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烽火戏诸侯:揭开周幽王宠妃褒姒为什么不会笑?

时间:2025-03-2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为什么不笑?后人往往只知道这不笑的结果,却从不知不笑的原因。

这与一个女人的品质无关,其实想一想就会明白,她嫁给幽王时,周幽王已经是有了一个成年儿子的老年人,她怎么笑得出来。

褒姒,西周幽王的宠妃,生卒年不详。

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就是现在的陕西长安县西北。

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

古褒国人。

褒国立国之地就在今汉中平川中.有谓她是龙沫流于王庭而变玄鼋(一种黑色的蜥蜴)使女童怀孕所生女,弃于路被一对夫妇收养于褒。

她甚得周幽王宠爱,生下儿子“伯服”。

在《国语·郑语》和《·周本纪》里,都有相关的记载。

大致意思是讲,末年,褒人的神灵“化为二龙,以同于王庭”。

也就是说,有两条龙在大庭性交,此二龙是褒神变化而来,自称是褒人先君。

夏王对此深感恐惧,便占卜问神灵,是杀掉呢?是赶跑呢?还是制止它们的性交活动呢?贞问结果是“莫吉”。

于是夏王又改卜请示说,那能不能把龙漦(注:“龙所吐沫,龙之精气也”)收藏呢?神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告曰“吉”。

于是夏王拿来上好玉帛,用简策给神灵打个报告。

二龙显完灵后,立马消失了,只剩下一摊黏糊糊的龙漦。

夏王命人把这“宝物”恭恭敬敬地藏在椟匣里,好好保护。

自夏末至西周三代,王室均以郊礼祭之。

这件宝物一直传到周厉王末年,厉王禁不住好奇,便打开观看,可一不小心,把龙漦洒流于王庭,还无法清除。

周厉王很是慌张,便决定用巫术除之,他让宫女裸着身子大声喧哗,迫使龙精化为玄鼋。

后来,这只黑色的大鳖爬到王府里去了,恰巧被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碰上,从此以后,肚子日大,历王怪其无夫而孕,将其关在禁宫,又过了四十年,周宣王继承历王登位,想不到今日才产下女婴。

这时,京畿街衢的儿童流传着一首歌谣:“月将升,日将浸,檿弧萁服,实亡周国!”谶谣史籍记载和民间流传中,都显得神秘玄妙。

谶谣最主要是通过儿童之口进行扩散。

人们普遍认为儿童天真无知,他们所传的谣谚必非出于自撰,肯定出自天意。

《小雅》曰:“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所谓红颜祸水,仿佛的灭亡完全是褒姒迷惑幽王所致,这女人不但蒙冤地下,甚至被写进文献里蒙羞青史。

褒姒为什么不笑?后人往往只知道这不笑的结果,却从不知不笑的原因。

这与一个女人的品质无关,其实想一想就会明白,她嫁给幽王时,周幽王已经是有了一个成年儿子的老年人,她怎么笑得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当战国诸侯纷纷称王时:他为啥不愿称王?

公元前323,韩、燕皆称王。赵武灵王独不肯,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己曰君。 战国时期诸侯称王,主要有以下几个时间点:开始时各诸侯国中仅有楚国、越国及魏国(前344年)僭越称王;公元前334年,魏国因屡败于齐国,魏惠王被迫在徐州拜见,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齐国称王,史称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自立为王,同年,魏惠王尊韩宣惠王为王;公元前323年,在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相互称王(五国相王)。网络配图 总之一句话,到公元前323年,天下诸侯不论大小强弱,几乎都已经称王,其中甚至包括中山国、宋国等当时的二流国家。而在各国之中,独有赵武灵王不称王。 赵武灵王(前340年—前295年)本名赵雍,他在世时,人们或称其为赵君、或称其为赵主父,就是没有人称其为大王,赵武灵王是赵雍死后,追加的谥号。换句话说,赵雍终其一生不称王(赵武灵王在五国相王后曾短暂称王,但很快又去掉王号)。读史至此,不禁要问:连中山国、宋国这样的二等诸侯都已经称王了,赵武灵王为何不称王? 从前期来看,赵武灵王不称王,可能的确是因为他自己所说的“无其实”。 其一、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26年继位,时年十五岁。按现在的说法,当时的赵武灵王还只是个未成年人,所以,国家大政居多委托于肥义等大臣,赵武灵王本人“无其实”。即便是按照《》的说法,赵武灵王当时也不过是位二十三岁的小伙子。 其二、从国家实力来说,赵武灵王继位前后,赵国的国力相当弱。正因为国家实力不济,因而(赵武灵王的老爹)去世时,发生了“五国会葬”之事。网络配图 所谓“五国会葬”是指赵肃侯去世时,秦、楚、燕、齐、魏五个国家各派出精兵一万人同来参加葬礼。这五个国家各派出精兵一万人前来,不是因为赵国强盛大家给面子,也不是因为赵肃侯有何公德大家给面子,而是因为五国都想在葬礼上趁机发难,牟取利益。五国敢于借机出兵赵国,主要原因是赵国实力不济,在诸国眼里,当时的赵国是可以任意拿捏的软柿子。 其三、战事不利,处处被动挨打。据史料记载,在赵武灵王宣布不称王前后,赵国与其他诸侯国发生的较大战事主要有五次,而这五次战事,最终都以赵国战败告终。这五次战事分别是:赵肃侯二十二年(前328),赵疵与秦军交战,失败,秦军在河西杀死赵疵,夺取了赵国的蔺和离石两地;赵肃侯二十三年(前327),韩举与齐军、魏军作战,战死在桑丘;赵武灵王九年(前316),赵国与韩、魏一起进攻秦国,结果被秦国打得大败;同年,齐国在观泽打败赵军;赵武灵王十年(前315),秦军夺取赵国的中都和西阳。 另外,赵国在此期间还不时受到周边的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的骚扰,即便是邻境较小的中山国此时竟然也敢时常进犯。 中山国位于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对赵国来说简直就是如鲠在喉,是赵国的心腹之患。但此时的赵国不仅没有实力拔去这根骨刺,反而还不是被这根骨刺调戏。网络配图 所有这一切表明,赵武灵王当时说“无其实,敢处其名乎”绝不是简单的一句谦逊之词,而是他切实认识到赵国当时的状况,因此坚决不称王。 不过,令人困惑的是,赵国在经过胡服骑射之后,国力逐渐强盛,军事实力上也超过同期的魏韩燕等国,甚至隐隐然能与强秦相抗衡,赵武灵王为何还是不称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探秘四方诸侯为什么不愿朝见周天子?

周王室的衰败固然是根本原因,但这个人百分百灵验的乌鸦嘴也是原因之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周王室的这段历史。网络配图 他是周王室中有名的预言家,但好事说不灵,坏事一说就灵,因此得了个“乌鸦嘴”的绰号。他的出现,对败落的王室来说按说是福音:诸侯害怕被预言,对王室更加敬畏了。 可周王却渐渐对他不满起来……东周周顷王时,周王室已败落得不成样子,名义上周天子还是天下共主,但实际上大一点的事皆由大诸侯们掂量后帮着做了主。 没事不能老闲着,周顷王就把多生儿子当成了第一要务。公元前613年秋,周顷王的王后生了一个胖小子,因为是遗腹子,故取名王季子,意思就是周顷王最小的儿子。网络配图 周顷王的儿子周定王继位后,念及手足之情,格外关照这个小弟,将刘地(今河南偃师)封给他,让其衣食无忧。公元前599年,周定王又将刘地升格为刘国,王季子就成了国君,史称刘康公。不久,刘康公又被委任为中常委(卿士),内揽百官,外令诸侯,可谓少年得志。 同年,周定王派刘康公出使鲁国,去给鲁国军政要员们分派礼物。出使归来,周定王问及鲁国班子的建设情况,当着众大夫的面,刘康公说: “东门、叔孙在劫难逃,若鲁国不灭亡,他们必遭祸患。” 周定王一愣,问为什么。刘康公说:“成由勤俭败由奢,叔孙、东门侈靡腐败。”少年口无遮拦,周定王撇嘴一笑,不置可否。后来,鲁公高调反腐,“两只老虎”先后被驱逐并客死他国。想起刘康公先前的预言,周王室上下无不啧啧称奇。网络配图 公元前594年,晋军攻灭潞氏之狄,晋景公派大夫赵同到洛邑(今河南洛阳)献俘。赵同走路时抬脚过高,显得有点儿不恭敬。不顾朝堂礼仪,刘康公当场就嚷嚷: “敢在老大面前显摆,赵同肯定会遇到灾难的。” 近乎毒咒的预言让众大夫面面相觑,晋国礼官当场提出了严正交涉。此事经狗仔队一番炒作,弄得天下皆知。公元前583年,赵同被人诬告谋反,全家被诛。此后,“预言家”刘康公声名远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