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军队历史

田氏三兄弟指的是哪位?为何他们的自立为王都以失败告终?

时间:2023-08-0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田氏三兄弟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田氏三兄弟是故齐国的王族,都自立为齐王,但都以失败告终。其中,田儋是反秦的主力,兵败后死在秦国名将章邯手上;田荣是反对楚霸王项羽的主力,被楚霸王项羽击败后死在平原人手上;田横收复了田荣丢掉的国土,被韩信击败后依附彭越,最终在前往长安的路上选择自杀。可以说,田氏三兄弟一直在不屈服地战斗,都对秦末汉初的走势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秦末汉初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

  田儋自立为王,败亡于秦国名将章邯之手

  陈胜建立张楚政权后自称楚王陈胜吴广起义开启了中国皇朝更替模式的另一端,派周市经略魏地,到了田儋的老家狄城,狄城令选择闭门自守。田儋以拜见狄城令后杀死自家奴仆为计策,率人袭杀了狄城令,之后召集狄城豪强和少年,以故齐国后裔的身份自立为王。随后,田儋发兵攻打周市,在周市军事撤走后夺取整个齐国故地。

image.png

  然而,反秦农民军的形势很快就急转直下。先是,陈胜诛杀吴广,导致内部动乱;接着,秦国名将章邯率秦军大败张楚军事,导致陈胜被手下人杀死,然后率军攻打魏国,将魏王魏咎围困在临济。田儋在接到魏王的求救之后,当即率军前往支援,但被秦国名将章邯率军夜间袭击,齐军和魏军大败,而田儋被杀、魏咎自杀。田儋也是死得其所,毕竟打不过名将秦国名将章邯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用楚霸王项羽的话讲是“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田荣两次统一齐地,死于无名小辈之手

  田儋身死后,堂弟田荣便收集残部逃往东阿,而秦国名将章邯也是紧追不舍。楚霸王项羽得知田荣危急的消息后,率军在东阿大败秦国名将章邯军,并率军追击秦国名将章邯的败军。田荣在危机接触后,马上得知了一个坏消息,即齐国人在田儋死后又立了故齐王田建之弟田假为王,田角和田间区别为相国和将军。田荣大怒便率军驱逐了田假、田角和田间,并立田儋之子田市为王,以弟弟田横为将,再一次收复了整个齐国。

  这次内乱导致齐国选择了在秦军和项梁军大战之际选择壁上观,直接影响了当时和之后的天下形势。项梁追击秦军后发现秦国名将章邯军力强盛,就向齐国和赵国发出通告,要求共同攻击秦国名将章邯军,但是田荣提出了齐国出兵的条件,要求楚国杀死田假,赵国杀死田角和田间。楚国和赵国都拒绝了田荣的要求,在田荣以抗秦之事进行威胁后,再一次予以拒绝。田荣也很愤怒,拒绝出兵,而项梁很快兵败被杀。楚霸王项羽得知自己叔叔死因后,对田荣非常怨恨。很快,楚霸王项羽在巨鹿之战大败秦军,然后进入关中分封天下,将齐国分为齐国、胶东国和济北国,而田荣因项梁之死及未出兵攻秦没被封王,齐王田市被移封为胶东王。

image.png

  在那个时代,裂土封王是每个牛人的追求。田荣对现实结果是难以接受的,所以非常怨恨楚霸王项羽。但从楚霸王项羽的角度来说,没参与灭亡秦朝当然不可能被封王,楚霸王项羽在此事上做得还算公正,最大的问题是忽略了田荣的实力。很快,田荣就拉上陈余一起反抗楚霸王项羽,先是攻打新齐王田都,再杀死了私自到胶东国上任的田市,又攻灭胶东国,又一次收复了齐地。不过,田荣就被楚霸王项羽击败,被平原人杀了。

  田横败于韩信之手,洛阳路上选择自杀

  楚霸王项羽楚霸王项羽——成也勇、败也勇大胜田荣之后,在齐地夷平城池、屠杀百姓,促使齐人不得不起兵自保,而田横也聚拢了一支数万人的队伍。在楚霸王项羽返回彭城攻打汉高祖刘邦后,田横趁机收复齐地,然后立田荣之子田广为傀儡齐王,自己则成为专权的国相。

  齐国之后在楚汉战争期间毫无存在感。田横收复齐地三年后,郦食其前来游说齐国归附汉国,田广和田横被说得心花怒放,一定要拉着郦食其郦食其—可叹的辩士和儒生,死在了成功的路上胡吃海喝了一个多月,同时放松了军队戒备,结果被韩信率军袭击。毫无准备的齐军又哪是韩信军事的对手,于是田广和田横区别逃亡,田横在路上得知田广死后,就自称齐王,被逼无奈之下投奔了彭越。在彭越被汉高祖刘邦封为梁王后,田横恐惧之下只能率领五百余人逃到海上,不久被汉高祖刘邦恩威并施下前往长安,因自感耻辱和愧疚选择在路上自杀。

  结束语

  田氏三兄弟将齐国当成自己的自留地了,从田儋称王之日起共4次统一齐地,每次都是败而不散、重新崛起,秦军和楚军都不能对齐地进行有效占领,真可谓是屡败屡战、不屈不挠。光凭这一点,就足以印证司马迁所说的“皆豪,宗强,能得人”,这也是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后对田横深感忌惮的真相,汉朝如果不处置田横,就时时刻刻担心齐地发生动乱,不能彻底地对齐地进行有效的统治。

image.png

  田氏三兄弟相继失败的最大真相是,一直游离在主流势力之外,既未能有效、坚定地加入一方,又未能使齐地成为影响天下走势的第三方势力,最后被韩信彻底击垮。田儋还算好的,虽然出现过攻击农民军的情况,但也知道到唇亡齿寒的道理,亲自前往救援魏国,可惜不敌名将秦国名将章邯而兵败身死。田荣因坚持要杀田假三人,坐视项梁军与秦军交战及拒不支援赵国,使自身被排除在诸侯共灭秦国的决定性事件之外,导致齐地被楚霸王项羽名正言顺地拆分,因而田荣不得不率先起兵,独自承受楚军的强势打击,最终兵败被平原人杀死。假设当时田荣能忍一忍,命令弟弟田横镇守齐国并派亲信之人严查交通,亲率军事支援项梁和赵国,田假三人应该也翻不起浪花来,齐国也不会错过楚霸王项羽的分封天下,至于后面古代怎么发展还未可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田横则是犯了严重的低级军队错误,最终不得不自杀以保存自身的羞耻感。田横相信郦食其的游说也就罢了,根本不该下令齐军放松警戒,有句话说“受降如受敌”,更何况韩信军韩信统军支柱起了大汉的整个战局就在赵地虎视眈眈,随时准备进攻齐国。

image.png

  归根结底,田氏三兄弟还是没有当王者的命了。他们虽然都能得牢牢地守住齐国这片土地,但没有足够的智谋以分清楚当时大势及足够的武力去自保、灭敌,以致于最后身死。拥有田氏王族之名、强横之宗族、英豪及得人之能,田氏三兄弟又怎么不能在那个乱世为自己奋力一争,以求一片立足之地?!田氏三兄弟得人效死之能力,又怎么不应该成为管理者学习的榜样?!因此,不以成败论英雄,田氏三兄弟这种奋争的精神及得到世人拥护的能力就足以让人学习。

秦汉上最长寿的帝王,熬死了秦始皇嬴政和汉高祖刘邦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赵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过很多朝代的变迁,甚至有的时候在同一时间有几个政权并存,更是多不胜数。 但是历史上大部分的皇帝寿命都不长,不过也有小部分皇帝比较特别,活得特别久,的皇帝从公元1711年出生,到1799年去世,享年89岁,可以算得上是长寿之星。 许多人都认为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但是笔者要告诉大家的答案是乾隆并不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中国古代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帝王另有其人。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古代寿命最长的君王的故事,这位长寿之星就是秦汉时期的南越王赵佗,可以说是寿命开挂的人。 根据记载,赵佗出生时间约为公元前240年,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着手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当时的赵佗已经是的一员猛将。 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任命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五十大军平定岭南,五十万兵分五路,浩浩荡荡前往岭南。历史上对于秦对百越战争史料记载比较少,只有《淮》有少量记载,最终百越之地终究抵抗不了秦朝的大军,被秦军攻克。 在攻破敌军朝就在番禺设南海郡治,下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四个县,因为龙川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都极其重要,所以秦朝就任命赵佗为龙川。赵佗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范越人反抗,劝导士兵在当地养儿育女,促进中原人与岭南人同化。 在秦始皇死后,继位,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天下各地纷纷涌现了无数的起义军来反抗秦朝的暴政统治,刚刚大一统的中原地区再一次的陷入了战争之中,天下群雄并起。 在公元前208年,当时的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中原地区即将要陷入战乱,在临死前任嚣让赵佗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的有利地形来建立国家,以抵抗中原各起义军队的侵犯的谋划,又让赵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 赵佗听从了任嚣的建议,很快赵佗就清理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们,换上了自己的亲信。在公元前206年,赵佗出兵占领了桂林郡和象郡,建立了以番禺为王都,占地千里的,自称“南越武王”,赵佗也成为了开国之主。 中原地区经过一系列的混战,最终由打败了,建立了西汉政权。由于刘邦刚刚平定天下,天下还不稳定,也急需休养生息,所以就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说赵佗接受汉王朝的封王归化。 赵佗在一番利弊权衡之下接受了招安,臣服,使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并向朝廷称臣奉贡。 在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掌管西汉政权,吕后当政后的西汉和赵佗的关系逐渐紧张,最后演变为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吕后还派遣大将隆虑侯和周灶前去攻打赵佗,不过最终由于中原地区士兵不适应南越一带的气候,没有攻打成功。赵佗在得知吕后出兵后也宣布脱离汉朝。 在公元前180年吕后死了,赵佗趁西汉无主之际对西边的西瓯、雒越等部落加强控制。南越武王赵佗因此而自称“南越武帝”。赵佗也开始以皇帝的身份发号施令,与汉朝对立起来。 吕后死后,西汉由登基,汉文帝刘恒想要重新和赵佗修好,于是派人重修了赵佗先人的墓地,设置守墓人每年按时祭祀,并给赵佗的堂兄弟们赏赐了官职和财物。另一方面也派遣使者陆贾到南越劝服赵佗再次归顺西汉。 赵佗在权衡利弊以后,再一次臣服了西汉,不过在南越国内,赵佗仍然继续用着皇帝的名号。在公元前137年,赵佗去世,享年一百多岁。此时的西汉已经步入了的时代。 在赵佗死后,并不是由赵佗的儿子赵始继位,而是由赵佗的赵胡继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太子赵始已经被赵佗给熬死了,天下岂有六十年太子乎?太子赵始没熬过自己的皇帝父亲就当了一辈子太子。 赵佗不仅仅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熬死了刘邦、熬死了吕后、熬死了汉文帝、熬死了,最后还熬死了自己的儿子。 不过在赵佗执政期间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当地社会和谐,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可以说赵佗为南越国鞠躬尽瘁了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田氏代齐后,为什么没有诸侯国讨伐齐国田氏?

在这一历史阶段,代齐,也叫田陈篡齐。指战国初年陈国田氏后代取代姜氏成为齐侯(齐威称齐王)的事件。《·齐太公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讲述了姜齐以及田齐的兴衰史。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地位。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去世,奉邑入于田氏,田氏或者说彻底取代了齐国的,这也成为春秋和战国的重要分界线。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田氏代齐时,没有诸侯国一起来讨伐齐国田氏呢? 一 首先,在田氏代齐后,之所以没有诸侯国趁机来讨伐齐国,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就齐国自身来说,田氏代齐是一个历经多年的历史事件,而且,其并没有引起齐国内部的激烈抵抗。具体来说,在春秋中后期,田氏势力与吕氏势力进行了明争暗斗的较量。面对齐国公族势力,田氏不仅在积蓄武力,掌握实力,而且通过德于百姓,以此获得齐国百姓的支持。比如在位时,田僖子乞将齐国的量制由四进制(即四升为豆,四豆为区,四区为釜,十釜为锺)改为五进制,向百姓借粮时用新制,而还粮时用旧制。 二 通过一系列手段和长期的坚持,齐国百姓心向田氏,归向田氏,田氏家族日益强大。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齐景公九年,即公元前539年,齐景公派出使,晏婴私下对叔向说:“齐国大权最终将归田氏。田氏虽无大的功德,但能施恩于百姓,所以获得了齐国上下的支持。”由此,正是因为齐国获得了百卿大夫的支持,所以在田氏代齐时,齐国内部没有爆发什么争斗。在此背景下,三晋、秦国、、等诸侯国即便想要干涉,也很难获得胜利,毕竟没有齐国内部势力的响应。 三 另一方面,田氏代齐前,田氏就积极外结诸侯。比如田常为相后,怕诸侯讨诛自己,为了安定邻邦,取信于诸侯,争取诸侯的信任,尽归、的侵地。不仅如此,田氏还和晋国的韩、魏、订立了盟约,而对于魏赵韩三家来说,因为也要瓜分晋国,所以也愿意和齐国田氏订立盟约,以此相互支持。并且,针对齐国南边的和,田氏也主动互通使节。在此基础上,田氏和齐国周边的诸侯国都保持了不错的关系。等到田氏代齐时,自然也就没有多少诸侯国要讨伐自己了。换而言之,田氏代齐前,已经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 四 最后,对于田氏代齐这一事件,发生在春秋和战国之际。彼时,周王室的权威已经非常低了。面对晋国、楚国、秦国、齐国等强国,周天子在实力上存在上比较明显的差距。所以,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地位。也即和、、一样,田氏代齐也获得了周王室的认可,被册封为正式的诸侯。连周王室都认可了,对于秦国、楚国、、、鲁国、卫国等诸侯国,自然也不好说什么了。如果田氏代齐发生在西周时期的话,估计周天子就要带着诸侯国来一起讨伐齐国田氏了。但是,在战国初期,周天子只能无奈却认可破坏周礼的田氏代齐。对此,你怎么看呢? 随机文章1964美国不明飞行物拦截导弹,带走两人形生物(未证实)谷歌是哪个国家的,美国巨头曾深陷好莱坞艳照门蛇的白化种白蛇罕见异常,日本成功繁育出白蛇(最受欢迎的宠物蛇)液压升降椅会爆炸吗,会爆炸/质量不合格导致的爆炸(小概率事件)为什么看不到银河系,银河系大小远超想象/直径16万光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