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闻 > 极品奇葩

佛教居士法名法字辈有是哪些?

时间:2023-08-1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如今的社会熙熙攘攘,越来越的人开始崇尚信仰,有信佛的,也有信道的,更有佛道都信,都沾边的,有时候还会期待自己也能成为一个正宗的佛教弟子,但是心中对道教的好奇也放不下,不知道成为了佛教弟子的话还可以去道教圣地吗?据说现在很多佛教弟子本来都不是正规的,人家正规的佛教弟子是有辈分表来命名的,那么佛教弟子是哪48个字辈。

佛教弟子是哪48个字辈,

 

佛教居士法名法字辈有是哪些是哪48个字辈,如何排辈论资?解读分析

 
 
佛教弟子48个字辈是,智慧清静,道德圆明。真如性海,寂照一般。心源广续,本觉昌隆。能仁圣果,常演宽宏。惟传法印,正悟会融。坚持戒定,永继祖宗。这个是临济宗僧谱,本来每一个宗派都有自己的辈分排字表,据说少林寺是按照七十字诗法裔辈分的。
 

佛教弟子可以去道教圣地吗?

 

佛教居士法名法字辈有是哪些是哪48个字辈,如何排辈论资?解读分析

 
 
佛教弟子固然可以去道教圣地,佛教弟子不还常常出门修行嘛,出门到了道教圣地,还有不能去的道理,自然是没有的,进去参观学习一下都是可以的,交流交流都是没有关系的,要是日常的进入,到了道观,见着道教神像,有礼的鞠躬行礼就好了,善意的去往,道教自然是什么人都能接纳的。 
 
但是一些恶意的挑衅自然是会受到驱赶的。佛教弟子在去往任何地方的时候,也没有明文的规定不行去往道教圣地,对于我国的宗教信徒讲究的是从心,重要是心中信仰,身处何地是没有限制的,固然这个也是要跟道教地方打好招呼,而且越是正宗的弟子越是不会随意的去往其他宗教地界,他们自己都会约束自己,普通没有什么必要的事情,佛教弟子也是不会跑到道教圣地去的。

第一代佛教徒楚王刘英为什么自杀来结束生命

东一共有十一个儿子,郭皇后生了五个,光烈皇后生了五个,许美人生了一个,许美人生的这个就是小儿子刘英。 刘英信佛 楚王刘英是历史有名的汉世祖光武帝庶出的儿子,他是由未得到光武帝深宠的许美人所生。虽然他的母亲不受宠,地位低,但是刘英自小就被封为了楚王,拥有现今的江苏徐州地区这块封地。根据《》上的记载,刘英是在被封王十三年后才前往封地就任。 石窟大佛 刘英晚年的时候喜好黄老之学,为此也做了不少事,例如为浮屠建立祠堂,祠堂里面还供奉着。刘英对佛与道的信仰并没有使他得以善终。自从信佛信道后,刘英整天跟着一群外国和尚建立庙宇,这个行为在当时那种环境下是显得非常另类的。 刘英的塑像 在之后刘英更是犯了朝廷的大忌,不仅广纳方士,还制作金龟玉鹤,并上刻文字当做是符瑞,最终被人告发有造反倾向。永平八年,东汉政府遇到了财政困难,汉明帝下诏,允许人们纳绢赎罪。楚王刘英拿出了黄缣白纨三十匹,交给了国相,说:“托在蕃辅,过恶累积,欢喜大恩,奉送缣帛,以赎愆罪。”国相知道刘英是个修行之人,他说的罪恶更像基督教的原罪,和常人所说的罪恶不一样。国相担心引起误解,专门加上自己的注释,他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 刘英被诬谋反 永平十三年,有个名叫燕广的人控告楚王刘英和渔阳人王平、颜忠制造图谶,“有谋逆”之嫌。说实在话,如果汉明帝对自己的弟弟有了解,这种控告根本就上不了台面,就算没有了解,如果有个实事求是的精神,也能够妥善解决。但汉明帝是一个严重缺乏自信的人,现如今自己君临天下,高处不胜寒,弄得疑神疑鬼,他下令严查此事。 汉明帝的画像 司空、司马、司徒三府幕僚全部投入其中,汉明帝还不放心,又派自己身边的侍中、谒者、郎官共同办案,给人的感觉就是其中一定有问题,而且是严重问题,查不出问题来就交不了差。严刑逼供之下王平、颜忠招出了众多人物,汉明帝脾气很急,决心很大,涉及到谁就抓谁,结果罪犯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皇亲国戚、文武官员、郡县豪杰、平民百姓,甚至连办案人员都被抓起来了,洛阳的监狱里关押了数千人。 谒者寒朗冒死进谏,希望能够一语悟主,汉明帝也感到有问题了,他亲自来到洛阳监狱,释放了一千多人,但没有根本性地扭转局面。汉明帝绝不是一个宽容大度知错就改的人,在这个案件中数千人冤死,楚王刘英发配丹阳。为了体现刘英的骄奢淫逸,特别让他带着乐队,一路上吹吹打打,一边打猎一边走。楚王刘英是徒,苦修几乎是必经之路,热热闹闹地押解一个犯人,这是对他最大的侮辱,刘英自杀而死。 刘英之死乃冤案 汉明不是个坏人,但他心胸狭窄、脾气暴躁,说出话来剜心刺骨,做完事又后悔,又不敢大鸣大放地昭雪平反。两年后,汉明帝来到沛国的首府彭城,召见了刘英的母亲许和刘英的妻子儿女,面对孤儿寡母,想起自己的少小兄弟,汉明帝哭了。 汉章帝的画像 三年后,汉明帝过世,汉章帝即位,加封刘英的六个儿子为列侯,嘉奖了冒死进谏的寒朗。几年后,许太后过世,汉章帝派光禄大夫持节治丧,同时迎回楚王刘英的灵柩,改葬彭城,享用藩王的礼仪,追加谥号为楚厉王。后来汉章帝也来到了彭城,召见了刘英的妻子和孩子,“厚加赏赐”,但始终没有名正言顺地平反昭雪。 根据史料《后汉书》记载,东汉楚王刘英是中国已知的历史上第一个佛教教徒,但是那时候佛教事业并没有被大多数人接受和理解,于是这位历史上第一位信佛的诸侯王就这样沉冤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简介 在位期间北魏恢复佛教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440年-465年),庙号高宗,字乌雷直勤,北魏太武帝(即世祖拓跋焘)的孙子,拓跋晃长子,北魏孝文帝的祖父。452年,宗爱暗杀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余,再弑之,殿中尚书源贺等拥立拓跋濬即位为文成帝,杀宗爱。文成帝在位期间,北魏恢复佛教,始建云冈石窟。和平六年(465年)文成帝病逝,长子拓跋弘即位。 生平概述 少年时期 拓跋濬少年时聪慧明达,深受祖父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喜爱,常随祖父左右巡游;公元444年(5岁),拓跋濬随祖父出巡,遇到边将解压俘虏而过,当即以王者口气命令边将释放俘虏,因而深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器重;拓跋濬年长之后,风格异常,每有大政,常参决可否,开始参于政治决策。 年少即位 公元452年(13岁),宗爱暗杀魏太武帝拓跋焘,立南安王拓跋余,后又弑之,殿中尚书源贺等即拥立拓跋濬即位,杀宗爱,改元兴安,是为魏文成帝。追尊其父景穆太子拓跋晃为景穆。 魏文成帝拓跋濬称帝后,鲜卑贵族与汉族平民的矛盾逐渐突出,虽然魏文成帝拓跋濬多次下诏制止鲜卑贵族的腐败行为,但是由于百官腐化之深,诏令不能有效实行,未能减轻百姓痛苦,致使百姓反抗统治者的斗争,越演越烈。 魏文成帝拓跋濬时,北魏内部斗争激烈,被魏文成帝拓跋濬处死的大臣不计其数;另一方面谋权夺位的斗争更是接连不断,公元452年11月(13岁),陇西屠各王景文叛,魏文成帝拓跋濬诏令统万镇将、南阳王惠寿讨平之;公元453年2月(14岁),司空京兆王杜元宝谋反,被诛,建宁王拓跋崇与儿子济南王拓跋丽为杜元宝所引诱参与谋反,俱被魏文成帝拓跋濬赐死;7月,濮阳王闾若文,征西大将军、永昌王拓跋仁谋反,事泄被杀,其他大小谋反事件数不胜数,北魏王朝开始衰落。 魏文成帝拓跋濬在位期间佛教得以复兴,公元452年(13岁),北魏恢复佛教,公元460年(21岁),魏文成帝拓跋濬下令建造云冈石窟。 魏文成帝拓跋濬在位期间,推行和平外交政策,与南朝刘宋、北方各国都建立了和平的外交关系,互通商贾,息兵养民。 英年早逝 公元465年五月癸卯(十一)日(6月21日),年仅26岁的拓跋濬病逝于平城,庙号高宗,谥号文成帝。长子拓跋弘即位。 即位经过 太武帝正平元年451年太武帝北征,任太子拓跋晃为监国,但宦官中常侍宗爱对太子多加干预,又与太子部属给事仇尼道盛和侍郎任城互有闲隙,宗爱怕日后太子登基对己不利,于是与东宫势力展开权力斗争,仗着拓跋焘的信任诬陷太子及其手下人意图造反,想不到皇帝拓跋焘竟相信了他,下令整肃太子府,且诛杀了许多太子近臣。太子拓跋晃因此积忧成疾,一病而死,时年才24岁。 后来皇帝拓跋焘知道太子是清白的,非常懊悔。但宗爱一见到此,怕被皇帝诛杀,先下手为强于北魏正平二年(452年)三月弑太武帝拓跋焘。拓跋焘死后,朝廷欲立第三太子东平王拓跋翰为帝,但宗爱与拓跋翰关系不好,因此假立太武皇后之命,将拓跋翰杀掉,又假借皇后之命,将拥立东平王的大臣尚书仆射兰延、侍中吴兴公和疋及侍中太原公薜提杀死,然后立南安王拓跋余为帝,宗爱自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总督中外军事、领中秘书,封冯翊王,大权在握。拓跋余想夺回皇权,又遭宗爱所弑。短短数月,宗爱连杀两位皇帝,引起朝野震动。但不久之后,殿中尚书长孙渴侯与尚书陆丽迎立了拓跋晃长子拓跋濬,即魏文成帝。为稳定朝中形势,文成帝断然把宗爱、贾周等作恶不法的宦官诛杀,夷灭三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