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朝鲜5000亿吨铁矿是真的是真的吗??为什么说朝鲜是真正意义上的矿主

时间:2023-08-0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最近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话说这个朝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真矿主,那么很多人要问了,为什么会这么说,还有很多人说的这个朝鲜5000亿吨的铁矿到底是如何回事呢??真的就是有这么多吗??这样的存储量在世界上的排名怎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解析看看到底是如何回事吧。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说这个朝鲜有5000亿吨铁矿这个说法是真的,所以很多人也都说了,韩国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矿主了。因为实在是太多了。

 

朝鲜5000亿吨铁矿是真的吗??为什么说朝鲜是真正意义上的矿主

 

话说不仅仅如此,在2008年调查的报告里面指出,朝鲜的地下铁矿有5000亿吨、黄金有2000吨、铜290万吨、菱镁矿60亿吨、无烟煤45亿吨等,就拿这个菱镁矿来说吧,就这60亿吨够这个韩国使用1.8万年了。

所以当时有人也统计过了,朝鲜的地下矿物资源的总价值本来高达了6.4万亿美元,所以朝鲜被称为是真正的矿主一点毛病也没有了。

 

朝鲜5000亿吨铁矿是真的吗??为什么说朝鲜是真正意义上的矿主

 

朝鲜的矿产资源到底有多丰富,我们再来看几组简单的数据,在朝鲜到目前为止一共确认了360多种天然的矿物,其中具有经济作用的有200多种。

菱镁矿大家知道吧,帆叶网,出这个耐火材料,航天领域的必备品,在韩国这个菱镁矿的储存量全世界它是排第一位的。真的超级厉害的。

 

朝鲜5000亿吨铁矿是真的吗??为什么说朝鲜是真正意义上的矿主

 

还有储量排名前十的还有钨,钼,石墨,重晶石,萤石等7种款物,所以是真的超级给力的。70%工业原料和燃料朝鲜能做到自给自足哦。

宋江真的下令杀死扈三娘全家吗?真相是什么

到底有没有下命令给,杀了全家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有句话叫:一切行动听指挥。还有句话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两句话说的都是部队执行任务时候的纪律和应对方式。无条件服从命令,这是军人天职。而外出打仗,因应当时战场情况,可以灵活应对,甚至可以抗命,从而自己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这也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在传中,就有这么一件事情可以和上述两句话对应起来。 当时宋江初上梁山,虽然仅仅是二把手,但是他站在梁山长远发展的高度,不顾决议反对,坚持发动了对祝家庄的战斗。在宋江看来,梁山要想干出点名堂,要想有更大更快的发展,必须要搬掉祝家庄这个绊脚石。 但是,祝家庄的实力摆在那里,他们不仅仅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有足够的经济支撑,而且一直盘踞在那里,最关键的是,他们背后也有自己的关系,有当地衙门甚至更高层面的支持。梁山想动他们,和他们直接过招,困难可想而知。 明知不可为,非要为之,明知山有虎,偏向山中行。宋江是下定了决心要干这一仗,而且必须要打赢,只有这样,他个人才能在梁山立足,梁山才能有长远发展,他才能借助梁山实现自己的曲线救国的理想。 事情往往不是这么容易。前面两次出马,梁山都大败而归,甚至宋江自己都差点被活捉,要不是救命,宋江估计已经掉了脑袋了。两次失败,还要不要再进攻,这个时候考验的就是领导人的决心和意志,这也是宋江和其他人完全不同的地方,宋江坚持发动了第三次进攻。 这一次,梁山。 因为在这次进攻之前,他们做了大量工作,有孙立等人当卧底不说,还把对方的军事实力摸得,关键是把李家庄离间出来,当梁山攻打祝家庄的时候,甚至还和扈家庄私下达成协议,协助宋江攻破祝家庄。万事俱备,只待命令。宋江命令一下,梁山军,一举获胜。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李逵一个人竟然把扈三娘一家除扈三娘和扈成之外的人,全部给杀了,把扈家的金银财宝全部抢到了梁山。其它的东西,一把火给烧了。 杀人全家,然后一把火烧光,这种事情也只有李逵才能干得出来。那么李逵的这个行为,到底是他自己临时起意所干,还是接受了宋江的命令,按照命令行事呢? 当时李逵回到梁山邀功,宋江听了之后大发雷霆说:你这厮,谁叫你去来!你也须知扈成前日牵牛担酒,前来投降了。如何不听得我的言语,擅自去杀他一家,违反我的将令?” 从原著中这段话可以看出,李逵杀扈三娘一家,完全是他自己头脑一热的举动。和宋江没有任何关系,因为第一,扈家其实在梁山攻打祝家庄的过程中是有功劳的,他们是私下联盟关系。第二,当时扈成带了礼物上梁山,找了宋江,宋江总是要给个面子的。第三,宋江是一个爱才的人,在梁山发展的关键时候,他需要各类人才加盟梁山。 所以,他自己是不可能下命令给李逵,让他杀了扈三娘全家。何况,他和扈三娘还是结拜兄妹。所以这件事,只能是李逵自己做主干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千古奇才张居正的改革真的是把明朝推向了地狱的大门,啊?

你们知道为什么说的改革,是把推向了地狱的大门,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古代帝国财政的基础就是把人口、土地搞清楚,再加上点盐茶专卖,税收就有了。但是被张居正一把改革让大明王朝的税收基础彻底崩溃掉。这是为什么呢? 图源来自网络 有人说怎么可能?他死后推行的改革不都被废止了吗?还有些人都很吹捧,说什么这样一场改革使得已经破败不堪的明王朝有了生机,虽然他的改革基本上被废止,但是此后的明朝留下了他在经济上的发明,就是他那经济上的“一条鞭法”,短期内虽然为国家聚拢大量财力,这就是因为这“一条鞭法”,为大明王朝敲起了丧钟。 说到张居正改革,核心就是一次高效率的税收,要说是他首创的这套发明?,其实也不是,这个方法早在时期就做过。朱元璋编订“黄册”和“鱼鳞册”,“黄册”指的就是户籍,“鱼鳞册”指的就是土地。张居正只不过是把当年朱元璋那套方法在全面实行一遍,只不过张居正更狠,不再分当初的什么土地税、人口税、劳役、等税务,所有这些统统按照土地数量来交,张居正的改革就是现在朝廷已经把每家每户又摸清楚了,一户有多少人,每个人都多少土地。只不过在记录的时候每户人家名字后面就只记录了一条内容,就是你这一户该上交多少税。 这就导致一个后果,我们都知道明朝的货币政策在朱元璋时期就玩崩了,大明宝钞形同摆设,又颁布禁止金银交易,所以靠大量印钞、在金银上缺斤少两上搞点通货膨胀的机会就没有了,很保守的税收系统就是开头所收的那些杂七杂八的税,但是现在按照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把所有类目统一归类成按照土地数量来收。 这边辽东局势马上就要变天了,户部尚书李汝华按照“一条鞭法”提出除了贵州和北京周边,全国土地都加税,据当时统计第一次每亩加收三厘五毫,就活生生多刮出了200万两银子,第二次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三厘五毫,就又多出了200万辆白银,这就是应对后金的辽东军饷的来源。 原来货币系统被朱元璋给玩崩了,又留下祖训禁止金银交易,结果张居正改革留下的一个高效税务系统,就是方便统治者多收农民的税啊。这个手段堪比通货膨胀,如果说通货膨胀就是用来朝廷小偷小摸的伸进老百姓的钱袋子里,张居正的这项收税系统就是把那种小偷小摸摆在明面上,简直就变成了明抢了。 我们的崇祯被绑架的那篇文章曾提过,崇祯皇帝到最后为什么没有了钱,就是崇祯时期国家出的乱子更多,北方的自然灾害,的农民军起义,对清军的作战迅速耗空了国库,再加上人反对实行商人的征税制度,商人的税收不上来没有人贯彻实行,结果就用张居正的那一条鞭法刮得民间民尽财穷,把大明王朝刮得油尽灯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