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军队历史

为何说即便是没有钟会的构陷,邓艾仍然会死?

时间:2023-08-0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邓艾是灭蜀的最大功臣,为何司马昭要将其诛杀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对于邓艾,大家应该是非常熟悉的,因为他决定了魏国伐蜀的胜败!

  景元四年(263年)八月,魏军兵分三路伐蜀,邓艾原本是和诸葛绪两路大军去夹攻沓中的姜维的,结果姜维跑得太快了,邓艾和诸葛绪没有取得大功。相反,钟会这一路大军倒是打穿了汉中,一路杀到了剑阁!剑阁这个地方,易守难攻,所以钟会一时半会也拿不下,于是诸葛绪和邓艾分道扬镳,来到了剑阁,最终被钟会吞并,这一下钟会的实力更加强大了,但姜维也是天纵之才,有他在剑阁驻守,钟会迟迟无法前进,两军就这样僵持着!

  要是没有什么意外的话,钟会其实耗不了多久,就只能退兵,因为他的后勤补给线太长了,而且魏军虽然打穿了汉中,但是汉中还有汉、乐二城没有投降,这两个城池加起来还有上万的蜀军,所以说,如果钟会一直在剑阁跟姜维耗下去,他的后方很可能出问题,到时候若是魏军后勤被破坏了,那就真的成了关门打狗了!现在只有两条路摆在钟会面前,要么尽快攻下剑阁,要么撤退回去,剿灭汉中的蜀军。钟会眼见攻下剑阁无望,原本是打算选择第二条路撤退的,但这个时候邓艾提出了一个冒险的想法,那就是走阴平小道入蜀!

  事实上,邓艾的这个计划非常冒险,因为阴平小道非常难走,但凡蜀汉稍有防备,邓艾就有可能损兵折将,功亏一篑!钟会原本并不看好邓艾的这种冒险行为,但是他和邓艾的关系本来就不好,所以他也没有阻拦邓艾,就打算等着看邓艾的笑话,结果邓艾真的就从阴平小道打进了蜀汉腹地,创下了军事史上的奇迹!更为重要的是,邓艾并没有按照先前的约定,去和钟会夹攻驻守剑阁的姜维,而是直接率军奔袭成都,并成功的灭亡了蜀汉,创下了灭国大功!

image.png

  邓艾灭亡蜀汉的行为,令钟会非常恼火,这非常好理解,钟会辛辛苦苦在剑阁和蜀汉主力鏖战,结果胜利的果实被邓艾摘了,这换谁不生气?所以说,听闻邓艾灭亡了蜀汉,钟会就已经在谋划如何构陷邓艾了。而就在钟会思索之时,邓艾自己又干了一件蠢事,直接封赏了蜀汉群臣,这让钟会抓住了把柄,于是钟会开始向司马昭进献谗言,最终邓艾被下令捉拿,死于返回魏国的途中!

  关于邓艾的死,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因为钟会在构陷他,他是无辜的,可事实上,即便是没有钟会的存在,邓艾仍然会死!因为最终决定邓艾生死的人乃是司马昭!别以为司马昭不知道钟会在陷害邓艾,实际上他对所有事情都是了如指掌的,邓艾之死,只不过是他玩的驱狼吞虎之计!

  就在钟会诬陷邓艾谋反不久,司马昭直接指示钟会去把邓艾捉拿了,而且司马昭还给钟会回了一封信,说怕钟会搞不定邓艾的党羽,自己也带兵来长安,以防万一!

  《三国志》:会得文王书云:“恐邓艾或不就徵,今遣中护军贾充将步骑万人径入斜谷,屯乐城,吾自将十万屯长安,相见在近。”

  司马昭的这封书信其实非常有内涵,表面上他是在担心钟会搞不定邓艾,但实际上他提防的人乃是钟会!试想一下,当时的邓艾,手中不过三四万军队,而钟会手上有二十万大军,这种情况下钟会怎么可能搞不定邓艾?哪里需要司马昭前来相助?很明显,司马昭此来,是来搞定钟会的!钟会手上有二十万大军,他才是司马昭的心腹大患!

image.png

  从司马昭的举动我们也可以看到,他根本就不相信邓艾会谋反,相反钟会诬陷邓艾谋反的意图,倒是令司马昭颇为担忧!而与此同时,钟会也看破了司马昭的意图,所以他开始抓紧时间控制魏军众人,准备挟持众人反抗司马昭!

  《三国志》:会的书,惊呼所亲语之曰:“但取邓艾,相国知我能独办之。今来大重,必觉我异矣,便当速发。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汉,不失作刘备也。我自淮南以来,画无遗策,四海所共知也。我欲持此安归乎?”

  钟会叛乱,但是响应他的人并不多,所以最终钟会还是兵败身死了,而邓艾也在押运途中,被监军卫瓘派人诛杀。邓艾远在洛阳的儿子也被诛杀殆尽,他的妻子和老婆被发配边疆,可以说是家破人亡了!那么既然邓艾并没有参与谋反,为啥司马昭仍然不放过他呢?事实上,我们从邓艾这个人的结局,就可以借鉴到一些道理!

  邓艾如何得罪司马昭的?

  邓艾出身寒门,在那个年代,他原本是很难做到这么高的位置的,不过他运气好,遇到了司马懿,得到了司马懿的赏识,再加上他本身能力不错,所以他的官位也一步一步的变大了。可以说,邓艾其实是司马家提拔起来的人物,他应该算是司马昭一派的,那么为啥司马昭对于自己这派的人还要打击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邓艾这个人不识抬举,屡次和司马昭这个领导唱反调!

image.png

  司马昭在诛杀了曹魏皇帝曹髦后,舆论压力很大,整个曹魏的国民对司马昭都指指点点,搞得司马昭非常郁闷,没办法在地位上更进一步。于是司马昭为了重振自己的名声,让自己能加快篡夺曹魏天下,选择了对外发动战争,想以军功来为自己正名!

  当时魏国的对手主要是蜀汉和东吴,由于南方水泽比较多,北方军队不适应南方的天气,再加上蜀汉的姜维和黄皓有矛盾,远避沓中,所以司马昭最终选定了应该进攻蜀汉。不过司马昭准备对蜀汉发动战争的决议,却遭到了魏国众臣的反对,只有钟会站在他这一边。这一下司马昭就很尴尬了,于是他准备让邓艾站出来帮他说话,毕竟邓艾和蜀汉交手多年,他只要说此战打得赢,那么大家都会倾向于听他的意见。

  邓艾本来就是司马家一手提拔起来的,司马昭对他非常有信心,相信他会站在自己这边,结果邓艾非常不会揣摩领导的意思,竟然也上书反对伐蜀,认为此时伐蜀并非良机,这可把司马昭给气坏了!

  《晋书》:征西将军邓艾以为未有衅,屡陈异议。帝患之,使主簿师纂为艾司马以喻之,艾乃奉命。

  邓艾如此不识抬举,不给老东家面子,令司马昭非常恼怒,但没办法,支持司马昭的人太少了,所以他只能派师纂去劝说邓艾,最终邓艾才答应站在司马昭这边!

  司马昭派出了三路大军,邓艾和诸葛绪这路负责去围堵姜维,而钟会这路大军负责去进攻汉中。魏军的征战还是非常顺利的,虽然没有击败姜维,但是钟会成功的打下了汉中,令魏国国内为之一振!要知道,自从曹操被刘备击败后,魏国再也没人能够打进汉中了,钟会攻下汉中,使得司马昭的名声直接超越了父兄,成为了堪比曹操的人物,事实上,在很多人看来,他的功劳比曹操还大,因为曹操丢了汉中,司马昭夺回了汉中!

image.png

  得知钟会拿下了汉中,司马昭非常开心,他立马就封晋公,加九锡,在那个时代,加九锡其实就是篡位的前兆了,可见当时的司马昭是多么的志得意满,拿下汉中,这项军功足以堵住魏国众人的嘴巴了!

  事实上,即便钟会没法打进蜀汉腹地,无法攻灭蜀汉,司马昭也不在乎,因为只要拿下汉中,这份功劳就足以让司马昭的篡位之路走得名正言顺了。所以说,接下来司马昭其实想的是,就这样吧,可以准备篡位行动了。然后就在这个时候,邓艾却提出要走阴平小道进攻蜀汉,令司马昭颇为不爽!

  站在司马昭的角度来看,他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了,接下来的目标乃是篡魏!加九锡就是个明证!然而此时的邓艾却想要兵行险着走阴平小道,试问一下,万一邓艾失败了,让司马昭面子往哪里搁?前方要是战败,他在后方怎么篡魏?很明显,邓艾此举一点都不明智!他根本不知道司马昭在想什么!

  邓艾灭亡蜀汉后,大肆封赏蜀汉群臣,此行为再次激怒了司马昭!封赏蜀汉群臣这种事,是你邓艾能做的?你把这些都干完了,要司马昭何用?而在此之后,邓艾进攻蜀汉的建议,更是让司马昭愤怒,人家司马昭本来早就想篡魏了,不想再大动兵戈了,偏偏你邓艾老是挑事,你想干什么?

  说实话,每次看到邓艾的这些作死行为,都非常理解他最后的结局!不可否认,邓艾这个人的军事能力确实非常强,不过他不懂司马昭的心,屡次违背司马昭的意愿行事,帆叶网,这其实是非常令司马昭讨厌的!这就好比在职场中,一个员工非常有能力,但是他不听从领导的命令,老是我行我素,甚至顶撞领导,你说这种员工会有好果子吃吗?项目需要你时,领导不会动你,一旦项目完工,等待这个员工的结局,估计只能是卷铺盖走人了!

邓艾被杀后,他的后人结局都如何样了?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邓艾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时的名将邓艾可以说是一位悲情英雄,他智勇双全,屡战,,直捣成都,终至率众投降,为灭蜀立下头等大功。可这样一位厥功至伟的将军,却因居功自傲,被钟会诬陷谋反,最终被监军卫瓘诛杀于绵竹。 邓艾家族原为南阳新野的望族,但到了邓艾这一代的时候,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家族早已没落,但邓艾依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于是,颇有学识的邓艾在成年后担任了典农都尉学士。这一职务本来是出任重要职务的跳板,可由于邓艾口吃,只做了个看守稻草的小职员。这一做就是十多年,后来总算升官做到了典农功曹的职位。 邓艾虽然官轻位微,但他非常喜欢军事,讲起排兵布阵头头是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邓艾有一次去洛阳报送文件,偶遇洛阳太尉。司马懿慧眼识才,把他征召为太尉府的掾属。 这是邓艾的人生重大转机,司马懿对邓艾非常器重,不久邓艾又升为了尚书郎。正始初,司马懿又派邓艾巡视屯田工作。对邓艾提出的颇有见地的建议,司马懿一一采纳。 正始四年,邓艾出任参征西军事、南安太守。在嘉平元年时,邓艾在参与对蜀将姜维的作战中,智勇双全,逼走姜维,立下大功,封关内侯,加讨寇将军,升城阳太守。 后邓艾多次与姜维交锋,战绩不俗。甘露元年,邓艾在段谷大败姜维,因功升为,晋封邓侯。 景元四年,魏大将军以邓艾、、钟会三将,兵分三路讨伐蜀国。钟会专权诬告诸葛绪畏敌,诸葛绪被治罪,钟会遂军南下,被姜维阻滞在剑阁,进退不得。而邓艾出奇不意,率部偷渡阴平,攻入蜀地。随着刘禅的投降,蜀汉政权宣告覆亡。 邓艾在灭蜀后居功自傲,擅自任命了大批蜀汉官吏。而这些把柄被主帅钟会抓住,在司马昭面前屡进谗言,诬陷邓艾谋反。 于是,司马昭派监军卫瓘逮捕邓艾及其子邓忠,押往京城。被捕后的邓艾悲愤交加,仰天长叹境遇今日重现。 景元五年正月,钟会除去邓艾后,阴谋叛乱,钟会被部将诛杀,由监军卫瓘主持军务。钟会造反,本来邓艾会乘机雪冤,但由于卫瓘也参与了对邓艾的诬陷,因此他必除邓艾而后快,以免夜长梦多。于是,他派护军田续将邓艾父子诛杀于绵竹。 邓艾、邓忠父子被杀于绵竹之后,他留在洛阳的儿子们也全部遭到诛杀,家中的女眷及年幼的被发配西域。 直到9年之后,即位后,邓艾才得以沉冤得雪,他的亲属也结束了发配,其孙子邓朗还被任命了郎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功臣邓艾为什么被司马昭下令抄家?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邓艾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邓艾的死与其十分嚣张的性格脱不了干系,直取蜀国是他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而不久后便被派人杀死,按常理来说,邓艾是立下了旷世其功的人,本不该惨死,他为什么会死呢?这的确是一个我们应该深究的问题。 邓艾从屯田官做到了大将军是非常难得的,艾是属于大器晚成,他的出生是非常卑微的,艾出生卑微在史书中也有记载,《 邓艾传》中记载:少孤,太祖破荆州,徒汝南,为农民养犊。 曹魏后期的权利全部掌控在司手中,此时的还没有取了曹魏的皇位,而名义上依旧是曹魏政权,不过实权都牢牢把握在司马家族手中。司马懿是一个人才,所以他自然也能识的人才的人,邓艾的聪明才智被司马懿发现后,开始重用。 首先我们可以得出有些人是少年得志,而有些人是大器晚成,因此我们要懂得一个道理人应该一直努力,提升自己,千里马总是会被伯乐发现的,万事开头难,坚持下去一定可以成功,邓艾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按理说邓艾是司马家族的人,不过司马家族只会相信自己人,邓艾攻取成都后,司马昭的命令是钟会留守,邓艾回朝。但自认立下了的他,选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大肆册封等蜀中权贵,这样的做法早已引起了司马昭的不满。 《后汉书 邓艾传》中记载:艾至成都,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缴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 以天子的名义册封蜀汉旧贵,这与夺权无异,司马昭派人用的圣旨赐死邓艾,邓艾能够成功偷袭成功,已然是大功一件,如若听从司马昭的先前的“圣旨”,回到洛阳,这样的他是可以享受封赏的,在蜀中享受自己获胜的喜悦,以及炫耀自己计策的成功遭来杀身之祸,简直是愚蠢至极。 陷害邓艾的人并非其他人,而是每日与其假装亲密的钟会,钟会认为曹魏没有比他强的人,这次邓艾明显抢了他的风头,自然是心怀不满,看到邓艾在蜀中的做法,立马上表司马昭,请求下令处死邓艾,司马昭应允。 不过钟会的结局也不是很好,勾结蜀汉的大将,准备在司马昭处死邓艾的同时,直接占据蜀汉,姜维为了蜀汉也只好同意,不过计划泄露,不久后被司马昭派大军攻伐,在乱军之中被杀死,这样的结局也告诉了我们小人是没有好下场的,做人就要做君子。 综上所述我认为:邓艾的死直接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嚣张,做事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登天后,如若站不稳,只有狠狠的摔倒地上,站的有多高,摔的就有多惨,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记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邓艾钟会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