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大家认识一个神秘的古代国度。它建国于公元前176年,即西汉汉文帝时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小国,位于罗布泊的西部,却在公元630年突然神秘消失,结束了它800多年的神秘历经。它就是楼兰古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资料一起来看看“楼兰的历史文明,楼兰古国重新被发现”事件吧

历史尘封的秘密——楼兰古国
要了解楼兰古国,我们首先要了解楼兰古国的地理位置。
楼兰的历史文明
楼兰古国属西域三十六国之强国,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古代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法显还有玄奘的记录为基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一万四千一百。”法显谓:“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汉时的楼兰国,有时成为匈奴的耳目,有时归附于汉,介于汉和匈奴两大势力之间,巧妙地维持着其政治生命。由于楼兰地处汉与西域诸国交通要塞,汉不能越过这一地区打匈奴,匈奴不假借楼兰的力量也不能威胁汉王朝,汉和匈奴对楼兰都尽力实行怀柔政策。
汉武帝派博望侯张骞出使大月氏,缔结攻守同盟失败。此后派遣大军讨伐远方的大宛国,又多次派遣使者出使西域诸国。这些使者通过楼兰的时候,楼兰由于不堪沉重的负担,以至杀戮
使者。汉武帝终于派兵讨伐楼兰,结果作为降服的证据楼兰王子被送至汉王朝作人质。楼兰同时也向匈奴送去一个王子,表示在匈奴、汉之间严守中立。
此后,汉远征军攻打匈奴一个属国时,楼兰王通匈奴,在国内屯驻匈奴的伏兵,激怒了汉朝廷。汉武帝再次派兵讨伐楼兰,直逼首府扦泥城,楼兰王大恐,立刻打开城门谢罪,武帝要其监视匈奴的动静。公元前92年楼兰王死去,招在汉朝作人质的王子回去继位,王子非常悲痛,不愿轻易回国,由其弟继承了王位。新王时间不长死去,匈奴趁这个机会以昔日在自己国家作人质的前国王的长子继承了王位,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迅速派使者前往劝诱新立国王至汉朝廷,欲扣作人质,未能成功。此后二三年间,汉与匈奴没有发生重大事件,表面上非常安定。楼兰国境接近玉门关,汉使者经常通过这个关门前往西域诸国,要经过楼兰境内名为白龙堆的沙漠,沙漠中经常有风,将流沙卷入空中形状如龙,迷失行人,汉朝不断命令楼兰王国提供向导和饮用水,因汉使屡次虐待向导,楼兰拒绝服从其命令,两者之间关系恶化。汉昭帝最终派傅介子暗杀了新国王。为在汉朝廷作人质的王子婚配一位美姬送回楼兰继承王位。但是国王战战兢兢害怕遭遇暗杀。汉昭帝在保护国王的名义下派部队驻屯楼兰境内,从而为讨伐匈奴和西域诸国获得了主动权。此后汉王朝势力衰弱,楼兰再次走向衰落。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曾今繁荣昌盛的西域古国,却在公元630年突然神秘消失,连房屋城池都仿佛一夜之间从地图上消失了,甚至没有一份可以考证的文献记载下楼兰古国消失的原因。让楼兰古国成为历史长河中又一个迷。关于楼兰的历史,楼兰的文化,经济,政治以及楼兰最后的消失,这些众多的迷,我们只能从寥寥无几且无从考证的文献中揣测臆想。
楼兰古国被发现
1934年5月,一支探险队在楼兰库姆河边扎下营地。他们要寻找隐藏在库姆河流域的一个“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地。两个月中,罗布“猎驼人”奥尔得克等人一次次搜寻都劳而无功。就连奥尔得克本人都猜测,古墓已让十几年间新形成的河湖水域给淹没了,或者是被某次强烈的黑风暴重新埋葬了。月底,探险队向更靠近罗布荒原西南的绿洲带挺进。
不久,他们发现了一条流向东南的河流。它有20米宽,总长约120公里,水流迟滞,一串串小湖沼被芦苇、红柳环绕。它是库姆河复苏后出现的新河,历史不足10年。在他们沿这条河流进入沙漠前,临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小河”。“小河”东岸4-5公里,有一个浑圆的小山丘。远远看去山丘顶部有一片密密的枯立木,高4-5米。奇怪的是,枯立木的株距极近,一株连着一株,互相支撑着。
山丘上,遍地都是木乃伊、骷髅、被支解的躯体、随时绊腿的巨大木板和厚毛织物碎片。在一船形木棺中,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打开棺木,严密的裹尸布一碰就风化成粉末了。揭开覆盖在面部的朽布,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双目紧闭,嘴角微翘,就像着了魔法刚刚睡去,脸上浮现着神秘会心的微笑。这就是传说中的“楼兰公主”或“罗布女王”。她已在沙漠之下沉睡了2000多年。她长发披肩,身材娇小,身高仅5.2英尺。
在10×16平方米的山顶,有彩绘的巨大木柱,精美的木栅栏,真人一样大的木雕人像,醒目的享堂(墓地的地面建筑)。专家认定,它绝不是为普通楼兰人修建的,而是一处重要陵墓。
1998年,一批考古专家力尽艰难险阻到达了罗布荒漠。他们意外地看到了一些类似废弃的城墙的痕迹,无所遮掩地袒露于黄天之下。在一个百岁罗布老人的指引下,证实这是一个已成为废墟的罗布人的村庄。小河也许是一个楼兰古遗址——古城居民们的公共墓地。经过近百年来探险家、考古家们的忙碌,已在罗布荒漠发现了许多大规模的墓葬及随葬物品。在沉寂了千年的楼兰荒漠里,隐藏着类似秦始皇陵兵马俑那样世间少有的旷世杰作或未被发现的奇迹。
楼兰古国的遗迹虽然被发现,但是它的秘密还等待着我们一个一个去揭开。
讲到这里,大家认为今天说到的这些神秘事件惊人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关注帆叶网,我们下期见。
《大众科学》:2024年10项引人入胜的考古发现
今年,在中国西北部新疆的一个古代墓地发现了三具尸体,尸体上埋着一些奶酪。uux.cn杨益民等.考古科学学报(神秘的地球uux.cn)据《大众科学》(劳拉·贝萨斯):岁末之际,人们通常会深情地回顾过去。对于考古学家来说,回顾过去几乎是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也就是说,以下是《大众科学》今年报道的10项最有趣的考古发现。尼安德特人和早期人类更早地融入了欧洲在拉尼斯发现的林科姆-拉尼斯-杰兹曼诺维奇(LRJ)文化的石器。项目1是LRJ的部分双面刀尖特征。项目2还包含精细制作的双面刀尖。uux.cn致谢©约瑟芬·舒伯特,伯格·拉尼斯博物馆。今年1月,对德国中部一个考古遗址的骨碎片进行的一项新的基因分析发现,现代人类在45000年前就到达了北欧。这个新的时间线意味着他们的到来与尼安德特人重叠,尼安德特人在灭绝前已经在那里生活了几千年。这也支持了一种理论,即大约5万年前现代人类进入欧洲和亚洲的运动导致了尼安德特人的灭绝。这些发现发表在《自然》和《自然生态与进化》杂志上的三篇独立论文中。神秘的铁器时代墓葬在意大利维罗纳的Seminario Vescovile发现了一只青蛙和一个人的骨骼遗骸。致谢:uux.cn/S.R.Thompson/SABAP-VR/Laffranchi等人,2024年来自意大利和瑞士的一组考古学家发现,与人类一起埋葬的动物可能是为了在来世作为食物或伴侣。根据他们2月份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的研究,他们也可能是铁器时代复杂葬礼仪式的一部分。在意大利维罗纳的Seminario Vescovile遗址埋葬的161人中,有16人与动物一起埋葬。这个遗址的四个人被埋在狗和/或马的遗骸旁边。这些动物不常被吃掉,马和狗的存在对团队来说意义重大。铁器时代早期在法国和瑞士的发现表明,马和狗在当时是象征性的,经常出现在祭祀仪式、葬礼仪式中,并且经常与当时的特定神灵联系在一起。对于这项研究的团队来说,一个名为“埋葬46”的情节的特点特别有趣。这项新研究的合著者、瑞士伯尔尼大学的人类学家Marco Milella告诉《大众科学》杂志:“它包括一匹马的完整骨架,以及一只狗的头骨和其他马的遗骸。”。“这一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葬礼仪式的一瞥。虽然从两个案例中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是具有挑战性的,但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一事件是否只是巧合,还是表明了更深层次的模式。”古玛雅球场不仅仅是为了比赛在今天的墨西哥,古玛雅城市奇琴伊察的一个球场墙上,镶嵌着一枚由雕刻石制成的装饰戒指。来源:uux.cn拉纳卡纳达。古代玛雅人可能在建造用于体育赛事的球场时进行了仪式性供奉。环境DNA(eDNA)分析的进展帮助一组科学家发现了几种已知具有药用和宗教用途的植物的证据。该团队发现了四种不同植物的证据,这些植物与古代玛雅医学和占卜仪式有关。这些古代植物的微观碎片是在今天墨西哥的一个玛雅球场的地板下发现的,收集它们可能是有目的的。4月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描述了这一发现。本研究中的球场用于几场球类运动,包括乒乓球。这种足球和篮球的结合也在当今复兴。球员们可能试图将球穿过固定在墙上的环。球场被认为是城市中的重要场所,甚至建在一些最大的寺庙附近,包括危地马拉蒂卡尔等古玛雅城市。解码诺顿迪士尼Dodecaheadron纽瓦克博物馆国家内战中心展出的十二面体。来源:uux.cn诺顿迪士尼历史与考古集团。春天,已知最大的罗马十二面体在英国展出。这件青铜铸件是在英格兰东部中部的诺顿迪斯尼村发现的。它的中间是中空的,大约有握紧的拳头那么大,有12个平面,形状像五边形。它大约有三英寸高,重半磅,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这些奇怪的罗马物体中最大的一个。十二面体位于罗马坑的废墟中,可能是在大约1700年前放置在那里的。它是“就地”发现的,或故意放置在公元4世纪罗马陶器中的某种洞穴或采石场。需要更多的考古发掘来澄清这个坑的确切用途。诺顿迪斯尼历史与考古小组在一份声明中写道:“罗马社会充满了迷信,这是每天都在经历的事情。”。“与当地宗教实践的潜在联系是我们目前的工作理论。不过,还需要更多的调查。”太空考古?国际空间站右舷维护工作区的一个样本位置。黄色虚线表示样本区域的边界。来源:uux.cn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ISSAP对于考古发现来说,冰冷的太空并不是第一个想到的地方。这并没有阻止加州查普曼大学的一个团队去看看他们在国际空间站(ISS)上能找到什么。该团队首次在国际空间站上应用了传统的现场策略。他们利用铲子试验坑来分析国际空间站上不断变化的“微观社会”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适应和变化的。回到地球上,这些项目通常涉及在一个遗址上定期挖掘小坑,以收集有关文物分布的信息,然后选择特别有前景的坑进行更彻底的研究。由于国际空间站上真的没有什么可“挖掘”的,该团队在整个空间站中选择了六个位置,并在2022年的大约两个月内让宇航员每天拍摄每个空间的照片。他们的研究于8月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确定了5438个“人工制品”的例子,包括增强现实耳机、便利贴、手套、工具和Sharpie笔等书写工具。虽然这只是对这一主题的初步调查,但这是首次记录人类如何适应一个与我们作为一个物种进化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的新环境。巨石阵的祭坛石是从哪里来的?祭坛石,在两块更大的萨尔森石下面。致谢:uux.cn尼克·皮尔斯教授,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Picasa8月,《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关于巨石阵六吨重的祭坛石起源的新假设。它可能起源于苏格兰以北400英里处,而不是像科学家之前认为的那样来自威尔士或英格兰南部其他更近的地区。这次漫长的跋涉表明,大约5000年前,这里可能存在更先进的交通方式和社会组织。祭坛石长约16英尺,厚约19英寸,位于圆圈的中心。虽然它目前不像其他石头那样直立,但科学家们仍然不确定它是否在某个时候垂直站立。它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到达该地区,但它的确切到达日期仍然是个谜。颗粒中的化学指纹与苏格兰东北部的岩石相匹配,与威尔士基岩非常不同。具体来说,根据石头中锆石矿物的年龄,该团队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它来自苏格兰东北部。俗气的木乃伊来自中国西北部新疆地区的塔里木木乃伊。来源:uux.cn李文英在中国西北部新疆的一个古代墓地发现了至少三具尸体,尸体上埋着一些奶酪。死者脖子上的小块发酵乳制品代表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奶酪,大约有3500年的历史。这种古老的奶酪保存得非常完好,但对大块奶酪的新评估揭示了一些关于人类文化的长期观察知识,以及乳制品如何在亚洲传播的潜在途径。研究结果发表在9月份的《细胞》杂志上。古埃及木乃伊的新面貌Chenet aa夫人的木乃伊包括人造眼睛,以帮助她在来世看到东西。致谢:uux.cn菲尔德博物馆/摩根·克拉克/大众科学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的一个团队使用CT扫描仪确定了古埃及夫人Chenet aa的埋葬程序。Chenet aa夫人生活在大约3000年前的埃及第三中间时期的第22王朝。在她去世后不久,殡葬专家为她准备来世的方法之一是制作一个卡通——一个类似纸制的盒子,里面装着死者的尸体。然而,Chenet aa没有任何可见的接缝,这让埃及古物学家多年来一直想知道防腐人员是如何将她放在外壳内的。菲尔德博物馆高级保护员JP Brown将木乃伊及其卡通棺材比作瓶中的模型船。布朗向《大众科学》杂志解释说:“内棺看起来完整光滑,没有任何外部接缝(与木制外棺不同),这一点显然很重要。”。“…[而且]如果你看看卡通的形状,脚下的开口太窄,木乃伊的肩膀无法穿过。”庞贝DNA告诉了一个不同的故事庞贝考古遗址的两个石膏身体模型。鸣谢:uux.cn庞贝考古公园对庞贝古城发现的14具尸体进行的一项新的遗传分析,对灾难性火山爆发前这些人是谁的一些初步解释提出了质疑。一组科学家使用新的基因组分析发现,他们的生物性别和家庭关系与最初的解释不符。这一发现发表在11月的《当代生物学》杂志上。一个值得注意的例子是,一个戴着金手镯的成年人被发现抱着一个孩子。传统上,这被解释为母亲和孩子,但新的分析发现,这是一个无关的成年男性和孩子。此外,据信是姐妹或母女的一对,包括一名遗传男性。尼安德特人也喜欢收集东西这些海洋化石是在尼安德特人洞穴遗址中发现的,但并非该地区的本土生物。来源:uux.cn第四纪根据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一个洞穴中发现的文物,收集物品的行为可能至少可以追溯到我们的尼安德特人祖先。考古队分析了在普拉多-巴尔加斯洞穴系统第四层发现的15块小型海洋化石。虽然一件文物显示出用作锤子的物理证据,但其他14件化石没有明显的物理磨损或实用价值。洞穴中的其他证据也表明,该遗址是一个半永久性的尼安德特人营地,可能用于制造工具、狩猎,甚至可能用于仪式活动。早期的研究表明,尼安德特人参与了文化仪式,如装饰性手工艺品、洞穴壁画艺术,甚至家庭和社会葬礼。专家认为,由于这些仪式,人类祖先很可能参与了一些消遣活动,比如收集他们认为有趣或特别的东西。让衣服适合冰河时代骨针和针标本的显微CT扫描及其比较物种。致谢:uux.cn/Pelton等人,2024,PLOS ONE11月,怀俄明州的一个团队提出,旧石器时代的北美人可能使用狐狸、野兔、兔子、山猫、山狮、猞猁甚至现已灭绝的美国猎豹的骨头制作针头。在北美考古记录中,像这项研究中的骨针在这一时期很常见,因为为应对上一个冰河时代带来的寒冷气候变化,缝制复杂的天气服装是必要的。几乎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这种服装,但骨针和用于制作毛皮的毛皮动物的骨头为这种早期裁缝提供了一些间接证据。该研究的合著者、怀俄明州考古学家斯宾塞·佩尔顿告诉《大众科学》杂志:“它们是复杂的服装,边缘有红狐、野兔和猫的皮毛,其中一些皮毛上还有脚,这在现代捕猎者中很常见。”。“它们可能与因纽特人穿着的类似服装相当,能够承受怀俄明州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的寒冷和多风条件。”
2014年十大重要考古发现 巨石阵曾是完整圆形
2014年里考古界有很多重大发现,下面是盘点的2014年最重要的十大考古发现,一起来看看吧。 1. 揭开广东旧石器早期文化的面纱 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 发掘单位: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云浮市博物馆、郁南县博物馆、罗定市博物馆 发掘领队:王幼平 磨刀山遗址是广东省首次发现并经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旷野类型遗址,发现岭南地区年代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填补了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是广东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发掘区揭露的石制品平面分布、古人类活动区域、石器生产操作链及古人类适应行为等多方面信息,反映了亚洲东南部低纬度地区早期古人类独特的石器生产活动与适应模式,亦显示出亚热带与热带地区、华南北部与岭南及东南亚地区早期旧石器文化与古人类行为的联系与区别。南江盆地目前已发现的60余处旧石器地点,展现出区域内由中心营地与临时活动地点组成的古人类栖居形态。同时,由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的三期文化遗存,为研究岭南乃至华南与东南亚地区的旧石器文化发展脉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南江流域的旧石器考古发现既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进展,也为深入研究华南—东南亚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关系、区域人类起源与演化历史,以及东西方文化比较等国际热点课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新契机。 2. 跨越千年的文明变迁 河南郑州东赵遗址 发掘单位: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发掘领队:顾万发 2012年至今,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对东赵遗址进行了近三年的田野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考古收获。 发现了一座新砦期城址,这是目前嵩山以北区域发现的第一座新砦期城址。发现了一座二里头文化早期城址,这是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二里头文化早期城址。发现了二里头时期单个遗迹出土卜骨最多的单位;首见二里头时期城墙基槽内奠基现象。这些发现均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发现大型“回”字形二里岗期夯土建筑基址,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是目前发现规模仅次于偃师商城的早商建筑基址,由此可彰显该建筑等级之高、聚落性质之重要。 发现一座东周时期大型城址及丰富的西周、东周时期文化遗存,有助于文献中两周时期该区域诸多封国的探索。 总之,东赵遗址考古学文化延续时间长、文化序列连续完整,尤其是三座先秦时期城址集中发现,在中原地区同类遗址中甚为罕见,将进一步完善中原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体系与文化谱系,有助于解决中原地区夏商分界、商周分界等学术难题。3. 钟鸣鼎食 射御不违 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 发掘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州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襄阳市博物馆、枣阳市博物馆 发掘领队:方 勤 郭家庙墓地的发掘共清理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29座、车坑1座、马坑2座、车马坑1座,出土铜、陶、漆木、骨、皮革、玉石等各类质地文物千余件,其中青铜鼎、盘等有“曾子”铭文。墓地年代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是一处以曾国国君墓M1和陪葬的大型车坑、马坑为中心的曾国公墓地。 从年代序列上,郭家庙墓地填补了西周早期叶家山曾侯墓地和春秋中晚期文峰塔曾侯墓地之间的缺环,对曾国历史的研究及其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建立至关重要。进一步厘清了郭家庙墓地与其东南约1~2公里的周台遗址、忠义寨城址的关系,基本确定了周台遗址、忠义寨城址为当时曾国都城。 M1陪葬车坑和马坑均为迄今发现的曾国最大的车坑、马坑,并首次在车坑沿边发现了柱洞遗迹;M1出土较多钟、磬、瑟、鼓等乐器,其中瑟、建鼓、彩漆木雕编钟架、编磬架,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较好的实物;M1出土了弓、矰矢、缴线轴组合,是迄今所见最早的成套弋射用具;出土的墨色块状物,经检测可书写,为迄今最早的人工书写颜料,可能是墨的早期形态。 墓地出土金属制品材质多样,金、银、铜、铁、锡等均有,采用了多种制作工艺,如捶锻、模锻、冲孔、鎏金等,技术成熟,部分器物为迄今发现的这些工艺制作的最早实物,对研究古代金属器制作加工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