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趣闻

历史上真实的李玮是什么样?福康公主驸马李玮是个怎样的人?

时间:2023-08-0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前段时间热播的《清平乐》剧中,赵徽柔对自己的驸马没有一点点喜欢,尽管李玮其实在书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但是公主却很嫌弃他。但其实总体来看,其实李玮也并没有做错些什么,并且他很爱公主也很尊重她,只不过是遭遇了一段错误的婚姻。那你知道历史上真实的福康公主驸马李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李玮真的长得很丑吗,李玮的书画造诣究竟有多高,他的画又到底有多好呢?我们今天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历史上真实的李玮是什么样?福康公主驸马李玮是个怎样的人?

1、历史上李玮与福康公主

李玮(1035年-1086年),字公炤,杭州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与皇帝宋仁宗是亲戚关系,宋仁宗的生母李宸妃的弟弟是李玮的父亲,因此二人算得上是表兄弟的关系。而按理来说,福康公主徽柔李玮算是叔侄关系,但这并没有影响宋仁宗将公主下嫁。宋仁宗因为未对生母尽孝的缘故,心中始终对于李家人怀有愧疚。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他愿意将自己最疼惜的长公主嫁给李家。

庆历七年,十三岁的李玮被选为了驸马都尉,与九岁的福康公主定下婚约。但让人没有想到,看起来就这么普通的一桩婚姻,会让公主和驸马二人最后都没有得到好的结局。时间一转眼就来到了嘉佑二年,这一年李玮年满二十一,福康公主年满十八,是两个年轻人正青春阳光的年龄,但为了遵守小时候的约定,皇帝选择了在让他们在八月完婚。

就是这样的一个决定,让二人各自快乐、轻松的日子与尚好的青春岁月在那一刻戛然而止。嫁为人妇的公主不再能够像以前那样在皇宫里随意的生活,她必须开始正视自己内心的烦闷与解决与自己婆婆产生的矛盾。因为是娃娃亲,二人之前并没有什么联系,公主对李玮没有什么感情,而驸马李玮心中也没有公主,夫妻二人情感淡薄,又时常因为驸马母亲的原因而不快。再加上,公主与内侍关系紧密,因为公主嫌弃自己,而导致公主身边的用人同样的看不起,甚至会借机贬低羞辱自己。而又因为公主与自己的生母杨氏不合,李玮对此感到颇为烦恼。也许婆媳关系自古以来便是如此,而夹在中间,身为丈夫和儿子的男人却永远不好做。

这些事情夹杂在一起常常让李玮感到烦恼不已,但李玮生性憨厚,并不爱与人争执,便常常将自己的情感发泄在书画上。

历史上真实的李玮是什么样?福康公主驸马李玮是个怎样的人?

2、真实的李玮有什么成就

正如《清平乐》中宋仁宗与曹皇后常常提及的那样,李玮为人在撰写文章上并没有什么作为,但也许是因为他的才华都放到了书画方面。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常常被宋仁宗提及夸奖,更有不少画作保留了下来,流传至今。我们不能排除李玮的画作被夸,是否是因为当时宋仁宗偏爱李家而导致群臣对李家有些趋炎附势,因此才会有这样的一番夸奖。但当我们现在真正重温李玮的图画时,我们会发现他是真正有真才实学在里面的。

真相往往不会因为大多数的言语而被掩盖。正如当大批的网友对李玮的为人丑陋且才华平庸的批判从剧中形象上升到历史上的李玮真人时,会有宋史专家吴钩跳出来为李玮鸣不平,说道:"李玮是北宋著名的书画家,诗画可以甩梁宦官一条街。"更有人出来指出:"李玮擅作水墨竹石,《宣和画谱》著录御府所藏其作品《水墨蒹葭图》《湖石图》二幅,传世作品有《竹林幽居图》,图录于《浙江古代画家作品集》,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由此可知,李玮的书画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优秀作品。也许李玮作为公主的丈夫,身为驸马都尉并没有尽到自己该做的职责,不能算作一个好丈夫。但是我们评判一个历史人物,不应该跳脱出当时的情景和环境来评判,不能因为一个人在生活上的不堪而对其才华就选择视而不见,对待历史应该始终秉持一种客观的态度,要看就要选择全面的看,而不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想看到的去看,这才是我们后人对待一个历史人物应该秉持的正确态度。

历史上真实的李玮是什么样?福康公主驸马李玮是个怎样的人?

3、李玮生平

李玮是宋仁宗母亲章懿李皇后弟弟李用和次子。宋仁宗于庆历七年(1047年),帝念章懿太后不及享天下养,所以择其兄子李玮尚主。十三岁的李玮被选为驸马都尉,与仁宗长女、九岁的福康公主定婚。东头供奉官李玮为左卫将军、驸马都尉,选尚福康公主。嘉祐二年、进封福康公主为兖国公主、驸马都尉李玮为均州防御使。李玮累官濮州团练使、平海军节度使。

嘉祐二年(1056年)六月,福康公主晋封兖国公主。八月,李玮与公主正式完婚。婚后,李玮和生母杨氏与公主不和,公主向皇帝申诉,李玮惶恐自劾,坐罚金。后来过了数年,还是不合,公主还宫。玮自安州观察使降建州,免除驸马都尉,知卫州。

熙宁元年(1068年),李玮请以兄李璋第十一子墦为嗣。诏以为供备库副使,赐名嗣徽。

熙宁三年(1070年)正月九日,妻子兖国公主逝世。宋神宗亲临公主府邸洒酒祭奠。宋神宗召辅臣入,恸哭,颁谕指李玮在公主久疾之时,奉主无状。即日责授李玮为郴州团练使,落驸马都尉,陈州安置。宋神宗对大臣说,“玮都不恤长主,衣服饮食药物至于呼医,亦多作阻隔,长主衣衾乃至有虮虱,至自取炭生火,炭灹伤面。”

后遇赦后还京师,官至建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师。死后赠太师、中书令。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明君 第一竟然不是唐太宗李世民!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中国历史上三位名将的成名之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成名,流传千史。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自古英雄豪杰数不胜数,他们的名字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文化与血脉中。中国历史上能称上“战神”的,在此文中仅仅选取其中三位。下面我们就看看中国历史上的三位名将的封神之战,体会那一段段传奇。 一个民族屹立千年不倒,我们的血脉不仅中流淌着、的妙手仁心,流淌着、的经天纬地,也同样流淌着这些名将们的骁勇与霸气。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楚霸王—— 项羽,西楚霸王。推翻秦朝后,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成为一方诸侯。但刘邦志在天下,于是就招揽了其他几个诸侯一起抗衡项羽。 公元前205年,趁楚国精锐都跟随项羽伐齐,刘邦率五十多万联军进攻楚都彭城。当时的彭城只有数千,一触即溃。刘邦进驻彭城后非常高兴,命攻下周边小城,形成拱卫之势,自己则。项羽此时则面临着巨大的困境,齐国久攻不下,而自己的根基楚国又被刘邦占了,眼看着就要被前后夹击一口吞掉。但项羽不愧为“霸王”,他此时居然率三万精锐骑兵,冲着刘邦五十多万军队就千里奔杀过去了。这若换作旁人,基本上就无异于自杀,但他是楚霸王。项羽率军赶到后,于破晓时对刘邦发动进攻,刘邦根本想不到项羽居然会攻杀过来,阵脚大乱,五十多万联军被项羽三万铁骑打的全军溃败,刘邦仅率十余骑逃跑。 2、—— 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发起漠北之战。汉武帝命霍去病和卫青各自率领5万汉朝骑兵及数万步兵分别出代郡和定襄。此战是汉军对匈奴规模最大的一次决战。匈奴此时的部队有十几万人,他们的指挥官是伊稚斜单于和左贤王。由于霍去病在两次中近乎开挂的表现,武帝对霍去病的能力非常欣赏,因此武帝的部署是由霍去病对阵匈奴单于,卫青对阵匈奴左贤王。但是由于情报失误,霍去病深入大漠后,没能遇上他最渴望的对手,而是碰上了匈奴左贤王。 霍去病出塞后,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活捉匈奴大臣章渠,诛杀北车耆王,又转攻左大将双,缴获敌人的军旗战鼓。后渡过弓卢水,抓获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也许是杀心未止,也许是对匈奴单于的渴望,霍去病一路率军追杀,如入无人之境,一直到今蒙古肯特山一带。就在这里,霍去病暂作停顿,率五万铁骑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祭天封礼于狼居胥山举行,祭地禅礼于姑衍山举行。最后一直追到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方还。此次远征,霍去病所率部队以一万人的损失,共斩敌七万余人。“封狼居胥”也成为后世武将的最高荣耀。 3、人屠—— 白起,千古“杀神”。长平之战参战兵力:赵军约四十五万、秦军约六十万。 开始时赵国的将领是老旧,他构筑壁垒,坚守不出。时间一长,秦军锐气受挫粮草不足,再拖下去只能撤军。但是赵王昏聩,认为廉颇这是在消极避战,几次责备廉颇。赵王又听信谣言,令取代廉颇统军。此时秦王也暗暗换上了白起赴前线统军,并严格保密。 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令秦军佯装溃败,把赵军引出坚固的壁垒。赵括不知是计,命赵军乘胜追击,一直追杀到秦军阵前。此时白起命令一支2万人的部队穿插到赵军的后方,切断赵军粮道。赵军主力断粮四十多天后内部大乱,赵括强行突围,被秦军乱箭射死。主将一死,剩余赵军向白起投降。自此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秦国对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