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世界地理

微小的玻璃珠表明:恐龙在地球上漫游时,月球上有活火山

时间:2024-09-0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2020年12月2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提供的嫦娥五号飞船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上的全景相机拍摄的文件图像显示了月球着陆后的月球表面。图片来源:uux.cn中国国家航天局/新华社,美联社,文件


(神秘的地球uux.cn)据美联社(Adithi Ramakrishnan):新的研究表明,恐龙在地球上漫游时,月球上仍在爆发火山。


证据:三颗微小的玻璃珠从月球表面摘下,并于2020年由中国航天器带到地球。它们的化学组成表明,直到大约1.2亿年前,月球上还存在活火山,比科学家们想象的要晚得多。


早些时候对嫦娥五号任务岩石样本的分析表明,火山在20亿年前就消失了。之前的估计可以追溯到40亿年前。


这项研究于周四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这有点出乎意料,”月球与行星研究所的高级科学家Julie Stopar说,她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2014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月球勘测轨道器的图像也显示了最近的火山活动。斯托帕说,玻璃珠是第一个物理证据,尽管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它们的来源。


嫦娥五号是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阿波罗宇航员和苏联航天器收集月球岩石以来,第一批被带到地球的月球岩石。6月,中国从月球背面返回了样本。


该研究的合著者、中国科学院的何玉阳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这项研究可能有助于我们了解小行星和卫星(包括我们自己的)的火山活动可以持续多久。


研究人员研究了大约3000个比针头小的月球玻璃珠,发现其中三个有来自火山的迹象。当火山爆发或陨石撞击后熔融液滴冷却时,月球上会形成玻璃珠。

解析:明孝宗朱佑樘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第一好帝王

从秦至清的帝制时代,值得称道的好屈指可数,除了打天下的开国君主,大多数守成君主,实在难以恭维。何故?这批人从小在深宫高墙之内成长,没有经历磨难,耳边一片阿谀奉承之词,养成刚愎自用、骄奢淫逸的习性。指望他们力挽狂澜,难矣哉!初年的历史学家谷应泰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议论,颇值得细细品味。他说:“人主在襁褓,则有阿姆之臣;稍长,则有戏弄之臣;成人,则有嬖幸之臣;即位,则有面谀之臣。千金之子,性习骄佚,万乘之尊,求适意快志,恶闻己过,宜也。” 当然,也有例外。谷应泰的这段话是在评论樘时说的,在他看来,孝宗就是例外:孝宗恭俭仁明,勤求治理,身边多是高风亮节、敢于直言极谏的大臣,原因在于,他多方征求方正之士,杜绝嬖幸之门,抑制外戚,制裁。他在早朝之外增设午朝,频繁召见大臣,访问疾苦,寻求治安之道。所以弘治一代,号称“众正盈朝”。 这和孝宗的素质很有关系。他在太子时期,得到的程敏政、刘健等人的指点,熟读经史,养成“仁孝恭俭”的品格。即位后仍然,经常阅读《孝经》、《尚书》、《朱熹家礼》、《大明律》,稍有疑问立即请教儒臣法吏。无怪乎人们称赞他是最为遵循儒家伦理规范的皇帝。他即位以后,拨乱反正,罢黜佞幸之臣,对内阁、六部作了大幅度的人事调整。 首先触及的是内阁大学士万安。此人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不会理政,只会高呼“万岁”,被人讥讽为“万岁阁老”。他升官的法门,就是巴结及其兄弟,投皇帝所好,与方术佞幸李孜省互相勾结,紊乱朝政。孝宗即位以后,查获一个文件夹,上面都署名为“臣安进”—是万安的奏折,每一件都是向皇帝推荐“房中术”的秘方。孝宗派太监怀恩带着这些奏折前往内阁,传达他的口谕:这是大臣应当做的事吗?万安无法辩解,一声不吭,只顾叩头。他的名声本来就臭,言官听说此事,上疏弹劾。孝宗顺从舆论,把万安罢官。 接着被罢官的是另一个内阁大学士尹直。和万、尹沆瀣一气的大学士刘吉,有风雨飘摇之感,向言官们封官许愿,建议皇帝越级提拔言官,希望他们手下留情。这一招果然厉害,言官们都缄默了。但是言官以外还有敢于直言的人。翰林院候补官员张昇首先出来弹劾,说刘吉把口蜜腹剑的和钳制言路的,合而为一,是双料奸臣。大理寺官员夏堠上疏弹劾,刘吉的罪状,并不比万安、尹直小。奇怪的是,刘吉屡遭弹劾,依然在加官进爵,人们称他为“刘棉花”—“愈弹愈起”。后来引起皇帝的厌恶,派太监到他家,勒令罢官。 清除宵小之徒,是为了起用的正直大臣。孝宗即位之初,就想起了刚直不阿的司礼监太监怀恩—因为支持言官抨击传奉官被先帝贬往凤阳,出于敬佩与倚重之心,把他召回。怀恩回来后,立即向孝宗建言:罢免阿谀万贵妃的佞臣,召还刚直方正的王恕。孝宗采纳了这一建议,召回已经致仕的南京兵部尚书,出任吏部尚书,让他负责领导班子的调整工作。 王恕在成化年间就以敢于直言极谏而闻名,先后应诏陈言二十一次,上疏建白三十九次,全力阻击佞幸。朝中官员都倾心仰慕,遇到朝廷大事难以决断,必定请王公表态。当时有这样的民谣:“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佞幸大臣为之侧目,皇帝也颇为“厌苦”,给他一个太子少保的头衔,让他退休。 王恕历任巡抚、侍郎,直至尚书,都在留都南京,一直不受重用,其原因正如《明史·王恕传》所说:“以好直言,终不得立朝。”退休以后,名声愈加高涨,言官推荐几无虚日。孝宗顺应舆论起用王恕为吏部尚书,顺应了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国古时候有三个函谷关,你知道在哪里吗?

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通道之一,因为处于险要之地,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因设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函谷关”。据记载,历史上共有三个函谷关:古函谷关、汉函谷关、魏函谷关。 一、历史上的三座函谷关 古函谷关又称“秦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始建于西周时期,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函谷关是洛阳到长安的必经之地。这条古道东西长7.5公里,沿途绝岸壁立,道路狭窄,来往车辆仅得通过,“车不分轨,马不并鞍”,易守难攻,被称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还有人用“一泥丸而东封函谷”来形容它的战略地位。它在军事上居有重要的地位,战国秦汉之际,为国内少有的雄关。 汉函谷关又名“新函谷关”,距秦函谷关150公里,在今河南省新安县东。汉武帝元鼎三年(114年),楼船将军杨仆出资兴建。据说,汉武帝时期曾迁山东一带的豪强富关中地区,关中腹地乃天子脚下。许多诸侯王被封于关外,楼船将军也被封于关外,但是杨仆耻于做关外侯,因而向武帝请求捐尽家资建函谷关一座,以雪此耻。新建的函谷关就被称为“汉函谷关”。现在早已废弃,仅存遗址。 洛阳新安函谷关遗址 魏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东北20公里处函谷关镇孟村境内,又被称为“大崤关”“金陡关”。本为运输粮草的官道,魏正始初年弘农太守在运粮道的入口修建关楼。关楼毁于期间,现早已废弃,仅存古道和烽火台遗址。 金陡关旧照 二、函谷关的战略地位 现今所说的函谷关主要是指“古函谷关”。函谷关地势险峻,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函谷关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间曾有16次大战役在这里发生,不少战役可以说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周慎靓王三年(前318年),协同六国伐秦,秦国依傍着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六年(前211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在函谷关大败而归。相争时,也曾据守函谷关抵御。“”的唐军与叛军在此进行过“桃林大战”。此外还有“出谷会师”“修鱼之战”“周文入关”等战役。现在的关楼是1992年参照四川青羊山汉墓出土的画像砖重新修建的,整个建筑庄严美观,有宫阙的风范。现在此处留有尹喜望气台、鸡鸣台等景点。 鸡鸣台 函谷关是古代中原与西北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要点。、唐太宗、、、、、司马光等名人志士在此吟诗作赋,流传至今的还有100多篇。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过关”“公孙白马”“”“”“唐玄宗改元”等历史典故和传说。 相传战国时期,孟尝君得罪秦王而逃离秦国,到函谷关时才半夜,当时秦法规定函谷关“日入则闭,鸡鸣始开”。秦兵追赶十分紧迫,幸好随行的一个门客模仿鸡鸣,骗得关吏开关门,孟尝君得以摆脱危险。 函谷关还是的圣地,相传老子骑青牛入关(见图4-15)时,守关官员尹喜登台看到紫气东来,看到老子后虚心向其请教学问,老子写下5000余字的《》后飘然远逝,函谷关因此而,成为道家文化的发源地。 公孙白马则与战国时哲学家、名家代表公孙龙有关。据记载,公孙龙骑马过函谷关,关吏阻止他,只允许本人过关,而马不可以过关。公孙龙质问到:“白马并不是‘马’,怎能不让过关呢?”守关者一时答不上来,只好让其过关。此即有名的“论”。 函谷关所处的位置原是秦国的“边疆”,对于秦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许多重要的战争发生于此。到后,函谷关就失去了军事防御要塞的意义。相较而言,潼关的位置就显得比函谷关更重要,其在军事上的地位就逐渐代替了函谷关。到汉代,函谷关东迁,尤其是开辟后,自洛阳西去,汉函谷关为丝绸之路第一关,是往来丝路必经之道。函谷古道上的军事关口,蜕变成丝绸之路上的财富之门与交往之门。西汉以降,函谷关为丝绸之路的繁荣鼎盛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2014年新安函谷关作为“丝绸之路第一关”,成功入选第 38 届世界遗产大会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随机文章AV8B鹞式攻击机简介,2012曾被塔利班炸毁6架重型猎鹰火箭的运载能力全球第一,能将特斯拉送到火星轨道中国千岛湖水下古城探秘,因水电站而沉没于湖底的千年古城(保存完好)怎么弄死僧帽水母,僧帽水母有剧毒是真的(触之毙命/离开水会死)鲨鱼为什么怕海豚,鲨鱼为什么不吃海豚(海豚完胜鲨鱼/屌炸天)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