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军队历史 >

红楼梦一书中是如何描写元春省亲这一场面的?

时间:2023-08-11 02:10 来源:网络 作者: 红叶

【帆叶网探索分享关于元春省亲,清朝相关的知识】

  元春省亲是《红楼梦》开始阶段的重要内容,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秦可卿死后托梦告诉王熙凤,贾家不久还有一场“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盛事,说的就是贾元春晋封贤德妃。

  贾元春出场不多,人物性格各方面描写也有点模糊。但从她有限的出场,依然能看出此人格局不大,视野狭窄,而且她在皇宫根本不得圣宠。

  之前解读过贾元春晋升贤德妃,是皇帝迫于秦可卿葬礼上,北静王为首的四王八公违法出席,公然结党的压力,不得已的安抚手段。并不是贾元春得宠才获得晋封。

  从贾元春的人物性格特点总结来看,会发现贾元春不得宠是有道理的。她不得宠,主要是做错了几件事,令皇帝厌弃。

  一,贾元春不得宠,常常自怨自艾。

  (第十八回)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觉又哽咽起来。

  贾元春省亲回家,是她人生最高光时刻。可她一晚上功夫,接连哭了六场,除了让长辈心中不安,起不到任何作用。

  她回家尚且如此,可知在宫中的日常表现更不堪。真不知道她的凤藻宫是她的容易之地,还是她的“冷宫”。这种情绪化的女子,皇帝不会喜欢。

  二,贾元春对进宫有怨怼。

  她说“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将皇宫当成“不得见人的去处”,岂不就是暗示“冷宫”一般?如此说话本就对皇帝不敬,更体现出对家族的怨怼。

image.png

  身为官宦世家女子,联姻本是宿命。她对贾家有怨言是人之常情。但木已成舟,多说无益。她成功晋封贵妃,有什么不能“一笑泯恩仇”?不依不饶,心存怨怼,难道家族真是害了她么!

  不以大局为重,都是别人对不起她的女子,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皇帝很容易看透她,也不会喜欢。

  三,贾元春心眼很小。

  赵姨娘被王夫人厌弃,贾元春也不喜欢她。固然有赵姨娘“着三不着两”的责任。但为人子女不以长辈恩怨为重。贾宝玉就从来不对赵姨娘厌恶,反而多有尊敬。

  可是贾元春省亲回家,不但赵姨娘不见,贾环也被“生病”,避而不见,连贾宝玉的小儿心胸也没有。

  省亲后送出灯谜,贾环猜错了没有安慰奖不说,贾环的谜语她也不猜。到端午节赐节礼,也没有贾环的礼物。

  从贾元春对贾环的态度,可知道她是个锱铢必较,心胸狭窄的女人。

  这样的心胸,如果嫁为普通人家,回家省亲由着性子,表达喜恶无可厚非。但身为贵妃上位者就不合适。

  身为上位者,要有上位者的心胸,懂得“万事不萦于心”,哪怕装也要装出包容大气的样子。

  从贾元春对待贾环、赵姨娘的锱铢必较,可知她在皇宫中,对待太监宫女一定也宽容不到哪里去。

  看她晋封时,来贾家传旨的六宫都太监夏守忠,连一句话都懒得和贾家说。茶不喝,消息不透露。给贾母等吓得坐立不安,可知夏太监对贾元春极不恭敬,也不巴结。

  看贾元春为人,不排除早得罪了这后宫总管。

  四,贾元春没有大局观。

  贾元春最要命的是没有大局观。从省亲哭诉,对家族有怨怼,苛待贾环就能看出。

  最要命的是,她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自己背负家族众望的责任。

image.png

  贾元春是皇帝妃子,也是贾家与皇帝之间的桥梁。一朝天子一朝臣,元春应该拉着贾家去效忠皇帝。毕竟皇帝也算贾家的“女婿”。

  可是贾家的所作所为,完全背道而驰。四王八公是太上皇老臣。太上皇和皇帝两代皇帝并存,“双悬日月照乾坤”本就特别敏感,让臣子的立场左右为难。

  然而,北静王不得圣旨违法出席秦可卿葬礼,明显对皇帝多有不敬。贾家却与他过从甚密,越来越亲近。

  这也罢了。最要命的是当太上皇一下旨妃嫔可以省亲时(注意:皇帝的提议是每个月逢二六日进宫探视),贾家就欢呼踊跃,积极响应。他们将皇帝放于何处?皇帝又会如何想,如何看待贾家?如何看待夹在中间的贾元春?问题是贾元春对此毫无作为。

  贾元春若有大局观,势必要阻止贾家修建大观园操办省亲,拉着贾家坚定的站在皇帝一方。

  她可以拉近贾家与皇帝关系,与太上皇适当保持距离。她有能力阻止贾家背离皇帝一错再错,更是唯一能将贾家从抄家的万劫不复中拯救出来的人。可她什么也没做,只在省亲的时候说了句“太靡费铺张了”。“事后诸葛亮”又有什么用?

  贾元春做错这四件事,岂有不受皇帝厌弃?还谈什么宠爱?做人不行,做贵妃德不配位,这样的贾元春在后宫,没有皇帝宠爱,不得奴才人心,她的凤藻宫岂不是与“冷宫”一般无二?难怪她回家省亲时委屈的一哭再哭。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