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巫山龙骨坡遗址:东亚人类的祖先、史前文化的原点
帆叶网据上游新闻(重庆市地质调查院研究馆员 魏光飚):被誉为“东亚人类摇篮”的龙骨坡遗址,出土了东亚地区迄今最早的古人类化石,也是迄今欧亚大陆时代最早、内涵最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巫山龙骨坡遗址的发现,是近40年来东亚史前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在人类起源与旧石器文化研究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
龙骨坡遗址位于长江南岸的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西南坡,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于1984年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研究员等发现,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的系统发掘:1984-1988年、1997-1998年、2003-2006年、2011-2012年。
龙骨坡遗址的出土物包括人科化石、石制品及多种脊椎动物化石。其中,人科化石被命名为直立人巫山亚种,俗称巫山人。龙骨坡遗址出土了大量早更新世早期的动物化石,其中哺乳动物116种,这是迄今东亚地区相同层位中发现的最为丰富的化石动物群,该遗址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组合被称为“龙骨坡动物群”,是华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早更新世早期哺乳动物化石群。
龙骨坡遗址的地质时代
1991年,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的刘椿等用古地磁法测定含“巫山人”化石的龙骨坡遗址第8水平层的地质时代为距今204万年前。2015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韩非等用电子自旋共振法和铀系法等测年技术,对来自于龙骨坡遗址的不同层位进行了系统的年代测定,含人工石制品的第14水平层距今约250万年前,含人科化石的第8水平层距今约220万年前。2021年,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邓成龙等利用古地磁法对龙骨坡遗址进行的最新测年结果表明,龙骨坡遗址文化层的地质时代介于距今250—200万年之间。对于龙骨坡遗址的年代,不同的研究团队、测年方法得出了基本相同的结论。
龙骨坡文化的定义
迄今为止,龙骨坡遗址中已出土了上千件人工痕迹清楚的石制品,类型主要包括砸击石锤、石核、石片、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原型薄刃斧、钻具、原型手镐、原型手斧等,自第2水平层至第15水平层呈连续分布。更为罕见的是,在第3-4水平层和第7-8水平层分别发现了大量食草类动物的前、后肢骨的人为堆积现象,被研究者称为“最后的晚餐”,充分体现了一种人类特有的行为。这些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远古文化遗存被命名为“龙骨坡文化”。
龙骨坡文化的主人
龙骨坡遗址自发现以来,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关于“巫山人”的争论迄今尚未平息。龙骨坡遗址尽管发现了上千件人工石制品和少量骨制品,但人科化石只有一段属于“巫山人”的残破下颌骨和一颗门齿。争论的焦点是“巫山人”是人还是猿?迄今为止,龙骨坡遗址出土的高等灵长类化石共有三种类型:一段带臼齿的下颌骨、一颗上门齿以及14颗巨猿牙齿。这三种高等灵长类化石中,谁最有可能是“龙骨坡文化”的主人?这牵涉到“人”的科学定义。
人,这个字形最简单而内涵最复杂的汉字,人类学家与考古学家有着不同的解读。前者更关注人的生物属性或自然属性,以两足常规直立行走作为人最重要的标志;后者则更关注人的社会属性或文化属性,以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作为“人猿揖别”的主要标志。中国诸多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表明,由于区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人类体质形态的演化与思维能力的发展这两个标志的出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不同步的。
1876年,恩格斯提出“劳动创造了人”。人类的文化,是从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工具开始的。石制工具,这个历来被学术界普遍接受的区分人和猿的标准今天依然有效。文化遗物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经过有意或无意的创造而产生的物质产品,往往比人类化石更具丰富性和可对比性。文化的发展具有区域性、传承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因而,将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作为区分人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主要依据,更容易建立起一个明确的分类、比较标准,厘出一条清晰的文化起源、发展脉络。
尽管目前学术界对“巫山人”是猿是人还有争议,但人工打制痕迹清楚而且数量丰富的人类活动证据—石制工具无可置疑。这些文化遗存必定属于某类主人。那么,他们是谁?是人,是猿,还是一种具有思维能力的高等灵长类动物?或许,在体质人类学上,“巫山人”尚处于“猿”的阶段,但在考古学上他们又属于“人”的范畴。或者说,他们的体质特征是“猿”或介于“人”与“猿”之间,而思维能力是“人”。
在没有新的证据出现之前,龙骨坡已发现的三种高等灵长类标本所代表的个体,都有可能是龙骨坡文化的主人。当然,也可能还有一种尚未亮相、类似于“能人”的化石,会在将来的发掘中进入我们的视线。所幸,龙骨坡遗址还有十余米厚的富含哺乳动物化石和古人类文化遗存的堆积没有发掘,这为我们将来揭开“巫山人”的神秘面纱留下了极大的希望和无限的可能性。
消失的示巴古国遗址在哪里?示巴古国如何灭亡的?
示巴古国是20世纪非常繁华的古城之一,但因为一些自然灾难示巴古国消失了。如今已初步断定消失的示巴古国,位于如今的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境内。这一大文明古城的发掘,是界一重大考古发现,消失的示巴古国有待科学家做进一步研究。 示巴古国遗址 示巴古国在公元前10世纪,是繁华一时的文明古国之一。示巴古国盛产香料、宝石和黄金,这使它在产品交换中处于十分优越和有利的地位。这样一个古城却在历史上什么消失了,消失的示巴古国去了哪里?人们已初步断定《圣经》中提到的示巴王国位于现今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境内。 示巴王国在古代亚述人、希腊人及罗马人作家的作品中都有提及过,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立国,于公元5世纪到6世纪时因为天气转变,而引起的一连串连锁反应而灭亡。神秘消失的示巴古国曾经以多个不同的城市作为首都,当中在中期时以今日萨那以东120公里的马利卜作首都的时间最长。 示巴古国由于紧靠当时的通商要道红海,同与红海相接的以色列、埃及、埃塞俄比亚、苏丹等国结成了密切的贸易关系,商业一度十分发达。据说,示巴商人当时已经会利用红海的季风之便远洋航行了。他们在每年2~8月海风吹向印度洋和远东时,便加大对这个地区的贸易运输量。等到8月以后海风回吹时,他们又溯红海而上与以色列和埃及交往。 公元前10世纪中叶,当以色列王国在国王所罗门的治理下国泰民安、兴盛至极的时候,异国君主示巴女王因仰慕所罗门的智慧和声名,在庞大的扈从队陪同下带着香料、宝石和黄金,浩浩荡荡地抵达耶路撒冷,拜见以色列国王。消失的示巴古国现已初步确定,位于现今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境内。 近日人们在埃塞俄比亚也发现了同也门境内相似的月神庙建筑遗址,这大概说明了示巴文化对邻近各国曾有着广泛和重要的影响。消失的示巴古国古迹的发掘,已透射出这个文明古国的。但失落的示巴文化这个历史之谜,还远未全部揭开。 示巴女王在《圣经》中偶然闪烁的神秘色彩,引起了历代史学家、文学家、行吟诗人和民间艺人的极大兴趣,由此而生的种种臆想、传说更显得浪漫离奇甚至荒诞不经。在中世纪流传很广的一个传说里,示巴女王被说成是预晓耶稣将受难于十字架的女先知。 除了这种神乎其神的传闻外,消失的示巴古国女王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艺术中,时而作为美丽的女王形象,时而又作为丑陋的女巫形象交替出现。有关示巴女王的种种传说尽管充满了传奇色彩,但显而易见的是它们都缺乏考古或文字所提供的可靠依据。示巴女王是否确有其人,至今还是一个谜。 随机文章解析人工智能是什么意思,人工智能的利弊(未来可能毁灭人类)古代的千金小姐足不出户,难道不会吃胖吗?唐朝杨玉环到底有多重,身高不到1.65米/体重超过138斤(小胖妞)三国吕布到底有多可怕,武力可能不如关羽/陈寿评价最为真实古代的秀才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本科生在秀才面前就是半文盲?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金星上的城市之谜:无人太空舱拍下了金星上多达两万座城市的遗址
人们通过各种媒介已经逐渐了解到,金星的表面温度非常高,有时狂风怒吼,还经常降落酸雨,没有生物体能在这样的条件下生存。 可是前苏联一位科学家曾经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讨论会上,宣布了一条惊人的消息,说前苏联的一艘无人太空船于1989年1月穿过金星表面厚厚的大气层的,拍下了金星上多达两万座城市的遗址。 这则消息刚刚公布于众的时候,科学家们以为这些城镇的照片可能是由于大气干扰而形成的虚幻影像,或者是仪器发生了故障。然而经进一步分析,科学家们一致认为这确实是城市的遗址。那位前苏联的科学家说,这个城市的形状为马车轮形,居于核心的轮轴就是大都会,而且有纵横交错的公路网把每座城市连接起来。但这些城市如今都已是断壁残垣,这说明这些城市在很长时间以前就已经荒废。 因为照片的清晰度不高,所以很难确定这些建筑是什么生物建造的。由于金星表面的环境极差,因此科学家们正尽一切努力,设法研究这些城市的。 前苏联宇宙物理学家阿列克塞·普斯卡夫曾经向全世界宣布:金星上也存在“人面石”,这一点与火星一样。金星上发现的“人面石”可以作为警告标志,人们通过垂泪的巨型人面建筑推测,金星与火星大致相似,都经历过文明毁灭的悲惨命运。 在已经成为废墟的城市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呢?那个垂泪的人面塑像是不是经历了金星文明的毁灭呢油于这实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所以只有等待人类未来的实地探测,希望这一天能尽早到来。 随机文章卢修斯·科尼利厄斯·苏拉简介诸葛亮为什么会娶一个丑女?背后原因可能比你想像的还不单纯盘点b站十大洗脑神曲,让您欲罢不能走火入魔(内附试听)银河系是不是整个宇宙为什么,银河系是宇宙中一粒尘埃怎么查看自己的超能力可行性,三大条件助你觉醒超能力(白费力)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