁公伯禽发兵镇压。

而周公旦挟天子之师,也平定了管蔡之乱。

周公旦摄行君权多年,营造雒邑,于是迁都雒邑,是为成周。

周公旦为周王朝的统治立下,但是位高权重也难免惹人非议。

传说成王年长,周公归政之后,周公 因为担心成王清算他,逃到了楚地。

不过成王知道周公旦劳心劳力也是为了周王朝,就迎他回来。

周公作为周王室的开国功臣,又是王室宗亲,从辅佐周武王开始就为周王朝打点一切。

行政期间,也是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怠慢,在周公自己告诫前往封国就封的伯禽就这样说过:"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我在这天下也不算卑贱了。

然而我洗一次头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餐饭三次吐出食物,起来接待士人,仍旧会担心失去天下贤人。

你到鲁国后,千万不要以有国土而对人骄傲啊"。

后世也因此留下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样的。

后来周公重病,就留言说,"我死之后一定要把我葬在成周附近啊,我是丝毫不敢离开成王啊"。

等到周公死后,成王则把周公葬在毕,毕是文王下葬的地方。

成王以此来表示他不敢把周公作为自己的臣子,只能让周公去追随文王。

周公这一生大概也就是""的真实写照了吧。

周公旦薨,而还没到庄稼收割,暴风挟雷,把禾粟扫荡干净。

据说这种天象在武王发崩的时候也出现过。

于是查阅记录,发现了前文所说的周公祈祷让自己代武王受难的记载。

成王很感动,于是下令,让周公旦的鲁国拥有郊祭文王的资格,可以奏天子礼乐。

周武王灭殷之后,就把少昊之墟封给了周公,国号为鲁。

周公因为辅助成王的缘故就没有前往封地就国,于是让嫡子伯禽前往封地就国。

伯禽也就成了鲁国实际的开国君主。

伯禽出发之前,周公告诫他应该谦恭下士,不能因为傲慢而失去民心。

伯禽到达封国之后,把曲阜作为自己封国的都城,然后依照周国的制度、习俗来进行治理。

因为要去除当地的旧习俗,伯禽前前后后用了三年时间才完成了初步的稳定,然后返回成周报告政绩。

而鲁的邻国齐却只用了五个月就返回成周报告结果了,这是因为齐国采取了和鲁国完全相反的政策。

齐国的封君简化了周的制度,并依照当地风俗来治理封国,于是很快地稳定下来了。

周公因此认为鲁国将来会不如齐国,因为的它的政策不如齐国让人民感到方便近人。

在管叔、蔡叔联合武庚作乱时,东方的淮夷、徐戎等也兴兵作乱,前来攻打鲁国。

伯禽率领鲁国的军队前往抵抗,奋战两年最终在周、齐的帮助下平定了鲁国。

伯禽在位四十余年,坚持使用周礼治理鲁国,又加上成王赋予了鲁国"郊祭文王"、"奏天子礼乐"的资格,鲁国因此在立国之初就奠定了丰厚的周文化基础。

而在后来""的时代,鲁国则成为了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周王朝历来有厚同姓、薄异姓的国策,而周成王赋予鲁国"郊祭文王"、"奏天子礼乐"的资格,不仅仅是对周公旦功劳的一种追念,更是希望作为宗邦的鲁国能够"大尔宇,为周室辅"。

这是鲁国在政治上的优势。

伐灭管蔡之乱,平定徐戎之叛,鲁国得到"殷民六族"。

而本来是王族的殷商之民,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同时也善于发展经济(商人的称呼,就是来自于殷商之民);而鲁国地处东方海滨,盐铁等重要资源丰富。

这是鲁国在经济、文化上的优势。

鲁国历经鲁公伯禽、考公酋(世本作"就",邹诞本作"遒")、炀公熙(一作怡,考公弟)、幽公宰(世本名圉)、魏公晞(幽公弟)、厉公擢(世本作"翟")、献公具(厉公弟)、真公濞(世本亦多作"慎公"),一直都是周室强藩,震慑并管理东方,充分发挥了宗邦的作用。

此时的鲁国"奄有龟蒙,遂荒大东。

至于海邦,淮夷来同",其国力之强,使得国人和夷狄之民"莫我敢承"、"莫不率从"。

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春秋,彼时曹、滕、薛、纪、杞、彀、邓、邾、牟、葛诸侯仍旧时常朝觐鲁国。

僖、文、宣、成、襄、昭、定、哀、悼九位鲁侯在位期间,作为卿家的三桓与公室争权夺利,尤其是以的执政与公室的反击最为激烈。

成季死后,庄公的公子遂(即襄仲)及其儿子公孙归父相继掌权,是为执政时期,而一度被东门氏赶出鲁国。

然而,成季的季孙行父(即)利用三桓的势力,开,使得私田兴起,而"隐民"剧增,获得鲁国平民阶层的人心。

公子遂杀嫡立庶,以公子俀为国君,是为鲁宣公。

宣公发现三桓日益强盛,同时有民不知君、只知三桓的说法甚嚣尘上,于是他"欲去三桓,以张大公室"。

他与执政的公孙归父商量,是不是起兵灭了三桓,但是国人明显倾心于三桓,使用国内兵马或许不妥。

于是,公孙归父前往晋国借兵。

可惜公孙归父还没成功搬来晋国军队,宣公就死了,而季文子趁机发难,备述襄仲当政时的弊端,斥责他"南通于楚,既不能固,又不能坚事齐、晋",使鲁国没有强援。

鲁国司寇表示愿意随季文子除乱。

公孙归父听到这样的消息,连忙逃到齐国躲起来。

季文子开始执政。

从此开启了季氏祖孙几代人的执政专权之路。

季文子、季武子、季平子辅佐鲁国文宣成襄昭定六位鲁侯,位列三卿之首,独专国政。

季武子时期,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从不同角度削弱公室的权力: 襄公十一年, 增设三军。

季武子、叔孙穆叔、孟献子分三军,一卿主一军之征赋,由是三桓强于公室。

当年,周武王封周公旦于鲁,按周礼"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鲁有三军。

自文公以来,鲁国弱而从霸主之令,若军多则贡多,遂自减中军,只剩上下二军,属于公室,"有事,三卿更帅以征伐"不得专其民。

季武子欲专其民,遂增设中军,三桓分三军之民。

襄公十二年,三桓"十二分其国民,三家得七,公得五,国民不尽属公,公室已是卑矣"。

昭公五年,季武子罢中军。

四分公室,季孙称左师,孟氏称右师,叔则自以叔孙为军名,"三家自取其税,减已税以贡于公,国民不复属于公,公室弥益卑矣"。

公室奋起反击,昭公二十五年,在郈昭伯、公若等人的劝说下,鲁昭公发 兵伐季氏。

而孟氏、叔孙氏认为,三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于是发兵救援。

结果昭公外逃,而季平子专权,摄行君位将近十年。

季平子的僭越行为,导致其家臣奋起模仿,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阳虎。

定公五年,季平子、叔孙成子相继去世,阳虎发难,囚禁季桓子,逐仲梁怀,随后执掌鲁国权位长达三年。

虽然阳虎被三桓赶出了鲁国,但是三桓的影响日渐削弱、公卿之别君臣之礼日渐败坏也成了趋势。

这个时候,在位的鲁定公决心削弱三桓,而这个时候三桓内部并不稳定,因为季氏的专权,导致其他两家的不满。

定公十年,齐鲁会盟,作为司仪的不仅言谈之间退发难的莱夷之人,更以口舌之利,使得齐国归还汶阳之田。

于是,定公以此为契机,重用孔子, 而孔子为了恢复公卿之别、君臣之分,决定以隳三都的方式,逐步消解三桓的强盛势力。

季桓子出于防止家臣犯上的考虑,同意隳三都,并派等臣子率兵毁掉自己的费城。

然而三桓之中,孟氏反对,他坚持不毁掉自己的成城,结果定公发兵讨伐,却无法攻下。

而定公在季氏的唆使下观齐女乐,败坏礼数,更寒了孔子的心。

结果,三桓把公室的坚定拥护者孔子赶出了鲁国。

哀公即位后,想要伐灭三桓,结果反被三桓逐赶,死于有。

哀公死后,三桓立公子宁,是为悼公。

悼公时期,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直到鲁穆公时期(前415年-前383年),鲁国实行改革,任命博士公仪休为鲁相,遂渐从三桓手中收回政权,国政开始奉法循理,摆脱了三桓专政的问题,重新确立了公室的权威。

而三桓之一的季氏则据其封邑费、卞,独立成为了费国。

前323年,鲁景公卒,鲁平公即位,此时正是韩、魏、赵、燕、中山五国相王之年。

鲁顷公二年(前278年),秦国破首都郢,楚顷王东迁至陈。

顷公十九年(前261年),楚伐鲁取徐州。

顷公二十四年(前256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迁顷公于下邑,封鲁君于莒。

后七年(前249年)鲁顷公死于柯(今山东东阿),鲁国绝祀。

随机文章博物馆是南部邦联纪念碑的理想之家吗?解读北极恐怖现象,暴风雪频发冰川时而崩塌(环境堪比火星)怎么弄死僧帽水母,僧帽水母有剧毒是真的(触之毙命/离开水会死)揭秘中国第一战国女尸案,古尸被扒光损毁/盗墓贼逃亡23年被抓上帝和外星人什么关系,人类和外星人都是上帝创造/上帝是世间主宰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周朝诸侯国:虞国的建立与灭亡

虞国,也称北虞,春秋时期诸侯国,位于山西晋南,国君为,都城遗址坐落在中条山脉最低平最开阔之处的平陆县古城村。 虞国,周初武王所封诸侯国,姬姓,在今山西省南部夏县和平陆北一带。始封君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仲雍的曾孙虞仲(排行第二,受封于虞,故曰虞仲)。公元前六五五年被晋国所灭。 前655年,虞国君贪图晋献公的宝马和珍玉、借道给南下讨伐虢国的晋国军队,晋军灭虢国回师途中,又灭亡了虞国。 周武王灭了后,寻求太伯、仲雍的后代(准备加封承祀),找到了周章。由于周章已经做了吴地君主,便把吴地封给了他。并封周章的弟弟虞仲在成周之北的旧时夏都遗址之地,建立虞国,是为虞仲,列为诸侯之一。 晋献公十九年(公元前658年),晋献公说:"当初我的先君庄伯、武公讨伐晋国内乱,可是虢国经常帮助晋君公室攻伐我曲沃,又匿藏晋国的流亡公子,结果造成祸乱。如今不诛讨虢国,必然会给子孙后代留下忧患。"于是派遣荀息带着屈地出产的名马去向虞国借路。虞国借给了路,就出兵攻伐虢国,夺取它的下阳而返归。 虞国灭亡 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晋国又向虞国借路去攻伐虢国。虞国的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国国君说:“对晋国是不可以借路给它的。借路给它的话将会趁机灭亡虞国。”虞国国君说:“晋国和我国同姓,是不应该攻伐我国的。”宫之奇说:"(虞国的祖先)太伯、虞仲 ,是太王的儿子,太伯因为逃亡离去,所以没有继位。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做周文王的卿士,对王室建有功勋而记录在册,(记勋的典册)保存在朝廷的盟府。(虢国与晋国的血缘比虞国与晋国的血缘要近,)现在晋国连虢国都要灭掉,还会对虞国有什么爱怜之心呢?况且虞国同晋君的血亲关系能够超过(五服以内的)桓叔、庄伯家族吗?桓叔、庄伯家族有什么罪过,晋献公却尽行诛灭诸公子。虞国同虢国,就好比嘴唇与牙齿,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受冻。"虞公不肯听从,便应许晋国借路。宫之奇带领自己的家族离开虞国。那年冬天,晋人灭掉虢国,虢公丑逃奔京都。晋军返回时,偷袭灭掉虞国,俘虏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作为秦穆姬的陪嫁随员,同时继续保持原先虞国的山川祭祀。 随机文章不敢称帝!孙权写信劝说曹操: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啊明朝历史硕妃娘娘之谜西班牙斗牛比赛视频曝光,28岁小伙被牛刺穿胸部死亡西安活死人墓能下去吗,金庸小说中活死人墓真实存在路西法和撒旦什么关系,路西法是撒旦首领(争议众多)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周朝诸侯国:曹国的进展史

曹国,诸侯国,国君为、伯爵。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受封于曹。建都陶丘(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辖地为菏泽市定陶区、牡丹区、曹县等。 《·管蔡世家》:曹叔振铎者,周武王弟也。武王已克殷纣,封叔振铎於曹,是为曹国受封之始。西周时,曹是一方大国,与共守王朝东土,起过重要作用。春秋时,曹国与周围的强国相比,国力相对较弱,但还是除""之外曹国还是较强大的国家。东周,曹国发生内乱,国势下落。公元前761年,公子武杀死兄长曹君石甫自立,后来谥为曹穆公,以后的曹国君主皆称公。 春秋时期,曹国成为晋楚争霸的对象之一。前637年,晋公子重耳落难时经过曹国,受到曹共公的无礼对待。前631年晋楚(在今山东菏泽市鄄城境内)时,晋国伐曹、卫救宋,把曹共公俘虏。失利后,曹国听命于晋国。 后来,曹国与宋国交恶。曹悼公于遭宋景公禁锢死于宋国,曹国再次发生内乱,继任国君的曹声公和曹隐公先后被杀。后来曹伯阳继位,不自量力的曹伯阳背弃晋国,又干预宋国政务,导致宋景公伐曹,而晋国见死不救。前487年,宋国虏杀曹伯阳,曹国覆亡。曹国历二十六世,享国636年。 曹国的后裔后来以国名为姓氏,即其后裔,是他的后代。 历史 春秋时期,曹国成为晋楚争霸的对象之一。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即)落难时经过曹国,受到曹共公的无礼对待。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时,晋国伐曹国、卫国救宋国,把曹共公俘虏。楚国失利后,曹国亲近并听命于晋国。 曹伯阳三年(前499年),国人有梦众君子立于社宫(社宫,社地),谋欲亡曹。曹的始祖叔振铎出来劝阻他们,说:"请等待公孙疆。"众许之。天明以后,求公孙疆其人,却遍索不得。那个做梦的人暗暗告戒其子说:"我亡,尔闻公孙疆为政,必离开曹,不要遭到曹祸。"这是曹国已将灭亡的前兆。曹伯阳好田弋之事。曹野人公孙疆亦好田弋,获得一只白雁去献给伯阳,并且给他大讲田弋之说,进而讲国家政事。伯阳非常喜欢他,有宠,使为司城以听政。梦者之子乃亡去。公孙疆以言霸,取悦于曹伯阳。曹伯阳于是背晋而干预宋国之政。宋景公伐曹,晋人不救。公元前487 年,宋终于灭曹。 此事为《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所载,太史公曰:余寻曹共公之不用僖负羁,乃乘轩者三百人,知唯德之不建。及振铎之梦,岂不欲引曹之祀者哉?如公孙强不修厥政,叔铎之祀忽诸。 后来,曹国与宋国交恶。公元前515年,曹悼公遭宋景公禁锢至死后,曹国发生内乱,继任国君的曹声公和曹隐公先后被杀。后来曹伯阳继位,背叛晋国、又入侵宋国。结果宋景公伐曹国,晋国没有派兵拯救。公元前487年,宋景公擒杀曹伯阳,曹国覆亡。 后来,曹国的后裔以原国名"曹"为姓氏,成为的其中一个起源。 曹国年鉴 周武王克商,封商旧臣曹挟于邾,封弟振铎封于曹邑,为曹伯,建曹国,称为曹叔振铎。 曹国立国636年。其世系为: 曹叔振铎,西周曹国始封之君,父周文,周武王发。卒,子太伯脾立。 曹太伯脾,曹国国君。曹叔振铎子,继曹叔而立。卒,子仲君平立。 曹仲君平,曹国国君,太伯脾子,继太伯而立。卒,子宫伯侯立。 曹宫伯侯,曹国国君,仲君平子,继仲君而立。卒,子孝伯云立。 曹孝伯云,曹国国君,宫伯侯子,继宫伯而立。卒,子夷伯喜立。 曹夷伯喜,曹国国君,孝伯云子,继孝伯而立。卒,弟幽伯疆立。 曹幽伯疆(公元前?-公元前826),曹国国君,孝伯云子,夷伯喜弟。继夷伯而立。前835一前826在位。王二年(曹幽伯九年,公元前826),其弟鲜(一作苏)杀幽伯自立,是为戴伯。 曹戴伯鲜(公元前?-前796),一作苏。曹国国君。孝伯云子,幽伯疆弟。杀幽伯而自立。前826一前796年在位。周宣王三十二年(曹戴伯三十年,公元前796)卒,子雉(一作兕)立,是为惠伯。 曹惠伯雉(公元前?-前760),一名兕。西周春秋之际曹国国君。戴伯鲜子,继戴伯而立。前796一前760年在位。十一年(曹惠伯三十六年,公元前760)卒。子石甫立。 曹君石甫(公元前?-公元前760),春秋曹国国君。惠伯雉子,继惠伯而立。公元前760年在位。既立,其弟武杀而代之,是为穆公。 曹穆公武(公元前?-公元前757),春秋曹国国君。惠伯雉子,石甫弟。杀石甫而代立。前760一前757年在位。周平王十四年(曹穆公三年,公元前757),卒,子终生立,是为桓公。 曹桓公终生(公元前?-公元前720),春秋曹国国君。穆公武子,继穆公而立。前757一前702年在位。十八年(曹桓公五十五年,公元前702),卒。太子射姑(一作夕姑)立,是为庄公。 曹庄公射姑(公元前?-公元前671),一名夕姑。春秋曹国国君。桓公终生子,继桓公而立。前702一前671年在位。六年(曹庄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71),卒,太子羁立。 曹君羁,春秋曹国国君。庄公射姑子,继庄公而立。前 671一前670年在位。既立,戎(我国古代称西方的民族)伐曹。羁奔陈。曹赤(一作夷,赤为戎之外孙)归曹,是为僖公。 曹僖公赤(公元前?一公元前662),一名夷。春秋曹国国君。继曹羁而立。公元前670一公元前662年在位。周惠王十五年(曹僖公八年,公元前 662),卒。子班立,是为昭公。 曹昭公班(公元前?-公元前653),春秋曹国国君。僖公赤子,继僖公而立。公元前662一公元前653年在位。周惠王十八年(曹昭公二年,公元前659),赤狄攻邢,邢溃。乃与齐、宋之师救之,败赤狄。邢迁于夷仪(今山东聊城西南)。又与齐、宋之师为之筑城。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参与会诸侯与周太子郑盟,以定周太子之位。二十四年(公元前653)卒。子共公襄立。 曹共公襄(公元前?-公元前618),春秋曹国国君。昭公班子。继昭公而立。公元前653一公元前618年在位。八年(曹共公七年,公元前645),与齐、宋、鲁、陈、卫、郑、许之君盟于牡丘(齐邑,今山东省聊城东北)。谋救徐伐楚。与齐师伐厉(楚与国,今湖北随县东北)以救徐。十一年(前642),与卫、邾助平齐乱,以纳齐太。十二年(公元前641),不服宋,宋师围之。十六年(公元前637),晋公子重耳出亡在外过曹,公欲观其骈胁(肋骨相连如一骨)。曹大夫僖力谏,不听。二十一年(公元前632),晋伐曹,执公。后释之。公乃会诸侯于许。元年(公元前618)卒。子寿立,是为文公。 曹文公寿(公元前?-公元前595),春秋曹国国君。共公襄子,继共公而立。前618一前595年在位。是时,晋楚争霸,多次参与晋会诸侯之盟。十二年(曹文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95),卒。子庐(一作疆)立,是为宣公。 曹宣公庐(公元前?-公元前578),一名疆。春秋曹国国君。文公寿子,继文公而立。公元前595一公元前578年在位。周简王八年(曹宣公十七年,公元前578),晋谋伐秦,征师于诸侯。晋、齐、宋、卫、鲁、郑、曹、邾、滕之君会于京师。晋率诸侯伐秦时,庐卒于师。庶弟(一作庶子)负刍杀太子自立,是为成公。 负刍(公元前?-公元前555),春秋曹国国君。宣公庐庶弟 (一说为庶子)。继宣公而立。前578一前555年在位。是时晋、楚争霸,曹屡参与晋会诸侯,随晋而征战。周灵王十七年(曹成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5),晋以卫石买、孙蒯违盟擅取曹重丘(今山东省茌平西南),执之。会诸侯伐齐,围临淄,负刍卒于伐齐军次,子滕(一作胜)立,是为武公。 曹武公滕(公元前?-公元前528),一名胜。春秋曹国国君。成公负刍子,继成公而立。前555一前528年在位。既立,屡次参与晋会诸侯之盟及征战。周景王十七年(曹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28),卒。子湏(或作顷)立,是为平公。 曹平公湏(公元前?-公元前524),或名顷。春秋曹国国君。武公滕子,继武公而立。前528一前524年在位。周景王二十一年(曹平公四年,公元前524),卒。子悼公午立。 曹悼公午(公元前?-公元前515),春秋曹国国君。平公湏子,继平公而立。前524一前515年在位。周敬王五年(曹悼公九年,公元前515),朝于宋,宋囚之。曹立其弟野,是为声公。悼公卒于宋,归葬之。 曹声公野(公元前?-公元前510),春秋曹国国君。平公演子,悼公午弟。继悼公而立,前515一前510年在位。周敬王十年(曹声公四年,公元前510),平公之弟通杀声公而自立,是为隐公。 曹隐公通(公元前?-公元前506),春秋曹国国君。武公滕子,平公湏弟。继声公野而立。前510-前506年在位。周敬王十四年(曹隐公四年,公元前506),参与晋于召陵(今河南省郾城东)会诸侯之盟,谋伐楚。是年,声公之弟露杀公自立,是为靖公。 曹靖公露(公元前?-公元前502),春秋曹国国君。平公湏子,声公野弟。杀隐公通而自立。前506一前502年在位。周敬王十八年(曹靖公四年,公元前502),卒。子伯阳立。 曹废公阳(公元前?-公元前487),春秋曹国末代国君。靖公露子,继靖公而立。公元前502一公元前487年在位,既即位,好田猎之事。曹鄙人公孙疆亦好田猎,获白雁而献给曹阳,且言田弋之说,曹阳便喜欢上了他,并与他商讨政事,使为司成。公孙疆说服曹阳背晋伐宋。周敬王二十二年(曹伯阳三年,公元前498),卫伐曹,克郊(今山东省菏泽境)而还。三十二年(公元前488),郑大夫以宋人有曹,乃郑之患,不可不救。冬,郑师救曹,侵宋。三十三年(公元前487),宋灭曹,俘君而杀之。 随机文章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拖垮苏联,把苏联骗了十几年(致其解体灭亡)30秒电梯法则的应用,交流时用3句话完整的描述自己观点俄罗斯超音速武器已列装,领先美国且无法被美航母拦截希腊火神赫菲斯托斯,出生就注定了他悲凉的一生(可怜人)美国登月被外星人警告,这里是外星人的矿场禁止人类靠近(谣言)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