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南宋赵师秀生平简介,永嘉四灵中较出色的诗人

时间:2025-03-2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赵师秀(1170~1219年),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

诗人。

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较出色的诗人。

诗学姚合、,尊姚、贾为“二妙”。

所编《二妙集》选姚诗121首、贾诗81首。

绝大部分是五言诗。

赵师秀,八世孙。

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开创了“江湖诗派”一代诗风。

宁宗庆元元年(1195)任上元主簿,后为筠州(今江西高安)推官。

仕途不佳,自言“官是三年满,身无一事忙”。

晚年宦游,寓居钱塘(今浙江杭州),逝于临安,葬于西湖。

作品评价 绝大部分是五言诗。

又编《众妙集》,从沈佺期起,共76家,排除,而选刘长卿诗却多达23首,编选宗旨与《二妙集》相似,大约是对《二妙集》的补充。

作诗尚白描,反对江西诗派的“资书以为诗”。

然而他自己在写诗实践中,对姚、贾诗及与姚、贾风格近似的诗,往往或袭其命意、或套用其句法。

如姚合《送宗慎言》“驿路多连水,州城半在云。

”赵诗《瓜庐》则有“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

”即是一例(《诗人玉屑》卷十九引黄昇语)。

他比较擅长五律,中间两联描写景物,偶有警句,如《桐柏观》中的“瀑近春风湿,松多晓日青”之类。

然而通体完整者不多。

自称“一篇幸止有四十字,更增一字,吾末如之何矣!”(刘克庄《野谷集序》引)可见枯窘之状。

七绝《约客》写道:“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明净自然,被不少选本选录。

有《赵师秀集》2卷,别本《天乐堂集》1卷,已佚。

其《清苑斋集》1卷,有《南宋群贤小集》,《永嘉诗人祠堂丛刻》。

永嘉四灵 “永嘉四灵”是南宋后期诗坛的一个文学流派。

因为他们的籍贯都是浙江永嘉(今温州),且四人的字或号都有一个“灵”字,赵师秀号灵秀,翁卷字灵舒,徐玑字灵渊,徐照字灵晖,四人的诗歌风格、生平际遇都有相似之处,因而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名为“永嘉四灵”。

他们都是中下层文人,有的当过小官,有的终身未仕,本来有满肚子的愤懑不平,因此在诗歌方面,他们明确地把人生遭遇与情趣最为接近的贾岛、姚合作为楷模,以五律为写作的主要载体,苦心雕琢推敲,锤炼字句,以表现一种凄清冷漠的心境和自然淡泊的高逸情怀。

赵师秀在“永嘉四灵”中排行第四,但以影响而论,他的地位最为突出。

这不仅是因为在创作方面“最为佼佼者”(贺裳《载酒园诗话》)“名冠四灵”,更重要的是他通过编选《二妙》《众妙》两集,总结了同仁的艺术主张,公开打出宗法晚唐的旗帜,以“姚贾诗法” 相号召,直接影响了一大批江湖诗人,打破了“资书为诗”生硬晦涩的江西诗派横霸南宋末诗坛的局面。

刘克庄《悼师秀》诗云:“夺到斯人处,词林亦可悲。

世间空有字,天下便无诗。

”语虽不无夸张,却反映了在大多数江湖诗人心目中赵师秀作为开一代诗风的诗界领袖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联金灭辽的前车之鉴,为什么南宋还要联蒙灭金

翻开的历史,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即:联金灭辽,北宋亡了;联蒙灭金,亡了!从这一点来看,宋朝的对外战略出现了严重错误。 然而,所谓“北宋出,南宋出名将”,南宋名将众多,不会看不到联蒙灭金的危害呀。更何况,有“联金灭辽”惨痛教训的前车之鉴,且当时蒙古实力最强,威胁着宋金存亡,南宋上下也不会那么愚蠢吧!既然如此,为何南宋还要联蒙灭金? 其实,与其说南宋战略错误,不如说金国是一猪队友。 蒙古崛起之后,金国、西夏、南宋都感受到了巨大压力。其中,南宋要稍微好一些,有西夏和金国挡在前面分担压力。所以,从南宋角度来说,即便和西夏、金国仇深似海,但在面临蒙古这一威胁时,却又不得不抱团取暖。 按理说,金国也应如此,选择和南宋结盟,共同对抗蒙古。而且,金国直面蒙古威胁,有灭国的危险,要比南宋更着急,应该主动游说南宋与之结盟才对。然而,金国的决定,让人大跌眼镜,甚至可以说是脑残。 关于金国的举动,不妨看一看这三件事! (1)迁都汴京,这让南宋非常愤怒,因为南宋一直想收回故都。而且,金国南迁到汴京,军事重心也会向南,自然会对南宋带来更大压力。但因为蒙古崛起,南宋还是忍下来了,只是要求“削减部分岁币,加强自身国防”。然而,金宣宗的拒绝了,于是南宋断绝岁币。 (2)南宋拒绝岁币之后,金宣宗觉得:打不过蒙古,还打不过南宋吗?于是就以此借口发动侵宋战争,希望能从南宋捞取好处,以补充败于蒙古的损失。结果,这一战持续了7年,南宋已非,金国损失严重,史载“宣宗南伐,士马折耗十不一存”! (3)后,金国不行了,但却做了另一件蠢事:金国为了躲避蒙古,想要强占南宋的四川。于是,金国又攻打南宋,这把南宋彻底推向了蒙古一边,南宋想不联蒙灭金都不行了。南宋歼灭金国入侵部队之后,金国彻底衰弱了,于是干脆“联蒙灭金”吧。 有人说,这只是形势逼迫,让南宋别无选择,并不意味着南宋看到了蒙古的威胁。其实,南宋对蒙古早有警惕,比如史书南宋上下讨论是不是给金国岁币时的记载:“鞑靼之在今日,无异昔者女真方兴之时,一旦与吾为邻,亦必祖述女真已行之故智。”所以,才给部分岁币于金国,让金国不至于倒下。 更为明显的是,金国和南宋打了7年,金宣宗决定停止南征,与南宋商议和好之后,宋蒙关系就立即急速降温,宋金关系迅速升温。换言之,当时南宋还是很喜欢和金国搞好关系。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一个事实,套用现在的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蒙古之所以能够横扫天下,其实就在于能“各个击破”。如果金国不如此短视,而是和南宋、西夏积极联合,估计中国又是另外一个历史了。 让人奇怪的是,辽国、西夏、宋国鼎立时,辽国经常和西夏联合起来,对抗综合实力最强的宋国。然而,南宋、金国、西夏、蒙古四国鼎立时,前三者却不能联合起来,也算是一件怪事。 随机文章霍金十一维空间的感悟,人类如同宇宙中的蚂蚁般渺小中国五大咸水湖在哪里,大部分位于青藏高原/个个宛如天空之境地下河一般在地下多深,根据地理位置不同深度不同(30米-100米)基因武器究竟有多可怕,20克基因武器可以杀死55亿人/能灭绝种族银河系和太阳系的区别,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一小分支(区别太大)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君主马希声简介 马希声生平事迹

马希声(898―932年8月15日),字若讷,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楚武穆王次子 ,时期南楚第二任君主,930年―932年在位。 马殷在位时任武安节度副使。后唐长兴元年(930年),马殷去世,马希声继立,不称王,只称藩镇。后唐则任命马希声为武安、静江节度使,兼中书令。长兴三年(932年)马希声去世,其弟马希范继立。马希声在位时并未称王,只在死后被追封为衡阳王。 早年经历 马希声,字若讷,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南楚武穆王马殷次子。马殷建立南楚政权后,任命马希声为判内外诸军事。 继承王位 长兴元年(930年)十月,马殷病危,派遣使者前往后唐,请求后廷把职位传给马希声,后唐怀疑马殷已死,便于十月二十一日,任命马希声为武安节度使,兼任侍中。 十一月初十日,马殷去世,临终前遗命诸子要兄终弟及,并放置一把宝剑在祠堂内,说:“谁要是违背我的遗命,就杀死他!” 十一月二十七日,马希声继位,声称奉马殷的遗命,除去建立楚国的规制,恢复节度使藩镇的旧制。 十二月二十一日,后唐任命马希声为武安、静江节度使,加官兼任中书令。 去世追封 长兴三年(932年)七月,马希声因湖南连年大旱,下令关闭南岳以及境内诸神祠的大门,最终还是没有下雨。七月十一日,马希声去世,其弟镇南节度使马希范继位。 马希声死后被追封为衡阳王。 趣闻轶事 起初,马希声听说后梁太祖嗜好吃鸡,很是羡慕。等到他继位之后,每天杀五十只鸡供膳食之用,他正居于服丧之期,也没有悲伤的样子。长兴二年(931年)十二月初七日,在衡阳安葬父亲马殷,将要发丧,顿时吃下数盘鸡汤,前吏部侍郎潘起讥讽他说:“从前居丧吃蒸;哪一代没有‘贤人’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