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家三代英主,都看不出司马懿有异心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导语:
曹操努力了一辈子,打下了曹魏的江山。可是只传了三代人,就被司马家给夺取了权力。为什么司马懿能够在年纪那么大的情况下,夺取权力呢?
除了自身的努力,其实客观原因也有很多。司马懿的成功是时局和自我能力结合后,所造就的结果。

01司马懿多次手握军权 ,在军中有极高威望。
司马懿曾经取代杨修,成为曹操的秘书。杨修的聪明才智,我们都清楚。所以司马懿压根就不比杨修差,甚至比杨修还要聪明。
在曹操身边实习了一段时间以后,他从曹操身上学习了大量军事指挥的知识,可以说曹操就是他最好的老师。
曹操去世以后,曹丕建立了曹魏王朝。此刻的司马懿完全得到了曹丕的重用,当然司马懿此刻最重要的作用不是带兵打仗,而是留守后方。

在曹丕看来,曹参虽然能征善战,却少不了萧何在后方的支持。所以曹丕把司马懿当成了自己的萧何。
曹丕发动两次伐吴之战的时候,司马懿都是负责留守许昌,为曹丕主持朝中大局,并且为曹丕解决后援粮草的问题。所以司马懿相当于曹丕的荀彧、萧何,是个不可或缺的人物。等到魏明帝曹叡登基以后,司马懿作为辅政大臣之一,带兵击败了孙权和诸葛瑾,并且斩杀了张霸,从而威震天下,被魏明帝封为骠骑将军。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上庸地区的孟达表示要投降,如果孟达真的投降诸葛亮,那么关中之地,曹叡可就不要想了。所以说这个时候,司马懿足足赶了八天路,到了上庸城,就斩杀了孟达。平定了这一场灾祸,从此司马懿在军中的威望逐渐提高。
此后司马懿成为了对抗诸葛亮的主力,诸葛亮多次北伐,都被司马懿给挡住了。他的存在有效地遏制了诸葛亮北伐的进程。
初,达与亮书曰“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则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及兵到,达又告亮曰“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上庸城三面阻水,达于城外为木栅以自固。帝渡水,破其栅,直造城下。八道攻之,旬有六日,达甥邓贤、将李辅等开门出降。斩达,传首京师。俘获万馀人,振旅还于宛。---《晋书》
所以司马懿在这段时间,培养了一大批雍凉猛将,他们对司马懿的感情十分深厚,这为后来司马懿政变夺权,建立了军事基础,至少边疆地区的大将们,是百分之百忠于司马懿的。

02司马懿能够蛰伏多年,躲过了曹家三代英主的怀疑。
司马懿最早是不打算做官的,曹操唯才是举的政策,侮辱了他们这些所谓的士族人员,所以他们以归隐作为一种无声的抵抗。
魏国既建,迁太子中庶子。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与陈群、吴质、朱铄号曰四友。迁为军司马,言于魏武曰“昔箕子陈谋,以食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二十馀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魏武纳之,于是务农积谷,国用丰赡。帝又言荆州刺史胡修粗暴,南乡太守傅方骄奢,并不可居边。魏武不之察。---《晋书》
不过曹操知道司马懿有才,不管用什么办法,都会把司马懿给弄出来。只要你有才华,那么就可以到他那儿做官,这是曹操用人的标准。
司马懿成为曹操的秘书以后,行事非常低调,不该说的话,从来不会多说一句。所以曹操对司马懿还是比较放心的,而且司马懿已经彻底放弃了汉朝,表现得完全忠于曹操,甚至顺着孙权的意思,鼓励曹操称帝。
这一系列的操作,使得曹操并没有对司马懿采取什么极端的做法。司马懿此刻一直辅佐太子曹丕,所以紧接着又成了曹丕的好友。
在曹丕登基以后,司马懿献出了一系列的计策,但是他依旧比较低调,不愿意跟别人争夺功勋,更不愿意主动要求权力。所以尽管曹丕认为司马懿是有雄心之人,却也没有想到他会篡位,所以曹丕临死之前,依旧让司马懿辅政,可见司马懿再次躲过了一劫。曹叡上台以后,前期基本上依靠司马懿帮助他对付东吴和蜀汉,所以曹叡对司马懿也很信任。不过伴随着军权越来越大,司马懿的权势也逐渐提高,这引起了曹叡的不满。所以曹叡多次拿走了司马懿的兵权,可是每次出了问题,曹叡还是要找司马懿来帮忙。似乎整个曹魏只有司马懿会打仗,且能够放心地交付军权。
这么一来二去,曹叡渐渐也放松了对司马懿的怀疑态度。毕竟司马懿为曹魏立下了那么多战功,又是三朝老臣,如果废了他,岂不是寒了天下人的心?就这样司马懿躲过了曹家三代人的怀疑。

03曹家宗室明争暗斗,给了司马懿钻空子的机会。
曹操的儿子实在是太多,其中嫡出的几个就开始争权夺利。尤其是当时的曹丕和曹植兄弟俩,斗得不可开交。曹植有一帮亲信,为此曹丕自然也要有一帮人辅佐,司马懿便是其中之一。
此后曹丕又和鄢陵侯曹彰斗法,最终逼迫曹彰交出军权来。曹丕的儿子曹叡当政时期,曹家还没有什么内乱。
不过曹叡去世之前,他从众多大臣之中,选拔了两个辅政大臣,一个是司马懿,还有一个就是大将军曹真的儿子曹爽。曹爽年轻有为,又是曹真的儿子,所以成了辅政的主力军。他上台以后,起初对司马懿还算比较恭敬,可是时间长了以后,曹爽就开始怠慢所有人,包括小皇帝曹芳。他甚至认为曹芳就是一个傀儡,这国家的大权始终应该掌握在他曹爽手里。所以说皇帝和曹爽之间的矛盾再次彰显了出来。所以说曹家的内斗是很少有间断的时候的,一旦他们内部斗争起来,那么得利的当然是外人。所以说司马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夺取了曹魏的大权。
遂免爽兄弟,以侯还第。初,张当私以所择才人张、何等与爽。疑其有奸,收当治罪。当陈爽与晏等阴谋反逆,并先习兵,须三月中欲发,於是收晏等下狱。会公卿朝臣廷议,以为“春秋之义,‘君亲无将,将而必诛’。爽以支属,世蒙殊宠,亲受先帝握手遗诏,讬以天下,而包藏祸心,蔑弃顾命,乃与晏、飏及当等谋图神器,范党同罪人,皆为大逆不道”。於是收爽、羲、训、晏、飏、谧、轨、胜、范、当等,皆伏诛,夷三族。---《三国志》
司马懿夺权以后,杀掉了曹爽和若干曹家宗室,彻底掌控了整个曹魏王朝,这才去世,享年73岁。此后他的儿子司马昭和司马师继续把持朝政,等到孙子司马炎上台以后,篡位登基,建立了西晋王朝。

总结:再厉害的对手,也比不上不团结的队友。
曹魏是曹操打下的天下,那个时候不管是曹家宗室还是夏侯家,全部都非常团结。他们始终围绕着曹操转,所以曹操才能够创立那么大的功业。
曹丕时期就出现了曹家子孙内斗的情况,所以曹魏集团在这段时间一直没有任何发展,能够维持下来就很不容易了。
等到曹叡去世以后,曹家的内斗就更加频繁了,所以说不是司马懿非要强行夺取曹家的天下,而是曹家人自己不争气,拱手把天下给让出来了。
这让我想起了多尔衮和豪格争夺皇位的事情,这两个人最终为了满清的基业,索性一个都不做皇帝了,而是让顺治登基称帝,这才有了满清两百多年的基业。
参考资料:
《三国志》
为什么三姓家奴吕布死后一代奸雄曹操不继续霸占绝世美女貂蝉呢
众所周知,是中国古代之一,据说貂蝉只是山西的一个村姑,是部将秦宜禄的妻子(有人说叫杜绣娘),她是司徒的义女,为了报答收养之恩才献身连环计诛杀。 而在《三国志平话》中,貂蝉是吕布的正妻,姓任名红昌,貂蝉只是她的小名,在和吕布失散后才流落到王允家,成为一个歌舞婢女。 其实貂蝉这个人物在真实历史上是无法考证的,我们就暂且说她只是《》中王允的一个婢女吧。无论貂蝉的身世如何,他都是在吕布死后就销声匿迹了。 而向来喜欢美女,尤其是刚死去丈夫的少妇,他是三国时期典型的“人妻控”。 可为什么吕布死后曹操不继续霸占绝世美女貂蝉呢? 笔者认为曹操不敢霸占貂蝉还是因为这位她之前的丰富经历。 首先,古人对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往往非常迷信,只要是是貂蝉跟过的男人,统统都没有好下场。在当时的人看来,貂蝉就是一个天生的“克夫”相,虽然她有之貌,可曹操也想多活几年啊。 其次,曹操是一个做事非常谨慎的人,貂蝉曾经为了帮助王允诛杀董卓,不惜献身挑拨吕布和董卓之间的关系。 要知道,吕布和貂蝉的爱情是千百年来世人所传颂的,曹操杀了貂蝉最爱的吕布,如果曹操非要在吕布死后对貂蝉霸王硬上弓,谁知道貂蝉会不会哪一天会想办法为吕布报仇呢? 在曹操看来,貂蝉就是一支“带刺的玫瑰”,稍不注意就会被扎得鲜血长流,而且这“刺”上还可能有剧毒。 总之,曹操没有霸占貂蝉的原因不是他不想,而是不敢,因为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随机文章杨广弑父夺位:只是因为杨广想得到后宫妃子陈氏?美国伊沟韦尔郡机场,全球最高的机场(10%飞行员敢飞)斯蒂芬·威廉·霍金简介,概括霍金的一生事迹(探寻宇宙奥秘)土耳其SOM巡航导弹,可在防空系统外精确打击目标石头鱼有毒为什么能吃,让人致命的毒在哪里/怎么祛除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一代奸雄曹操座下大谋士,却被诸葛亮骂死
在末年先后击败二袁、、等豪强,多次以弱克强,最终统一北方,为后来新的大一统国家奠定基础。这一切都离不开其帐下“文臣如云,猛将如雨”的局面。虽然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曹操手下的这些能臣们却比较特别,那就是虽然没有明确的排名第一的武将,却始终有明确的排名第一的谋士。 从整体来看,是曹操手下的第一大谋事,这自然没有争议。不过在曹操早期,这个位置却是由承担的。大谋事郭嘉在曹操最困难的时候,屡次奉献奇谋,协助其灭吕布、,击败,而且还前瞻性的让曹操压制羽翼未丰的,贡献巨大。 郭嘉英年早逝,自然整体贡献不及荀彧。不过早期的时候,由于郭嘉体弱多病,曹操为了照顾他,始终将他带在身边,没让他独自或辅佐武将出征,并且专门设置了一个职位叫做“军师祭酒”,祭酒的意思就是一种祭祀职位,意思就是不会外出征战。郭嘉的性质与的非常相似,张良起初也因为体弱多病,一直被留在身边,只是刘邦不及曹操思虑周全,未设置专门职位。郭嘉死后,历届军事祭酒最后都位列三公九卿,其中成就最高的当属。 在中国民间,王朗的名气非常大,然而却并非什么好名声。《演义》第九十三回“归降,武乡侯骂死王朗”一段流传数百年,民间流传说“气死、骂死王朗”,把王司徒说的非常不堪,甚至那段“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即将归于,何面目见二十四先帝乎?(《三国演义》)”一度成为网红段子,虽然未曾读过三国的人亦能背诵流利,王朗的小人形象格外深刻。还有一些人认为,就算是被骂死,以王朗的地位,也不值得跟周瑜相提并论。其实这两个观点,需要很好的纠正。 首先,真实的历史上,王朗虽然死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那年即公元228年,但是当时他已经年迈,并未出征。而且之前就是祭酒,本来就是不会出征的职位,更何况此时已位列三公。王朗早期单人会稽太守的时候,还曾经带兵抵抗,因此可以判断,到了的时候,王朗至少也有个六十岁。魏国人才济济,老迈的王朗绝对不可能随军对抗诸葛亮。而且这个年纪早就爬不上马了,更不会被骂一通后从马上摔下来。 其次,王朗的存在对于三国中后期局势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曹操时期,王朗担任魏郡太守,相当于的直隶总督,比现在的北京市长职位还厉害。称帝后,吴国和蜀国爆发了。东吴向曹丕称臣,准备联合魏国消灭蜀国。 曹丕对此犹豫不决,部分大臣认为此战双方必然两败俱伤,是魏国出兵的大好时机。王朗提出了意见:吴国和蜀国之间的战争还没有结束,如果一起灭蜀国,魏国将会承担风险,需要坐山观虎斗以做决定,休养生息继续扩大国家实力差距---事实证明,吴国最后击败蜀军确实没有消耗什么兵力,如果魏国进攻蜀国,需要经过蜀道艰险,可能反而损失巨大。虽说魏国和吴国联合,蜀国灭亡问题不大,但战后极有可能白忙一场,为东吴做嫁衣。 孙权为了联合过魏国对抗蜀国,一度要把儿子送到曹丕身边做人质,以求自保。但是后来因为其内部原因,对曹丕食言。曹丕当时已经当了,对于孙权这种言而无信的情况照理说不能忍,应该实施讨伐。但是王朗认为,为了孙登兴兵不值当,将士们也不心甘情愿,贸然伐吴并没有必胜的可能。魏国应当继续休养生息,恢复人口,二十年后国家兵源充足之后再兴兵讨伐东吴。 从这个角度看,王朗的这一策略,可以总结为:坐观吴蜀两国消耗,自身繁衍人口积蓄粮草,而不首先发兵灭其一家,以确保北权未来拥有绝对优势,降低统一风险----这已经算是后期的《隆中对》(作者诸葛亮)或者《吴中对》(作者)了,对于三国局面能够继续维持、降低平民消耗、并且最终快速统一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最后,要论王朗的地位,与周瑜实际上是不相上下的。周瑜在东吴算是第一武将,到了诸葛亮北伐的时候,王朗身为司徒,也当是魏国第一文臣了。何况王朗早期身为一方太守,曾经与孙策对垒,初期也是一方诸侯般的存在;王朗后期,孙女嫁给了,生下来,贵为的开国。 要论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王朗的名气虽然不及诸葛亮和周瑜,但是在影响上却一点都不输给诸葛亮,更别说周瑜了。王朗在学术上的成就极高,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有文集三十四卷。他儿子王肃继承了发展了他的学说,修订了《家语》等儒家经典,时期王肃被作为先贤在孔庙中跟着孔子享受世人香火。王肃父子开创的“王学”,对于儒家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2000年封建社会的士族阶层的思想有着实质而深刻的影响。 随机文章成语恶贯满盈的主人公是谁?恶贯满盈是什么意思朝堂相争,内乱不止释放恶臭的红笼头菌能吃吗,红笼头菌有毒吗/有毒不建议食用揭秘国外天体浴场,十个天体浴场让您找到目不暇接(宅男好去处)盘点我的世界隐瞒了什么,众多游戏秘籍和神秘事件(让人细思极恐)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