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世界地理

为什么格陵兰鲨活得如此之久的秘密终于揭晓

时间:2024-07-1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为什么格陵兰鲨活得如此之久的秘密终于揭晓


研究人员可能终于发现了格陵兰鲨鱼惊人长寿背后的秘密。(图片来源:uux.cn/Doug Perrine/Alamy Stock Photo)


(神秘的地球uux.cn)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Elise Poore汉娜·奥斯本、哈里·贝克和詹姆斯·普莱斯):格陵兰鲨鱼可以存活数百年,但科学家们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研究人员可能终于发现了动物惊人长寿的秘密:它们永不改变的新陈代谢。这一令人惊讶的发现与科学家之前的假设相悖,并可能对这些动物如何适应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格陵兰鲨鱼(小头鲨)的平均寿命至少为250年,但可能超过500年,这可能使它们成为世界上寿命最长的脊椎动物。


这些鲨鱼栖息在北极和北大西洋,深度可达8684英尺(2647米)。


它们寿命长的确切原因很难确定。根据一份关于最新发现的声明,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它们的寿命与它们的超冷环境有关——它们可以在华氏29度(零下1.8摄氏度)的水中生存——以及最小的运动。


但这项新研究于7月2日至7月5日在布拉格举行的实验生物学学会会议上发表,表明鲨鱼的寿命可能与它们的代谢活动有关,而代谢活动似乎不会像其他动物那样随时间变化。


“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因为它表明鲨鱼没有表现出传统的衰老迹象,”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曼彻斯特大学的博士生Ewan Camplisson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生活科学》。


代谢是酶将营养物质分解为能量的化学过程,以及利用这种能量构建和修复组织的过程。在大多数动物中,新陈代谢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这导致能量产生减少,细胞的修复和再生速度减慢,以及清除可能导致进一步细胞损伤的细胞废物的能力降低。


为了在这项新研究中测量鲨鱼的新陈代谢,研究人员从格陵兰岛中部迪斯科岛南海岸捕获的23条格陵兰鲨鱼的肌肉中采集了组织样本。



从格陵兰岛中部迪斯科岛南海岸捕获的格陵兰鲨鱼身上采集组织。(图片来源:uux.cn/Ewan Camplisson)


然后,研究小组测量了样本中五种不同酶的活性,以计算它们的代谢率和对不同环境温度的反应。


然后,研究人员通过测量每条鲨鱼的身体长度来计算它们的年龄——2016年的一项研究创建了一个模型,根据这里使用的格陵兰鲨鱼的全身长度来估计它们的年龄。他们发现,采样的鲨鱼年龄在60到200岁之间。


令人惊讶的是,当研究人员比较鲨鱼的酶活性时,他们发现不同年龄段的鲨鱼没有变化。


Camplisson说:“在大多数动物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看到一些酶的活性会降低,因为它们会降解,效率也会降低。”。但格陵兰鲨鱼的情况并非如此。


格陵兰鲨鱼整个年龄段的稳定新陈代谢表明,它们不会像其他动物那样退化,这可能是它们寿命长的原因。


测试还表明,所有酶在较高温度下都有“显著更高”的活性——这一发现是意料之中的,因为酶在升高的温度下往往有更高的活性。


坎普利森说:“我们想调查格陵兰鲨鱼的酶是否特别适合在寒冷条件下更有效地工作,但我们没有看到这种趋势。”。“在更温暖的条件下,更高的活动表明,如果这些鲨鱼被迫进入更温暖的环境,那么它们的新陈代谢将显著增加,这可能会改变它们的生活方式。”


这一发现尤其重要,因为由于全球变暖,到2100年,全球海面温度预计将上升2.1华氏度至5.8华氏度(1.2摄氏度和3.2摄氏度)。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数据,北极的平均气温已经比全球气温上升了三倍。

一代奸雄曹操究竟拥有多少女人 私下生活是怎么样的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欧麦尔·伊本·哈塔卜是哪位?阿拉伯将军哈塔卜生平简介

辅弼 欧麦尔一世,全名为欧麦尔·伊本·哈塔卜,出身于穆罕默德所在古莱氏部落哈希姆家族,是早期追随穆罕默德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穆罕默德最忠实的伙伴和战友。欧麦尔拥有钢铁一般的意志,与先知共同经历过“出走麦地那”、“壕沟之战”等重要考验,常在战役关键时刻扭转局势。他与第一任哈里发阿布·伯克尔同为“先知两大辅弼”之一。 继任 公元632年先知去世后,在欧麦尔支持下,同属哈希姆家族的阿布·伯克尔击败“辅士派”、“阿里派”、“伍麦叶派”的挑战,顺利成为第一任哈里发(意为先知的继承人)。在阿布·伯克尔的培植下,欧麦尔也顺利成为穆斯林社群组织上层领导集团的二号人物,并在公元634年阿布·伯克尔去世后当选为第二任哈里发。这两次平稳过渡,维护了阿拉伯人的团结,使大厦初具规模,为接下来的对外扩张打下了基础。 扩张 欧麦尔一世即位后发动了阿拉伯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军事与文化征服运动,这些运动消灭了、打垮了,改变了旧大陆1/3居民的信仰,也永久性地改变了中古时代诸文明的地理分布。欧麦尔一世发动这场大征服运动动机何在,学术界有很多种说法,但有几点是所有研究者都认同的:阿拉伯半岛诸利益集团表面上统一在新月旗帜之下,实际上彼此间的部落、氏族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贝都因人剽悍善战,但厌恶纪律的天性也为新生的国家增加了不稳定因素。解决这些矛盾,最佳方案就是发动对外战争,让叛服无常的各部落氏族同麦地那统治者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在中巩固和发展阿拉伯人的军事政治联盟。同时,对外战争以传播伊斯兰为旗帜,符合让更多人皈依真主旗下的伊斯兰教义。公元635年,阿拉伯人兵分两路,对拜占庭和波斯帝国展开了全面进攻。东路大军在号称“真主之剑”的哈立德将军的率领下,迅速通过人迹罕至的叙利亚沙漠,在雅穆克河畔一举歼灭拜占庭5万大军,占领了叙利亚首府大马士革。雅穆克战役的胜利,极大刺激了阿拉伯人的扩张欲望。叙利亚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此东进可以进军波斯,北上可以控制中亚,而叙利亚本身也是富庶膏腴之地。占领叙利亚后,阿拉伯人乘胜挥师东进,在赛尔德将军的重创下,腐朽如枯竹般的萨珊波斯帝国迅速。公元637年,卡迪西亚一战,阿军力挫波斯军队,一举占领伊拉克,嗣后进入伊朗高原,深入波斯腹地。公元642年,尼哈温战役彻底击溃了最后一支波斯大军,消灭了具有1200多年历史文明的波斯帝国(从萨珊王朝算起,也是400多年的帝国)。与此同时,由著名统帅阿慕尔率领的西路大军也捷报频传。公元640年,阿军攻入附属于拜占庭的埃及,641年攻陷亚历山大,642年占领开罗。从此,埃及这个“拜占庭帝国的粮仓”被永久性划入了哈里发帝国版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