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释疑解惑

21亿年前的大陆碰撞可能引发了对地球上复杂生命的“首次尝试”

时间:2024-08-0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21亿年前的大陆碰撞可能引发了对地球上复杂生命的“首次尝试”


艺术家对21亿年前弗朗斯维利亚盆地“宏体化石”的印象,如果它们在21亿年前还活着的话。(图片来源:uux.cn法国普瓦捷大学Abderrazzak El Albani教授。)


(神秘的地球uux.cn)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Patrick Pester):一项新的研究称,复杂生命的进化比科学家此前认为的早了15亿年。


这些发现将复杂生命的起源从6.35亿年前推迟到21亿年前。然而,一些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理论需要更多的证据。


已知最早的生命形式大约有35亿到40亿年的历史,来自格陵兰岛、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但它们是简单的微生物。生命必须等待条件发生变化,才能进化成更复杂的东西,比如植物或动物。


在发表在《前寒武纪研究》杂志8月刊上的这项新研究中,科学家们记录了中非加蓬弗兰塞维利亚盆地一段古老的水下火山活动时期。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活动增加了海洋中磷和氧的含量,为复杂的生命创造了理想的条件。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英国卡迪夫大学地球科学高级讲师Ernest Chi Fru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已经知道,海洋磷和海水氧浓度的增加与大约6.35亿年前的一次生物进化有关。”。“我们的研究在21亿年前的记录中又增加了一个更早的事件。”


弗兰塞维利安盆地的化石证据存在争议。研究人员在2010年首次声称,该地区的化石代表了复杂的生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同意这些化石是什么,或者它们是否是化石。这项新研究支持了复杂生命的解释。


根据这项研究的作者,刚果和旧金山克拉通之间的碰撞——20多亿年前存在的古老大陆——导致了火山活动,为复杂的生命奠定了基础。


研究人员研究了从Francevillian盆地钻探的岩石样本,提供了条件的证据。根据地质和化学组成,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情景,即火山切断了海洋其他部分的一部分水,形成了一个浅层、营养丰富的海洋内海。这片海洋含有更多的磷和氧,这使细菌能够茁壮成长,并为其他更复杂的生物进化创造了食物来源。



来自加蓬的“宏体化石”的一个例子,可以代表复杂的生命。(图片来源:uux.cn法国普瓦捷大学Abderrazzak El Albani教授。)


Chi Fru将这种情况描述为对复杂生命的“第一次尝试”,因为条件仅限于该海域。周围的海洋不是那么宜居和营养丰富,不允许复杂的生命形式传播——这在大约15亿年内不会改变。


Chi-Fru说:“虽然第一次尝试未能传播,但第二次尝试继续创造了我们今天在地球上看到的动物多样性。”。


然而,并非所有研究人员都相信这些发现。


伦敦大学学院地质学教授Graham Shields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他说他对这项新研究有一些保留意见。


希尔兹告诉英国广播公司新闻:“我并不反对21亿年前营养素含量较高的观点,但我不相信这会导致复杂生命的多样化。”。


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前寒武纪碳循环的博士生Elias Rugen也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他说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新研究中提出的理论,但同意其中的一些发现。


鲁根说:“毫无疑问,早在20亿年前,复杂的生物就不可能出现并繁衍生息。”。

清朝数学大师梅文鼎晚年的故事,生命的最后15年中一如既往的研讨学问

为拜会老友,访求典籍,安排历算著作的刊刻,于72岁再度出游,漫游路线与十多年前大致相同,先是接受福建落台的邀请一同入闽,取道武夷山侧,一路追寻先贤遗迹,观赏游览。因为李安卿等老友都在北京,他南下只见到历算名家林侗人,于是,梅文鼎复改道北上,游历了齐楚吴越,到了河北,直隶巡抚李光地的府邸由河北的大名迁至上谷,梅文鼎应老朋友之邀,在上谷地住了下来,一边指导李光地之子李钟伦研究数学,一边整理旧作,著述新篇。这段时间,李光地先后为他安排刻印了《历学疑问》、《三角法举要》、《交食蒙求》等九种著作,由此可见他们的友谊之深。 1705年,康熙皇帝南巡,李光地以抚臣的身份雇从。他曾经向康熙推荐过梅文鼎的《历学疑问》,康熙提出这次南巡回来时要召见梅文鼎,于是在这年4月,李光地陪同梅文鼎在德水的御舟中拜见了康熙皇帝一连三日,康熙与这位大科学家促膝长谈,详细地询间关于历算研究的种种情况,不仅设宴款待梅文鼎,在临别时,还挥笔写下“绩学参微”四个颜体字送给他,这便是梅文鼎的书房名为“绩学堂”的由来。康熙皇帝对李光地说:“历象算法,联最留心此学,今鲜知者,如梅文鼎真仅见也。其人亦雅士,惜乎老矣。” 因为梅文鼎年事已高,康熙皇帝下诏给两江总督,调梅文鼎的梅压成供奉内廷,钦赐监生,在蒙养斋任编汇官。次年又钦赐举人,两年后再赐.有一次,康熙皇帝在召见梅压成时说:“汝祖留心历律多年,可将《律吕正义》寄一部去令看,或有错误,指出甚好.夫古帝王有都、俞、吁、弗四字,后来止有都、俞。即朋友之间,亦不喜人规劝。此皆是私意。汝等须要竭力克去,则学问自然长进。可将此意写与汝祖知道。”康熙皇帝希望祖孙坦率、真诚地与他研讨学问,宁可直谏己过,不必以虚文掩饰。这是一位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热心科学的帝王,他与一位民间科学家之间因探讨学间而产生的友情与信任,令人赞叹。 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梅文鼎遇到了他丧妻以来的又一次沉重打击,他的得意门生李钟伦英年早逝,接着,儿子以燕他而去.白发人送黑发人,梅文鼎心力交瘁,大病一场,所幸李府医疗条件甚好,加上梅文鼎心胸开阔,3个月后,又恢复了健康。病愈以后,梅文鼎即南归故乡。在他生命的最后15年中,他仍然一如既往地与学者研讨学问,潜心整理平生所著历算书稿,终老不倦。 在故乡柏视山口,梅文鼎一方面是身怀绝学的科学家,另一方面是极受乡邻敬重的族长。所以,回到故乡,他竟以读书治学同徉的态度来管理族中事务。他极为重视编修族谱,主张依照苏、欧谱法修订,如实记述家庭发展状况,反对牵强附会地攀附门第,要以祖上勤勉好学的品行来教育族中子侄,“使人各知所自始,则天下可为一家。”他还常常著文,表彰乡里先贤的业绩,使之成为乡民学习的楷模.例如他在《避迹录·小引》,中记述了同乡隐士沈耕岩宁可隐姓埋名藏在深山”“年,清贫自守,也不户一伙妥协的事迹,他的儿子沈元佩冒着兵火瘴气,万里寻父,从西南边睡将老父迎回故乡。文章写得十分感人。由于梅文鼎重视教化,以身作则,所以,在他任族长期间,“梅氏无公庭狱讼几三十年,族属数千人,无敢博戏者,或侮其父兄,僻宗祠扑击之甚痛。君段,赴吊哭失声。” 梅文鼎日常生活非常简朴.粗茶淡饭,从不奢侈。但乡里公益之事,无论大小,他均带头筹划,便利乡民。村里修桥,他带头捐款,号召乡民凡家有田在河西者,都要出钱出力.80岁时,他主持重修了梅氏宗祠.原来的梅氏祠堂是300多年前质齐公修建的,靠近宛溪。,溪水改道,冲刷墙基.祠堂破损严重,族中想修,苦于财力不足,久未动工。于是,梅文鼎亲自规划,捐资筹款,用了6年时光将祠堂修缮一新。祠内设置不奢侈,另加盖了20多间书屋讲堂,名为文峰家塾,供子孙学习之用。梅文鼎常去家塾督促勉励后辈刻苦攻读,就象当年祖父对他一样。 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秋,这位一代科学宗师与世长辞。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康熙皇帝让他的孙子梅压成回乡省亲,侍奉汤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宫川英男是哪位 为什么我军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抢一具日本兵的尸体呢

八年几乎给我国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正是因为如此,哪怕这场战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只要一提起此次战争中的魔鬼——侵华日军,相信无数国人心中都有一股恨意。 可在期间,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一名日本兵阵亡后,八路军冒死将他的尸体从日军手中抢了回来,并将其安葬,还为他扫了61年的墓。 对于这件事,相信许多人都想不通,因为对于侵华日军,八路军恨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还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抢一具日本兵的尸体呢?那是因为这名日本兵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日本籍抗日英烈。 这名日籍抗日英烈名为宫川英男。1918年,宫川英男出生于日本一个普通的家庭,抗日战争期间,他被强征入伍,成为了一名侵华日军。1941年7月,在一场战斗中,宫川英男被八路军俘虏。 经过策反教育,宫川英男加入了日本共产党。1943年,宫川英男作为日本“反战同盟会”的一员,被派到山东长清县协助地下党开展敌伪工作,主要负责编写瓦解日军的宣传资料。 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宫川英男废寝忘食的工作,而且丝毫不顾自身的安危。后来由于宫川英男等人的宣传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对激化日军官兵间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引起了侵华日军的恐慌。 为了将他们抓捕,日军派出了大量特务。1945年6月9日晚,宫川英男所在的工作队在万德西官庄开展工作时,不幸被日军包围。但宫川英男并没有因为敌众我寡就放弃抵抗,在埋好了重要的文件后,他拿起武器与日军展开了激斗,当只剩下最后一颗子弹的时候,年仅27岁的宫川英男选择了举枪自杀。 宫川英男阵亡后,尸体便落入了日军手中,为了抢回他的尸体,津浦铁路对日工作队的同志在当地武工队的配合下,冒着生命危险,冲破了敌人的封锁线,才·将其抢回,并安葬在了根据地。 1980年,宫川英男(墓地)被迁移到了山东省长清县石麟山革命烈士公墓,2014年,宫川英男作为一名特殊的抗日英烈,被民政部列入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和宫川英男一起工作的老战友李洛夫(据说李洛夫正是因为有他的掩护,才得以逃过一劫),在宫川英男牺牲后,一直坚持为其扫墓,临终前更是嘱咐儿女要替宫川英男找到家人,让他落叶归根。最终在相关机构的帮助下,2006年,宫川英男的骨灰被移送回国,落叶得以归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