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长明灯”为何长明千年不灭?《西游记》中“女儿国”是否真实存在?中国最长寿人活了256岁……中华上下五千年,在这悠悠的历史长河里,有太多的谜团在等着我们去揭晓,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至今无解的中国历史上的千古谜团?
1、活了256岁的人
李青云 (1677-1933),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年寿最高者,寿享256年,是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他生于清康熙16年(1677年),先后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至民国,在世256年,是世界上极罕见的长寿星。
在他100岁时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的特别奖励,在他200岁时,仍常去大学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李青云一生娶过24个妻子,子孙满堂。当时的纽约时报与时代杂志都做了报道。为什么他能活到256岁?至今未解!
2、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肉身千年不腐
唐朝的慧能大师,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尊肉身菩萨(肉身不坏之得道高僧),至今已历1000多年,目前仍供奉于广东韶关的南华寺。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3、女儿国消失之谜
《西游记》中描写的“女儿国”曾经留给人无数的幻想。“女儿国”在历史上的确存在,据《旧唐书》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但是到了唐代以后,史书关于东女国的记载就中断了。难道东女国的出现只是昙花一现吗?
扎坝极有可能是东女国残余部落之一。扎坝人现在依然实行走婚,到晚上,女方在窗边点一盏灯,等待男方出现。扎坝人住的都是碉楼,有十多米高,小伙子必须用手指插在石头缝中,爬上碉楼。这要求体力好,身体灵活,其实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选择。第二天鸡叫时,小伙子会离开,从此两人互相没有任何关系。
4、西周“九鼎”遗失古今憾
九鼎,是镇国神器,属于古代至宝!相传夏启收集珍 禽异兽、奇异之物,绘画成图,让工匠将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九鼎象征九州,反映全国统一和王权集中,作为夏、商、周镇国之宝,相传了二千多年。
九鼎是否仍然存在?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根据《史记》记载,秦穆公把九鼎掠到秦国都城,但《汉书》却说,九鼎沉没于彭城泗水之中,一直未能找到。
如果司 马迁所说属实,九鼎应该落入秦始皇手中,何况杜牧有“始皇东游出周鼎”之说!秦始皇对九鼎十分珍爱,这是人所共知之事,九鼎极有可能陪葬入秦始皇陵,这也 成为目前一些考古学家鼓动开掘秦陵动机所在。
« 1
以上就是关于揭秘古墓长明灯千年不熄之谜 盘点古今骇人谜团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解密:孔子身世之谜
古人结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延续祖宗香火。所以礼仪规定男子16岁到64岁可以结婚。 在国学刚刚热了几年时间,人们还没有完全弄清国学是什么的时候,一股“戏说国学”的暗风悄然吹起。近日我从报刊上读到这样的文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不是他公而忘私,而是他被“第三者”插足,在外面包了“二奶”;说算不了什么圣人,他是“野合”而生,是个“私生子”;说更算不了什么诗仙,就是个纨绔酒鬼,整天烂醉如泥,不知怎么被看上了;如此等等。历史是我们祖先留下的足迹。对我们自己的祖先怎么可以“戏说”呢?你的父母可以“戏说”吗?你的祖父母可以“戏说”吗?你的祖祖祖祖父母可以“戏说”吗?不可以的。那么,为什么中华民族的文化祖先就可以“戏说”呢?网络配图 那么孔子到底是不是“野合而生”的私生子呢?我们还是先来给孔子正一下名吧!应该承认,说孔子“野合而生”还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就是的《·孔子世家》。司马迁是这样说的:“纥(音hé)与女野合而生孔子”。这句话里的“纥与颜氏女”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与母亲颜徵在。这句话里的确存在“野合而生孔子”的话。“野合”一词按今天人们的理解,就是不轨男女在野地里乱搞男女之事,如此乱搞生出的孩子自然叫“私生子”。 很可惜,以我们今天对“野合”的解读,强加给2000多年前的司马迁,强加给孔子,令人啼笑皆非。因为司马迁那个时代讲“野合”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孔子出生的春秋时代是很讲究周礼的时代。之后的几百年间,尽管出现了“”、“”,但到了司马迁生活的时代,“,独尊儒术”,又开始了尊礼尚礼之风盛行的时代。凡合乎礼仪规定的行为,都称为“文”,即有君子文质彬彬之说;而不合礼仪规定的行为,都称之为“野”,即野蛮、野人的行为之意。“合”是“合卺(音jǐn)”的意思,男女成婚称为合卺。这样我们就清楚了:“野合”是指不合礼仪规定的成婚,绝不是指在野地里行男女苟合之事。这与我们今天对“野合”的理解不相及。网络配图 那么司马迁为什么称孔子父母成婚为“野合”呢?或者说称为“不合礼仪规定的成婚”呢?孔子父母成婚难道真的不合礼仪规定吗? 了解一下孔子家史就知道了。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年轻时娶妻,生有9个女儿。按礼仪规定:女儿是不能继承家业、不能祭祀祖宗的,必须由儿子来祭祀。于是叔梁纥为了生儿子,又纳一妾。果然生了个儿子,但却是个瘸子,起名孟皮(读bǒ)。孟是老大的意思,皮就是“跛(音bǒ)”字,就是瘸子的意思。(古人有按男孩排行的习俗,所以孔子排行老二,是因为上面有个哥哥孟皮。)按照礼仪规定:瘸子也是不能祭祀祖宗、继承香火的。不久,小妾带着孟皮离开了孔家。这让叔梁纥非常伤脑筋。那一年叔梁纥已经过了65岁。后来,叔梁纥妻子施氏去世。他为了继承香火,才又明媒正娶了颜家16岁的颜徵在为妻。一年后,孔子降生。应该说,孔子的父母没有任何错误。那么,为什么司马迁却说“野合而生孔子”呢? 古代没有婚姻法,结婚年龄是由礼仪规定的。礼仪规定:男子从16岁到64岁可以结婚,女子从14岁到49岁可以结婚。如果低于或超过这个年龄段,都属于不符合礼仪规定。为什么这么规定呢?是有生理依据的(这个依据与《内经》)。“女子七月生齿,七岁毁齿,二七一十四岁阴道通。七七四十九岁阴道绝。”意思是说:女孩子出生7个月就长乳牙了,到7岁就换完了乳牙,14岁就来月经了,就有了生育能力,49岁就绝经了,就丧失了生育能力。所以礼仪规定女子14岁到49岁可以结婚。“男子八月生齿,八岁毁齿,二八一十六岁阳道通,八八六十四岁阳道绝。”意思是说:男孩子出生后8个月长乳牙,8岁就换完乳牙,16岁生殖系统就成熟了,64岁生殖系统功能完结。这里还要说明一下:古人结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延续祖宗香火。所以礼仪规定男子16岁到64岁可以结婚。网络配图 叔梁纥是过了65岁(有文献说是67岁)与颜徵在结婚的,超出了礼仪规定的上限64岁。因此,不合礼仪规定。司马迁如实记载了这件事,就将孔子的父亲这种不合礼仪规定的结婚称为“野合”。“野合”在2000多年前也是一个贬意词组。这正说明作为的司马迁记录历史,,不为圣人隐瞒丑事。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确信孔子不是私生子。所谓“野合”,无非是孔子父亲再娶的年龄超过了64岁,违反了礼仪规定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六朝第一美女红颜祸水张丽华被杀的谜团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