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未解之谜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时间:2024-05-1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飞机径直撞向了南极火山,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炸声,257人永远地留在了南极!

《新西兰航空901号班机空难》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发生在世界尽头的一场空难,一架满载257人的观光旅游航班,一如既往的朝着南极洲出发,所有的人都举起了相机,想拍下南极那令人着迷的美景,可一座近在眼前的火山却无人关注,最终飞机撞向了火山,造成了新西兰历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

那么当年在飞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下面我们就穿越回1979年,带大家重新梳理一下事件的细节

南极·埃里伯斯火山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人们发现最晚的大陆,它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南极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也被人们称呼为世界的尽头。

这里虽然没有常住居民,但是人类探索的脚步早已到达这里,在南极大陆上,人类建立了科学研究站,来自各个国家的科学家经常会来到这里做研究。

不过最吸引普通人的,还是南极壮阔的风景,奇闻观察室-毕竟这世界上最南端的冰盖大陆绝大多数人毕生都难得一见。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地球上最南端的活火山-埃里伯斯火山(Erebus Volcano),它是南极洲第二大火山,位于南极洲的罗斯岛之上,海拔高达3,794米,景色非常的漂亮。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Erebus Volcano

就因为南极充满了神秘和令人痴迷的风光,所以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对这块土地着迷,可无奈这里的条件实在太恶劣,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望而却步,但只要有需求,就自然会有供给,你要能出得起钱,就是去火星,也有人能给你送上去,所以面对 南极观光旅游这样庞大的市场需求,新西兰航空决定开通一条专门通往南极的旅游航班。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新西兰航空海报

这样游客们不需要冒险,只要在飞机上就可以领略到壮阔的南极洲美景。

1977年2月通往南极的旅游航班正式开通了,这趟航班的路线是从奥克兰国际机场起飞,并带领旅游低空飞跃南极的麦克默多湾(McMurdo Sound),然后当天返回新西兰,整个旅程历时11个多小时。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南极观光航线

虽然飞机的票价不菲,但是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南极,这个机会可是非常难得的,所以机票根本不愁卖。

而新西兰航空确实很用心,为了让所有的游客都能观赏到南极的风光,在飞机中间15%的座位都不出售,以留下足够的空间来方便大家走动,整个飞机也都设为头等舱,为了方便交流,飞机的座舱门经常打开,乘客甚至可以和机组人员聊天。

而且飞机上提供牛排,鱼子酱,香槟等非常丰盛的大餐,所以游客们纷纷称赞航空公司的贴心安排。

执飞航班的是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的DC-10-30型飞机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新西兰航空901号班机

自从航班开通以来从来没出过事故,新西兰航空在业界也很出名,一直以飞行安全而著称。

然而当灾难发生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没有绝对的安全。

消失的飞机

1979年11月28日凌晨8:15分,新西兰航空TE901航班一如既往的从奥克兰国际机场起飞,目的地就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南极。

机上一共搭载了237名乘客,和20名机组成员,从国籍上来看,有200名新西兰人,24名日本人,22名美国人,6名英国人,2名加拿大人,1名澳大利亚人,1名法国人和1名瑞士人。

机长是45岁的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

副机长是37岁的格雷格·卡辛Greg Cassin,虽然在此之前他们并没有飞过南极洲,但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胜任这样的常规飞行完全没有问题。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格雷格·卡辛Greg Cassin

而且飞行工程师戈登·布鲁克斯(Gordon Brooks)之前已经飞过一次了,所以问题不大,由于这是南极观光航班,所以机上特意配备了资深的南极导游,他会通过广播向乘客们介绍沿途的坐标和迷人的风光。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戈登·布鲁克斯(Gordon Brooks)

其中最令人期待的就是飞过美丽的麦克默多湾上空时,飞机会从著名的埃里伯斯火山的西侧飞过,那里的风景最为震撼与吸引人。

乘客们在飞机上享用了丰盛的早餐后,满怀激动的等待接下来的旅程,在经过了4个多小时的飞行,飞机终于到达了南极洲。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南极风光

虽然此时南极的天空中集聚了一层厚厚的云,随时都有可能降下大雪,不过好在云层之下的能见度也有40英里,所以依然可以欣赏到南极的风景

中午12点30分,飞机距离罗斯岛只有70公里了,机长联系了罗斯岛上的麦克默多站,该站是南极洲最大的科学研究中心,规模非常大,从高空用肉眼都可以目击到该基地的存在,而且长期有工作人员驻扎。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麦克默多站

麦克默多站无线电通讯中心批准飞机可以下降到10,000英尺(3,050米)的高度,以目视飞行继续接下来的行程。

可是这样的高度对于满心激动的乘客们来说依旧不够,再加上天空中有大量云层,对视线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影响。

为了满足乘客们近距离的观看南极风光的愿望。

机长吉姆决定继续降低飞机的高度,将飞机降到云层之下,奇闻观察室,这样近距离的视觉冲击将是无与伦比的。

当时飞行安全条例的规定是,不允许飞机下降到低于6,000英尺(1,830米)的高度飞行。

可实际上,新西兰航空为了给旅客提供最佳的观景体验。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新西兰航空宣传册

早将这个规定抛之脑后了,从新西兰航空的旅游杂志中可以看到,很多机长都会选择在麦克默多湾低于限制高度飞行,而且从之前多次的飞行经验来看,在麦克默多湾这样的低空飞行是安全的。

另外麦克默多站无线电通讯中心也曾告诉机组人员,在靠近麦克默多站40英里之内,可以根据需求把高度下降到1500英尺(450米)。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麦克默多湾

中午12点45分,机长吉姆将飞机下降到1500英尺(450米)的高度,然后开启了自动驾驶模式,在这个高度,机上的乘客都显得异常兴奋,因为窗外风景实在太震撼了,大家都举起手中的相机疯狂的拍照留念。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乳白天空

此时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因南极特殊地貌和天气,造就了一种罕见的乳白景象,这个景象是南极洲的自然奇观之一。

乳白景象就是,当地面积雪一片,天空又充满云层,地面景物和天空均处于白茫茫一片,根本就分不清哪是天空哪是地面。

机上的飞行员和工程师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前面的景色是罗斯冰架,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飞机飞行路线

4分钟之后,也就是12点49分,飞机上的地面迫近警告系统 GPWS开始报警,这就意味着飞机已经距离地面很近了。

这是极度危险的,虽然凭肉眼看不清与地面的距离,但是机长吉姆还是立即将机头向上抬升15度开始攀升,可遗憾的是此时已经为时已晚。

6秒钟之后,飞机携带着70吨的燃油,以4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直接撞向了埃里伯斯火山的侧面,并发生了剧烈的爆炸,顿时火焰浓烟四起。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飞机残骸

猛烈的撞击使整架飞机除了尾翼以外,其余部分解体成无数的碎片,残破的机身在山坡上一路翻滚下去,在雪白的地面上拖出了600米长的轨迹。

在如此剧烈的爆炸之下,机上人员的遭遇可想而知。

伴随着飞机的失事,飞机的信号也消失了,外界不断的尝试联系901航班,可都得不到任何回应。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飞机残骸

就这样,901号航班在无数人向往的南极洲上空彻底失去了踪迹。

搜救行动

飞机信号消失之后,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就是距离最近的麦克默多站。

12点50分,麦克默多站尝试多次联系飞机,都没有成功,于是立马就将飞机失联的消息通知了新西兰航空,长风-于此同时,麦克默多站也开始让救援人员做好准备。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麦克默多站

此时大家并没有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因为根据当时的天气,能见度有40英里,这样的能见度,飞机是不可能撞向山峰的,所以大家都认为,飞机要不就是遇到了什么意外紧急迫降了,要不就是通信设施出了问题。

而且按照飞机的燃油量,飞机可以一直飞行到当天晚上8点半,所以新西兰航空只能对那些在机场等候的乘客家人表示,飞机延误了,问题不大,大家需耐心等待一下就好。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机场等候的乘客家人

下午2点钟,美国方面发布内部报告,说新西兰航空901班机已经失联,目前3架救援飞机正准备起飞,前往进行搜救。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救援飞机

可在南极的雪地上,到处都是白色,一时间,难以发现飞机。

晚上9点,搜救队一直在原先预定航路上搜索,仍然是一无所获。

这个时候新西兰航空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事实,901号班机已经失联,而且根据计算飞机的燃油已近耗尽。

随后新西兰航空总部向公众和媒体发表声明:

非常遗憾,我们必须接受飞机已经失联的事实。

这个不幸的消息,对于飞机上257人的家属来说,无疑是一个无比悲痛的,不过大家依旧抱有幻想,他们期待着就算飞机坠毁,应该也会有幸存者,毕竟飞机上有完善的救生设施。

29日凌晨0:55,一架美国的海军飞机终于在埃里伯斯火山的一侧,发现了一些身份不明的残骸,此时还不能确认残骸是否是属于失联的901号班机

很快救援的直升机被派往了现场,不过由于天气恶劣,直升机花费了几个小时,终于在上午9点,降落到了现场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直升机找到坠机位置

并对残骸进行了确认,此时距离飞机失事已经有20个小时了,搜救人员在雪中发现了飞机的垂直稳定器部分,上面清晰可见的徽标说明,这些残骸就是属于大家苦苦寻找的901号班机。

搜救人员在现场没有找到任何生还者,机上237名乘客及20名机员全部罹难。

而且由于飞机的爆炸过于剧烈,又是从高空跌落,受害者的遗体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给事后的整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事后的整理工作

针对遗体的搜索及辨认工作难度非常大,需要病理学家,牙医和警方等多方共同参与,最高峰时期有60人同时在现场进行整理和辨认工作,这不仅要有极强的心理素质,而且还要对抗恶劣的南极天气。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身份辨认工作会议

所有的工作人员分两班倒,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历时一周多的时间,终于将受害者遗体整理完毕,可最后也只确认了213名受害者的身份,另外的16人因遗体残缺严重或者无人认领,所以至今身份不明,还有28人的遗体一直没有找到。

1979年12月20日,在坠机附近的山上,人们竖立了一个木制的十字架,用来纪念在此坠机事件中的遇害者们,木头经过风吹雨淋后坏了,后来被换成了铝制的。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纪念的十字架

政府部门和新西兰航空给所有在这起空难中遇难的人都举行了葬礼并设立了纪念馆,纪念馆就建在奥克兰机场附近。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纪念馆照片

由于空难发生在条件恶劣的南极,飞机的残骸的整理工作难度非常大,最终只能让绝大多数残骸留在埃雷布斯山的山坡上,在寒冷时期,残骸被埋在雪和冰层之下,在温暖的时期,雪消退时,人们依旧可以从空中看到它。

有人在坠机25年之后,从飞机上依旧可以清晰的看到901班机的部分残骸。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飞机残骸碎片

致命的2.1

有关这起空难的原因调查,历时多年,一波三折。

根据现场的调查,发现飞机撞击之时,飞行高度为1465英尺(445米),这个高度远远低于最低限制飞行的高度。

可按理来说,就算飞机飞的低,就算乳白景象是的机组人员看不清楚眼前的火山,但这条航线新西兰航空已经飞行过太多次了,只要按照预设的路线飞行,怎么会撞上火山呢

这些谜团让调查组一直琢磨不透,奇闻观察室-这些只有找到飞机上的黑匣子,才能知晓飞机失事的真相。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901班机飞机残骸

这次跟我们之前讲的空难有点不一样,之前很多空难黑匣子都找不过,而这一次,虽然901号班机坠毁在世界的尽头,是最偏远的地方,还遭到了严重的爆炸,但飞机上的黑匣子保留的非常完好,里面珍贵数据都被提取了出来。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找到的黑匣子

还有一点,这趟飞机是观光旅游的专机,大多数乘客都有带相机,所以在现场也找到了不少的照片,综合这些,飞机撞上火山的原因很快就分析清楚了。

首先是从黑匣子中提取的飞机坠毁前的珍贵语音。

GPWS: 呜呜。

拉起。

呜呜……

F / E: 五百英尺。

GPWS: ...拉起。

F / E: 四百英尺。

GPWS: 呜呜,呜呜。

拉起。

呜呜呜呜。

拉起。

CA: 请复飞。

GPWS: 呜呜,拉。

CAM: [撞击声]

这说明机组人员直到飞机发出警报声之前,根本就没有发现飞机前方的火山。

这应该就是遇到了南极少见的乳白气象,飞机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中飞机,飞行高度约450米,这个高度远远低于最低高度限制,在那里大量的云层反射来自雪地的光线,因此人们无法将地面与天空分开。

直到地面接近警告声响起后,机组人员才实施抢救,可惜已经晚了,飞机直接装上了山腰。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飞机残骸

而且黑匣子中更多的数据表示,飞机并没有什么机械故障。

新西兰航空事故首席检查官罗恩·奇平代尔(Ron Chippindale)经过调查,在1980年6月12日发布了调查报告。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罗恩·奇平代尔(Ron Chippindale)

他认为,机长吉姆将飞机降到规定的最低海拔高度以下,并在机组人员不确定飞机的位置时继续在该高度继续飞行,才是造成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

即使是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飞机也禁止在6,000英尺(1,800 m)以下飞行。

但是这个报告引起了新西兰人们的强烈抗议,要知道在这起空难之前,很多飞行员在都曾低空飞行,为的就是给乘客带来更好的视野,这点从新西兰航空的路由杂志上可以证明。

而且根据麦克默多站提供的线索,机长是得到了下降飞机高度批准的。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调查报告

按道理来说,之前的飞机飞的也很低,但都没有出事,怎么单单这趟航班就出事了呢。

所以人们都认为机组人员并没有错,很可能是有别的原因导致了这起空难,纷纷希望政府能够重新调查这起空难背后的真相。

为了回应广大民众的呼声和请求,新西兰政府组成了皇家调查委员会,由大法官彼得·马洪(Peter Mahon)牵头进行重新调查。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彼得·马洪(Peter Mahon)

这次的调查充满了曲折,最终的结果与第一次的调查结果完全不一样。

1981年4月27日,彼得发布了新的调查报告,报告认为机组人员对这场灾难不应当承担责任,导致这起空难的主要原因是新西兰航空的失误。

更确切地说,是新西兰航空设置的航线出现了问题。

按道理来说,飞机之前的航线一向都是直接飞跃麦克默多湾,从火山的侧边飞过,而不是直接撞向火山,这样的航线飞过很多次,一直没有出现问题。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错误和正确的飞行航线

那么这个直接迎着火山飞行的航线是不是有人故意为之,为的就是制造这起空难呢。

根据调查,飞机的导航坐标确实有被更改过。

原来早在1977年,新西兰的这趟观光航线是要飞过罗斯岛以及埃雷布斯火山。

但是在1978年的时候,当把航线坐标计算机化的时候,工作人员在输入坐标的过程中,打错了一个数字,将6输成了4,这导致航线向西偏离了27海里,这样飞机的航线就是飞跃麦克默多湾。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更改前和更改后的航线

这其实问题也不大,只是风景不一样而已,而且飞跃麦克默多湾还更加安全。

大家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错误。

所以就按错误的航线一直飞行了很久。

巧合的是在1979年11月14日,也就是901号航班空难事件发生2周之前,有一位飞行员发现了航线上标注的麦克默多站坐标跟麦克默多站的实际位置有出入,就把这件事上报给了新西兰航空。

航空公司检查了一下,发现确实有微小的出入,通过计算,如果将航线上麦克默多站的坐标调整一下,对于航线来说,最终目的地只会偏移2.1海里,这么小的距离,对于飞行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航线偏移导致飞向火山

所以在1979年11月28日凌晨1.40,航空公司就决定在地面的计算机系统中调整了坐标,重点来了,公司竟然是基于1977年的坐标进行调整的,要知道1978年坐标因为输入错误导致航线偏移了27海里。

这就意味着,这次的微调偏差不是2.1海里,而是27海里+2.1海里,这个差距可就大了。

关键是,航空公司以为只调整了2.1海里,所以并没有将调整坐标的事告诉飞行员。

这就给了901号班机飞行员一个错误认知,他们以为飞行航线依旧是飞跃麦克默多湾,所以在麦克默多湾将飞机高度降低到1500英尺(450米)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可实际上他们却是迎着埃雷布斯火山飞行,在这里飞机降低高度那可就是致命的危险。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麦克默多湾

巧合的是,当时南极出现了罕见的乳白气象,让机组人员看不到前面的火山,所以才导致了这场巨大的灾难。

彼得甚至认为,在空难发生之后,航空公司的高层曾经可以隐瞒了事实,并且精心策划了一连串的谎言,借此推脱责任。

不过有关新西兰航空高层精心策划了谎言的论断,航空公司坚决否认,就此彼得和航空公司打起了官司,最终的结果是,彼得关于新西兰航空编造谎言的指控,超出他的调查范围,所以驳回了彼得的上诉请求。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尽管如此,随后新西兰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还是辞职下台了。

有关这起空难,两起调查报告的结果大相径庭,对于谁应该对这起空难负责,人们对此也是争论不休,多年以年一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在后来的很多年,所有的机组人员的家属,尤其是机长吉姆的妻子都承受了巨大的痛苦。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纪念雕塑

2009年,也就是空难发生的30年之后,新西兰航空首席执行官终于站出来,公开向所有受害者以及其家属道歉,并在其公司的总部揭幕了纪念雕塑,让大家永远也不要忘记这场灾难。

2019年11月28日,在灾难40周年之际,新西兰总理也向遇难者家属表示了道歉。

后续……

此次空难给新西兰航空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来该公司给人的印象是安全的代名词,可惜这次后就颜面扫地了。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奥克兰国际机场

而关于南极观光航班就更别提了,空难发生后,新西兰航空取消了所有南极的观光航班,同时邻近的澳航也于1980年2月终止了南极的飞行航线。

直到15年后的1994年,澳洲才恢复了飞向南极的航班,新西兰则直到2013年才恢复了南极的观光航班。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901航班的坠机事故同样给新西兰国家带来了无比巨大的损失,它是新西兰三大最致命的灾难之一,要知道在1979年,新西兰的总人口才刚刚突破300万,,回顾新西兰的历史,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他们都没有遭遇过如此大的损失。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曾经新西兰航班宣传

我们从这起空难可以看出,导致空难的原因依旧只是一些细微的事件,我个人来看,机组人员并没有什么过错,如果新西兰航空调整坐标时,能及时告知了机组成员,又或是工作人员不要将6输成4,那么这场灾难是完全可以避免。

飞机撞上南极火山,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故,257人全部死亡

新西兰航空飞行海报

从人类的历史当中去看,虽然空难发生的概率很小,但是飞机失事的消息却还是会时不时的传来,而很多空难都是因为大家忽视的细小过失引起的。

我们要始终铭记 :

安全始于细节,细节决定安全!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故事,你帮忙分享一下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下期再见!

参考资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unt_Erebus_disaster https://nzhistory.govt.nz/culture/erebus-disaster https://my.christchurchcitylibraries.com/erebus/ https://aviation-safety.net/investigation/cvr/transcripts/cvr_nz901.php https://shorthand.radionz.co.nz/white-silence/ https://nzhistory.govt.nz/media/interactive/antarctic-experience https://www.stuff.co.nz/national/116874289/white-silence-the-tragic-story-of-the-air-zealand-jet-that-flew-into-mt-erebus-killing-all-257-people-on-board http://www.stuff.co.nz/national/erebus/3010680/Erebus-remembering-the-victims

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的未解之谜是怎么回事?身世是否牵扯秦国丞相吕不韦

给后世留下了四个谜团:第一个是他的长相之谜,史学界围绕他身形是猥琐还是高大英武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第二个是性格之谜,秦始皇是凶狠残暴还是雄才大略,在史学界也有不同的声音;第三个是求仙之谜;第四个是私生子之谜。然而,在所有的谜团之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秦始皇私生子之谜。那么,秦始皇究竟是不是私生子呢?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他统治下的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秦始皇在中国一直以一个暴君的形象存在于史书中,在中国民间也是残忍的化身,是无情的代名词。但是西方的历史学家们却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秦始皇是“中国的”:从他13岁继承国君的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正式亲政开始,直到他39岁出兵击败了山东六国中最后一个诸侯国,完成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时止,在短短的十七年之内,便迅速地结束了战国时期长达几百年的诸侯混战之局面,接着又不失时机地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统一的法令和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政权。这种气魄,并非一般的帝王所能与之相比,所以,在西方的历史学家们看来,秦始皇完全可以和法国的拿破仑相提并论。然而,正像许多对中国历程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人物喜欢留下一些难以解开的谜团让后世的人们去琢磨一样,秦始皇也给后世留下了许多难以解开的谜团,可以说,秦始皇给后世留下的谜团,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帝王都多。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秦始皇遗留的许多谜团已经被历史学家们拆解,但是对于私生子的问题,却是一个两千年以来史学界一直无法破解的难题。 秦始皇究竟是纯正的皇室血脉(是否是庄襄王嬴之子),还是丞相和的私生子,是一个困扰了中国历史学家们长达两千多年的难题。在《吕不韦列传》里对秦始皇的身世问题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吕不韦是当时阳翟的一个大富商,搞贩卖发了财,迅速成为当时在全国少数几个富可敌国的大商人之一。但是,在拥有了巨额的财富之后,吕不韦并不满足,他认为,要想永保子孙后代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只有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方可做到,于是他准备利用这些财富进行政治投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当时在楚国为质、很不得志的秦昭王的嬴子楚。凭借着商人特有的直觉,吕不韦认为此人是一可居之奇货,于是将所有的宝全部押在嬴子楚身上,企图借助他来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嬴子楚本来对于皇位继承之事已经彻底失去了心,但是在听到吕不韦的计划之后,顿时对他,声称只要吕不韦帮助自己继承王位,他必将拜吕为相。在得到嬴子楚的承诺之后,吕不韦遂出资千金,为其设计,并将自己原本已经怀有身孕的赵姬送与庄襄王。最后,在吕不韦的努力下,正为没有儿子而苦恼的终于同意收嬴子楚为义子,从而为嬴子楚继承王位铺平了道路。秦昭王死后,安国君即位,子楚被立为太子。但是,做了几十年太子的安国君在位没几天便死了,子楚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秦国的王位,史称庄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父亲。称王之后,庄襄王并没有忘记当初的诺言,拜吕不韦为相,封赵姬为皇后。自此,吕不韦终于实现了心中的理想。 之所以秦始皇系吕不韦私生子在后世被传得沸沸扬扬,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受以上这段文字所影响。可令后世史学家不解的是,同为重要的史料来源之一的《战国策》却并没有吕不韦献赵姬的这段记载。这在史学界产生了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战国策》喜采个人隐私,既然不载这件事,显然是当时没有这种传闻;有的学者认为,《战国策》本身并非正规史料,其可信度自然无法与《史记》相比,所以应按《史记》的记载来认定秦始皇的身世;还有学者对《史记》中记载秦始皇“大期而生”这句话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此为基点来论证秦始皇并非吕不韦的私生子。看来,秦始皇身世之谜要想得以彻底解开,还有待史学家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未解之谜是怎么回事?万历帝王北斗七星葬式解析

为自己营造的陵墓固然是辉煌无双,他们下葬的姿势更是别有讲究。从夏商周开始,不同文化系统的氏族就有着独特的葬式,在已经发掘的古墓葬里,有仰卧、屈肢、双手胸前交叉等多种葬式,葬式是辨别墓主的属性的一个重要方法。到现在开的明墓并不多,皇帝陵墓只有皇帝的定陵被打开,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足有48年的时间。定陵地宫的挖掘震惊世人,打开万历的棺木,却发现他在棺材中没有一般的仰面而卧,而是呈“北斗七星”的姿势。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网络配图 明万历皇帝的定陵地宫被打开,除了揭秘了墓中并无传说中的重重机关,同时出土了大量明朝晚期最精美的宝物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几位主人下葬的姿势。他们的姿势很是特别,在现在所发掘的古代墓葬中是的,仰面朝天,右手扶着自己的面颊,被称为“北斗七星”式的葬式。 这神奇的“北斗七星”葬式具体是什么样子呢?据材料说,出土的万历皇帝棺材里,万历的尸体已经腐烂,只剩下骨骼,但是还能清楚地看到他的姿势。他的身体头朝西、脚朝东,整体是仰卧在棺材里的棉被上,但是四肢的位置很有特色。头是仰面朝天,但头顶有些微向右偏;右胳膊向上弯曲着,右手放在脸旁边,扶着自己的面颊;左胳膊向下弯曲,左手放在自己的小腹位置,还拿着一串念珠。两只腿也各不相同,左腿正常伸直,右腿却向外弯曲,两只脚各向外。两位合葬的和孝端皇后的葬式也不是一般的仰卧。孝靖皇后和万历皇帝类似,下肢弯曲,左臂弯曲下垂,手扶在腰上,右臂向上弯曲,手在头旁边。孝端皇后左臂与孝靖皇后一样,右臂却垂直向下,两只脚交叠在一起。 网络配图 按理来讲,他们下葬的姿势应该是一样的,可能是因为在尸体入棺之后的运送过程中出现颠簸,导致了最后出现姿势的差异。据记载,从紫禁城到定陵一路上,路途遥远,抬棺材的绳子断了好几次,棺材的一角也曾掉到地上,这样出现姿势的不同也就不足为怪了。孝靖皇后的姿势应该是本来的姿势,整体看来,她的整个身体就像是天上北斗七星的形态。 这个奇怪的姿势到底为什么出现在的身上呢?北斗七星,是北半球天空常见的星座,斗柄指向北极星,历来为国人所重视。很多中国古代的风水、天象,都是与北斗七星密切相关的,甚至每颗星都被赋予了名称,斗身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斗柄是玉衡、开阳、摇光,几颗星的方位及运行对于古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材料。更重要的是,北斗七星被赋予了政治上的意义。古人认为,皇帝的居处正对着天上的紫微星,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清两代的皇宫被称为“紫禁城”的原因,而北斗七星在星宿理论中是属于紫微星垣的,也就是人间帝王在天上的对应物,他们在天上就住在北斗星附近。所以,他们要以北斗七星的形制下葬,就更易于他们走到极星天边,为死后去向天上的帝所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出土的帝王墓葬来看,只有定陵万历皇帝的葬式是这样的,其他却都并未如此。这也许是因为明朝皇帝格外重视这一点,所葬的明孝陵虽然没有开掘地宫,但是从地上建筑来看,并不是像一般的陵园呈笔直左右对称的,而是弯弯曲曲,不成直线。这一方面是顺从梅花山的地形,因地制宜,更重要的则是陵园神道也是形似北斗七星的样子,这在中国的帝里也是唯一的。从明孝陵的神道可以看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格外重视北斗七星的形制,把自己的墓道建成弯曲状,那么万历皇帝作为他的子孙,以北斗七星的葬式下葬,也就不足为怪了。定陵是唯一一座被开启的明帝陵,一般认为,其他明朝皇帝的葬式也都应该与他一样,呈北斗七星状。 网络配图 在万历皇帝统治明朝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昏庸腐朽不理朝政,明王朝渐渐走向衰败腐朽,直至无药可救。而他却没有体会到亡国的苦果,仍是安然入土了他之前为自己营造的地下宫殿,以北斗七星的葬式长眠在定陵地宫中。大明王朝可以说是他断送的,他却享乐一生;继位的皇帝努力想要励精图治,试图阔斧地改革,拯救这个王朝,但是病入膏肓的明王朝已经无法治愈,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躺在定陵里的万历皇帝,不知道是否会不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未解之谜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