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天津”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本来在1404年12月23日,明成祖朱棣赐名“天津”,即天子渡口之意,筑城设天津卫,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有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金朝在三岔河口设立军队重镇“直沽寨”,“直沽”之名始见史籍,是天津最早的名称。清朝,天津升卫为州,升州为府,但“天津”二字保持至今。
明成祖并下令设立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在当时统称“三卫”。“卫”是明朝的军队建制,由指挥使统领,直隶于后军都督府。每卫士兵足额5600人,天津三卫士兵定额16800人,以拱卫将建立的京师和维持当地的安全。
天津名称的古代由来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种:

诗词之说:“天津”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的诗歌中,他在《离骚》中写下了“朝发轫于天津兮”这一昂扬的诗句。
星官之说:“天津”的名称来源于星官名“天津星”,《隋书·天文志》在记载“九坎东列星”时记载:“尾亦为九子箕,亦曰天津”。
河名之说:“天津”源自河名“天津河”,《金史·河渠志》中记载:“通济河创设巡河官一员,帆叶网,与天津河同为一司,通管漕河闸岸,上名天津河巡河官隶督水监”。
赐名之说:“天津”流传最广、史料最充分、记载最清楚的说法是源于帝王的赐名,天津是“天子津渡”之意,是明朝帝王朱棣夺取帝位成功,始发于渡过沽河,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公元1404年12月23日),传谕旨“筑城浚池,赐名天津”。明朝文人李东阳的《重建三官庙碑记》,碑记里注有:“天津象征天子车马所渡之地”的词句。
西班牙无敌舰队如果遇到大明水军是如何样是怎么回事?明朝能获胜吗
海军,能否打败同时期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小编认为大明水师是可以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只是损失可能会比较大。 因为我们不能不认可,在大明朝即将灭亡之时,武器装备已经开始由领先逐渐落后于西方。但是差距还不至于达到让西方国家占有碾压性优势,因为明朝在西班牙无敌舰队建立时,已经引进了葡萄牙火器,而且当时西方的火器也还没有发生质的飞跃。 凭借武器装备没有太大差距这一点,加上明朝的强大国力,耗也耗光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毕竟明末的中国不是清末的中国,明末的也不像清末的主政者,西班牙巴掌大的国家 ,明朝还是可以比较轻松的解决的。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是由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组建于1588年之前,约有150艘以上的大战舰,3000余门火炮,数万士兵。 但是,所谓的无敌舰队五次远征,均败于整体实力不如西班牙的英格兰舰队。而英格兰舰队的四次远征,也都以失败告终。 所以,从战略上讲,明朝只要有誓死卫国的决心,根本就不用担心远征的西班牙无敌舰队。 再来看明朝水师,号称当时的世界第一水师。这一名头不是随便给的,源于大明水师的屡次作战,都未尝败绩,都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明朝水师的鼎盛时期,是时期。七次下西洋,举世闻名,就不用多说了。 1588年前后,明朝水师,的确在走下坡路。但还是在此前打赢了葡萄牙殖民者(1521年屯门海战)。葡萄牙人的火器当时可是先进于明朝,但明朝还是胜了,而且葡萄牙人的火器也被明朝引进,并做了改进。之后,又打赢了对日本的(1598年)。而在明朝即将灭亡之时,还两次击败了荷兰殖民者。 武器装备落后又怎么样,大明朝就是人多,船多,办法多,打仗不怕死,想打的时候,就是能打胜仗。大明水师就是这么豪气。 这些都是间接的,我们再来看个相对直观的明朝海军(其实是明朝海盗,都是明朝的水上部队)和西班牙海军的对决。 1565年,西班牙开始入侵菲律宾。 1568年,明朝隆庆开禁,和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南亚国家保持了友好的海上贸易。 1571年攻占吕宋。吕宋向隆庆政权求援,未获明朝政府的干预。 1574年,明朝的海盗林凤因为被明朝政府追杀的无处可去,就率领60余艘战舰,5500余人,进兵菲律宾,击毙了西班牙殖民军总督葛尹特,并割据建国。看吧,明朝海盗打西班牙都胜利了,西班牙人还。 1575年,西班牙人联合了大明水师,才消灭了林凤政权。有能力不要搬救兵么,自己搞定林凤才是实力。 1574年时,无敌舰队虽然没有建立,但是十余年的时间,西班牙海军不会进化太快,却被中国的海盗给打的狼狈不堪,总督都被杀了。如果是大明水师去攻打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会是什么结果呢?恐怕还是和大明水师打葡萄牙、英国和荷兰一样,即使是惨胜,也照样把西班牙给收拾了,最终还是大明水师胜利。 假设大明水师和西班牙无敌舰队列阵对决。在开阔水域,两大水师对垒,明朝水师也无惧无敌舰队。 明朝水师在无敌舰队建立时,舰船的种类已经多达20余种,依托这么多的选择,制定一套打击无敌舰队的有效方案,应该还是有的。 福船等大型船只正面对抗撞击肉搏,小船快速穿插放火骚扰,中型船只游走支援。再加上明朝还有仿照荷兰战舰的三桅炮船,可以学习英格兰舰队对付无敌舰队的打法,攻击西班牙舰船。 这场海战大明水师会打的比较艰苦,损失甚至会比西班牙舰队大很多,但是什么叫综合实力,最终全歼无敌舰队都不是不可能。 因为当时的大明,不是没落的大清,比照一下明朝对日的朝鲜战争和近代对美的朝鲜战争就可以理解了。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为大明朝曾经的强盛自豪,是有历史事实作为根据的。 随机文章汉武帝手下李陵逞凶斗狠室内最大的奥林匹亚宙斯神像,13米高已在5世纪被摧毁魁札尔科亚特尔的神话,祭司知识掌管昏星和晨星揭秘古代生化武器箭毒木,土著用剧毒树汁箭头打得英军丢盔弃甲揭秘能让人长高的神秘小岛,外来游客纷纷长高几厘米(神秘矿石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明朝进士:范文若的生平及作品介绍
范文若,原名景文,字更生,号香令,又号吴侬、荀鸭。上海籍邑人。生于十五年(1587),卒于七年(1634)。万历三十四年(1406)举于乡,万历四十七年(1619)考中三甲第二百四十七名。 文若少年时,即颇有文名,为上海县学教谕黄居中所赏识。黄居中《千顷斋初集》卷十四"文部"《范文若十三篇序》:"文若幼负童乌,十二受知许大令,十三青青子衿矣"。同卷《乔处后历试草序》:"余于云间士,若龚与嘉、杜君迁、卿、范更生,皆从暗中摸索拔之。"又,同卷《张茂卿初硎草序》:"余课帷中弟子,其试第一而得售者三,若龚与嘉、张茂卿、范文若,皆菰芦异品也。" 文若乡试中举后,与许士柔、孙朝肃、王焕如、冯明玠组成"佛水山房社",以奇文名一时。 进士及第后,初授四川汉水县知县,于天元年(1621)上任。《续修汶上县志》卷四"宦迹",说文若丰神俊异,才智超群。其治汶上,以德化民,以礼自持。除恶安良,胥吏守法。时值白莲教起乱,陷郓城,过汶上,惮文若威名,不敢近。 二年后,调繁浙江秀水县。在任上,文若结识了朱茂曙。茂曙字子衡,天启初,受知于范文若,补秀水县学生员,事见《静志居诗话》卷二十二"朱茂曙",茂曙即彝尊父也。当地文士徐豫贞亦与文若有交。徐氏《逃葊诗草》卷一有《赠范文若》一诗。 不久,再调湖北光化县,迁南京兵部主事,又迁南京评事,后以丁忧去官。家居时因送官重治家奴刘贞,为贞刺死,其母同殒。 作品一览 文若公事之余,勤于创作。著有传奇十六种《花筵帘》、《梦花酣》、《鸳鸯棒》、《花眉旦》、《金明池》、《勘皮靴》、《雌雄旦》、《生死夫妻》、《》、《千里驹》、《金凤钗》、《倩画眉》(一作《倩画姻》)、《斑衣欢》、《晚香亭》、《闹樊楼》、《绿衣人》等。前三种有崇祯年间博山堂刊本,合称《博山堂三种》,今藏北京图书馆,《古本戏曲丛刊》二集据以影印,其余无刻本。 史籍记载 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将范文若的《花筵赚》传奇列为首类"逸品",其盛赞有加:"洗脱之极,意局皆凌虚而出,具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温之痴,谢之颠,此记之空峭,当配之为三。"清人高奕《新传奇品》著录《范香令》一条,称其作为",余香。"我国著名作家、文学史家郑振铎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称吴炳、孟称舜、范文若"同为临川派的最伟大的剧作家"。 随机文章外星人帮助中国抗日,外星人暗中帮忙中国打赢日本(纯属扯淡)陶渊明的号是什么,陶渊明的历史典故(号五柳先生/贫穷一生)揭秘额古代雅利安人入侵中国真相,被妇好屠杀2万后屁股尿流逃走了混元金斗为什么叫马桶,外观/作用/特性像马桶/真相出人意料中国历史上十大昏君,刘子业与姊妹姑婶乱伦排第八/第一竟是他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