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清太祖努尔哈赤为什么杀掉屡立战功的长子?

时间:2025-03-2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是第一个大福金(后称元妃)佟佳氏所生的长子,骁勇多谋,,军功累累。

明二十六年(1598)正月,努尔哈赤命幼弟巴雅喇、褚英与噶盖、费英东,领兵一千,往征东海女真安楚拉库路。

此时,褚英只有十七岁,但他不畏险阻,披甲上阵,领兵飞速前进,“星夜驰至”,取屯寨二十处,其余屯寨尽行招服,获人畜万余,胜利回师。

努尔哈赤对这个年未成丁的长子,赐以“洪巴图鲁”的美号(巴图鲁,乃满文baturu的音译,意为英勇)。

网络配图 这次出征,在努尔哈赤创业建国的过程中,是一个重要里程碑。

起兵初期,主要是努尔哈赤亲率士卒,奋勇鏖战,以身作则,二弟穆尔哈齐、三弟舒尔哈齐随同征伐,一些族人跟从攻战,额亦都、安费扬古起了重大作用。

万历十六年(1588)何和礼、费英东、扈尔汉等三部长率众来投,五大臣成为带军出征的主要将领。

从万历二十六年(1598)征安楚拉库路起,开始了由努尔哈赤的子侄——贝勒、台吉统兵辖将转战四方的新阶段,虽然五大臣等开国元勋仍然是战阵厮杀的主要将领,但统军之权,则大多由贝勒、台吉直接掌握,这对提高努尔哈赤的地位、增强他的专制权力、促进宗室贵族的形成,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万历三十五年(1607)三月,舒尔哈齐、褚英、、费英东、扈尔汉、扬古利等率兵三千,往接蜚优城归顺女真,途中与乌拉万兵交战,此时,舒尔哈齐、褚英、代善各率兵五百,扈尔汉、费英东两员大将领兵三百,纳齐布虾与常书各领兵一百,扬古利的兵数不详。

在这关系到努尔哈赤盛衰的重要战争中,三个贝勒领的兵为全军总数的二分之一,仅此而论,也可想见他们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之大。

努尔哈赤以褚英“奋勇当先”,赐以“阿尔哈图图门”尊号。

阿尔哈图图门是满语音译,阿尔哈(arga),意为计、计谋,图门(tumen)意为万,直译为“万计”,即足智多谋之意,清人称褚英为“广略贝勒”。

可见褚英的,英勇顽强,为女真国的扩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以后,这位连战连捷屡立军功的“皇长子”,竟突然消失了,在《实录》中再也找不到他的记载,他有无任职,有何功过,何时去世,是病逝善终,还是战死疆场,或是因罪诛戮,皆无记述。

直到三十五年以后,《实录》卷三十七才第一次提到,“太祖长子,亦曾似此悖乱,置于国法”。

再过六十年,帝指出:“昔我太祖高时,因诸贝勒大臣讦告一案,置阿尔哈图土门贝勒褚燕于法。

”以后,《清史列传》卷三《褚英传》才简略地写道:“乙卯(1615)闰八月,褚英以罪伏诛,爵除。

”但“悖乱”为何?“讦告”何事?罪犯哪条?皆讳而不述。

查看《满文老档》,才了解到此案真相。

由于这是记述褚英生平的罕见珍贵资料,因此详细引录如下。

《满文老档·太祖》卷三载:网络配图 聪睿恭敬汗承天眷祐,聚为大国,执掌金政。

聪睿恭敬汗思曰: 若无诸子,吾有何言,吾今欲令诸子执政。

若令长子执政,长子自幼褊狭,无宽宏恤众之心。

如委政于弟,置兄不顾,未免僭越,为何使弟执政。

吾若举用长子,专主大国,执掌大政,彼将弃其褊心,为心大公乎!遂命长子阿尔哈图图门执政。

然此秉政长子,毫无均平治理汗父委付大国之公心,离间汗父亲自举用恩养之五大臣,使其苦恼。

并折磨聪睿恭敬汗爱如心肝之四子,谓曰: 诸弟,若不拒吾兄之言,不将吾之一切言语告与汗父,尔等须誓之。

令于夜中誓之。

又曰: 汗父曾赐与尔等佳帛良马,汗父若死,则不赐赍尔等财帛马匹矣。

又曰: 吾即汗位后,将杀与吾为恶之诸弟、诸大臣。

如此折磨,四弟、五大臣遭受这样苦难,聪睿恭敬汗并不知悉。

四弟、五大臣相议曰: 汗不知吾等如此苦难,若告汗,畏执政之阿尔哈图图门。

若因畏惧执政之主而不告,吾等生存之本意何在矣。

彼云,汗若死后不养吾等,吾等生计断矣,即死,亦将此苦难告汗。

四弟、五大臣议后告汗。

汗曰: 尔等若以此言口头告吾,吾焉能记,可书写呈来。

四弟、五大臣各自书写彼等苦难,呈奏于汗。

汗持其书,谓长子曰: 此系汝四弟、五大臣劾汝过恶之书也,汝阅之。

长子,汝若有何正确之言,汝回书辩之。

长子答曰,吾无辩言。

聪睿恭敬汗曰: 汝若无辩言,汝实错矣。

吾非因年老,不能征战,不能裁决国事秉持政务,而委政于汝也。

吾意,若使生长于吾身边之诸子执政,部众闻之,以父虽不干预,而诸子能秉国执政,始肯听汝执政矣。

执掌国政之汗、贝勒,其心必宽宏,公平待养部众。

若如此挑拨离间父所生四弟及父举用之五大臣,则吾为何使汝执政耶?先曾思曰,命汝之同母所生兄弟二子执政,部众大半与之。

……因此,对汝之同母所生兄弟二子,各给与部众五千户、八百牧群、银万两、敕书八十道。

对于吾之爱妻所生诸子,部众、敕书等物皆少赐之也。

……汝如此持褊狭之心,则将赐汝专有之部众、牧群等物品,尽行合于诸弟,同等分之。

故秋季往征乌拉时,知晓长子之心褊狭,不能依靠,令其同母所生之弟古英巴图鲁留下守城。

春天再征乌拉时,亦不信赖长子,留下台吉及四贝勒二弟。

两征乌拉,皆不携长子,使留于家之后,长子与其四位亲信之臣议曰: 若以吾之部众与诸弟均分,吾不能生,愿死,尔等愿与吾共死乎?此四臣答曰:贝勒,汝若死,吾等亦从汝而死。

后汗父出征乌拉,长子对汗父出征如此大国,胜败与否,毫不思虑,并作书诅咒出征之汗父、诸弟及五大臣,祝于天地而焚之。

继而又对亲信诸臣曰: 吾兵出征,愿其败于乌拉,战败之时,吾不许父及诸弟入城。

……(其臣上告于努尔哈赤)聪睿恭敬汗以若杀长子,恐为后生诸子留一恶例,乃不杀,长子阿尔哈图图门三十四岁时,癸丑年三月二十六日,监禁于高墙之屋。

两年后,见其毫无改悔,遂诛杀。

网络配图 分析上述记载,可以了解褚英一生的基本情况,即军功累累,立为嗣子,执掌国政,争夺汗权,对父不满,被父斩杀。

第一,褚英对女真国的创立与扩展,建立了功勋。

老档一开始就讲到,努尔哈赤自思,“若无诸子”,就不能聚成大国,执掌金政。

这里明白无误地表述了努尔哈赤的建国兴邦,是与诸子征战效劳分不开的,尤其是褚英最早出征,屡败敌军,功勋尤著。

第二,褚英被立为嗣子,助父执政。

《清太宗实录》等书皆说,“太祖初未尝有必成帝业之心,亦未尝定建储继位之议”,为理应继位为汗埋下伏笔,但是,上述老档的记录,有力地证明了《清实录》的说法是错误的,与历史实际相距颇远。

其一,老档明确写道,努尔哈赤考虑到,“吾若举用长子,专主大国,执掌大政,彼将弃其褊狭之心,为心大公乎!遂命阿尔哈图图门执政”。

一则让褚英“专主大国”,再则让他“执掌大政”,三则“遂命阿尔哈图图门执政”,可见褚英确系被汗父立为执政者。

其二,褚英这个“秉政长子”对诸弟说,“吾即汗位后,将惩治违命的弟贝勒和各大臣”。

努尔哈赤斥责褚英过错时也说,“委政”于褚英,是让他逐渐树立威信,以便部众“始肯听汝执政”。

这都表明,褚英已被汗父立为嗣子,将来汗父死后,他就要继位为汗。

第三,褚英与汗父和四个兄弟激烈争夺统治大权。

老档说褚英个性褊狭,故虐待四弟和五大臣,其实,这不是什么心胸狭窄的问题,而是褚英与汗父、四弟争夺军国大权。

所谓四弟,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都是有权有势的贝勒,他们辖有大批人丁兵将,多次领军出征,甚为汗父宠爱,是聪睿恭敬汗“爱如心肝之四子”。

努尔哈赤除掉亲弟舒尔哈齐以后,各旗皆为其所有,他将一些旗和牛录分赐予子侄,使其承受专主,让他们成为牛录之主固山之主。

但是,努尔哈赤握有最高所有权,他可以赐予子侄,也可以调换牛录,还可以收回。

他这个聪睿恭敬汗是全国之主,是各旗之主,有权惩治或擢升各贝勒台吉。

褚英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权力没有汗父那样大。

褚英奉父之命执政,本身又是大福金所生的“皇长子”和汗位的继承人,亲辖部众五千户,一再领军出征,立有军功。

因此,他可以“折磨”四个弟贝勒,“使其苦恼”,但他毕竟是四弟的同辈,原来都是并肩而行的贝勒,现在一跃而为执政之人,摆架子,耍威风,这些贵为固山之主,亲为汗之心肝的四个贝勒,很难心服。

而且褚英还只是奉命执政,还只是继承汗位的嗣子,而不是真正的女真国汗,没有汗父努尔哈赤那样大的权力,不能支配其他弟弟拥有的牛录和固山。

老档说,汗父死后,褚英将不赐赍财帛马匹与弟弟,他即位后要杀与其成仇的弟贝勒和大臣,这正表明此时褚英还没有这个权,既不能籍没汗父已经赐予兄弟的财物(实际上也包括部众兵将),又无权赏赐财帛人丁与弟贝勒和大臣,因为他只是一旗之主,还不是全国之主,没有那样多的人畜财帛,而且他还不能诛杀违命的贝勒大臣,汗父没有把这个权交给他。

网络配图 正因为是这样的局面,所以,褚英虽然可以“折磨”弟贝勒,而弟贝勒却不心服,反而联合上告汗父。

如果是努尔哈赤这样行事,他们怎敢违命!他们怎敢上告!上有全国之主的汗父努尔哈赤,下有势力强大的四个弟贝勒,还有汗父亲自擢用的亲信五大臣,褚英的位子很难坐稳,统治权力受到了很大限制。

褚英要想牢固掌握军国大权,地继承汗位,就必须限制、打击四兄弟和五大臣,这样一来也就可以架空汗父,逐渐掌握全部权力,而这一点,正是四个贝勒和五大臣不能接受的。

因此,褚英的褊狭和虐待,四弟、五大臣的联合上告,实质上是褚英与汗父争权,与四弟争权,这是一场争夺汗权、削弱旗主权力与反夺权、反限制的激烈的政治斗争。

第四,褚英心怀不满,被父斩杀。

四弟、五大臣上诉于汗,控告褚英的虐待及封锁消息,不让他们将褚英的向汗报告。

努尔哈赤从万历十一年(1587)以遗甲十三副起兵,南征北战三十年,久经政治风霜,好不容易才建立了一个地广人众的强国。

他深悉创业的不易,更知晓人心难测和权力角逐的残酷无情,三十来岁的褚英的如此行动和用意,怎能瞒过年过花甲的聪睿恭敬汗。

努尔哈赤十分生气,对褚英厉声斥责,严加防备。

褚英感到难继汗位,大祸将至,愤怒不平,忧虑万端,死念萌生,作表焚天诅咒汗父、四弟、五大臣,被父发觉,幽禁斩杀,年方三十六岁骁勇善战的广略贝勒,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清朝内务府是什么级别?官位权利有多大

在时期,基本属于草创阶段,很多机构都不完善。尤其是宫廷机构。因为当时根本用不上,努尔哈赤的宫殿,只是几间青砖瓦房。 到了时,才效仿制度,把很多机构都逐渐设立起来。就是在当时设立的。这个机构,并不是效仿明朝,而是起源于贵族使用的包衣制度。 八旗贵族让奴仆帮助自己处理家务。皇太极设立内务府,帮助自己处理宫廷事务。皇太极其实也有私心。他想借此掌握财政大权。努尔哈赤时期,为了拉起队伍,凝聚人心,下令规定,如果在战争中虏获金银财宝等贵重物品,需要跟八旗贵族共同平分,剩下的东西再分给将士。 当然,一切开支,也得八旗贵族共同负担。而皇太极是想借着内务府,拿走分配财务的权力,借此把更多大权抓在自己手中。 不过,清朝入关后,曾把宫廷机构完全照搬明朝,并在顺治年间推行。但是,康熙年间,内务府被重新恢复,重新掌管宫廷事务。因为这套制度起源于包衣制度,再加上八旗中,上三旗是归直接管辖的。 所以,内务府除了负责宫廷事务外,还要负责管理上三旗庞大的包衣成员。而且,内务府涉及的事务,十分广泛。按照《大清会典》记载“凡府所属吏、户、礼、、兵、刑、工之事,皆掌握焉。” 也就是说,掌管宫廷事务的内务府,效仿外朝的,设立不同机构。所有事务,都是内务自行处理。这种做法,让内务府的机构变得十分负责。 在内务府内,下设机构达50多个,设立的官吏数量有三千余人。这几乎是外朝六部官员的两倍。 这些官员处理的事务,从皇家饮食、茶马御枪、牛羊马匹,乃至检查宫女是否懒惰、升任降职等,都包含在内务府中。 当然,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跟钱有关。这既关系到内务府最初设立的根源,也是因为皇室开销,离不开钱的支持。 而作为内务府的长官,的职位,在清朝官制规定中,地位可不低,属于正二品官阶。在地方上,就是跟总督、山东巡抚一个级别。在京官中,就是跟正卿、太子少师一个级别了。 因为是皇帝身边的近臣,所以即便是总督官阶同级别的封疆大吏,对内务府总管也都是客客气气。清朝的时候,这个职位,基本都是王公大臣担任。 清朝设立内务府的一大初衷,也是希望能把宫廷皇家收入开支跟国库区分开。如果照此实施,对于国库而言,绝对是有利的。 只是,这个做法,一直不算特别成功。因为国库如果缺钱,依然要找户部拨款。而户部得到皇帝命令,又不能不拨,最多就是软磨硬泡,拖延时间。 按照清朝规例,户部跟内务府的财政收入是不同的。户部收入各省地丁、关税、盐课。而内务府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皇家名下的庄园土地。但是这个收入,远远不能满足皇族开销。后来又把东北地区的人参和貂皮,划归内务府垄断。 此外,内务府还把官房买卖、租赁出去,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元年,朝廷又把原本归户部管辖的财政,划归内务府。而仅是处理财政收入一项,内务府需要设立的机构,就有钱粮衙门、牺牲所、奉宸苑、官房租库等机构。 但是,这依然无法满足皇宫各项开支。康熙时期,户部每次都需要调拨20万两左右,才够满足内务府开支。初年,也基本是这一惯例。 但是,内务府偶尔也会向户部索要40或50万两的拨款,才可以满足皇宫开销。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乾隆后期,才有所改善。 不过,当时并非是皇室开支收敛,崇尚节俭。而是内务府收入逐年增加。也因为当时东北的人参价格暴涨,两淮地区又缴纳大笔盐政。 此外,内务府还有税关收入、当铺收入,以及商人报效。按照记载,乾隆后期,仅是内务府下设广储司,收入就达200多万两。 在满足宫廷各项用度后,内务府每年会多余出一笔银子。于是,乾隆下令,将内务府多余收入,划归户部。至此,这个做法成为常例。直到年间,战乱频起,内务府收入下降,才重新转向户部伸手划拨款项。 随机文章最大古埃及金字塔的建筑奇迹,花20年时间用680万吨巨石2017西安ufo事件真相,金字塔形状的不明飞行物竟是风筝我是飞行员见过ufo,美国战斗机飞行员发现超速行驶的UFO北极为什么只有冬夏两季,地球绕太阳自转轴导致(冬季长达6个月)揭秘余震和主震的区分,主震释放超过90%的能量/余震可能持续几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武状元苏乞儿》中的广州将军为什么这么狂?历史上清朝的广州将军是如何样的

《武状元苏乞儿》是1992年、吴孟达主演的一部喜剧电影。电影里,吴孟达饰演的广州将军目不识丁却狂妄张扬,连著名的亲王(在电影里叫僧格林参)都敢正面杠上一波。 有观众表示不理解:一个广州将军凭啥那么狂? 广州将军是清朝14个驻防将军之一。1650年,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继茂率领清军攻入广州,随后,分别营建王府。1681年,清朝平定“”后,在广州驻防军队,设置广州将军一名,作为清朝驻广东的最高军事领导机关。 清朝时期,广东属于沿海地带,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因此,清朝在广东驻扎重兵,并设立了边防七镇,即虎门、潮州、南澳、琼州、高廉、英德、碣石,由总兵分别率部驻防。从人员构成上看,广东驻军有八旗军队,也有汉人绿营,他们都归属广州将军节制。 手里有数万精兵,你说广州将军狂不狂? 我们知道,在清朝时期,广州除了广州将军外,还有两个很厉害的角色,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都是封疆大吏,两广总督负责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总管广东和广西两省的军民政务;广东巡抚负责巡抚广东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广东巡抚例归两广总督节制。 广州将军官级为从一品,两广总督例授都察院右都御史或兵部尚书后也为从一品。两者的官级相同。但是,广州将军的地位要高于两广总督。比如,广州将军与两广总督就同一事件共同奏报朝廷,那么一定是广州将军领衔,名字排在两广总督之前。 广州将军和两广总督都在广州城办公,低头不见抬头见。他们见了面后一定是以广州将军为尊。 连两广总督都要低他一头,你说广州将军狂不狂? 从清朝历史上来看,任职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的人,多为汉人;而任职广州将军的人,多为满洲八旗贵族甚至宗室子弟。如从1870年到1884年,当了14年广州将军的长善,就是宠妃的伯父。 根正苗红的广州将军,你说狂不狂? 广州将军地位高,拥有实权,还拥有优厚的俸禄。此外,广州将军能够拿到一笔丰厚的养廉银,每年有16000两——18000两银子。再加上各种陋规收入,广州将军很有钱。 上述这些都是合法收入。广州经济发达,贸易稠密,在很长时间又是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会经营的广州将军上下其手,自然能够赚得盆满钵满。在《武状元苏乞儿》中,广州将军的儿子、周星驰饰演的苏灿,出手阔绰,后面可是由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 的广州将军,你说狂不狂? 当然,从级别上来看,广州将军还是不及僧格林沁亲王。虽然在清朝历史上,僧格林沁的亲王爵位并不是,但光是亲王爵位,就已经是超品,远远高于广州将军。如果广州将军与僧格林沁亲王在京城见面了,前者要给后者请安。 只不过,在电影《武状元苏乞儿》里,僧格林沁亲王是离开京城,来到广州办事。广州是广州将军的地盘。“”,僧格林沁亲王哪怕再强悍,也要在广州将军面前败下阵来。 同样,后来广州将军带着儿子苏灿到京城考武状元,不也被赵无忌等人玩儿得团团转?离开了自己地盘的广州将军,这时候什么都不是了。 随机文章如果凯萨大帝和成吉思汗打的话?谁会赢?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发生在06年真龙吃人的照片真相,疑似神秘生物活吞游客最严重香港启德机场事故,美陆战队飞机坠海致56人死亡北极圈里的富兰克林木乃伊,因铅中毒而死在探索航道的路上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