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趣闻

夷陵之战刘备惨败而归 蜀汉的损失到底有多严重

时间:2023-08-12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对真实的夷陵之战,蜀汉损失究竟多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东汉末年分三国,豪杰枭雄并起于草莽之间,而其中影响着整个天下格局变化的就是著名的三大战役。

image.png

  战役结果影响深远,关乎着三足鼎立的格局变化,甚至说是影响着历史走向也不为过。

  对于前两场战役可能大家都是耳熟能详,朗朗上口。但是对于第三场的夷陵之战,可能大家对他印象不深,甚至有的人都没听说过这场战役。

  夷陵之战可以说是为最终的三国鼎立的天下格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正是此役使得蜀汉最终只能称为“蜀汉”,也是此役使得一代雄主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命丧白帝城,那么此役到底发生了什么?蜀汉的损失又何等惨重呢?

  01战役起因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即使对于一个强大的国家而言,也是不得不慎之又慎,非详细谋划而不能实施的。

  在赤壁之战后,孙权和刘备结成的同盟因为失去了共同敌人曹操的紧迫威胁,两方的盟友关系变得岌岌可危。

image.png

  而刘备更是趁着曹操新败,将曹操吃到嘴里还没有消化完的荆州部分城池抢到了手里,这引起了东吴孙权集团强烈的不满。

  但是因为东吴以水军见长,在陆地上同刘备的军队作战讨不到便宜,便只能暂时忍耐,伺机夺回这部分荆州。

  虽然当时没有爆发明面上的武装对抗,但是战争的种子却就此播下。

  刘备以这部分荆州作为根据地,大大地壮大了自己的力量,顺势拿下了益州,把自己的地盘连成了铁桶一块。

  又在汉中之战中一举击溃了曹操,自汉中之战后曹刘孙三方的力量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本来刘备是三方中最弱的一方,但是刘备在拥有益州,汉中和荆州部分区域后,他的地理位置从战略上来说就是三方中最占优势的。

  而且此时刘备的军队乘着大胜之势,纵横披靡,天下难有抗手。

  但是刘备集团如果想要统一天下,那么就存在一个关键点:荆州。

image.png

  因为荆州地处中原腹地,是兵家必争之地,刘备从荆州出兵进攻中原和从汉中进兵那简直是天壤之别。

  但偏偏是这么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却被关羽一时轻敌大意,被孙吴夺走。

  刘备生平的志向就是要学习先祖刘邦,匡扶汉室,一统天下。

  此时眼看毕生所愿终于有希望可以实现,却被孙吴横插一杠,刘备心中自然是恼怒无比。

  所以不论是为了自己的皇图霸业,还是为了二弟关羽的杀身之仇,刘备都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熊熊怒火。

  他不顾诸葛亮等一干大臣的劝谏,毅然决然地倾蜀国之精锐悍然伐吴,却不想这一去才是真正断送了他的毕生心血,彻底绝了统一天下的希望。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刘备发起大军来攻的消息让东吴大惊失色,毕竟此时的刘备早已今非昔比,蜀军更是百战雄师,更何况陆战本就是东吴短板。

image.png

  但事到临头却也不能放弃抵抗,孙权紧急任命陆逊为大都督,让他率军抗击刘备。

  并修书向曹魏示好,请求曹丕出兵夹击刘备。

  蜀军在刘备带领下一路向吴境开进,但是好景不长,陆逊在刘备进军路线上节节抗击,大大延缓的蜀军的推进进度。

  后来两军相互对峙,刘备常遣人去陆逊营寨前骂阵,但是陆逊却置之不理,只是闭门不战。

  因为地形原因,刘备也拿陆逊毫无办法,最终便在夷陵一带下令让人结成连营,因为蜀军人多,连营绵延百里不断。

  刘备本就是大怒兴兵而来,主将带着情绪本就已经是犯了兵家大忌,蜀军也不熟悉东吴地形,如果是一鼓作气长驱直入还好说。

  但是偏偏陆逊避敌锋芒坚守不出,这大大的挫败了蜀军的锐气,随着时间推移,两军对峙了七八个月,此时蜀军已经士气低落,士兵毫无战意。

  而吴军则是养精蓄锐,早就等着厮杀一场了。

image.png

  陆逊最终决定展开战略反攻,并且他还发现了蜀军扎营连着山林,虽然可以起到避暑的作用但是却也让陆逊便于施展火攻。

  后来的结果就是陆逊用了一场大火一举击溃了刘备率领的蜀军,并且还趁着这个机会追杀刘备败兵数百里,差点连刘备本人都成为东吴的阶下囚。

  这正是兵法所说的先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再伺机击破对手,是孙子兵法中的“完胜之道”。

  02蜀国战损

  刘备集团在此役中元气大伤,说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也不为过。

image.png

  积蓄数年的粮草器械毁之一旦,甚至有记载称刘备率领的军队共8万余人被悉数消灭,仅仅只有刘备逃了回来。

  刘备手下的大将在此役中也是阵亡数人,诸如:张南,冯习等人全部阵亡,被困投降的又有数人。

  别督傅肜在突围时为刘备殿后,被困不降,最终力战而死。

  最为关键的是蜀军的精华,那些百战老兵死伤殆尽,此役过后蜀汉彻底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唯一机会。

image.png

  刘备奔波一生,老来好不容易看到大业有望,却不想最终却因为自己而最终功败垂成。

  羞愤和绝望之下,刘备一病不起,最终在白帝城驾崩,死前将军政大权悉数交于诸葛亮,一代雄主就这样黯然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夷陵之战的失败,也是诸葛亮《出师表》中“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典故由来。

  03结语

  战争是一种逼不得已的手段,“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image.png

  刘备失败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因为一时怒气而出兵伐吴,没有在战前做详细的部署和计划安排,没有认真地收集情报,比对分析。

  而且他一意孤行,不顾诸葛亮等众谋士的劝谏。在战争陷入胶着状态的时候又没有清醒地意识到对自己不利的形势发展,不及时改变战略。

  所以就有了最终夷陵之战的失败,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如若荆州不失,刘备能否统一天下?

有人说太厉害了一切事情的发展都如他隆中对那样,要不是的背信弃义,要不是的大意失荆州,将能一统天下。那么实际上这可能吗? 1综合国力 魏:魏的资料不大全,有一说法是“户口60万3千,人口至少有443万2千。”估计其兵力接近八十万,吏三十万左右。魏占 冀、幽、并、青、兖、豫、徐、河南、雍、凉、秦十一州。魏国实力最强,占据中原地区富饶之地。 蜀:现在引用公元263年——死后三十年,第二代降伏魏国时所提交的《士民簿》的数字。根据《士民簿》,蜀的户口和人口是“领户28万,男女人数94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这是由蜀汉政府所提供的资料,应可成为大略的标准。蜀占益、梁二州。为中实力最弱的一国。 吴:吴的资料也不大全,在吴的全盛时期,“户口52万3千,人口240万。”估计其兵力将近三十万,吏十万。吴占扬、荆、广、交四州,扬州本已是富饶之地,加上后来夺取荆州,实力大增。 按照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把三国分为南北两大阵营,以下是几组南北情况的比较(北在前) 人口:北方57%:南方43%(因为当时的背景是以农业生产为主所以人口的多少可以直接反应为经济的情况) 军事:2:1(在冷兵器时代军队人数的多少将反应军事上的强弱。) 人才:15:7 科技:在书籍中我们能查到的新的军事武器除了诸葛亮的连弩就是刘晔的霹雳车了。其他冷兵器应该都差不多。 所以综合国力上北方阵营肯定是远强于南的。 2地理位置 1.川兵出汉中(难):我们从后面的情况可以看到诸葛亮和的数次北伐结果经常都是粮草供应不上而不得不撤退,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川兵北进而言要打就要求速战,不能打持久战,所以一切都将处于被动,所以西川的地理位置是易守难功,而不是有利于主动出击。 2.荆州进军:因为荆州不是刘备一家所有,荆州北方重镇襄阳在曹魏手上,而“南船北马”关羽的胜利只是借水势打败了和,而在后来的野战中他败给了,而且在攻城战中关羽也没有打败。所以从荆州进兵也不可能一马平川。 3政治方面 人们都说刘备是汉朝正统,而曹魏是篡汉所以刘在政治上比曹有优势,事实如何? 1. 奉天子以令不臣,不论谁再说什么都是无用的。我们看以下诸葛亮说的一句话:“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所以在曹操时期从正统而言曹操更有优势。 2. 早在三国前800年就说过“王侯将相有宁种乎”所以在秦的时候才有那么多的起义,才最后推倒了秦,才有机会建立汉王朝。那么我们看看末年也可以说是民不聊生,还爆发了大规模的,而从曹操到(直到诸葛亮死后)他们施行的国策都还是也富国强民为目标(屯田的施行等)。所以在篡汗的时候也只是一些士绅文人出来叫叫,并没有因此爆发其他大规模的反对篡汉的起义。 3. 公元222年东吴称王也打破了“非刘不王”的规定,甚至在229年孙权称帝蜀汉政权也不能有什么举动,至此汉在人们的心中已经开始淡化。 所以综上而言刘备政治上并占不到什么优势,并不能像我党那样做到打一场人民战争,实现得民心者得天下。 总结:以上所说的是东吴完全配合刘的情况下老刘要一统天下尚且难上加难,更何况东吴又不是刘备的手下,东吴集团也有自己的算盘,这也就不能保证东吴不会对刘发动进攻,更不用说全力以赴的为老刘北伐打江山了。 所以我觉得就是关羽不大意失荆州刘备也难统一天下。 最后转用的一句话“孔明得其明主却不得其时也”。 随机文章他3次大呼:2个条约不能撕,1个条约不能签,希特勒不听,自食恶果清最后一位公主活到2004年临终前说出溥仪不敢说的话像蛇的无腿蜥蜴玻璃蛇,能把身体分为数段仅剩头部逃生(天魔解体)揭秘迅猛龙真的很聪明吗,智商比同时代恐龙高/理解人类指挥不可能盘点哈勃望远镜十佳照片,第一名为即将死亡的星球/与太阳相似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三国时期曹丕刘备都相继称帝,为什么孙权慢那么多年?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