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丘之国,纯狐九尾。
这是最早《山海经》中对九尾狐的定义。
青丘的九尾狐血统最为高贵,为东方青狐。
九尾狐还有三个分支,分别为:涂山氏,南方赤狐;有苏氏,西方白狐;纯狐氏,北方黑狐。
除青丘之外的三大姓氏之中,涂山氏似乎最为正统,形象也最为正面。
因为治水的大禹就娶妻涂山娇。
《皋陶谟》记载:娶于涂山。
辛壬癸甲。
启呱呱而泣。
矛弗子。
惟荒度土功。
大禹很忙,娶了涂山娇之后四天,就忙着治水去了。
之后涂山氏为他生下了儿子启。
有苏氏中最著名的就是九尾狐苏妲己了。
可是与涂山娇比起来,苏妲己的名声明显就不太好。
此狐似乎专门擅长祸乱君王。
在中原霍霍完商纣之后,就跑去了身毒国,又霍霍身毒国国王去了。
此时她的名字是华阳天,史称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之后,有苏氏又去了东瀛,取名玉藻前,与鸟语天皇过了一段没羞没臊的日子。
再之后,就没有有苏氏的下文了。
咱们今天重点要说的,是青丘另外一个九尾狐家族,即纯狐氏。
纯狐氏虽然没有涂山氏、有苏氏那么有名,但却跟夏朝时期的一位著名人物后羿有关。
此处的后羿,并不是射日的羿。
射日的名为大羿。
只是年代久远,后人误把大羿当成了后羿,以至于连屈原都把这两人给弄混了。

01
屈原在《天问》中说:浞娶纯狐,眩妻爰谋。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这段话其实讲了两个故事。
前两句是说,一个叫寒浞的人,娶了纯狐做妻子。
后两句是说,后羿曾经射杀了河伯,并与河伯的妻子宓妃产生了爱情。
我们知道曹植有一首著名的《洛神赋》,曹植在赋中赞美的就是这个宓妃,借以表达自己对甄宓的爱慕之情。
那么屈原《天问》中把这两段故事联系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寒浞娶的这个纯狐,其实本来是后羿的妻子。
是寒浞与纯狐合谋杀死了后羿,而后两人才双宿双飞的。
这个故事,与后羿杀死河伯,而后占有宓妃的情节很相似。
屈原的意思其实是在讽刺后羿。
但屈原弄混了一件事,杀死河伯的是射日的大羿,并非这个后羿。
此事咱们还是慢慢道来。
夏朝时候,有许多小的诸侯国。
早年间,后羿族在尧舜时代有功,被封在了有穷国。
后羿就是有穷国的国君。
后来,夏朝逐渐衰落。
后羿率领有穷国攻打夏国,并一举占领了夏朝的首都。
这个时候的后羿,年龄已经不小了。
他听说纯狐国有个美女,于是就娶来为妻。
后羿娶的这个女子指国为名,后世称其为纯狐。
攻占了夏朝的首都之后,后羿觉得自己可以暂时歇息一下了。
这时候,一个叫寒浞的人正在投奔后羿的路上。

寒浞的祖先是黄帝时代的车正哀。
车正是职掌车服诸事的官,哀是名字。
哀因为有功于黄帝,黄帝将其封于寒地,即今山东潍坊一带。
其属地称为寒国。
其族人皆以寒为姓。
寒浞出生在夏王仲康七年,即公元前2013年。
寒浞从小喜欢惹是生非,后来族长下令将其驱逐出境。
当时的寒浞只有13岁。
被赶走的寒浞对家乡并没有丝毫的留恋。
此刻他心中有了一个理想的去处,就是去投奔后羿。
在寒浞的眼中,后羿率领有穷国这样一个小国,能够攻占夏朝首都,这就是他的榜样。
路途之中,寒浞在山中一户人家借宿,遇见了一位奇人。
此人非常喜爱寒浞,把一身好武艺倾囊相授。
一年之后,寒浞艺业学成,他准备离开这里。
可是,他怕自己离开之后师父再收别人为徒,于是临走之前,用毒药毒死了师父全家,把师父家财打劫一空,然后一把火烧了师父的家,独自踏上了投奔后羿之路。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寒浞一来,后羿立刻就喜欢上了这个桀骜不驯的小伙子。
后羿要对寒浞重点培养,因为,他们都在等待一个机会。
很快,机会来了。
一个叫做方夷国的附属国叛变了。
后羿决定,让寒浞带兵去征讨这个国家。

02
寒浞果然是打仗的好手。
很快,他就征服了方夷国。
为此,他的官职也得到了升迁。
就这样,寒浞一路青云直上,做到了相的位置。
寒浞很有心机,他一方面对后羿很恭顺,另一方面悄悄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力量。
由于他是后羿最信任的人,所以有机会接触纯狐。
咱们先来分析一下四种九尾狐。
青丘青狐,最为深情。
一般是只嫁天帝,如白凤九嫁东华帝君。
涂山赤狐,最为专情。
如涂山娇嫁给大禹。
有苏白狐,最为魅情。
如苏妲己嫁商纣王。
以上的三种九尾狐,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感情都很专一。
即使是苏妲己,虽然魅惑帝王残害忠良,但她对待商纣王还是很忠诚的。
至于这纯狐氏黑狐,就并非如此了。
嫁给后羿之后她并不安分。
这时候来了一个寒浞,正是青年才俊,一来二去,二人就勾搭到了一起。
为了方便二人行事,寒浞与纯狐就诱惑后羿经常外出游玩打猎。
后羿对寒浞很放心,自己出去,所有朝政都交由寒浞打理。
寒浞欺上压下的行为引来许多朝臣不满。
这其中就包括武罗、伯因、熊髠、尨圉等人。
这些人本来都是后羿的股肱之臣。
可是在寒浞的挑唆之下,这些大臣陆续都被害死了。
就这样,朝廷完全掌握在寒浞手中。
后羿天天外出游玩,寒浞就在宫中与纯狐厮混。
纸里终究包不住火。
有一次,后羿外出花天酒地喝多了,提前回宫,正好把寒浞和纯狐捉奸在床。
后羿大怒,拔剑欲杀寒浞。
可是,年老体衰的后羿如何是寒浞的对手呢?结果,后羿被寒浞反杀了。
后羿一死,寒浞上朝,宣布后羿罪状,然后自立为王,封纯狐为王妃。

寒浞做事很绝。
为了防止有穷氏将来对他报复,他把后羿剁成肉酱然后强迫有穷氏族人分吃。
之后又对有穷氏进行灭族式的屠戮。
所以到后来,再也没有有穷氏这个姓氏了。
寒浞称王之后,并不满足于与夏朝分庭抗礼。
于是开始进攻夏朝。
寒浞联合斟灌氏和斟浔氏,攻下了夏朝另一半江山,杀死了夏朝国君姒相。
紧接着,寒浞又派他的儿子寒浇去攻打斟灌氏和斟浔氏,因为是闪电袭击,这两个部族没有防备,所有领地全部被攻灭。
寒浞对夏朝的部族大肆屠戮之后,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
却不知道,姒相已经怀孕的妃子逃走了。
她生下了一个婴儿,也就是后来的少康。
少康长大之后,开始谋划复兴夏朝。
他先是派人杀死了寒浞的两个儿子,灭其羽翼。
时机成熟之后,少康攻入寒浞王宫,把寒浞和他的妃子们全部活捉。
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少康复国。
少康下令将寒浞处以极刑,寒浞家族也全部被杀绝。
曾经有位先哲这样说,以暴力屈服他人者,必将被暴力屈服之;以伪装欺骗他人者,必将被伪装欺骗之。
而纯狐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
以前,狐是祥瑞与爱情的象征。
《诗经·有狐》这样记载:有狐绥绥,在彼淇梁。
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
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
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因为纯狐的用情不专,让九尾狐一族的形象从此蒙尘。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风林秀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解析屈原与楚王妃幽会 被杀后投尸江中!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来自战国时期楚国人的名句一直千古传颂,而很多普通民众知道屈原还是源自节吃粽子的传说。 屈原,名平,字灵均,他出生于贵族家庭,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长大后,他不仅文笔优美,写得一手好文章,而且胆识过人,对国家是一片赤诚。网络配图 早年屈原受信任,出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议国事,参与律法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联齐抗秦,提倡“美政”。但由于其个性耿直,不愿与权臣同流合污,因此多次受到排挤、毁谤,怀王也渐渐疏远了他,屈原还先后两次被放逐。 第一次被放逐,是因为大臣靳尚妒忌屈原的才华与关心国事的态度,所以时常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说屈原以能时常与楚王商讨国事而自恃傲慢等。楚怀王大怒,于是将屈原放逐。屈原虽然被放逐,但仍心系国事。当他听说秦国设计要以美女诱骗楚怀王并加以杀害后,便急急跑回楚国,企图劝阻怀王。但楚怀王根本不听屈原所说,于是他只好无奈的离开。没多久,楚怀王就被秦国设计害死。屈原当时悲愤的心情,可想而知。网络配图 第二次被放逐,是因为新的楚王即位(即顷襄王)后,屈原又被靳尚等权臣中伤,终于,屈原再次被逐出国门。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不忍见到国家被灭,但又觉自己无力报效国家,于是绝望的怀抱大石,跃入汨罗江中而死。这一天,正是黄历的五月初五。屈原自尽时大约62岁。 据说老百姓听到噩耗后很悲痛,争先恐后的来打捞他的尸体,结果一无所获。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身,老百姓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在汨罗江中,投下很多粽子。他们相信让鱼虾吃饱了粽子之后,鱼虾就不会去伤害屈原尸体了。这种祭祀活动就这样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渐渐成为一种风俗。后人在每年黄历五月五日这一天举办划龙舟,以象征寻觅屈原,此外还要吃粽子。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网络配图 仕途上不得志的屈原,在文学上却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其在流放期间,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其作品文字华丽,想像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如其代表作《》,全诗共373行,2400多字。屈原在诗中过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以及夸张大胆的笔法,传达了他悲愤及忧国忧民之心。 其作品中相当多的名句为后世传扬,如“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等等。 西汉《》作者对其评价相当高,并为其立传,称“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虽然屈原之死无法改变楚国的历史,但他的“以死明志”以及对国家的坚贞忠诚,千古传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屈原是同性恋吗:春申君黄歇与屈原是什么关系
说起,大家首先可能会想到他报国投江的故事。其实还他有另外一个故事同样,那是关于爱情的一个故事。公元前325年,屈原15岁,正是青春年少,情愫懵懂的年纪。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屈原每天早起读书,读累了就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在田地里散步。连续三天了,每天他都能看到一个小姑娘背着一个大大的竹篓,手里拿着一把镰刀。小姑娘右手持着镰刀飞快地划过野草,左手迅速接住,然后头也不抬,顺势扔到背后的竹篓里。整个动作成熟老练,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可是小姑娘的面容却一点也不成熟,眼睛不大,嘴巴也不大,看起来小巧精致,大约有十三四岁的样子。屈原看着小姑娘背着满满的竹篓消失在田野里时,心里总会升起一阵莫名的失落感。好几次,他都想走上去问个好,但都没鼓起勇气。 又是一个清晨,这天天气并不好,阴得很重。屈原刚走出门口就看到了那个小姑娘。小姑娘低着头,地割着草。屈原在远处静静得看着,他忽然觉得这默默地关注着也挺好的。 乌云很快越积越多,随后就下了雨。小姑娘头发一下子被打湿,她无助得抬起头。突然看到屈原所在的屋檐,她咧开嘴,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飞快地跑到屋檐下。 竹篓里草已经很多,她想卸下来,但是有点吃力。屈原赶快上去帮了一把。 小姑娘回报了一个和刚才一样甜的笑容并且问道:下雨了,你怎么还不回家啊。 屈原是第一次听到小姑娘的声音,这声音直爽干脆,像是田野里的风一样。屈原支支吾吾地说:我回家也没事做,在……这看你割草。 小姑娘说:唉,割草很累的,有什么好看的,看你这打扮,平时很少干农活吧? 屈原点点头。 小姑娘低头想了会,狡黠地笑道:那以后你帮我割草啊,我俩一起割。 还有什么比这更开心的事?屈原捣蒜一般地点着头。 遗憾是,自从雨后两人分别后,屈原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个小姑娘。屈原每天都在房檐下等候,小姑娘的身影再也没出现过。很多人认为是小姑娘雨后回家时遇到了意外,但这只是猜测,具体原因无人得知。 后来屈原根据这段伤心事写成了诗歌《九歌》,诗中主角也是苦等心上人而未至,大概是屈原最真实的内心写照吧。 与屈原 楚怀王是楚国的亡国之君,而屈原是楚国之臣,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爱国诗人。当初楚怀王若是能听取屈原的意见,楚国也许就不会一步步走到绝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 楚怀王是的嫡子,是他让本来强盛的楚国一次次割地赔款,致使楚国耗尽了国力。而他自己,也最终落得个身死异国的下场。 屈原是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早期以一首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而引起楚怀王的注意,从而开始被楚怀王任命改革楚国。哪知,,楚怀王贪恋美色。渐渐疏远了屈原。屈原一次次被流放,却始终忠君爱国。可惜的是,他最终还是在绝望里投江而亡。 当年,为了破坏楚国与齐国的联盟,授命于秦国,欺骗了楚怀王。而楚怀王,面对屈原的极力劝谏,他依然放弃了与齐国的联盟。当张仪称病不见楚使的时候,楚怀王依然没有怀疑张仪,反而使担心张仪怀疑自己的诚意。所以为了让张仪相信他的诚意,他派人去辱骂了齐王。至此,楚国失去了盟友,而张仪的许诺也没有兑现。之后,在秦国的威逼之下,将国土一步步拱手让人。 楚怀王生性懦弱,又容易轻信于他人,对屈原的劝谏。如果当初,楚怀王能听取屈原的劝谏,不轻信于张仪,那么楚国又何至于此。楚怀王和屈原又如何会落得如此地步。 春申君黄歇与屈原 黄歇和屈原,两个人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两个人都是楚国人,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两者的生平经历都有点巨大的差异,通过了解这两个人,便于我们去了解楚国的历史以及楚国为什么会没落的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 黄歇是时期的重臣,官至为令尹,封地有十二个县。之后还封为相,可见他在楚国的地位可谓是,这与他早年的落魄经历形成鲜明的对比。正当他的事业在兴盛期之时,他被小人所刺杀,结束了他的一生。 屈原作为,他主要活动的时间是在楚怀王时期。年纪轻轻就做了左徒,左徒是什么概念呢?那就是较令尹只低一级的官阶,可见屈原早年是一帆风顺,跟楚怀王共商国家大事,他对抵抗秦国具有举要的作用。他的种种措施,使楚国强盛起来,威震诸侯。但是,亲信小人,被人骗到秦国去,客死他乡。而屈原看到楚国国门被攻破,,投入汨罗江而亡。 众观两人的一生,都官至高管,对楚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楚国的实力短暂出现兴盛的局面。但是两者晚年,都是遭小人所迫害,无法安享晚年。 两者的区别在于,黄歇是早期落魄,而屈原恰恰相反,并且屈原在后世的影响力比他更太多。至少后人为了怀念屈原,产生了一个节日,每年都祭拜他。而黄歇就那般蹊跷的死去,还没施展出自己的才华,就去世了。 而在《传》中,两个人的关系是师徒关系,历史上是没有这些记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