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史

韩信用兵确实达到自如境界,比诸葛亮一边倒的硬拼消耗高明得多

时间:2023-08-0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韩信出川应战的是三秦败军之将,天下尚未安定,恢复的诸侯国各怀鬼胎。一盘散沙相对容易很多。诸葛亮面对的是安定了几十年的天下,魏国打输十次还有兵从容应对,蜀国败一次就伤筋动骨。

  韩信并非光用奇谋,在出陈仓占领关中后领兵征燕赵,各国都用实力收复了除项楚以外诸侯国取得全胜,然后以十面埋伏计战胜了项楚建立大汉王朝,所以韩信用兵遇强用奇遇弱靠实力,用兵确实达到自如境界,比诸葛亮一边倒的硬拼消耗高明得多。

image.png

  非要把一个政务型人才与一个军事人才比,本身就是错误的。人才总是在最危难中做出常人难于做到的事!曹操不也从弱小中把袁绍干球了?袁绍经营了多少年?在别人看来诸葛亮是打了几仗小打小闹的战役,但和韩信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韩信出川时北方地区诸侯星罗棋布,中原腹地四分五裂,北方虽然富庶,但诸侯割据、各自为政,实力大大降低;诸葛亮出川北伐时,中原早已统一于曹魏政权,屯田安民使得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北方人口稠密、耕地面积大、兵员充足,蜀国从荆州丢失、夷陵惨败就已经没有统一的可能性了,诸葛亮回天乏术;韩信是一流军事家,背后有英主刘邦,诸葛亮军事才能不及韩信,身后无主(刘禅昏庸)。

  韩信为了出川,大搞声东击西,废了很多力气才打出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反观诸葛亮,大张旗鼓旗帜鲜明地打出北伐口号,大军浩浩荡荡往北开进,引来魏国的重兵阻挡那是必然的。只能说在战争领域差着境界。

  说简单点,兵者诡道,阴谋 治国中正,阳谋 舍阴取阳行兵道,那必顺满足一个条件,实力远胜敌方,也就是三倍之于敌。 看看蜀汉,再看曹魏,孔明不弄险,无一点机会!

image.png

  说诸葛军事不行的,也是从易中天开始,历朝历代所有古人都不如一个易中天。韩信和诸葛的出川没有可比性,其一,韩信出川时的大环境是北方多王并立,项羽的主要目光放在山东诸王上,对刘邦的提防是很小的;而到诸葛出川时期,三国鼎立,北方已经统一,无论有没有诸葛隆中对,北方掌权者只要不傻,在关中吨重兵防御是必然,两者闯关难度不一样。

  其二,韩信出关时,关中镇守虽是章邯,但是降将,且所用之兵,并无誓死之心;而诸葛面对的却是整个统一的北方,面对的是曹魏嫡系,司马懿嫡系部队,而不是章邯的刚降之兵。

  其三,韩信出川如果失败,影响不是致命的,后勤统一,刘邦下面各种人才都有;而反观诸葛,陆逊的一把火,已经把整个蜀国掏空了,再加刘备去世,刘婵上位,蜀国内部矛盾重重。

  其四,刘邦可以输,但诸葛已经输不起,不是不用奇,而是已经输不起,蜀国核心军队已经在夷陵丧失,荆州丢失,兵源只剩人口少的益州,不用奇,只用正,虽多无功而返,但至少蜀国剩余军力还在,北伐成功的希望还在,而一旦用奇而导致失败,比如魏延的子午谷之策,由子午谷走奇兵,兵少则无用,几千人就算通过了,去打长安这种大城,就是搞笑,如若大军过子午谷,对方可是曹魏、司马懿,一旦发现被堵,兵力损失就大了,而原本已经元气大伤的蜀国,一旦兵力损失过大,基本等于完。不是不用奇,而是用奇带来的后果,蜀国已经承受不起。

image.png

  第一,形势,韩信面对的是秦朝罪臣章邯,而且刘邦曾约法三章获取民心,而且关中一分为三,章邯在最西边,诸葛亮则面对完整北方政权。第二,诸葛亮出兵同样用奇,第一次北伐声东击西连克数郡,曹魏过了段时间才反应过来被诸葛亮派人堵在街亭,这次失败主要在用人,街亭输了陇右完全放空,蜀汉兵势被腰斩当然要退兵。第三,汉朝地震导致汉水改道,楚汉相争时汉水连通黄河可以运粮,而到了诸葛亮时期就出现了严重的运粮问题,这是失败最根本的原因,诸葛亮不止要面对两倍的敌人,在人才和地理上也面临巨大劣势,粮草不继导致曹魏只要固守几乎不可能失败。

image.png

  可能有很多客观因素,但真正的因素还是主君的问题,十个刘备绑一起比不了一个刘邦,蜀国国力下降的一战是夷陵之战,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而不该发动的战役,刘邦为了逃跑可以丢掉老婆孩子,两个人差距太大,而且后期诸葛亮北伐主君是刘禅,那就只能遗憾五丈原了。刘邦的兵基本都是山东带来的,立了功还被项羽弄到这么远的地方,项羽自己都知道要衣锦还乡,汉兵不想吗?

  实际上汉营一直有士兵偷跑,因此汉军打回关中么士气很高,刘邦再鼓动鼓动,上下同心,而诸葛亮带的基本都是蜀郡的士兵,他们不是诸葛亮有那么大的政治抱负,要克定中原,还于旧都,关中百姓对待两者态度也不一样,刘邦的约法三章给关中百姓影响非常好,一个厚道的长者,给他的支持肯定是很大的,所以刘邦吸收关中地区很容易,而诸葛北伐时的关中已被曹魏经营多年,老百姓日子过得也不错,人心已经不向汉,这个时候诸葛北伐再他们看来就是侵略啊。

image.png

  原因其实很简单,只是许多人视而不见。因为诸葛亮很尴尬,拿诸葛亮和韩信比,韩信有刘邦,诸葛亮有刘禅,能比么?刘邦在正面战场上能和对手主力周旋,刘禅恐怕连萧何都比不了!换一个角度,拿诸葛亮和刘邦比还差不多,刘邦有韩信,诸葛亮有魏延,诸葛亮正面战场能够顶住,魏延也敢于挥师曹魏,但是诸葛亮不敢再立一个偏师,差刘邦很多。

  诸葛亮北伐实属没有办法的办法,自夷陵之战后,蜀国老本全部刘备赔光。失去了荆州,刘备就基本丧失统一的力量。之后诸葛亮北伐就是为了延续蜀汉政权还不得不为之。如果一直偏安一隅,魏国只需和吴国同盟,早晚灭蜀。论休养生息的速度,国力谁能和魏国相比。诸葛亮自己也明白这个道理,要灭魏已经不可能了,但要想活下去就必须要不断进攻,不能让魏国主动进攻,还要联合孙权一起干。总之就是为了维持三足鼎立的局面,只能不断的北伐,才能延续蜀汉政权,能赢最好,赢不了也不亏,魏国同样被消耗,要灭蜀也不容易。

解析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仅仅是为失街亭吗?

平定南中之后,又经过两年准备,公元227年冬天,就带领大军驻守汉中。因为汉中接近魏、蜀的边界,在那里可以随时找机会进攻魏国。离开成都的时候,他给后主上了一道奏章,要后主不要满足现状,;要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并且表示他决心担负起兴复的责任。这道奏章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出师表》。网络配图 过了年,诸葛亮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传出消息,要攻打郿城(今陕西眉县),并且派大将带领一支人马,进驻箕谷(今陕西褒城北),装出要攻打郿城的样子。魏军得到情报,果然把主要兵力去守郿城。诸葛亮趁魏军不防备,亲自率领大军,突然从西路扑向祁山(今甘肃礼县东)。 蜀军经过诸葛亮几年严格训练,阵容整齐,号令严明,士气十分旺盛。自从死后,蜀汉多年没有动静,魏国毫无防备,这次蜀军突然袭击祁山,守在祁山的魏军抵挡不了,纷纷败退。蜀军乘胜进军,祁山北面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的守将都背叛魏国,派人向诸葛亮求降。那时候,魏文帝已经病死。魏国朝廷文武官员听到蜀汉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音ruì)比较镇静,立刻派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 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作为据点。让谁来带领这支人马呢。当时他身边还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他都没有用,单单看中参军。 马谡这个人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也出过一些好主意。因此诸葛亮很信任他。但是刘备在世的时候,却看出马谡不大踏实。他在生前特地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派他干大事,还得好好考察一下。”但是诸葛亮没有把这番话放在心上。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网络配图 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魏军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都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往西逃跑。王平带领一千人马,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不慌不忙地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网络配图 街亭失守。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丧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诸葛亮回到汉中,经过详细查问,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马谡也承认了他的过错。诸葛亮按照军法,把马谡下了监狱,定了死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三国奇才预言家管辂:比诸葛亮还厉害

众所周知,时代的第一“妖人”是。未出草庐知天下三分,于赤壁力挽狂澜借东风,“宅男”先生不出房门半步,却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其上天入地的本领让人叹为观止,这也难怪鲁迅感叹其“智多近于妖”。不过,在能人辈出的三国时代,还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预言家,比诸葛先生更“妖”,他居然能预知生死,此人的名字叫管辂。 这个管辂,容貌粗丑,但却精通易卜,甚至达到了的地步。不过,此人并不“宅”,至少算是个“驴友”。一天,管辂出行郊游,看见一个年轻人在田中耕种。管辂走上前去说:“我看你眉间有死气,三日内必死。你长得虽然很漂亮,但可惜的是寿命不长。”莫名其妙地被一个相貌丑陋的路人诅咒,换作是谁都会急。急,就难免会干些蠢事,比如把管辂按在地上暴打一顿。不过这位“正太”少男,却是急着回家,将此事告诉了他的父亲。这位父亲听说之后,立即拉着儿子追上管辂,,哭拜于地。管辂说:“这是天命,有什么办法能够改变呢?”老父求道:“老夫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希望您救救他。”网络配图 对一个素昧平生的路人如此“客气”,管辂开始觉得“笑纳”不起这对父子的好意,于是对年轻人说道:“你可准备净酒一瓶,鹿脯一块,明天带往南山之中,大树之下,看磐石上有二人下棋,你要趁他们棋兴正浓之时,跪进酒和鹿脯。等他们吃完以后,你再哭拜求他们增加你的寿命,则一定能如愿。但你千万不要说是我教你的。” 第二天,这位年轻人带着酒脯杯盘进入南山,果然见二人于大松树下之盘石上下棋。对弈之间,不觉将敬奉美酒饮尽。见时机成熟,年轻人哭拜于地求寿。下棋的二人原是主管生命的南斗北斗之神,既然吃了人家的东西,就得替人办点事情,即使是神仙,也是要遵守这个“中国特色”的“潜规则”。于是北斗于身边取出簿籍查看,说:“你今年十九岁,当死。我们现在为你增寿,在十九前加九,你的寿命可至九十九岁。但你回去之后,告诉管辂,叫他再不要泄漏天机,不然必遭天谴。”南斗拿笔添好之后,一阵香风过处,二人化作两只白鹤,冲天而去。 居然教使凡人向神仙“行贿”续命,我们的预言家管辂果然很有想法。当然,这个故事在无神论的今天,是很难站得住脚的。因此,我们引用比较严肃的《》,来看看管辂最着名的一次预言,就是预知大名士不久即死。 当时何晏是曹魏的礼部尚书,属于大将军一派的精英人物,与为代表的河内士族政治集团明争暗斗。某日,何晏宴请管辂,当时另一曹爽派精英人物邓飏也在坐。网络配图 何晏说:“最近接连梦见青蝇数十只,飞到鼻子上,驱之不肯去,有何意故?” 管辂说:“现在君侯位高权重,而怀德者少,害怕你的人多,这并不是多福啊!鼻子是天中之山,越高就越能长守富贵。今青蝇是逐臭的东西,而云集鼻子之上,盛衰祸福,不可不慎。谦惠慈和,非礼不覆,上追文王,下思,然后三公可决,青蝇可驱也!” 邓飏听了这话,大不以为然地说:“这是老生常谈,不靠谱的!” 管辂回答说:“夫老生者见不生,常谈者见不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这个老生,将要看到你们“不生”了,这是隐语,预言了他们将死。 何晏听了心里不大高兴,但好歹他也是个大名士,风度还是要装一装的,因此不予追究。 管辂回到家,把这事说给舅舅听,他舅舅吓得不得了。诽谤蛊惑“领导”,这是要给小鞋穿的。不过管辂不以为然道:“与死人语,何所畏邪!邓飏行步,筋不束骨,脉不制肉,起立倾倚,若无手足,这是鬼躁之相,将为风所收;何晏神情,魂不守舍,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这是鬼幽之相,将为火所烧。”他老舅听了大怒,骂他。 过年之后,司马懿发动政变,史称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何晏、邓飏等人,夷灭三族。这个时候他舅舅才算服了。网络配图 不过,管辂后来恐泄天机太多,不再轻易为人算卜。但是金盆洗手之前,管辂还是悄悄给自己算了一卦。 有次,管辂在弟弟管辰家中喝茶谈人生,聊到情真意切处,管辂长叹道:“上天给我才智聪明,也给了我荣华富贵,却不给我寿命,恐怕我的大限在四十七八岁之间,看不见女儿出嫁,儿子娶媳妇了。我前后相过该要死的人超过了一百个,大体上没有错误。”第二年的二月,管辂果然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看来,死神来临的时候,什么预言家都是浮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韩信诸葛亮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