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级提拔 裴仁基,字德本,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
祖父裴伯凤,是汾州刺史。
父亲裴定,官至上仪同。
裴仁基年少时就很骁勇,善于骑马射箭。
开皇初年(581年),裴仁基担任的侍卫。
开皇九年(589年),在消灭陈朝的战役中,裴仁基冲锋陷阵,因功被授任为仪同,赐缣彩一千段。
后来裴仁基以仪同的身份兼任汉王杨谅王府的侍卫。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去世,他的次子继位。
隋文帝第五子汉王杨谅因不满隋炀帝继位,于是举兵谋反。
裴仁基苦苦劝谏杨谅不要谋反,杨谅大怒,把他关在牢里。
不久,杨谅谋反失败,隋炀帝夸奖裴仁基,越级提拔他为护军。
据守虎牢 数年之后,裴仁基被改任为武贲郎将,跟随将军李景到黔安讨伐反叛的蛮贼向思多,因战功升任银青光禄大夫,赐奴婢百人,绢五百匹。
在张掖打败吐谷浑,加授金紫光禄大夫。
斩杀、俘虏进犯的靺鞨,被授任为左光禄大夫。
随随炀帝征讨高丽,升禄大夫。
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初十日,隋炀帝巡幸江都,当时瓦岗寨首领李密占据洛口。
朝廷令裴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据守虎牢以抵抗李密。
十月,荥阳通守被李密所杀,裴仁基全部接收他的部下,每每与李密作战,都杀死俘虏李密的不少人马。
投靠李密 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当时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士兵有功也不被记录奖赏。
裴仁基见强敌在前,部队疲劳,因此所得的军用物资,全部赏赐给士卒。
监军御史萧怀静反对这样做,士卒们都怨恨萧怀静。
萧怀静又屡次搜罗裴仁基的过失上奏弹劾他。
在洛口仓城之战时,裴仁基误期未到,他听说刘长恭等人被打败,惧怕李密而不敢前进,就屯兵于百花谷,加固营垒自守,但又害怕被朝廷治罪。
李密知道裴仁基进退两难的狼狈处境,就派人劝说他投降,并以厚利来诱惑他。
贾闰甫劝裴仁基投降李密,裴仁基说:“萧御史怎么办?”贾闰甫说:“萧君就象栖身在树枝上的鸡,如果他不知道随机应变,就在于您的一刀了。
”裴仁基采纳了贾闰甫的建议,派他去向李密请降。
李密大喜,任命贾闰甫为元帅府司兵参军,兼直记室事,派他回去向裴仁基复命,并带给裴仁基书信,对他表示抚慰,接受他的归附。
裴仁基退回仍驻军虎牢。
萧怀静秘密上表奏报此事,裴仁基知道了,就杀死萧怀静,率领他的部众以虎牢城向李密投降。
李密封裴仁基为上柱国、河东郡公;裴仁基的儿子裴行俨骁勇善战,李密也封他为上柱国、绛郡公。
四月十三日,李密派裴仁基与孟让率兵二万多人(《旧唐书》作三万多人)袭击并攻取了回洛仓,乘胜攻进洛阳,烧毁了天津桥,纵兵大肆抢劫。
洛阳隋军乘混乱的机会出兵反攻,裴仁基等人大败逃走,退保巩县。
十一月初九日,与李密在石子河两岸列阵,李密阵列南北长十余里,翟让先和王世充交战,不胜而退。
王世充追击翟让,与裴仁基从旁横断隋军的后路,李密统率中军进击王世充,王世充大败,向西逃走。
兵败被俘 武德元年(618年),王世充因洛阳粮尽,率领全部兵马到偃师,与李密决战。
李密向诸将询问计策,裴仁基回答说:“王世充全部精锐部队都带来了,洛阳必定空虚,可以分派军队守住各重要通道,让他无法东进,我们再挑选三万精兵,沿黄河西进,以逼近洛阳。
如果王世充退回,我们就按兵不动;如果王世充再次进军,我们就又逼近洛阳。
这样,我方可以有充裕的体力,而敌方则疲于奔命。
兵法上所说的对方出战我退回,对方退回我出战,多次挑战使敌人疲劳,使用这策略迷惑敌人。
”李密说:“裴公你。
洛阳的军队有三方面难以抵挡,器械精良是其一,为了决战而来是其二,粮食吃完而战是其三。
我方按兵不动蓄积力量而寻求敌人的弱点,对方求战而找不到机会,想走又无退路,不超过十天,王世充的人头可以悬挂在我的军旗之下。
”单雄信等将领轻视王世充,都请求出战,裴仁基苦苦劝阻而不能阻止。
李密难以违背诸将们的请求,于是与王世充决战,结果瓦岗军大败,裴仁基父子被王世充俘虏。
谋反遭杀 王世充因为裴仁基父是骁将,很是礼遇他们,把兄长的女儿嫁给裴行俨。
武德二年(619年)四月,王世充称帝,任命裴仁基为礼部尚书,裴行俨为左辅大将军。
裴行俨每有攻战,都所向披靡,号称“万人敌”。
王世充忌惮裴行俨的威名,对他很有些防范和猜忌。
裴仁基知道王世充的意思,心中很是不安。
同年五月,裴仁基与儿子左辅大将军裴行俨、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秘书丞崔德本等数十人谋反。
裴仁基令陈谦在给王世充进食时,拿匕首劫持王世充,令裴行俨率兵在台阶下接应。
等大局已定,就复立越王为,并辅佐他。
事变快开始时,将军张童仁得知他们谋划,向王世充告发他们,王世充将裴仁基等人全部杀死,并灭他们的三族。
唐武德年间(618年—626年),裴仁基因儿子的功勋,被追赠为原州都督,赐谥号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他是史实里隋唐第一猛将:率五骑敌两万
隋末因的三征高丽,以致天下大乱,乱匪四起,各地豪强纷纷举兵造反。 《·卷七十一·列传第三十六》:大业九年(613年),贼裴长才、石子河等众二万,奄至城下,纵兵大掠。须陀未暇集兵,亲率五骑与战。贼竞赴之,围百余重,身中数创,勇气弥厉。会城中兵至,贼稍却,须陀督军复战,长才败走。 这是史书明文记载的,裴长才、石子河造反,聚众两万,还来不及集合军队,便亲自率领五骑前去交战。网络配图 贼兵两万,虽然可能有水分,因为一般的贼兵号称两万,可能还有很多老弱病残在内,一共两万人。可是不管怎么说,除去那些老弱病残,贼兵青壮也最少是在一万人以上。 张须陀只率领五个骑兵,就敢下去迎敌,为大部队争取时间,如果不是个人武勇非常,只怕见到两万人就被吓尿了,哪里还敢出去迎战。 第二场大海寺之战:四进四出只为救部下。 荥阳西面有隋号称天下第一粮仓的洛口仓(在今巩义河洛镇七里村东的黄土岭上)。占领荥阳不仅能取得洛口仓的大量粮食,而且可逼近洛阳。 翟让采纳李密的建议,亲自率兵攻下要塞金堤关(荥阳东北),进逼荥阳城。网络配图 同年10月,隋炀帝急调骁勇善战的齐郡通守张须陀为荥阳通守,率军2万围剿瓦岗军。张须陀是镇压农民军的老手,翟让曾经在他手里打过败仗,这次听说又是张须陀来了,不由心生怯意,打算放弃攻打荥阳计划。李密总结分析张须陀心态与作战特点后说:“须陀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而擒。公但列阵以待,保为公破之。”翟让听后茅塞顿开。 大业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公元616年12月1日),张须陀率军以方阵进击,瓦岗军与张须陀在荥阳大海寺决战。大海寺创建于北魏前期,在今荥阳老城东、索河之滨。李密带1000人马在大海寺北面的密林里设下埋伏,翟让率本部与张须陀交战。 张须陀强攻翟让,指挥人马掩杀过来。翟让抵挡一阵,退至大海寺。张须陀紧追不放,追击十余里,路越来越窄,树林越来越密,正进李密布置的埋伏圈。李密率伏兵突然杀出,张须陀部大乱,翟让见状率部夹击,张须陀被伏兵层层包围,左冲右突,来回突围四次,终于,张须陀长叹一声:“兵败如此,何面见天子乎?”随后下马力战身亡,时年52岁。 瓦岗军乘胜出击,一举拿下荥阳城。、罗士信率千余残部撤退。翟让派精兵7000人西进,攻克洛口仓。网络配图 此战最终结局是张须陀战死,可能世人都会说成王败寇,其实事实上是张须陀经过力战是突围了的,但因为看到自已的部下依然被敌军包围着,于是又冲入敌阵以解部下之围,就这样来回四次,终于力尽战死。与之相类似的就是小说演义中和了,但典韦和赵云来回冲杀,那是为了自已的主公,但张须陀呢,他这样做仅仅是为了自已的部下,----能跟自已的部下做到同甘苦共命运生死与共的将军,可谓古今少矣! 胆敢率五骑就去和两万的叛军拼命,能在万军包围中四进四出救自己的部下,谁人还敢说张须陀不勇猛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镇国大将军宗预的生平简介及历史事迹
宗预(?-264年),字德艳 ,荆州南阳郡安众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时期蜀汉官员、将领。曾随入蜀助平益州,又受辟为丞相手下主簿,升任参军、右中郎将。诸葛亮逝世后,宗预受命出使孙吴,得到的赞赏。迁后将军,出督永安,又升任征西大将军,并受封关内侯。公元258年(景耀元年),因病回成都,受任镇军大将军。蜀汉灭亡后,宗预随后主徙往洛阳,在中途病逝。宗预为人坦率耿直,多次出使孙吴并深得孙权的敬重,为吴、汉两国同盟的巩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巧辩孙权 建安十九年(214年),诸葛亮、张飞和率军从荆州入川支援夺取益州,宗预随同张飞平定蜀中诸郡县。建兴二年(224年),宗预因贤德被丞相诸葛亮辟用为丞相府主簿。后逐渐升任参军、右中郎将。 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逝。孙吴考虑曹魏可能会趁着蜀汉一时实力减弱而趁机进攻蜀汉,向巴丘的戍卫部队增加了一万兵力,一来欲作为蜀汉的救援,二来根据形势对蜀汉进行瓜分。蜀汉见势,亦增加了白帝城的防御力量,以防范突然之变故。 建兴十三年(235年),蜀汉派遣时任右中郎将的宗预出使孙吴。拜见孙权时,孙权质问宗预: 吴、汉两国就好比是一家,但我却听闻你们增加了白帝城的守卫,这是为什么呢? 宗预应答道: 我认为吴国加强巴丘之守卫,汉国增强对白帝城的防御,都是为了适应形势的恰当做法,不值得互相追问。 孙权听闻后大笑,赞赏了宗预的坦率耿直,待其十分友好。宗预受到的敬重程度仅次于曾出使孙吴的邓芝、。宗预也因功升任侍中,后又转任尚书。 老而气傲 延熙十年(247年),宗预受拜屯骑校尉,此时宗预年已六十有多。当时驻屯江州的车骑将军邓芝回到成都,对宗预说道: 按照礼法,六十岁就不应该再参与戎事了,而你却才刚接受军队,这是何解? 宗预毫不示弱,回击道: 你已经七十岁了还紧握大军,我才六十为何不能统领军队? 邓芝为人骄傲,当时自大将军费祎以下的人都避让三分,唯有宗预不肯屈从。 同年,宗预受命再次出使孙吴。临别时,孙权抓住宗预的手,哭泣道别说: 你经常奉命来结交两国,现在你年纪已大,而我也日渐衰老,恐怕再也不能相见了! 赠送宗预一颗大珍珠以为礼物,宗预也拜别回朝,因功迁任后将军,并出督永安,镇守蜀汉东部边境。孙权对宗预甚为重视,后蜀汉校尉董厥出使东吴,时已患病的孙权不能亲自回见董厥,但仍热心于询问董厥和宗预的比较。延熙末,宗预继张翼后成为征西大将军,并受封关内侯。 景耀元年(258年),宗预因病被召回成都。同年,镇军将军陈祗病逝,宗预升任镇军大将军,受领兖州刺史。景耀四年(261年),都护开始统领朝政,右车骑将军路过宗预府,想同宗预一同到诸葛瞻住所拜访。宗预说: 我们年过七十,所得到的已过多,只缺少一死罢了,为何要相求晚辈而登门拜访呢? 于是没有前往。 国亡身逝 景耀六年(263年)八月,兴兵进攻蜀汉。十一月,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景元五年(264年)春,宗预等随刘禅一起迁往洛阳,在中途病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