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未解之谜

揭开太平轮沉没之谜 因船上黄金超载?

时间:2023-08-1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让世界为之震惊,而中国也有这样一艘轮船,这艘船被称为“东方泰坦尼克号”,而这两个船的结局也惊人的相似。最近随着吴宇森导演的《太平轮》的上映,让观众了解到“太平轮”悲剧而神秘的历史!不过这艘船仍有许多谜团没有解开,而外界许多传闻也让太平轮渡上了神秘的色彩。一起跟着小编来揭秘吧!

  1949年1月27日,由上海驶往台湾的中联公司豪华货轮“太平轮”在舟山海域外发生撞船事故,随后沉没。船上搭乘的千余人,仅有数十人生还。

点击查看原图

  对于太平轮失事事件,《大公报》在1949年2月2日的社评《海上又出惨剧》中提出了三点疑问,“1.驾驶能力;2.太平轮逾龄、救生设备不全;3.轮船超重。”2月4日,《大公报》再次对太平轮失事提出质问。

  但在民间,关于两船相撞有其他原因,比如1949年2月7日出版的《台湾新生报》总结了民间的三个原因,首先是太平轮抄小路,走错了航线,然后是太平轮装载了600吨钢材严重超载,最后是两船相撞时船员正在喝酒。

  1949年1月27日,小年夜,这是年关前的最后一班轮船。太平轮卖出了508张船票,实际上船人数超过1000人。除了人,船上载满了运往台北的南北杂货,各地政府机关文件,钢材600吨,中央银行卷宗18箱,《东南日报》整套印刷器材和白报纸、参考资料,国民党党史资料,甚至还有两地商家的账本。

点击查看原图

  太平轮原定1月27日上午起航,但由于轮船不停进货直到下午4时半才开航。为了在戒严前出吴淞口,太平轮起锚后加速前进。为怕军方拦截,太平轮一路不点灯,不鸣笛,最后还改变航线。临近年关,终于幸运离开上海的乘客,在船上吃喝、打牌,已经沉浸在了过年的喜悦中。

  晚上11时45分,再过几分钟就是除夕了,那夜,无风,无雨,无雾。还能见到远处小岛上的渔火。迎面撞来的是基隆开出的建元轮,隶属于益详轮船公司,装满木材和煤炭。建元轮开往上海。太平轮与建元轮呈丁字形相撞。吨位较小的建元轮马上下沉,太平轮在最初几分钟似乎安然无恙。

  太平轮甚至还救起了建元轮的不少船员。没过多久,船体开始进水,太平轮起初想往附近岛屿靠岸,可是还未到岸边,就开始下沉。12时半左右,太平轮没顶。失事地点大约为白节山与白洋山、三星山之间的三角区。

点击查看原图

  按照官方说法,当时被救起的生还者36名,其中旅客28人,船员6人,另有建元轮上的2人,这些幸存者最后由澳大利亚军舰华尔蒙哥号救起。此外还有几位幸存者被自发前来打捞的渔民救走,总幸存者有40多人。

  在太平轮遇难之后的当天晚上,300多支火把包围了周曹裔家,周曹裔是中联公司的总经理。愤怒的家属捣烂了周曹裔家中所有家具摆设以及公司办公室。其他股东也都跑掉了。之后,周家把所有家当用于理赔,1950年,周家辗转来到香港再到台湾定居。

  蔡康永在《我家的铁达尼号》一文中写到了自己家族与1949年沉没的太平轮之间的渊源,“爸爸在上海开的一家轮船公司所拥有的船。这家公司的所有轮船当中,最有名的一艄,叫做‘太平轮'。‘太平轮',中国的‘铁达尼号'。……在战乱的时代里,命运之神似乎背负着自己也无法控制的戾气。太平轮开到半路,出事沉没。全船只有36人获救生还。船上漂流散落的珠宝首饰、佛像牌位,让许多附近的渔民大吃一惊,悲喜交杂。”

点击查看原图

  太平轮沉没后没几天,1月31日,北京解放。2月5日,国民政府迁往广州。4月6日,上海法院开审太平轮一案。但那个时候,国民党在上海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人心惶惶,4月23日解放军进入南京。5月20日,台湾戒严。5月27日上海解放。太平轮惨案审理最后无疾而终,所有证词、文件多半留在上海,目前很多保存在上海档案馆,台湾保存着台湾方面诉讼文件和赔偿记录。

  对太平轮失事事件,《大公报》在2月2日的社评《海上又出惨剧》中提出了三点疑问,“1.驾驶能力;2.太平轮逾龄、救生设备不全;3.轮船超重。”2月4日,《大公报》再次对太平轮失事提出质问,在一篇名为《轮船失事原因》中总结认为造成此次灾难的原因首先是抗战胜利后,轮船大量增加,船员素质低下,仅持准考证就可驾船;其次船运公司不注重救生设备。但在民间,关于两船相撞有其他原因,比如1949年2月7日出版的《台湾新生报》总结了民间的三个原因,首先是太平轮抄小路,走错了航线,然后是太平轮装载了600吨钢材严重超载,最后是两船相撞时船员正在喝酒。

点击查看原图

  幸存者徐志浩说,两船之所以相撞是因为大副喝了酒,把驶舵重任交给了三副,三副睡觉忘记了调舵。幸存者葛克回忆:“船难发生,每个人都惊慌失措,争相逃命;救生圈不够,葛克带着妻小往海里跳。

  船沉没,船舱的木板、衣柜、箱子四处飘落。会游泳的人抓着板子就在海上漂浮,不会游泳的、力气小的,没多久就再也见不着人影了。凛冽的海浪滚动着冰冷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小孩、大人的哭泣、尖叫,凄厉地划过深夜。入冬的海水,越来越冷,许多人熬不住冰冷,逐渐失去体温而松手、沉没。”

  据幸存者叶伦明回忆:“他开始努力寻找是否还有生存者,有人伸出手来,就尽量拉住他们的手,让大家可以齐心扒着木桶,等待救援。”澳大利亚军舰华尔蒙哥号,将生还者救上船,换上海员的干净衣服,给他们食物、热饮,送他们到上海,将个人用品一字排开供每个人认领,“未短一张名片,未短一块金元”。

点击查看原图

  在生死存亡关头,也有人性的丑恶。“有人拿着枪支,迫别人让出木板。”“在深黑的夜里,四周尽是哀号惨叫声,却有人划着救生船,不管身边的哭喊求救声,扬长而去。”六十年后,叶伦明依然愤怒。

  太平轮沉没了,但还有更多人搭乘有限的船只从上海到台湾,很多人原以为马上就要返回的,结果就是分隔一生。坐在最后一班太平轮上的逃亡者,永远葬身海底。张典婉说,“一段段生离死别的故事,被可以遗忘的记忆出土,太平轮与其他船队带来了逃亡人潮,国共分裂前的沉船灾难,与战后台湾人的殖民伤痕相遇,那个年代的空白再度接轨,化为安静的分享与聆听。”

  这些与太平轮有关的记忆很快只成了私人记忆,直到2004年张典婉和她的朋友开始拍摄纪录片《寻找太平轮》。张典婉的母亲司马秀媛就是在沉船的前一个月,搭乘太平轮到台湾的,司马秀媛开始了异乡人的生活,嫁给了一个客家人,这个昔日的上海大小姐固执地保留着从前的生活习惯。

点击查看原图

  “2000年10月,她离开人世,我整理她的遗物,发现了她与父亲民国三十五年的上海身份证,一本记事本,上面记满了刚到台湾的通讯录,娟秀的字体细心记下每位朋友联络方式,愚园路、淮海路、金神父路、戈登路……都是她年轻岁月的生活地图。而这些电话却是永远也拨不通的号码,在1949年后。”张典婉对记者说。在历史教科书里,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几乎不曾见闻这些关于离散的生命记忆。

  从2004年底开始,张典婉决定开始搜寻这艘船,以及随它一起沉没的那些家族故事,以记取母亲那代人的流亡。张典婉说,在上海档案馆的这些太平轮档案,自1949年后就再也没有拆封,直到他们2005年前来拍摄纪录片,失落的年代由此被打开。还有那些家族记忆,再次被唤醒。

太平公主出身高贵却不能决定自己的婚姻

对女儿非常宠爱。她的女儿看上了当时已有妻子的,武则天动用强硬手段命令武攸暨赢取公主,并且把武攸暨的原配妻子给杀害了。武攸暨就是唐朝公主的驸马,此后他与公主共同生育了两男两女。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他的名字武攸暨怎么读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第一个字,武,发音为第三声,和舞同音。武,字形上是一个止,停止的意思,一个是戈,古代兵器,也指打斗。止步于戈,表示使争斗停止的意思。武的字义引申保卫人的安全。这里人名作为姓氏,。武攸暨和武则天是同一宗族,因此他们姓氏相同。攸,读音为第一声和悠同音。攸的字形义为迅速走路,或者流水的样子。攸字引申义比较丰富:简单的语气助词;形容久远;水流的样子;场所;迅速消失。攸古时候和悠相通,它们的读音也相同。武攸暨怎么读呢?前两个已经知道读音了。第三个暨字形复杂一些,读音则和寄同音。暨字形是既旦就是将要出太阳,即将日出的意思,由此引申的字义也比较丰富,有看到太阳的意思,也有受限制的事物的意思,有从暨音和及字义一样,以及其他的和,连又等助词,也有从时间上形容直到什么时候,暨字用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暨字也作姓氏,在武攸暨中是作为人名。 武攸暨怎么读并不是很难的问题,平时注重学习历史知识,多读古代历史,能更好的掌握汉语汉字。 李令月和武攸暨 李令月是历史上的,也是武则天最小的女儿。因为这个女儿性情跟武则天最相似,所以也最受武则天的待见。她还未出嫁时,便已有不小的权利,这是一个公主不该享受到待遇,可是李令月却拥有了,这也养成了她从小便的性格。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武攸暨是武则天的亲侄子,本也是才貌平平,但沾了武则天的光便有幸娶了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李令月。李令月和武攸暨的故事便是这时候开始了。李令月因为从小便享受骄纵奢靡的生活,又经常带着她四处游走,所以李令月的见识是不输给一个男子的。而武攸暨呢,老实人一个,从小循规蹈矩的过日子。所以李令月自然是看不上武攸暨的,碍于母后武则天的面子只好与武攸暨表面上过着夫妻生活。私底下,武攸暨是管不了这个骄纵跋扈的公主的,两人的婚姻生活是极不协调的,李令月不像一个妻子,武攸暨也行使不了做丈夫的权利。李令月和武攸暨的故事到这来还没完呢,因为这个李令月遗传了武则天的风流,所以在宫外也是有很多情人的。即使嫁为人妇之后,依旧毫不收敛。堂而皇之的给武攸暨戴绿帽子,而这个武攸暨呢迫于武则天的政治权利,也只好忍气吞声的过日子。 李令月和武攸暨的故事是一个悲剧,本就是两个不相配的人在人前做样子罢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是他们无法选择也无法避免的,从生到死这一生都由不得自己做主。 太平公主和武攸暨 历史上的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这个公主自认为可以仰仗武则天的权利便肆无忌惮的任意妄为,在后期更是把朝廷兵力一手垄断。而这个武攸暨则是武则天的侄子,这俩人本是同为武则天的血缘,到底太平公主和武攸暨的故事会是怎样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朝以胖为美,而这个太平公主呢更是四肢健硕,宽额大脸。所以放在当时可是一个一等一的美人儿,这个公主从小便得到武则天的宠爱,一直以来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等到这个公主情窦初开之时,唐高宗便开始为她寻觅驸马。当时看中的是朝中大臣薛曜之子。一族在当时可是大族,这样的连亲倒也不算委屈了太平公主。后唐高宗离世,武则天一揽政治,武则天称霸天下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这天下都变武的。太平公主和武攸暨的故事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了,武则天为了巩固姓氏先是杀了的女婿,然后利用自己的亲生女儿的婚姻来做政治上的筹码。她将太平公主嫁给她的侄子武攸暨,这样便是亲上加亲了,所以武攸暨就成为了太平公主的第二个丈夫。武攸暨一生平平,并没有什么大作为,与公主共有两子,后先太平公主离世。 说到底太平公主和武攸暨的故事就是两个被政治利用下的可怜之人相互取暖罢了,她们的对婚姻从来都是麻木的,也从由不得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太平天国最猛的6大名将 被凌迟3000刀不吭声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