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未解之谜

狮身人面像背后的秘密

时间:2024-12-17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尽管大家对狮身人面像很熟悉,但是可能很多朋友并不知道,最开始的狮身人面像就只有头露在地面之上,几百年来,人们一直以为它只是一个石头做的人头像。后来,一个法国的工程师觉得石像下面可能藏有玄机,于是决定展开挖掘工作,结果花了11年的时间才把现在的狮身人面像挖了出来。这才发现,它并不像金字塔那样是堆砌起来的,而是一个整块的巨头,石像全长有74米,高20米,款6米,可想而知,当时为了雕塑这个狮身人面像花了多少人力、无力、还有时间。

狮身人面像背后的秘密

关于狮身人面像,存在很多的谜团,其中之一,就是它到底是何时建造的。有些专家通过对狮身人面像周围的一些石头的风化程度或者水蚀程度进行分析后,认为它很可能是在公元前5000年至10000年建造的。众所周知,那么久远的年代,根本还没有人类,那这个狮身人面像又是谁建造出来的呢?考古学界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如果细心观察,你会发现,狮身人面像整体的比例不太协调,看上去头太小、身子太大。对比古埃及人制作艺术品或者石像时对于美学比例上的讲究,这个狮身人面像显然并非出自古埃及人之手。

后来,经过研究,科学家们发现,现在的狮身人面像并非其原始的面貌,那个人面其实是后来雕刻上去的,此前是个什么样子,并没有人知道。所以,有人猜测,原先很可能就是狮子头。还有人认为狮身人面像其实就是阿努比斯神。因为在古埃及的传说中,制作木乃伊的神就是负债把亡人带到冥界的阿努比斯神。

传说中,阿努比斯神是一个狗头人身的形象。说是狗头,实则是胡狼。如果这种猜测是正确的,那么狮身人面像其实很可能并非狮身,而是胡狼的身体。其实这种猜测也非常合理,如果狮身人面像原本就是一只胡狼的形象的话,那么就和传说中阿努比斯神守护亡灵的说话比较契合。当然,这种说法也只是一种猜测。

至于为什么后来又被雕琢成人面了,这也是一个谜。后来,考古学家针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将其和壁画上的人逐个进行对比,结果没有一个像的。而且他们还发现,这个这个狮身人面像上的人面看上去像是一个法老,但是仔细研究却发现,其五官更像一个女人,特别是耳朵特别想胡夫女儿的耳朵。由于当年拿破仑用大炮打掉了人面的鼻子,所以这对比工作也是难度重重,五官不完整就很难确定其到底和谁更像。

其实在古埃及,崇尚的是二元论,如果狮身人面像真的是古埃及人建造的,那么应该还会有另一个与其相辉映。但是事实上,却只有一个,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就算不考虑建造年代的问题,狮身人面像很可能也不是古埃及人建造的。

狮身人面像背后的秘密

不过古埃及的壁画上也确实是有狮身人面像的形象出现,但是却是一对,一个面朝东方,一个面朝西方。但是现实中的狮身人面像只有一个,而且面朝东方。其实在狮身人面像的胸前有一块石碑,石碑上就雕刻着一对狮身人面像。既然壁画和狮身人面像胸前的石碑上都显示应该有两个狮身人面像,为何现实中就只有一个呢?结果就在去年,有报道称,埃及确实找到了另一个疑似狮身人面像,只是距离原先的狮身人面像非常远,是在另一个城市挖掘到的,挖掘工作还在进行中。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一位教授,名叫吉村,曾经在1987年的时候,带领着一支团队来到埃及,对狮身人面像进行了电磁波扫描,结果发现在狮身人面像的下面有两个巨大的空洞,里面到底是什么至今也没有人知道。

有人问了,既然知道下面还有东西,为什么不进行挖掘呢。其实啊,在古埃及的宗教文献中就有记载,说是在狮身人面像的爪子下面埋藏着神赐予的两块三角形的神石,一块叫做Urim,另一块叫做Thummim,这两块石头是会发光的。

有宗教学者就认为,传说中的这两块石头就是旧约圣经中提到的叫做Zohar(贤者之石)的石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里的那个魔法石的原型就时贤者之石。

在旧约圣经里也提到,如果这个Zohar被发现了,将迎来世界末日。所以,如果挖掘狮身人面像下面的密室发现了那个石头,那么从宗教的角度讲,将意味着世界末日的来临,所以埃及政府一直不允许对其进行挖掘。

在遥远的俄罗斯,有一个火星男孩,他出生后大概两岁的时候开始不断地和他的父母讲述火星上的事,并且说自己前世是火星人。后来在他11岁的时候接受电视台采访时,他讲到,其实火星原先是有高度文明的,在火星与地球之间也会做贸易,他前世就曾经不断往返于火星与地球之间搞贸易。不仅如此,他还描绘了他们如何到达地球的场景。据火星男孩描绘,他们会坐一艘水滴形的母舰来到地球,他自己也会驾驶飞船,不过他驾驶的飞船是一个三角形的小飞船,当母舰到达地球之后,他们就会架着小飞船从母舰上下来,找地球人做贸易。据他所说,当时地球上最强大的文明是雷姆利亚文明,人就叫做雷姆利亚人,他们身高有9米,而当时的火星人的身高是2米多。

他还说到,后来地球突然发生了大海啸,把雷姆利亚大陆一下拍到了海底。他还说,其实在火星上也发生了核战争,所以整个火星都被毁了,火星人也几乎都死绝了,仅存的火星人也都转移到地下去生活。提到火星人,他还说,火星人与地球人不同,火星人吸二氧化碳,而且到35岁以后就不再衰老,火星人都是长生不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吸氧气,不会发生氧化反应。

狮身人面像背后的秘密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提到他们从火星来到地球使用的是等离子动力,长距离移动的时候他们会借助虫洞。

除此之外,他还提到了一个和今天的话题有关的事情,他说在狮身人面像的耳朵后面其实有一个入口,狮身人面像里面藏着以前人类拥有的高科技文明的知识和技术,如果狮身人面像被打开,人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火星男孩的这番话,就和刚才咱们提到的在狮身人面像的下面藏着密室和神赐的神石对上号了。

2004年的时候,巴基斯坦也发现了疑似狮身人面像。此外,NASA投放在火星上的火星登录器也拍到了一个疑似的狮身人面像依附在一个三角形的山旁边。

关于狮身人面像的秘密,或许真的跟火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或者真的藏着地球曾经高度文明的秘密。真相到底是怎样的,恐怕只有打开狮身人面像之后,谜底才能解开。

解密慈禧太后的饮食:逃亡西安途中竟花费20万两白银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和仓皇出逃。本来人在囧途,应该随遇而安,但是太后毕竟是太后!在西逃53天中,她却大把花钱,大口吃喝,遍尝了山西乡土特色,品尽了山西美食味道。从老百间地头的玉米秆到聊以充饥的窝窝头小米粥;从普通农户家常菜肴到地方风味的特色小吃;从的高档宴席到奢侈靡费的满汉全席,她深切地感受了一次超级吃货的最高境界,深度体察了一次山西各地的乡土美食滋味。在她亡命山西闻喜县的两天时间中,竟然花掉了20万两白银,相当于这个县三年钱粮赋税总和。真可谓是“日用斗金”!如此铺张靡费,不能不让人咂舌。 一、人在囧途,以玉米糊糊和绿豆面条充饥。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打扮成一个老村妇的模样,只带了些散碎银子,混入流民逃出了紫禁城。在进入山西境内之前的半个月,可谓是颠沛流离,连慈禧本人也说“我已完全成一乡姥姥。”困顿窘迫到此,一碗小米粥,半个窝头便足以让这位整日锦衣玉食的皇太后心满意足。 网络配图 吃,满足生存所求,人生之大欲,需求之根本。当生存受到威胁时,什么都是浮云,填饱肚子最最要紧。西行这一路,这位被称为的太后最开始的日子就是在先满足基本需求中奔波着。 1900年8月30日三乘小轿抵达大同府天镇县,当时的銮驾也不过如此而已。天镇处于晋、冀、蒙三省的交界,也是河北进入山西的必经之路。慈禧一行人在一个叫慈云寺的寺庙休息了一晚,当时给慈禧准备的吃喝非常潦草,据说只喝了一碗玉米糊糊类的素粥。 9月1日慈禧抵达大同阳高县的聚乐堡,借宿于村东路北的一,即王官屯李家。此时,小米粥、窝头已经难以交代这位老佛爷了。李家给慈禧准备了本地特产绿豆面条,还配了山蘑、木耳、香草、黄花等野菜做的卤。可是这碗面还没进口,门外有人来闹事。当地几个后生上山采摘野菜时摔断了腿,来讨要医药费。原来,为了讨好慈禧,暗令当地行营,逼着村民们上山采集。慈禧一怒斩了这太监。第二天一早,慈禧不敢久留,吩咐立即程。估计由于受了惊扰,那碗绿豆面条也没吃出个啥滋味,因此绿豆面条也没能受到太后夸赞,没能捞到什么知名度。 二、避忌讳将山西名菜“凤趴窝”改名“金凤卧雪”。 隔天,慈禧光绪一行便到了大同府,大同府的准备工作充分,物品供应也比较丰盛。当时大同府有名的酒楼就是已打出知名度的凤临阁,地方官员找来了凤临阁的名厨,做大同最有名的菜品给慈禧和光绪享用,其中有一道菜叫“凤趴窝”,是这家店的招牌菜。末年开始在民间流传,其做法是将一只鸡经过烹制后放在大盘内,下面再放些油炸干粉条,旁边放10颗油炸煮鸡蛋和油炸豆腐。慈禧吃了这道菜后,忙问周围侍从菜名。 侍从马上到门外向候着的官员打听,官员们寻思,慈禧太后此行名为西狩,其实还不就是逃跑啊?“凤趴窝”三字怕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绞尽脑汁,想出个“金凤卧雪”的名字,让一个含落魄之意的菜名变得优雅起来。这道菜从此得名“金凤卧雪”。凤临阁的厨师还特地精心制作了9笼“百花烧麦”,透明晶亮的薄皮中,包着鸡、鸭、鱼、虾、蟹、牛、羊、猪、兔9种肉馅,烧麦上端制成牡丹、荷花、玫瑰、芍药、玉兰、月季、秋菊、杜鹃、梅花9种花形,如此精致的“百花烧麦”同样得到了慈禧的赞赏。 网络配图 直到此刻,慈禧及其一路奔波的朝廷官员和随从的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摆脱了玉米糊糊果腹的窘境之后,慈禧的胃已经开始挑剔起来了。 三、忻州赏月,一餐品尝24道山西美食。 慈禧继续前行,沿途官府各地听闻消息后,纷纷派人送粮草、送礼物,成群结队,络绎不绝。慈禧西逃恰逢阴历八月,原计划赶到太原过中秋,无奈雨季路难行,只能走在忻州过节了。 虽然是在逃难途中,但皇家过节不能不讲究。慈禧太后在忻州下轿不久,就住进忻州贡院内。院子大而敞亮,四角扫得,贡院内瓜果飘香,锣鼓喧天,充满了节日的气氛。慈禧的贴身侍女回忆:“过去一个多月有时吃得好,有时吃得差。这一餐,大小官员吃的是一路上最丰盛的:四个冷荤压桌,四个炒菜,四个小碗,四个中碗,四个大海,四个大盘,末后一大碗公汤,这桌菜叫‘四四到底’。”慈禧太后在的雅座里由皇上和皇后侍膳,吃得比这更高级。 晚饭后仍按着宫里的习惯,由皇后去祭祀“太阴君”。在贡院的东南角上,摆上供桌,插上供香。供桌上四碟水果,四盘月饼,月饼叠起来有半尺高。另外,中间一个大木盘,放着直径有一尺长的圆月饼,这是专给祭兔时做的。还有两枝新毛豆角、四碗清茶。慈禧太后一行因逃难在外,更加迷信,惟恐礼仪不周,得罪了神鬼,给自己降下灾难。中秋佳节更是如此。所以一有给神鬼磕头的机会,个个争着参加。他们虔诚拜月,祈求上苍保佑。 虽说慈禧在忻州也仅仅休息了一日,不过在地方官敬献的贡品中,还是有一地方名吃脱颖而出。当时的州官许翰度敬上由麻会镇王凤龙师傅制作的瓦酥,慈禧食后赐名“龙凤瓦酥”。忻州的瓦酥也因此与皇家沾了边,此后名气日盛,成为一方名吃。 网络配图 四、太原小店打尖,两小时就花掉了上万白银。 9月10日,阴历的八月十七,慈禧终于到了太原。在太原,巡抚衙门布置了慈禧和光绪的行宫,所用陈设器件,都是年间给皇帝巡幸五台山准备的,当年没派上用场,这次招待慈禧正好用上。她的贴身宫女说,在太原大家都觉得像是在皇宫里一般。 慈禧太后的饮食之奢侈是有名的,曾在慈禧身边任职的女官德龄,在她所著的《御香缥缈录》一书中,对慈禧有下列评语:“皇太后的一生,可说是为‘吃’而生存的……”在太原,慈禧的饮食用度标准已经大幅提高。半月有余之后,慈禧一行继续前行,曾在太原小店打尖歇息,两个多小时就花掉了上万白银,那么这位太后住一晚的费用就更加高昂了:据记载,在徐沟的一晚,当地支用白银五万两。 10月2日,慈禧一行进入了晋中祁县,受到了隆重接待,乔家更捧出了珍馐美味。据清人刘大鹏记载,当时晋商商号内部的饭菜水准相当高:“此间生意奢华太甚,凡诸客商,名曰便饭,其实山珍海错,巨鳖鲜鱼,诸美味也。习俗使然,并无以此为非者”。晋商的员工食堂标准已近奢华,面对当时最高统治者驾临,认为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自然会想方设法在这位太后的饮食上大做文章,标准高不算啥,关键是更注重精致程度。 当年恰逢闰八月,慈禧到祁县时,适值第二个中秋节前后,乔家给慈禧奉上了一款名为“雪莲酥”的月饼。这款月饼是当时祁县著名的老字号糕点铺“是盛楼”烤制的。这家店制作的糕点鲜美精致,“雪莲酥”又是给乔家特供的,一般人享用不上。除了味道口感令人叫绝外,这款糕点如其名字一般,那叫个肌肤赛雪,莹润滑腻。不用吃,光是看着就让人心情大好。慈禧这个在吃上很挑剔的美食家,也忍不住。慈禧太后到西安后,还特命人到乔家取“雪莲酥”供其尝用,并赐予随行的大臣、王爷、格格们品尝。之后,乔家每到中秋就派人赴京奉送“雪莲酥”。 网络配图 五、侯马迎驾摆出满汉全席,闻喜在两天花掉20万两白银。 当慈禧一行至侯马时,侯马地方官一个月之前就开始了准备工作,当地特招聘了80名厨子。日夜操作,精心配置,满汉全席108道菜,尽数保证供应。曲沃、闻喜等地也。闻喜在两天内花掉20万两白银,相当于全县三年钱粮赋税总和。 按照的制度规定,各级官员的食宿供应标准须依照职位的高低分别执行。且不说太后、皇上的标准,只是王公大臣,每日就要供应“上八八”一席,包括八碟八碗鸡鸭鱼肉及山珍海味;中下级官员每日一席“中八八”,碗碟数目不变,质量稍逊“上八八”;就连随员护卫,也不能低于“下六六”标准,鸡鸭蔬菜皆不可缺。 一个多月内,慈禧一行已经从吃窝头、青草,发展到了彻底地让山西晋南地区成为了标准的御膳房。如今,侯马当地还有“海底捞月”“蛟龙献宝”的地方名菜,都是由御膳房厨师传到民间的,也算是慈禧西行对山西地方名菜做出的一次贡献吧。慈禧这次出行,恰逢山西大旱,庞大的接待费用无疑对山西地方经济是。不过在饮食方面,却是顺利地完成了一次皇家与民间的亲密交流。紫禁城里的御厨们学会了做窝头、谷垒,皇家的满汉全席做法以及菜式也流落民间,丰富了三晋菜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密三国:三姓家奴吕布杀上司丁原背后的真相

导读:有些人不喜欢,他背叛了两义父是不忠,杀了两干爹是不孝,总之,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那么,吕布为什么要杀上司丁原?它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隐情?网络配图 《》、《志》均说:“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史料上首先介绍的是吕布的“骁武”,也就是说吕布以“骁武”着称,当初是以自己的“骁武”投奔并州的,接下来介绍的是刺史丁原却给了他一个“主簿”的职位,如此骁勇的武将,却做了一个文官,这意味着什么? 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越是文凭高、能力强,越是受到各方力量的排挤,比如,同事会给你白眼,讽刺挖苦你,上司会认为你想出风头,一旦你超过上司,那么他的地位就会不保,所以他会处处给你小鞋穿,安排给你并不擅长的工作,如此你就会产生怨恨,就会有怀才不遇的感慨。吕布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投奔到刺史丁原帐下,本以为平生所学能够得到施展,自己的抱负能够得以实现,然而让他始料不及的是,领导只给了他一个“主簿”的差事。主簿是什么?是辅佐主吏的文职官员,让一个舞枪弄剑的人成天同笔墨纸砚打交道,这是什么行为? 曾经看到一些人说,吕布不仅武功高强还文武双全,因为他做过“主簿”,这纯粹扯蛋,做主簿应该是吕布混的最郁闷的岗位。那么,丁原为什么任用吕布为主簿呢?丁原,本出自寒家,为人粗略,有武勇,善骑射。为南县吏,受使不辞难,有警急,追寇虏,辄在其前。裁知书,少有吏用。网络配图 这是《英雄记》的记载,文意很直白的说,丁原出身寒微,是个“大老粗”,但有武勇,杀敌总冲在最前面,稍知礼节,但没有当官为政的才干。一句话,武艺不错,但不适合做官。由此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给吕布一个主簿,而不是别驾、治中或其它武官。有了以上背景,就不难理解吕布的处境,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吕布而让他杀掉丁原。 《三国志》说:“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就是说,引诱吕布杀了丁原,怎么引诱的?这个史料真的没有,或许董卓用了反间计,说丁原是杀吕布爹的凶手,以此来诱导吕布。说实话,这个也是扯蛋。我们无需作更多的推断,仅以《演义》为例,当李肃自告奋勇要当说客的时候,只提出用“赤兔马”作为诱饵,金银珠宝并未强求,而董卓欣然与之,更与黄金一千两、数十颗、玉带一条。这充分说明董卓对人才的重视,蔡邕哭董卓也能证明这一点。如此重礼对当时还是小吏的吕布来说,其诱惑力是难以抗拒的。再看看李肃与吕布的对话吧。 吕布说的尽是些“委身于丁原实出无奈······恨不逢其主”等等一类的牢骚,这表明了他怀才不遇的境况和心情。李肃说,像我这样没什么本事的人都当上了虎贲中郎将,你吕布的才能,肯定。金银珠宝,高官厚禄,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又能让自己的仕途大进,这对于初涉江湖、以技能求职的吕布来说,夫复何求?网络配图 所以,吕布跳槽,那是迟早的事。我们没有资格嘲笑吕布,有句老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狂傲的诗仙尚能向小小的州长史谄媚低头(《上安州裴长史书》),就是现在的事也是屡见不鲜。 至于吕布认丁原为义父的说法,纯粹是小说家之言。史料记载的丁原对吕布是“大见亲待”,仅此而已。董卓需要吕布的勇猛,吕布攀上高枝找到更好的靠山,这才是真实的历史。当然,吕布自身人格上是有缺陷的,这种缺陷就像一枚裂开缝的蛋,终究会散发出一些异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