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左手顺缠向左下翻至左腹前,拳心朝上;右手顺缠微向右前翻至腹前,拳心朝里上。
(图1 5 5,此图中两脚所踏处仍如上图原地未动,胸部仍朝东,由胸部朝东方向开始此式动作)身体右转,重心右移,弓右腿,左腿伸而不直;同时两拳变掌逆缠,经胸前向右展开。
(图1 5 6)两手逆缠向右而下,变为右顺、左逆缠地上转,左掌经腹前向左上划弧至高与头平,掌心朝外;右掌弧形缠至腹前,掌心朝左。
动作二:右脚脚尖外撇向前上半步,体重前移,左脚随着提起;在右脚提起上步的同时,两手顺缠,右掌前推,左掌经面前向右弧形下落,左小臂落在右小臂上,两臂交叉合劲,两掌心皆朝下。
(图1 5 8)两臂顺缠分向左右展开,掌心皆朝后;同时,左脚自后下向上以裹劲弧形裹起,以脚内侧与左掌相迎击。
(图1 5 9,此时胸部该朝南)以右脚跟为轴,身体向右后转(1 8 0度,胸部朝北);随着转体的同时,两手由开转为里合,向胸前交叉,左臂在上;左脚也随转体自上向右后扫转。
(图1 6 0)身体继续微右转,左脚落地;同时两手缩小合劲圈,左掌心朝下,右掌心朝里。
(图1 6 1,附图1 6 1的正面图,图1 6 1的正面图是衔接于图1 6 0之后,其实是胸部朝北,而自图1 6 1起已与动作说明中的方向相符)
1.旋风脚是一脚站立、一脚悬空的扫裆腿劲,前四个图是表现旋风扫劲前的开合(从图158 -161来完成旋风脚的旋扫劲)。
2.图1 5 9表示旋风脚的扫起,左掌与左脚侧拍后转体,在转的过程中,要求左腿微弯不直地横转过来,但不允许屈着腿转过来;这是对腰劲和右手平衡的训练,需要花些时间
3.陈式太极拳为了适应于不同的对象,有些动作分为难易两种练法。
此式另一种练法是(从图1 5 8开始)先将右腿上前半步,左脚跟提起,双手交叉于胸前;接着左脚向前上踢(不是横扫),踢后屈膝收腿转身下落(不是直着腿横转过来);左腿落实后,提起右脚横着脚跟蹬出。
其不同点,是去掉横扫的劲,改变为踢脚和蹬脚两个动作。
动作一:身微左转,重心微左移;同时,两掌心翻朝前,并收缩交叉圈,随即两掌逆缠经腹前分向左右展开(意注于两手小指);身体随两手分开时转正,裆口更下沉。
(图1 6 2)身微左转,重心左移,右脚收回,以脚尖点于左脚旁;同时,两掌变拳顺缠,自左右而下向腹前合住劲,两小臂交叉,左臂在上,拳心皆朝里下。
(图1 6 3,附图1 6 3的正面图)身体继续微左转(全身掤劲不丢),两臂缩小交叉圈(以蓄劲),右脚提起。
(图1 6 4,附图1 6 4的正面图)
动作二:两拳顺缠分向左右发劲;同时右脚勾起脚尖、以脚跟向右侧蹬出发劲。
1.此式与第三十五式"蹬一根"的不同点是,前一拳式蹬左脚,此式蹬右脚。
做这个蹬一根,要在蹬前先作好充分的蓄劲,然后再发,以达到"蓄而后发"的要求。
动作一:右脚提膝收回,左脚独立;同时,右拳顺缠下落于裆前,左拳顺缠微向下落。
(图1 6 6)以左脚跟为轴,身体右(东)转。
转体向右侧弧形下翻至右腿旁,右臂下垂,拳心朝上;左拳转臂逆缠由里下转向外上,竖起左小臂,拳心朝里。
动作二:两拳变掌在胸前一合,双顺缠下落,右手稍低于左手,右腿仍提起。
(图1 6 8)两掌自左右上举,将身体领起(如篮球运动中两手投篮的双领劲),右脚尖上抬。
(图169 -170),两图中身体领起后,仍应与图1 6 8方向相同,该两图所示为其正面和侧面)右脚平掌蹬地震脚,身微右转,左脚向左前(东北)方迈步,两腿屈膝下蹲;同时,右掌变拳逆缠至左腹前,左掌逆缠向胸前里收合拢,左掌置于右肘上方交叉。
动作三:右拳转臂顺缠向右下,左掌逆缠向左上弧形分开,右拳心朝下,左掌心朝外。
(接图5 2,图5 1即图1 7 1姿势)
动作四与第十四式"掩手肱捶"动作三相同 接图5 3—5 4
由于两拳顺缠后收回,带动右腿收回;在收回的过程中,由于两拳左向前、右向后的双翻,使收回的右腿和独立的左腿稳定下来。
2.要求顶劲上领,气向下沉,沉肩垂肘,左足平实踏稳。
3.此式与第十四式"掩手肱捶"的重点,皆在发劲,惟衔接动作各不同。
4.此式在转身蹬脚之后,转为两手上下翻转地合住劲(图1 6 7);合后两手一分,产生开劲(图1 6 8);分后两手紧接着上举和两掌上托,如捧住篮球跃起,并向篮内投进去一样,这样可将身体领了起来。
齐郡方士上书说,他愿东渡海上求取长生不老药献给。
《》(秦始皇本纪第六)中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东巡。
“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 ,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徐福登陆的年代,日本正值弥生时代初期(大约是新石器时代),尚无可靠的文字记录(没有发明文字)。
但是按照部分日本史学界人士的观点,徐福,就是日本古代著名君主,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他登陆日本的地点,便在日本的关西平原。
“神武东征”横扫日本的传说就是基于徐福登陆日本,南征北战的事迹。
网络配图 徐福到达日本之后,仍然一直从事寻访和调查仙药的活动。
日本关于徐福的56个传说和46处记载中,寻药说、传授药草知识说占了大部分。
然而,徐福必须到日本去寻找的仙药究竟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就连徐福本人也需首先询问日本人。
现代日本的农学专家、北海道大学水产学部的大石圭一教授认为,当年徐福所寻找的仙药,其实就是被日本人称为长寿菜的海带(コンフ)。
1985年,日本海藻学家大房刚博士在《海洋蔬菜—保健海藻指南》一书中也引用过这段话。
这一结论,在日本学术界至今没有人提出过异议。
网络配图 1、日本是一个海洋群岛国家,日本沿海的先民,在时代就开始食用海带。
据记载,公元初,他们食用海藻的种类已达19种,早就有食用海带可以防治老年病和延年益寿的体验。
他们把海带称为长寿菜,并作为贡品献给朝廷和神社。
2、在中国文献中,也可找到日本人长寿及食用仙药的信息。
《史记》中有“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的记载。
说明在秦汉时期,就知道倭是一个长寿之国,长寿老人众多,并有长寿之方。
而在《太平广记》中言:“不死之草,其叶似菰,生不丛。
”这句关于不死之草形态和生态的描述与海带是十分吻合的。
3、海带是冷温带性海藻,自然分布于日本海沿岸、日本北海道和朝鲜东海岸的元山以北。
在秦始皇时代,中国没有自然生长海带的海区,人们不知道海带是何物,更不知道它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网络配图 4、在海带出产和食用较早、较多的日本青森地区,有关于当年徐福活动的传说,当地人把他尊为祖神和药神。
那里(公元1184年)建有尾崎神社,内供金铜制的徐福神像,身穿中国服,坐波浪台基座。
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曾对日本平均寿命最长,百岁老人比率最高,当年被称为瀛州的冲绳的居民进行过食物调查。
结果指出,该县居民除了食用薯类、豆类和蔬菜等较多之外,特殊的地方在于,他们食用海带等海藻的数量较多,食用海带等海藻是冲绳居民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代医学营养学的实验也已经证明,海带中含有许多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营养和医疗成分,食用海带可以预防和治疗血栓及栓塞性疾病,可以降低血糖、血脂和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癌症、便秘、老年性痴呆和多种过敏症,还可以防止自由基反应的蔓延,抵抗衰老等。
可见,当年的日本人把海带称为“长寿菜”是不过分的。
探求延年益寿之术和长生不老的思想是道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人类的文明和向往。
我们应该历史地看待徐福,他东渡日本寻找仙药的行动,是一次原始的、专业性的科学调查,是一次开天辟地的伟大行动。
1927年,海带被日本人首次引进到大连的寺儿沟附近,并逐渐适应我国的海洋环境。
到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海带种植大国,年产量近10年占全球海带产量的83%~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