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趣闻

李广利为何投降了匈奴 李广利的最后结局是什么

时间:2023-08-0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 ,武帝命李广利率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 。李广利离开京城时,丞相刘屈氂为李广利饯行。李广利的女儿是刘屈氂的儿媳,两人是儿女亲家。 因为汉武帝刘彻未立太子,于是李广利便想乘机让他妹妹李夫人所生的儿子昌邑王刘髆(海昏侯父亲)立为太子,自己就将是国舅,地位将更尊贵,权势也更大。

李广利为什么投降了匈奴 李广利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李广利是西汉中期将领,汉武帝刘彻妃子李夫人的兄长,所以李广利也算是外戚之一。当时李广利曾多次率军攻打大宛,但战绩平平。后来李广利又参与征讨匈奴的战役,只是战果并不理想,甚至还损兵折将。最终李广利因兵败投降匈奴,此后遭到卫律杀害。可能不少朋友对于李广利这个人物并不是十分了解,那今天就借此机会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看看李广利的一生是如何样的。

汉武帝刘彻统治时期,经常对外用兵,他特别喜欢任命外戚为将领,比如说卫青、霍去病。在卫青、霍去病死后,一位新的外戚又为成为汉武帝刘彻的战将,他奉命西征、北伐,立下赫赫战功,但最后却被迫叛逃,之后他还成为匈奴人的祭天的祭品,下场很惨!那么这位将领到底是哪位呢?

此人名叫李广利,是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夫人是中山人,出身卑微,全家精通音律,是以乐舞为生计的倡家。李夫人有两位兄长,一位是李广利,另一位是李延年。李延年早年间因犯法被处以宫刑,在宫中任职。平阳公主说李延年的妹妹善于舞蹈,汉武帝刘彻一见倾心,于是纳入后宫。

当时,汉武帝刘彻不仅非常喜欢李夫人,也很宠爱李延年,“与上卧起,甚贵幸”。在这种情况下,李广利自然也受到了汉武帝刘彻的提拔与重视。太初元年,李广利被任命为贰师将军,率领军事去攻打西域的大宛国。结果由于路途遥远,补给出现问题,中途军事大量死亡,首次西征以失败告终。

汉武帝刘彻不甘心失败,再度让李广利率兵西征。这次由于准备充足,李广利一路上势如破竹,“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之后,李广利直抵大宛,大宛人 砍下国王的头送给李广利,献出名马,表示臣服。战后,汉武帝刘彻重赏西征将士,当作主将的李广利被封为海西侯,食邑八千户。

就在李广利西征期间, 朝中发生了许多变故。首先,李广利的妹妹李夫人病死,汉武帝刘彻对李家的恩宠逐渐减少。其次,李广利的兄弟李延年“出入骄恣”,“浸与中人乱”。汉武帝刘彻大怒,将李延年处死。李广利回到长安后,汉武帝刘彻也有些后悔,“上既夷李氏,后怜其家,乃封为海西侯”。

之后,李广利又领兵北上,与匈奴作战,虽然没有卫青、霍去病那样的战绩,但也颇有战功。征和三年,汉武帝刘彻得到奏报,匈奴侵犯边地,于是他下旨,命李广利领兵出击匈奴。战争初期,汉军攻势凌厉,匈奴一度败退。可就在这个时候,朝中又爆发了一件大事!

丞相刘屈氂被人告发,说他与妻子暗中搞巫蛊,诅咒汉武帝刘彻,李广利也参与其中,他还与刘屈氂联合,打算拥立昌邑王刘髆(李夫人的儿子、李广利的外甥)为帝。汉武帝刘彻大怒,将刘屈氂腰斩,“妻子枭首华阳街”,同时李广利的妻儿也被逮捕。李广利得到消息后,非常害怕,军中也发生了变故。

此时,匈奴大军杀到,将汉军击溃,李广利于是选择投降。最初匈奴单于对李广利还不错,“以女妻之,尊宠在卫律上”。这引起卫律的妒忌,于是他买通巫师,利用单于母亲生病的机会陷害李广利。最后,单于听信谗言,将李广利处死,用来祭神。之后,匈奴发生灾害,单于有些害怕,赶紧为李广利修建祠庙。

东晋帝王司马睿晚年如囚徒 47岁为什么被大臣气死

王敦至今都留下了一个谜,那就是:他到底想不想改朝换代?在权臣和之间,他似乎摇摆不定。 皇座曾经触手可及,然而他掉头离去。可惜转眼一生,转身一世。等他再次回首,才发现荆棘密布,云遮断归途,建康已是咫尺天涯。他只有站在长江边仰天悲歌,奔腾不息的江水卷走了他的万丈雄心,却没能冲洗得了对他的万世骂名。 被活活气死 王敦是个矛盾的双面人: 1、他对钱嗤之以鼻,但给他送礼的人络绎不绝,家里堆满了各方的贡品财物; 2、他,杀人不眨眼,但每次开会都吵吵嚷嚷,他大声发火都控制不住; 3、他推崇清谈,尊重名士,但最任的两个人沈充、钱凤,都是卑鄙小人。两人胡作非为,王敦也不管; 4、他意志顽强,坚韧不拔,但他的决策朝令夕改,变化随意。 万涓成水,终究汇流成河,那就是:他有当皇帝的野心,但没有当皇帝的魄力。 掌控东晋大权后,他到处树立党羽。在朝内,王导加尚书令,是行政一把手。亲哥王含为卫将军,掌管军队;在地方上,重要州的负责人全换成同一族的。比如王廙为荆州刺史,王廙死后,换成王舒;王彬任江州刺史;王邃为徐州刺史等等。整个东晋大地挂满了“王”的族帜。 真正的老大司马睿,已被“软禁”在皇宫之中,王敦自始至终没有看他一眼。 司马睿说的话只在宫门内有回响,天下的新闻报道中再也找不到他的名字。 他在恼怒中患上了忧郁症,越病越重。有一个大臣叫荀组对他忠心不二,司马睿最后一次挣扎,任命他为太尉兼太子太保,希望能发出一丝光亮。没想到荀组不久就病死,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司马睿放弃了所有的幻想,夕阳西下,晚霞散尽,余辉皆灭。322年11月,也就是建康城破的半年多后,司马睿带着无穷的愤恨和幽怨撒手西去,终年47岁。 对一族动了杀心 司马睿当“囚徒”的日子,整个司完全被打翻在地,王敦只需要补上最后一刀时,却停手了。 他在建康呆了一个多月,就匆匆返回了武昌。武昌是他的大本营,他可能认为,遥控朝廷和现场指挥效果是一样的。但一着走错,满盘皆输。 司马睿病逝后,太子司马绍毫无阻碍地顺利即位,史称晋明帝。才过一个月,王敦终于意识到离朝廷太远,鞭长莫及。于是猛吃反悔药,暗示建康征召自己回去。司马绍没有抵抗,非常听话,亲手写诏书,说:回来吧,朝廷离不开你。 但王敦还是没有到建康,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嫡系部队的大营设在姑孰南边的于湖,离建康很近。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没有采取任何动作,任司马绍慢慢坐稳了位置。 上天也许看他频频浪费机会,再也无法容忍。 323年下半年,离司马睿去世不足一年,他患病了,而且病来如山倒。他身体棒棒的时候,总觉得来日方长;此刻,才知道时不我待,隐约有了的念头。 他要先把地方上的豪强一个个清除干净,然后从容走进建康,踢掉司马绍这个傀儡。 屠刀先举向了江南的周氏。周氏犯了什么错呢? 周氏的领头人是周札,守石头城时主动投降王敦,立了大功。因此周札被任命为光禄勋,很快转为尚书,接着又转为会稽内史。整个周氏全部封赏,一共有五人封侯。周札这个人不懂得,只想到衣锦还乡。渐成尾大不掉之势,老虎长大了,即使不咬人,也让王敦不放心。 钱凤和沈充看着死对头越来越傲气,要爬到咱们头上,怎么受得了。钱凤更担心如果王敦突然死了,自己搞不定周家,于是对王敦说:周家有才能的子孙多啊,只有除掉他们,您的后代才平安,国家才能稳定啊。 王敦决定除掉这个后患,还要一并处理北方的周家。周顗被杀死后,弟弟周嵩一直怀恨在心,王敦假装派人去慰问,周嵩说:他被天下人所杀,吊唁什么? 王敦听了极其愤怒。王敦自己没有儿子,哥哥王含家的第二个儿子王应,过继给了王敦,被王敦指定为接班人。 周嵩公开批评王应不适合领兵,说是他纨绔子弟。王敦对周家非常厌恶。为了杀他们,找了一个借口。 诬陷周家和道士勾结 当时有个道士叫李脱,四处云游,替人看病。自称是个神仙,已经八百岁了,所以叫“李八百”。无数的人相信他,成为他的门徒。民间有个关于他的传说: “李八百”听说汉中有个人叫唐公昉,一心想修道,但是没有高人指点。就准备把一身的道术传给他。 他假装是个外地人,应聘到唐公昉家做奴仆。他做事细心周到,时间长了,唐公昉一家都特别喜欢他。一次“李八百”突然病了,唐公昉就请了医生来,为他诊诒、抓药,花去了大量的钱。 然而“李八百”的病越来越重,不久,全身生了恶疮,不仅让人恶心,家里还都是异味。唐公昉大哭说:你生病我一定想办法替你治,不论用多少钱都不要紧,可是你的病总是治不好,叫我怎么办啊! “李八百”说:如果用舌头舔我的疮,就能好了。 唐公昉让三个丫环给“李八百”舔,结果没好。李八百说:她们舔还不够,你给我舔,才能好。 唐公昉用嘴给他舔。“李八百”又说:可能还是不行,如果让你夫人舔的话肯定会好。 唐公昉又叫妻子给他舔。“李八百”说:已经好了不少,但要想完全根治,还要用几十斗的酒洗澡才行。 唐公昉让人买了几十斗的酒装在一个大桶里,“李八百”起床跳进酒桶中。洗过后,全身的疮果然好了,皮肤白得像凝脂一样,一点疤痕没有留下。 这时“李八百”对唐公昉说:我其实是个神仙,是故意考验你的。听说你一直想成仙,我把成仙的道术都传授给你。 三个丫环和夫人此时也变得容光焕发,年轻艳丽。此后,唐公昉也成仙而去。 这仅是美好的传说,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人总是不稳定因素。王敦派人诬陷周嵩、周札叔侄和李脱,然后把他们全部抓起来。 当时周札还在吴兴老家,他本人是个要钱不要命的吝啬鬼。王敦派士兵来抓他时,周札的兵器库里有大量的精甲利刃,但周札舍不得拿出来,只分给手下的人一些破烂武器。 士兵们气愤之极,谁都不愿替这种老板卖命,全部逃散。 周札及家人全被杀光,随后江东周氏被灭族。周处英雄盖世,自己命运已很悲惨,没想到族人命运更加悲惨。 司马绍看着危险步步逼近,他,性格刚毅,不像父亲优柔寡断。他也在的空隙里寻找同盟军,先想到了一个名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惜才?刘备为什么一定要请诸葛亮出山

导读:时期群雄奋起争霸,都想为自己谋得一处江山。可是单凭自身的实力是不行的,于是人才变成了珍惜之物,因此才有了的故事。可是三国奇才众多,刘备为何单单看中了,三顾茅庐背后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隐情呢?网络配图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可以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延揽人才,诸葛亮未出山之前,刘备手中的人均属中等人才,想要定国安邦,必须要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当时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得一可得天下。”再加上的推荐,刘备找诸葛亮是必然的,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当然要找诸葛亮这样的人才。而且,拥有更多的人才才能够更好地复兴汉,作为的子孙后代,想重振刘家,这是必须的。这也是普遍接受的一种说法。 第二种:利用诸葛亮在荆襄地区的社会关系,刘备三次枉驾以见,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诸葛亮的势力和影响,诸葛亮根本不是布衣,相反,他与荆州三方面势力都有密切关系。一是,以公为首的襄阳地方豪强势力;二是,通过黄言承与荆州集团发生了潜在关系;三是,成为刘琦的,获得了长子的信任。正是由于他的广泛、复杂的这会关系,所以刘备才找到他。网络配图 刘备三顾茅庐后,结果怎么样呢?史书上说:“荆楚群士从之如云”这难道和诸葛亮的社会影响力没有关系吗?这就是刘备利用他得到的好处。 官渡大战后,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慌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带着礼物,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有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网络配图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大家都清楚了吧,刘备三顾茅庐是蜀汉历史上一件重要事情。正是因为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才有了当时的三国鼎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