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英雄中,“花和尚”鲁智深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是为《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鲁智深本名鲁达,鲁智深原名鲁达,是关西人氏。他早年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种谔)麾下从军,积功至关西五路廉访使。后来,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镇守渭州,麾下却没有将领帮护。老种便将鲁达调拨到渭州,让他在小种的经略府担任提辖官。后来,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缉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

这样的人入寺做和尚,注定也不是个循规蹈矩的好和尚,吃酒、行凶、醉打山门,把五台山一帮大小和尚折腾个够。一系列恶行之后,即使五台山的当家和尚智真长老一再护佑,也不好给众僧一个好的交代,鲁智深再也无法在五台山安身,只得离开,手持智真长老的介绍信前往东京汴梁大相国寺投奔自己的师弟智清长老。
鲁智深离开五台山文殊院时,在山下铁匠铺打了一条水磨禅杖、一口戒刀,便取路往东京而去。这一路上也是不得平静,“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到了大相国寺后,鲁知深被打发到郊外去看菜园子,结果又碰到一帮前来吃白食的地痞混混,为了制服一帮混混,又上演了一出惊世骇俗的“倒拔垂杨柳”。
混混们被制服了,鲁智深俨然成了他们的带头大哥,一帮人厮混在一起,吃酒行乐,好不快活。鲁智深一次酒后演练禅杖,被恰巧路过的林冲看到,两人一见如故,从而将鲁智深引上了一条落草为寇的江湖路。
为搭救林冲,“大闹野猪林”,从此流落江湖,与杨志、武松一同在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十三位,上应天孤星,担任步军头领。他在征四寇的战役中累立战功,生擒方腊后在杭州圆寂,追赠义烈昭暨禅师。
鲁智深的故事通过评书、戏曲等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拳打镇关西”一节更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从而让鲁知深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鲁智深作为水浒当中的好汉,力气绝对能排进梁山前三甲,那么,有人是否记得,鲁智深的禅杖重有多少斤?
关于鲁智深的兵器,《水浒传》“第三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中有过交代,只是一般人往往会忽略。鲁智深入山后,曾因为醉酒一次也收敛不少,一连三四个月没再下山,可是,实在熬不住山上的寂寞,“忽一日,天气暴暖”,鲁智深又“思凡”了,于是,又偷跑下山,到山脚的市镇买醉,结果,听到了“丁丁当当”的打铁声,便循声往铁匠铺而去——
智深走到铁匠铺门前看时,见三个人打铁。智深便问道:“兀,那待诏,有好钢铁么?”那打铁的看鲁智深腮边新剃,暴长短须,戗戗地好惨濑人,先有五分怕他。那待诏住了手,道:“师父,请坐。要打甚么生活?”智深道:“洒家要打条禅杖,一口戒刀。不知有上等好铁么?”待诏道:“小人这里正有些好铁。不知师父要打多少重的禅杖,戒刀?但凭分付。”智深道:“洒家只要打一条一百斤重的。”待诏笑道:“重了。师父,小人打怕不打了。只恐师父如何使得动?便是关王(关公)刀,也只有八十一斤。”
智深焦躁道:“俺便不及关王!他也只是个人!”那待诏道:“小人据尝说,只可打条四五十斤的,也十分重了。”智深道:“便依你说,比关王刀,也打八十一斤的。”待诏道:“师父,肥了,不好看,又不中使。依著小人,好生打一条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与师父。使不动时,休怪小人。戒刀已说了,不用分付。小人自用十分好铁打造在此。”智深道:“两件家生要几两银子?”待诏道:“不讨价,实要五两银子。”智深道:“俺便依你五两银子,你若打得好时,再有赏你。”

鲁知深的禅杖,他原本想要一百斤重的,可是铁匠铺的伙计告诉他,关王爷的青龙偃月刀也才八十一斤,你要一百斤的,使不动的。鲁智深说,关王爷是人不是神,他能使八十一斤的刀,俺的禅杖也照八十一斤来打造。结果,小哥仍然磨叽:“肥了,不好看,又不中使。依著小人,好生打一条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与师父。”于是乎,鲁知深也没再强求,就依了小哥,付了银子,就跑附近的酒铺喝酒去了。
鲁智深被赶下五台山时,又专门来铁匠铺中取回了六十二斤重的水磨禅杖与戒刀,从此,这两样兵器就成了鲁智深须臾的标配,随他征战四方,直至圆寂。
在此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宋代的一斤(市斤)与现代的一斤是不同的,宋初官秤斤重的680克,到北宋中叶的640克,到南宋初期的625克,一斤相当于现在的0.7~0.8斤。宋江梁山聚义之时,是北宋末期,那时的一斤也就约现代的0.7斤,六十二斤就是四十三斤左右。这样的份量,像鲁智深这样的大力士挥舞起来,是能挥洒自如、得心应手的。
北宋开决黄河大堤,令宋朝最为繁荣的地区一去不返
在史上,有一件极其悲痛的事件,该事件与长沙大火、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为抗战时期的中国三大惨案,这便是1938年的“花园口决堤”事件。其时,日军沿津浦线南下,依靠其机械化部队的优势已攻陷了徐州,并欲趁机再沿陇海线西进,以侵占我国的中原腹心地带。国民政府为迟缓日军的攻击,便於1938年6月9日,决定采取“以水代兵”的方法,下令扒开位於今河南省郑州北郊的黄河渡口--花园口。 花园口一被扒开,滚滚黄河改道南下,一泻千里,最终形成了豫皖苏约30万平方公里的黄泛区。据不完全统计,因该事件直接淹死与饿死的民众多达近九十万,受灾人口千万以上,民房被冲毁140余万所,耕地被淹没2000余万亩。黄河之水所到之处,房倒屋塌,灾民遍野,有390多万人因之离乡背井。且直到1947年的花园口被堵复,每年逢黄河汛期时,黄河之水都会泛滥,淹没农田,而洪水过后有经常是蝗灾,且被黄河冲刷过的耕地,到处是沙丘,地表突兀,根本无法耕种,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就是受此间接影响。 “以水代兵”的事件,在我国的史籍上很早就有记载。而最早得追溯到春秋末期,晋国的智伯瑶‘水灌晋阳城’,可惜智伯虽很聪慧,却刚愎自用且贪得无厌,欲灭不成,却反被赵氏策反了与,三家共灭智氏,也奠定了韩赵魏三家分晋的格局。战国末期,秦国为攻破魏国国都,水灌大梁城,将这一在当时天下最为繁华的都邑变成了一片泽国等等。 而在历史上对后世影响最久的“以水代兵”事件,还属两宋之际的杜充“黄河决堤”事件。在的时候,两淮地区(也即今豫东、皖北、苏北)无疑是当时最为富饶繁华的地区。自唐中期以后,关中平原及河洛地区多经战乱残破,也就渐渐地衰落下去了,而汴州(今河南开封)利用其便利的水运,渐渐地繁盛起来。诗人的在其《长相思·汴水流》中即写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唐朝末年,汴州成了朱温的根据地,后来朱温废唐自立,为梁太祖,建都於此。虽后唐灭梁,迁都於洛阳,但洛阳多遭战乱残破,始终不敌汴州繁华,后晋、后汉、后周乃至北宋亦都建都於汴州。其时,不止汴州一地繁华,其周围的两淮地区也是当时宋朝最为繁荣的区域。而如今,我们都知道这一地区也基本上就是后来的黄泛区,是我国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在前不久,某著名公司在招聘时,还特别强调不招取黄泛地区的员工。 那造成当初宋朝最为繁荣地区,其繁荣一去不复返的始作俑者,便是两宋之际的杜充。北宋末年,金兵大举南下,时任东京留守的杜充不敢与金人交锋,为阻止金国的东路军,便下令开决黄河大堤,使黄河水自泗水入淮,企图以此阻挡身后金兵。其结果却并没有阻止住金国东路军,还徒令所经区域的百姓被淹死二十万以上,因流离失所及灾后瘟疫所遭成的百姓死亡人数更是数不胜数。使得北宋时期这一最为富饶繁华的地区也毁于一旦,近千万人无家可归,而成为难民。 宋金之际,中原长久战乱,以及金朝的吏治腐败,未能及时、有效地治理黄河。而终使得黄河自杜充决堤后,便改道南下、夺淮河入海,而黄河的含沙量非常大,夹杂着大量泥沙滚滚而下,淤塞了下游的入海通道,抬高淮河下游水系的水位,致使洪水排泄不畅,四处泛滥,而使得淮河的下游水系变得紊乱,从而导致了两淮地区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百姓流离失所。所以,元明清时期,都曾持续不断地大力地治理黄河。 源於皖北地区的《凤阳花鼓》中写道的: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十年倒有九年荒。即是反应了该时期,两淮地区灾祸连连的状况。当然,也是背锅侠,至明末清初,连明祖陵与古泗州城都淹没於洪泽湖底了。而洪泽湖、骆马湖及苏鲁交界之处的微山湖、昭阳湖等湖泊都是形成与黄河夺淮入海期间。直到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今兰考县)北岸铜瓦厢决口北徙,才终止了黄河夺淮的局面。 而1938年的黄河花园口决堤,再次使两淮地区的百姓蒙受长久的苦难,直到1947年的花园口被堵复。新中国成立后,亦用了十余年的时间治理淮河,才彻底改变了两淮地区灾祸连连的历史,这也是两淮地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原因所在。 随机文章请问宋代的兵制分为哪几类?解析宇宙之外的恐怖世界,多个平行世界相同的自己半人马座最恐怖的星球永远白天,三体擎天柱均出自这里秦始皇陵是谁设计的,大秦丞相李斯/80万人建造40年完工探寻美国巨菜谷之谜,大量放射性照射导致蔬菜疯狂生长(辐射变异)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宋朝奇怪天才少年王希孟,一生就留下了一幅作品
中国历史不缺天才,但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神秘。这个的天才少年,简直“就像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来到人间只为画一幅画,随后匆匆而去,甚至在史书上也难觅他的踪迹。他就是王希孟,18岁创作千古名作《千里江山图》,之后便杳无音讯,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中国有两位入错行的,一个是爱写诗填词的南唐后主李煜,一个就是宋朝的书画皇帝。公元1104年,创立“画学”,这是一个专门培养绘画人才的机构,也是古代唯一的官办艺术学校。宋徽宗亲自担任“校长”,入学的门槛当然很高,而且他本人就精通绘画,断了一些滥竽充数之人的念头。王希孟当年13岁,成为30位学员中的一人。 然而三年后的宫廷画考,王希孟竟然“挂科”了。宋徽宗虽然不是个好皇帝,但是对艺术却从来都是,极其严格。于是乎,宋徽宗便把他打发去了“禁中文书库”,负责文字处理的工作。王希孟并没有因此灰心,最终还是让宋徽宗注意到了这个侍奉在自己左右的少年。 宋徽宗觉得王希孟“其性可教”,于是亲自出马给他指点笔墨技法。要不说是名师呢,在宋徽宗这位老师的指导下,王希孟的画艺精进,下笔如有神助。他立志要画一幅山水巨作,超越前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徽宗嘉其志,给他准备了最上等的颜料。公元1113年,游历之后的王希孟回宫,历时半年画好了这幅《千里江山图》。一经出世,便惊为天人,谁能想到这竟出自一位18岁少年之手。 这幅画我不必赘言,如此长的山水画,随便截取一帧都足以震撼人心。讽刺的是,这幅画历经坎坷却流传了905年,而宋徽宗与王希孟的结局都不太好。宋徽宗就不必多说了,被金人掳走9年,最终死在五国城。王希孟在做完此画不久之后也去世,据说是画了《千里饿殍图》惹怒了宋徽宗,把他给杀了。但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已经不得而知。 陈丹青说:“他出生在山水画的,画这幅画的时候正好18岁,早一天不行,晚一天也不行,只能说是上天让他来干了这件事!”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后,他就像闪耀星空的流星一样,划过夜空便消失了踪迹。 随机文章《三国演义》把黄忠描写成老将但其实五虎将之中他年纪最小明皇帝独宠老妃…白头叹没子!太监突跪地「一句话」吐真相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威力惊人,导弹可摧毁120座中型城市中国最新型枭龙战斗机曝光,单价疑为2500万美元回光返照一般持续多久,短则几小时/长则一两天(身体抗拒死亡爆发)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