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杂谈

杜甫科举失利穷困潦倒是因为哪位权臣?

时间:2023-08-0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杜甫自公元746年进长安以后,就没有得到实质的官做,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科考落榜(实际是李林甫“野无遗贤”造成,当年科考无一人中榜)。杜甫在长安全部靠郑虔(大唐三绝)帮助,后来还有严武、王维、高适、苏源明、岑参等人接济。杜甫在长安虽说也是出入豪门,但是得不到真心朋友的帮助和引荐,曾经陷害李白的张?倒是给杜甫出了个主意,作《雕赋》献给唐玄宗不被看好,后写《三大礼赋》献给唐玄宗,唐玄宗才给了杜甫甲胄参军一职,就是一个看守兵器库的小官。杜甫看不上这个小官的位子,再加上看管兵器库的小兵偷兵器卖,杜甫整日喝酒烂醉搞的旗帜上满是污秽,时常被上司批评,杜甫辞官回家,专心写诗。

杜甫科举失利穷困潦倒是因为哪位权臣?

后来张?帮忙,任杜甫做河西尉,当听高适说做县尉就是鞭笞黎民的官,自己坚决不去。长安遭遇百年不遇的苦雨,下雨下了三个月,院子里都有小鱼游泳了。杜甫靠领太仓米活着,一家人苦熬不了,只好去了奉先。杜甫改授胄曹参军。冬夜回家,冻的杜甫要死,杜甫写了《丽人行》讽刺杨贵妃姐妹,又写了《投赠哥舒翰二十韵》,最著名的是《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回到家中,杜甫的儿子饿死。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带领一家人逃难到陕西富县,在此杜甫被抓回长安。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是杜甫名气当时不大,安禄山的官兵竟然允许杜甫在长安自由走动,但是不能出长安城。杜甫妻子杨氏带领宗文、宗武靠吃野菜、百姓接济生活。

杜甫一人被困长安靠旧友接济生存。在赞公(著名的和尚住持)的帮助下,逃出金光门,直奔凤翔投奔肃宗。肃宗见逃亡而来的破衣烂衫的杜甫忠心可嘉,授予杜甫左拾遗,做谏官。做谏官不久,杜甫卷入宰相房?的门人受贿案和朋党案件,被关进监狱,好在审理杜甫案件的是颜真卿等正直的官员,杜甫才无罪释放。肃宗看不上杜甫,让杜甫回家探亲,他才回到富县。好几年没有消息的杜甫突然出现在一家人面前,悲喜交加。杜甫安顿了家小,回到河南首阳山下的老家窑洞,家族中兄弟姐妹都逃走了,剩下一个弟弟的小妾最近也跑了,就剩下一条狗趴在小妾的床下,饿得不能动弹。杜甫住了几日,回到富县,安禄山的官兵打进了富县,杜甫领着一家人继续逃亡,来到秦州,找到逃难到此的赞公,赞公想留住杜甫在此躲避战乱。杜甫看后地形说不可靠,每有战争,此地都遭到洗劫。在杜甫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白水的县尉来信诚挚邀请杜甫一家去白水。杜甫一家到了白水,县尉并没有见杜甫,仅仅是写信诓杜甫的诗文罢了。

杜甫科举失利穷困潦倒是因为哪位权臣?

县尉碍于面子,给杜甫一家在山野盖了一个草房。杜甫此时写了《三吏》、《三别》、《兵车行》等著名诗篇,杜甫摒弃了旧有的诗文主题,走向人民。冬天,一家人在雪地里捡拾橡子果吃,回到家里,草屋也被大雪压塌。杜甫绝望地领着一家人,挤进流亡大军中,路上小女儿饿得直咬杜甫的肩膀,一路上尸体遍野,到了成都的时候,一行20多家百口人,几乎就剩下3家,杜甫一家幸免遇难。在成都得到高适和严武的接济,盖了草堂,这是杜甫一生最快意的时候。杜甫到成都不久,云南少数民族攻打成都,严武被派来镇压。严武向肃宗请求,赐给杜甫绯鱼袋,做工部检校侍郎,简称杜工部。

杜甫因为和严武是朋友,看不上严武的属下,怕给严武带来麻烦,不久就辞官回到草堂。八月风高,将杜甫的草堂吹毁,杜甫一家人在雨水中渡过一夜。高适和严武派兵修葺了草堂。高适去世,严武也不久去世了,杜甫失去了依靠,一家人顺水到了夔门,在夔门杜甫得到当地人的照顾,得到四十亩官地,种植花草和果树。思乡之情念念不忘,再加上杜甫老病复发,哮喘不断,饮酒逞能骑马摔伤,病情不断加重。“剑外忽传收冀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科举失利穷困潦倒是因为哪位权臣?

郭子仪收复了大唐江山,杜甫闻讯带领家人返乡,顺水来到湖南,在湖南遭遇兵变,杜甫一家漂泊在江面上,遇到苏焕,在苏涣的帮助下冲出重围继续往家乡走。恰逢遇见逃难的李龟年,有了“正是江南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李龟年的嘴里知道李白已经去世,杜甫悲伤不已。李龟年接济了杜甫一些银两,杜甫继续往家乡走,赶上了百年不遇的大雨和洪水,被困在江中,寒冷之中,杜甫一家五日没有吃东西,当地一个官员闻讯,送来牛肉和酒,暴食后,杜甫旧病复发,病死江中。

他虽然生活在科举制度毒害的年代,但是不没有人才代表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杜甫为什么被连续饿了九天?诗圣杜甫的人生经历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男,汉族,712年2月12日生,属相鼠,星座宝瓶座,河南巩县人,历任副处级的左拾遗,正处级的唐朝剑南节度府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一生仕途坎坷,生活困窘,但是却创作出诗歌1400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代表作有“三吏”和“三别”等等,并有《杜工部集》六十卷传世。杜甫是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关系 杜甫的家庭出身还是很光鲜的。他是灭孙吴大将的二十世孙。《旧唐书》记载,杜甫的曾祖父杜依艺曾任巩县县长一职。祖父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官至省部级的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也是四川奉节的县长,因此杜甫享有不纳租税,不服兵役等特权。 但是性格决定命运,杜甫在他父亲去世后,生活很快就穷困潦倒了。杜甫有文人性格的孤傲清高,却一心想从政做官,这种选择错误,注定他会白白努力一场;杜甫还有放纵恣肆的性格缺点,这让他失去了很多的机会和朋友,甚至差点惹来杀身之祸。伟大的诗人杜甫一生经历坎坷,他有几个子女都被饿死了,史书上只记载他有个儿子杜宗武也是一生流落,老死湖南。 笔者从做人和做诗两个方面来概括杜甫的人生经历。 做人:杜甫的凄苦身世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虽然 7岁吟诗,15岁扬名,但是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书记员之类的小官,后世虽称其人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可在唐朝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他有一首《戏为六绝句》写的虽是“初唐四杰”,却是诗人自嘲之意:“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的人生经历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35岁以前:读书和漫游时期 732年,20岁的杜甫开始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江浙生活。五年之后,他去唐朝首都河南洛阳参加考试,落榜了。之后杜甫漫游冀鲁豫,在洛阳遇到,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到,三人同游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济南,分手后又相遇于山东东部,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 二、35岁至44岁:困居长安时期 这一时期,杜甫在洛阳一心钻营,谋取功名。他向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看管武器装备的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科级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在751年正月8日至10日接连举行了三个盛典。杜甫借此机会写成了三篇《大礼赋》,得到唐玄宗的赏识。 三、45至48岁:陷贼和为官时期 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陕西黄陵县西南的鄜州,独自去投,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做正处级的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申辩,被贬为副处级的华州司功参军。其后,杜甫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三吏”、“三别”。即《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48岁至58岁:西南漂泊时期 随着九路官军在河北省临漳县西的相州大败和陕西地区的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逃难,经甘肃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主政成都,杜甫便去投靠他。严武死后,杜甫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杜甫的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 综观杜甫的一生,充满了“致君尧舜上”的求仕思想和 “穷年忧黎元”的凄苦遭遇,可以说没过上几天好日子。但是与他人生际遇完全不同的是,杜甫的诗歌却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让人叹为观止。 做诗:杜甫与其它诗人的比较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 既然杜甫号称“诗圣”,那么,其他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又号称什么?与杜甫的诗歌风格有何不同呢?,笔者在此地把杜甫与别的诗人做个比较吧。 ——诗仙:李白。其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语言清新自然。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魔: 。写诗非常刻苦, 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诗神:。其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如“欲把西湖比,浓装淡抹总相宜”; ——诗骨: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杰:。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如“”; ——诗狂:贺知章。其诗豪放旷达,自号“四明狂客”,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囚:。作诗,惨淡经营,,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奴:。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如“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 ——诗情人:。其诗构思新奇,风格婉约,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为人传诵,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诗状元:。其诗爱国主义思想浓郁,充满大无畏的英雄气慨,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杜甫和这些诗人有如点点繁星,装饰了中国历史的浩瀚夜空。 结尾 公元770年,58岁的杜甫离开四川后客居湖南耒阳,由于被突然的洪水所围困,连续饿了9天。当地县长用小船把杜甫救了回来,以牛肉白酒招待他,难得饕餮一回的杜甫因许久未进食,肠胃难以承受,最终因消化不良而死。直到四十多年后,杜甫的杜嗣业才迁葬杜甫遗骨与夫人弘农合葬于河南省偃师县西北的首阳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