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史

项羽的武器是什么?破阵霸王枪究竟有多厉害

时间:2023-08-0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乌骓马、霸王枪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标配,也是项羽征战沙场多年都不离身的座驾和武器。起初项羽使用的枪并没有名字,后来因为是霸王项羽最爱的武器所以就取名霸王枪。那么霸王项羽使用的霸王枪有多厉害?为什么项羽十八般武器去独爱使枪?

项羽

破阵霸王枪有多厉害?

传说项羽起兵之前会稽都曾天降陨石,后项梁私下请当地铸造兵器的名人们来用此石取精钢为项羽锻造兵器,经九天九夜终锻成一杆巨型錾金虎头枪,名曰“霸王”。从此项羽使用的枪就被称之为霸王枪。

相传霸王枪是江湖上独一无二的,枪长一丈三尺八寸四分,重一千四百五十二斤,枪尖枪杆都是黄金铸造。枪尖锋利无比,轻轻一扎,人便九死一生,若是刺在人身上必死无疑,就算被枪杆扫中,也得呕血五升,然而如此厉害的枪,除了霸王项羽之外无人能使得动。

项羽使霸王枪破阵

那么霸王枪有多厉害?霸王枪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的材料,制造霸王枪的材料是天降的陨石,可见这霸王枪与普通的枪是有天壤之别的。这一点就拉开了霸王枪与普通兵器的距离。不过,要说霸王枪厉害,倒不如说是项羽厉害,项羽能文善武,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但却只爱使枪,因此他对于枪的使用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也就是霸王枪法。

霸王项羽擅长使枪,因此也自创了一套枪法,那就是有名的“单手十八挑”。单手十八挑的名字让很多人误以为项羽自创的这枪法有多复杂,其实十八挑的招式非常简单,几乎全部都是使枪的基本招式:扎、刺、挞、抨、缠、圈、拦、拿、扑、点、拨、舞花。不过因为项羽天生具有神力,所以只要单手就能使用,而且他动作灵活自如,所以才有传说那样的厉害。

霸王枪是项羽的标配,也是项羽从不离身的武器,除此之外项羽还有一样东西是非常疼爱并时常伴随他征战沙场的,那就是他的坐骑——乌骓马。

项羽的马——乌骓马

乌骓马是项羽的专用坐骑,霸王在乌江自刎之前还挂念乌骓马,担心自己死去后乌骓马没人着落,所以在生前特意将乌骓马赠与乌江亭长,交由他好生照看。一匹马都能得到一代英雄如此细心的呵护,可见项羽对乌骓马的疼爱。

传说,据说乌骓马当初被捉到时,野性难驯,许多人都没法驯服它。当霸王项羽听说此时就想去一试。项羽一骑上乌骓马,马就狂奔起来,也器官,这一会,乌骓马没有把项羽摔下来。经过几个回个的“搏斗”乌骓最终被霸王的神力所驯服,心甘情愿地供项羽驱使。

乌骓马有什么特殊之处?相传,乌骓马能日行千里,不疲不惫。而且速度极快,跟随项羽征战沙场,助项羽打了很多生长,其中巨鹿之战中,项羽单枪匹马力战六十多员秦将,然而虽以寡敌众,但霸王枪未点地,马未倒退半步,霸王身经百战无有败绩。这至少有一半是霸王枪和乌骓马的功劳。

后来近代诗人郭沫若也曾专门写实赞颂乌骓马:“传闻有马号乌骓,负箭满身犹急驰,慷慨项王拖首后,不知遗革裹谁尸?”始终写到“负箭满身犹急驰”,意思是乌骓马虽然身中多箭悠然狂奔疾驰向敌人奔去,可见其能力不凡。

小编点评:如今乌骓马、霸王枪已经成为霸王项羽的代名词,只要提及这两个名字人们就会联想到项羽的英雄故事。而只要想起项羽,自然而然会提及他的乌骓马和霸王枪。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让人一见就 能叫出名字那不叫深入人心,真正的深入人心是稍稍提及就会联想到所有关于他的事物,走进别人的记忆很容易,但是走进别人心不容易,正因为不容易才显得可贵。

楚霸王楚霸王项羽有没有后代?他和虞姬有孩子吗

的直系后代在史料上似乎没有记载,至于项家的后人,考虑到先生平日里的作风,恐怕大多数已经被杀了。哪怕有少数的幸存者,在四百年的时光当中也只能隐姓埋名生活,到了末年,这些人的后代也不一定能记得自己祖上是谁了。网络配图 同时,汉末群雄争霸,唱主角的都是地方豪强,真正白手起家的就一个人,那也是他占了汉室宗亲这个名分,在政治上有优势才能崛起的。一群隐姓埋名的人,又如何能够积攒起足以吸引人才民众投靠的人望呢?最后,虽然可能性很渺茫,假如项家后裔在历史上真的起事了,要么就会因为使用了祖先的名号而被其他势力联合绞杀,史书不留名;要么就是用了别的名义,然后淹没在了时代浪潮当中。 《》中也没有说项羽和爱情专一,他俩的爱情恐怕是后来文人们编戏文的时候借古人的名头杜撰的吧。看来项羽“情义”男人的形象值得拷问。虞姬是个“姬”,并非正妻,以项羽的身份,应该是有妻的,所以有一点可以肯定,项羽不只虞一个女人,虞也不是他最重要的女人,不然为什么不封为妻?还只是个姬?姬的地位应该和的差不多,一个被项羽宠爱的女人而已,在项羽死的时候恰在他身边,于是阴错阳差被后来文人(主要是编话本的文人)塑造成了爱情的女主角。她最后怎么死的谁也没看到,也许被项羽杀了,也许自杀了。死时先杀了儿女,皇后和后姬自杀了,封建社会就这样,不值得大惊小怪。网络配图 据秦制,“美人”是仅次“皇后”“夫人”的第三品爵位。至于虞姬,只是个“美人”的称号,地位算比较低的。另有一说:项羽应该没有正房,因为项羽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随其叔父,没有记载项羽娶过妻,至于项羽和虞姬的关系其实说的通俗一点就是男女朋友关系,古代没有父母拍板是不能结婚的,至于项羽从小跟在项梁身边,项梁就是其合理的监护人,充当父母角色,因为父母的原因不成立;还有一个就是长期的行军打仗使得男人觉得这时候结婚不是很合适,这也可能是原因之一;第三,可能是项羽从小在家的时候就有个娃娃亲,老婆在老家,虞姬不介意这个,就跟着项羽了,是个痴情的女人。网络配图 陈平说过:“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妻之昆弟是谁呢你说,虞子期应该最正确。因为这个问题在正史中没有记载,上述的两种说法仅仅是人们的推断而已。这表明了人们对这个颇富传奇色彩的的一种崇敬之情。恐怕,这种争论还要继续下去,而这种争论也会使这位英年早逝的盖世英雄更富有传奇色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楚霸王项羽手下第一重臣,楚国项氏族长项伯是如何被一场酒给忽悠的?

手下第一重臣,族长,如何被一场酒忽悠成了间谍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刘邦,他一生中最大的贵人、屡次帮他脱离了巨大危机的贵人,不是旁人,居然是他最大敌人项羽的血肉眷亲、叔父。 真没想到,项羽的叔父竟然会在的关键时刻胳膊肘往外拐,难道真的是天不欲死刘邦? 项伯,名缠。他是楚国名将项燕最小的儿子,也是项梁最小的弟弟,与项梁一样,早年曾游侠四方,后因杀了某位秦国高官而被秦政府通缉,于是逃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好友的家中躲避。项伯与张良,可以说真正的,那都是从血海里淌过的情谊。 一别多年,项伯已是楚国的左尹(副丞相),并继任项梁的项氏大族长,成为项羽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地位还在之上;张良也已是司徒(相当于丞相),刘邦手下头号谋士。 所以当刘邦手下高密,说:“沛公欲王关中,令嬴婴为相,尽有之。”项羽大怒而欲第二天攻打刘邦之时;项伯生怕张良收到牵连,赶紧连夜驱马来到刘邦军中,要张良快点走,跟他一起私奔,离开关中这个是非之地。 “贤弟速走,毋从沛公俱死也!” 项伯讲义气,张良又何尝是个寡情之人,他哪能一遇危险就弃刘邦而去。 “臣为韩王送沛公;今闻急而不顾,不义也,不可不告知。请公少坐。” 于是张良入内将这个重大军事机密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失色。 “事急亦,今为之奈何?” 张良沉着脸道:“谁给你出的这个馊主意?”恼急之下,张良竟连古文都忘了说。 刘邦一脸尴尬:“解生说我曰‘距关,勿纳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 张良道:“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与项羽此时应尚未称王,但在张良口中他们竟都成了王,这句话说的颇有意味。 刘邦默然良久,方道:“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刘邦很喜欢说“为之奈何”,这在人君而言是个虚心受教的好品格,可惜项羽从来不说。 张良道:“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之不敢叛也。” 刘邦道:“君安与项伯有故?” 张良道:“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刘邦道:“君与项伯谁年长些?” 张良道:“项伯年长于臣。” 刘邦道:“君快与我呼入项伯,我愿以兄礼相事。如能代为转圜,决不负德!” 乱了辈分了,乱了辈分了,刘邦本与项羽兄弟相称,现在又要与项伯兄弟相称,如此项羽岂不是和项伯也成了兄弟?不过刘邦这会儿顾不了那么多了,只要能活命,让他认项伯做爷爷都成,就只怕项伯不敢答应。 张良于是一转身做了媒人,热情的介绍项伯与刘邦认识。刘邦满脸陪笑,盛情延项伯入坐上席,亲自为项伯斟酒请寿,还提出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项伯的公子,约为。 项伯本是来劝张良与自己私奔的,没想到却被刘邦拉下水了,然而好兄弟张良的面子又不能不顾,于是尴尬的项伯只得尴尬的接过酒,尴尬的笑,尴尬的喝。 好在刘邦这个人别的本事没有,拉关系交朋友的功夫却是一流,几杯黄汤一灌,几个笑话一说,两人的关系立刻热络起来,兄长贤弟亲家公呀叫个不停,看的旁边的张良都有些嫉妒了。 酒这玩意儿真是个好东西,不管多不熟的人,只要酒精一刺激,神仙都得来劲,啥事儿都好商量。 ,汉高祖亦用同样的方法从项羽阵营中拉过来一个重要人物。酒啊酒,酒就是无形刀,酒就是销魂剑,美酒与美女一样,那都是瓦解人心的无敌法宝啊,天下英雄,谁能挡的过此物一击。 从史书记载来看,刘邦的女儿最终没有嫁给项伯的儿子,而是嫁给了他更需要笼络的赵王之子张敖,不过这会儿是求人,他得尽量展现自己的演技,于是趁着酒意微醺,刘邦紧紧拉住项伯的手,眼泪莹莹的说道:“亲家公明鉴,小弟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项王。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我非寡情之辈,项王之恩义,我岂有一刻忘怀。吾入关之后,日日夜夜盼项王至,岂敢反乎!愿兄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如此演技,刘邦真不愧中国酒桌第一人之称。 在酒意的刺激下,“文艺老年”项伯变得越发感性,他被刘邦的深情深深打动了,多好的同志啊,他怎么可能背叛革命呢?我一定帮你据实转告项王,不过贤弟明早还是来鸿门一趟,将误会解释清楚,为兄包你一点事儿都没有。 刘邦大喜,抱住项伯连连称谢,如果不是张良在身边,他早就一嘴巴亲下去了。 就这样,一场酒下来,项伯变心了,从此身在楚营心在汉,后来即便两军对战,他也多次偏帮刘邦,等于成了刘邦手下最高级别的间谍;而刘邦也挺够意思,项羽死后其项氏族人一个没杀,全部赐姓为刘,还封了四个侯,其中这位刘伯便因“破羽尝有功”又当了十年的射阳侯,舒舒服服的颐养天年至。 其实项伯本也不是一个卖主求荣之人,关键还是人家刘邦的演技好,问世间谁能挡的过一个堂堂君王自己礼遇有加呢?项伯这种性格,说的好听那是义薄云天,说的不好听就是感情用事,其实项羽何尝不是这样呢,相信项氏一族人应该也大多如此,祖传来的。 项伯在刘邦那喝了个爽,连夜又回到鸿门,却见夜虽已深,大帐之内还是红烛高照。项羽居然也在喝酒,不过是独自一人大口大口的喝闷酒,则在旁为他放歌舞剑。 楚歌,美酒,英雄,美人。这世上还有比这更美妙的组合了么? 项伯望着那个风情万种的俏影在纵横的剑气中摇曳飞舞,听着那如思如慕如寄如诉的凄婉楚歌,一时间竟在账外痴住了。 原来的军营,也有柔肠百转的时候;除去了喧嚣的征尘,而伴着项羽那萧索的神情,却更添几分落寞。 “项王,左尹项伯求见。” “原来是叔父,进来吧,陪我喝两杯。” 同时,虞姬知趣的退下。 项伯走进营帐,在项羽下手坐下,恭恭敬敬的说道:“夜已深,项王为何还不去歇息,却在此一个人喝闷酒?”其实论官位(项伯为左尹,项羽为上将军,“项王”只是大家这么叫,实则还未正式称王)论辈分,项伯都比项羽高,但自从,项羽兵威震天下,这君臣之份早已经明了。 项羽将卮中之酒一饮而尽,道:“唉,叔父,我真不明白,沛公与我虽非刎颈之交,却也是曾患难与共的兄弟同袍,他怎会对我如此?” 项伯一听正好,那我就给你解释一下。于是他将自己这一晚上发生的事儿对项羽和盘托出,并极力说服项羽与刘邦大和解。当然,他省去了自己与刘邦已然亲上加亲的私事儿。 项伯最后说道:“沛公不先破关中,将军亦未能骤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岂非不义?不如因善遇之。” 项羽一生豪侠,最怕别人说他不义,而且叔父亲自开口来为刘邦说情,他总不能驳长辈的面子。于是项羽动摇了,他答应项伯,同意刘邦前来陈情说明,并下令撤消攻击令。 ——刘季对我无情,我不能对他不义,且听他明日作何解释,我再下决断不迟。 无怪乎说项羽妇人之仁了,要是换作刘邦处在项羽的位置,他岂会如此优柔寡断。 刘邦从不为了感情而牺牲自己的利益,项羽则相反,他从不为了其他的考虑而牺牲感情。这就是两人最大的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