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考古发现

考古发现中世纪意大利武士骸骨:截肢后用刀做假肢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核心提示:考古学家最近发现了一具中世纪意大利武士的骸骨。他的一侧手臂被截肢,并且断腕处接上了一把匕首。男子的牙齿严重磨损,尤其是嘴右侧的牙齿。这说明他可能经常用右边的牙齿系紧固定假肢的系带。  图为这位无名武士...

考古学家最近发现了一具中世纪意大利武士的骸骨。他的一侧手臂被截肢,并且断腕处接上了一把匕首。

  考古学家最近发现了一具中世纪意大利武士的骸骨。他的一侧手臂被截肢,并且断腕处接上了一把匕首。

男子的牙齿严重磨损,尤其是嘴右侧的牙齿。这说明他可能经常用右边的牙齿系紧固定假肢的系带。

男子的牙齿严重磨损,尤其是嘴右侧的牙齿。这说明他可能经常用右边的牙齿系紧固定假肢的系带。

考古发现中世纪意大利武士骸骨:截肢后用刀做假肢

  图为这位无名武士的前臂骨头。A为整体前视图,B中箭头所指为尺骨,C中箭头所指为桡骨。这名武士去世时可能正值40多岁。他的一只手被某种钝器切除,断骨处接上了一柄刀子。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考古学家最近发现了一具中世纪意大利武士的骸骨。他的一侧手臂被截肢,并且断腕处接上了一把匕首,该骸骨主人的在世时间应为公元6至8世纪。考古学家还在旁边发现了一匹无头马、几条猎狗、以及数百具其它骨骼。

  这名武士去世时可能正值40多岁。他的一只手被某种钝器切除,断骨处接上了一柄刀子。手臂骨骼末端存在生物力学压力的痕迹,说明这把刀子起到了假肢的作用。

  这具骸骨位于意大利北部的一处伦巴第人墓地。罗马大学的伊莉娜·米卡雷利带领了此次研究。骸骨上有多处痕迹说明,死者生前曾以刀代手、生活了很多年。该男子的牙齿严重磨损,尤其是嘴右侧的牙齿。这说明他可能经常用右边的牙齿系紧固定假肢的系带。由于牙齿磨损严重,他的牙髓腔暴露在外,并引发了细菌感染。另外,他的肩部有一块C形骨嵴。这可能是因为在用牙齿系紧系带时,他的手臂需要长时间保持向外伸出的姿势。

从图中可见,此人肱骨(位于上臂)存在严重骨磨损,该现象常见于佩戴假肢者。此外从前臂断裂处的角度可以看出,他的右手是被一刀斜着切下的。”

  从图中可见,此人肱骨(位于上臂)存在严重骨磨损,该现象常见于佩戴假肢者。此外从前臂断裂处的角度可以看出,他的右手是被一刀斜着切下的。”

他的肩部有一块C形骨嵴。

他的肩部有一块C形骨嵴。

  这具骨骼的右臂在手肘处弯曲,置于腹部,刀子与被截肢的手腕平齐。旁边有一枚D形的搭扣,以及一些可能为皮革的有机材料,这也许是用来固定刀子的。

  “在164处被发掘的墓穴中,我们发现了一位年龄较大的男子的骸骨,他的右前臂曾接受截肢,且愈合良好。”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前臂断裂处的角度显示,他的右手是被一刀斜着切下的,所有考古迹象均说明这应当为战伤。”

  不过,他被截肢也可能是医疗干预或法律制裁的结果。也许是他不小心摔倒后,骨折迟迟没有愈合,“不过考虑到伦巴第人人的好战文化,他的手臂也可能是在战斗时受伤的。”研究报告指出。

  伦巴第人是日耳曼民族的一支,在公元568年至774年间曾统治意大利。他们的据点位于如今的伦巴第大区,这也是他们的名称来源,虽然他们偶尔会与附近的部落开战,但总体过着一种安居乐业的田园生活。

  “这名伦巴第男性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接受了截肢,竟然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研究人员指出,“他不仅很好地适应了这一情况,还能出色地利用工具。他所在的社群想必为他提供了很多支持。他的存活说明,他受到了社群的照顾、家人的同情,以及同胞们对人类生命的尊重。”(叶子)

考古发现中世纪意大利武士骸骨:截肢后用刀做假肢

广西出土明代古墓,竟发现一块瑞士手表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很多人们认为不可思议的东西确确实实地在人们的身边发生了,因此引来了无数人的惊呼。对于中国人而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注定了会有更多奇怪的事情的发生,而在这些奇怪的事情之中,发现又成为人们最为惊叹的事情。 据说在广西曾经发掘出一座明代古墓,在墓中出土了一块戒指,上面还刻着瑞士英文字母。对于这件事情,专家还称:“这是真的”。那么,到底事情的真相是什么样的呢? 2008年11月,上思县发现了一座明代古墓。12月11日,中央台记者的两个记者和中国铜鼓研究会理事长、广西文物专家组组长、原广西自治区博物馆馆长蒋廷瑜先生来到上思县,对墓地考察、采访报道。 中午十一点左右,考察报道队在对现场和周边环境进行考察、录像的过程中发现,巨棺(较小那个)出土的墓坑边还有一片5公斤左右的三合土(巨棺由三合土制成),挖出之后,从三合土的碎片上掉下了一个金属物品。考察队员赶紧将其捡起来,结果发现这是一枚“戒指”。 对戒指的材质进行辨认后发现,它是铜制品,个头和普通戒指一样大小,“戒指”的表现呈现出了手表的形状,而时针和分针指向10点6分,边缘也有像手表上发条的纽,整个“戒指”颇像一个袖珍手表。后来,有人将“戒指”的内部擦了一下,发现里面有梅花桩凹陷的花纹,可以从中看到两个清晰的大字“瑞士”。 专家们认为,即使这是用来陪葬的手表,但是当地人并没有金实物做成袖珍状的习惯。同时,世界上第一块用于佩戴的手表诞生于1904年(也有人认为是1918年),因此在的时候,手表并不存在。同时,手表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这还晚,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而石棺的年代久远。也就是说,这块手表是“陪葬品”的概率并不大。 但是,倘若手表不是陪葬品,那么它又为何会出现在墓坑附近,并且还被后人给发现了,这件事情总是有些离奇的。不过,对于这里面的原因,考古学家依旧没有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这“手表”究竟是什么年代的物件,用来作什么,又怎么出现在墓坑边的泥土里,这仍然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迷团。 参考资料:《上思巨棺》 随机文章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人工引爆美国黄石火山爆发后果,足以吞噬地球/毁灭性灾难导弹是谁发明的,冯.布劳恩在二战期间为德军发明撒哈拉之眼有人去过吗,传闻无人能活着到达中心(形成原因未知)揭秘美国不敢公开的秘密,早就和外星人建立外交出卖地球换取利益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左宗棠为清朝保住这块地,现在却发现巨量石油

19世纪中期的中国,正处于之中,清政府软弱无能,边境线连连被骚扰,西方列强不断在我国争抢地盘,从东北到山东,再到新疆,列强的魔爪伸向了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而直到今天,我国还能拥有如此广袤的国土,还要感谢那些在那个年代不断奋战的有识之士们。 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故事。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那里虽然人烟稀少,但土地广阔,足足有五个日本那么大,而且其自然资源丰富,仅已探明的石油资源就让我国百年无忧。 然而末期,新疆却处于内忧外患之中,1865年,中亚军事首领阿古柏率兵侵入中国新疆南部,自立为汗,1871年,沙皇俄国又趁机出兵占领新疆伊犁,新疆就此被英俄瓜分,可在这样的情况下,却一直上书,主张放弃塞防,以海防为主。 就在清政府即将点头之际,左宗棠挺身而出,上书要求带兵收复新疆,并最终得到了同意,鉴于新疆的战争态势,左宗棠制定出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略计划。又考虑到新疆路途遥远且交通不便,国库又极其空虚,他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筹措军饷整顿军队,决定了速战速决的方针,力争在一年半左右获取全胜,尽早收兵。 终于在1876年,左宗棠率领8万军队出征新疆,与此同时,他还命人打造了一副棺材带着一路西行,表明自己誓死收复新疆的决心。1876年,左宗棠先是收复了乌鲁木齐、扫清了新疆北路,而后又打下了达坂,托克逊吐鲁番这三个南疆的门户,从而收复了南疆,到了1878年的时候,除了被沙俄侵占的伊犁之外,新疆基本全部被收复。 看到这样的情况,沙俄有所退缩,他们派人与清政府进行协商,在艰难的谈判之后,中国终于在1881年和沙俄签订了《中俄改订条约》并以此收复了伊犁。然后左宗棠率领军队班师回朝,清政府为了嘉奖其功劳,下诏封赏其为二等恪靖侯。可以说,新疆能有今天,左宗棠功不可没,他不但抵御外敌保证了新疆的和平与完整,更是捍卫了我国的尊严。 在左宗棠逝世后,新疆各地的人民念其功德,纷纷建立了左公祠,日烧香来祭拜他,时至今日,新疆还存留着左宗棠西征时栽种的柳树,这些柳树,被人们称为左公柳,托物寄人,想必在百姓们心中,这些柳树就像当年的左宗棠一样,一直在守护着他们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