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趣闻

秦始皇死后,他的尸身是如何运回咸阳的呢?

时间:2023-08-0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于沙丘,这是他的第五次东游,没有想到这也是他的最后一次巡游,当场丞相李斯、赵高、胡亥三人,下定决心秘不发丧,一定要将秦始皇尸身运回咸阳后,在确定大秦帝国的第二位皇帝应该是谁。

image.png

  沙丘与咸阳相隔甚远,这几人是如何将秦始皇尸身带回咸阳的呢?并且没有被人发现。首先来说秦始皇死后,他们为何要秘不发丧

  秦始皇对于中华大地的统一,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过这不能抵消他残害百姓,加重赋税的残忍做法,因此秦始皇是最具争议性的一位皇帝。始皇帝的近臣无非不过赵高、李斯,胡亥是秦始皇的二儿子,也就是接任皇帝之位的秦二世。扶苏是万民敬仰的人,只是因为他的能力高,而且善待百姓,很多人都认为秦始皇死后,接替其位的人是扶苏,可惜当时秦始皇死后,扶苏远在外统兵,只要扶苏在胡亥登基之前,没有登上皇位,他依旧有把握能够将皇位取得。

  可赵高与李斯支持的是胡亥,就是由于胡亥头脑简单比较好控制,因此才会选择秘不发丧,最终依靠胡亥的提前上位,李斯的反复劝说扶苏,并将扶苏带回咸阳后害死,最终确立了胡亥的皇位。

  我认为秦始皇生前不立太子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认为自己根本不会去世,秦始皇一直在寻找长生不老药,并且一直炼制丹药,自认为可以延续自己的生命,可是谁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骗自己的,这些有名气的道士,只不过是看重了秦始皇的金银。

  秦始皇想要传万世的想法,本身就是不对的,不立太子、吃所谓的不老药、加重各地赋税、修建长城,这些没有一个是强国利民的做法。总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秦始皇太过于自私。再次来说赵高、李斯运送秦始皇尸体为何不会被人察觉

image.png

  根据官方的说法,秦始皇死后,这些人立马将秦始皇的尸体装进一个豪华的通风马车里,来缓解其身体腐烂的速度。不过当时的秦始皇死亡的时间是在六月的时间,加上古代并没有很好储存尸体的方法,没有走了几天马车上臭气熏天。

  赵高非常聪明直接将马车上放入大量的死鱼,死鱼的腥味非常重,以至于路上的人都认为这是鱼腥味,足足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回到了咸阳宫。也有可能是秦始皇一生喜怒无常,根本没有人敢对其妄加猜测,

  因此尸体被成功运回咸阳,胡海如愿以偿的登基,扶苏心有不甘的死去。综上所述:赵高与李斯的想尽一切办法将始皇帝尸体运回咸阳,无非不过两点,第一能够为自己谋取更高的官职,第二铲除朝中的对手,让自己成为实际的掌权人,最终赵高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汉高祖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专门派人给秦始皇嬴政守墓?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秦始皇嬴政身高竟达两米 关于秦王体态的奇怪传闻

其实,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任何画像,我们所看到的这幅秦始皇画像,是现代国画家刘旦宅于1959年参考著名画家的《历代帝王图》摹本的古画风格创作的。由于没有秦始皇的真实画像留世,因此关于秦始皇的长相,自灭亡之后一直是,莫衷一是。主要说法有两种。网络配图 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身形猥琐。西汉史学家在《·秦始皇本纪》中援引秦国尉缭的话说:“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早年毕业于日本九洲医科大学的郭沫若据此推断,认为秦始皇在生理上有明显的缺陷。他在《十批判书》中说:“蜂准”,即马鞍鼻,就是说秦始皇是塌鼻梁;“长目”,疑为“马目”,形容秦始皇的眼球像马眼一样突出;“挚鸟膺”,俗称鸡胸,就是现今医学上所说软骨症;“豺声”,指嗓音嘶哑,说明秦始皇患有气管炎症。影片《刺秦》中由李雪健扮演的秦始皇就是这样一个身形猥琐、体质羸弱的形象。 另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高大威猛。北宋学者李?等人编纂的《太平御览》卷八六《皇王部》中说:“秦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鼻”。西汉《纬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从这些书中,我们基本上可以推断出秦始皇的长相:虎口,形容他的嘴巴很大;日角,指他的额头凸起;隆准,说他是高鼻梁;长目,指他的眼睛细长;鸷鸟膺,形容他的胸肌发达。影片《英雄》中由扮演的秦始皇就是这样一个高大威猛、的形象。 对于秦始皇的长相,竟然有如此大相径庭的说法,那么,哪一种说法更趋于历史的真实呢?我们从一些古代典籍中或许能找到答案。南朝宋裴驷所著的《史记集解》,是存世最早的《史记》旧注,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裴驷在这本书中援引学者徐广的话说:“蜂,一作‘隆’。 蜂,虿也。高鼻也”,故此《太平御览》直接写为“隆准”,可见古人认为蜂准就是“高鼻梁”;“长目”,顾名思义,就是细长的眼睛。由于古时“长”和“大”相通,因此《太平御览》直接写为“大目”,所以长目就是“大眼睛”;“挚鸟膺”,《史记集解》中说:“鸷鸟,鹘。膺突向前,其性悍勇”,可见挚鸟膺就是形容人的胸脯像鸟兽一样丰满;“豺声”,即豺狼之声,形容声音洪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绝不是郭沫若所说的在生理上有明显的缺陷,身形猥琐之人,而应是魁伟轩昂的帝王之相。网络配图 关于郭沫若丑化秦始皇的原因,一方面出于他原有的学术理念,同时也是其有意用秦始皇来影射蒋介石,批评蒋介石的独裁政治。为此,他在20世纪40年代写下了诸如《十批判书》等系列文章,对秦始皇进行了猛烈的鞭挞。之后又写了小说《秦始皇将死》和历史剧《》、《虎符》等,以更加生动的形象来演绎秦始皇的丑恶,其中《高渐离》是其丑化秦始皇系列作品中的巅峰之作。 关于秦始皇的长相,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的身高。《太平御览》卷八六《皇王部》中关于秦始皇的身高有这样的记载:“长八尺六寸,大七围,手握兵执矢,名祖龙。”《纬书》中的《礼纬》也有同样的记载。这个八尺六寸是多高呢?据《秦史稿》记载,秦制一尺合现在的23.1厘米,这么算来秦始皇的身高就有1.98米还多。这一点可以从秦始皇佩剑的长度找到佐证。《史记·刺客列传》中记录了一次著名的谋杀事件。 在秦统一中国的前一年,强悍的秦军正在准备消灭燕国时,一个叫荆轲的使者带着燕国地图来到秦国,准备献图给秦王,其实献图投降是假,刺杀秦王才是真。书上是这样描述的:刺客荆轲手持匕首刺杀秦王时,绕柱奔逃的秦王企图拔剑还击,三次拔剑而剑竟然不出,几乎被杀。后有大臣提醒:“王负剑”,秦王乃拔出佩剑,八创荆柯,遂。司马迁对此解释说,由于秦始皇的佩剑太长,所以不能及时拔出来。网络配图 那么,多长的佩剑能让秦始皇拔不出来呢?西汉桓宽《盐铁论·论勇》中说:“荆轲怀数年之谋而事不就者,尺八匕首不足恃也。秦王惮于不意,列断贲、育者,介七尺之利也。” 意思是说,荆轲拿的是一尺八寸长的匕首,而秦始皇佩带的是一柄长约七尺的利剑,七尺就是161.7厘米。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在《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中也讲,秦始皇的佩剑长约七尺,将近1.62米。可以设想,当年秦始皇在刺客紧逼的奔跑中,要拔出将近1.62米的佩剑确实不易。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秦始皇的长相一定是高大威猛,如果他身形猥琐,又怎能挥动起如此之长的佩剑“八创荆柯”呢?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虽然后人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但是他建立的大一统封建帝国的历史功绩,是任何人都无法抹煞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秦始皇秦朝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