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人类进入宇宙的绝对先驱者,也是美苏争霸时,两国搞太空竞赛的扛鼎之将。
同是研究登月计划的两人,冯.布劳恩成功地在1969年7月首次达成人类登陆月球的壮举,使美国在太空竞赛中成功扳下重要一局;而科罗廖夫却先苏联登月计划一步,离开人世。
两人的命运唯一相同的转角,可能就是他们最后都死于大肠癌。
关于他们的成就和荣誉,可能说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我们来说说苏联这边的第一人——一个让西方人迷惑不解、让美国人头疼不已的隐形英雄。
在他去世之前,他的身份一直被和继任者列为当时的最高机密,他们担心美国玩阴的,刺杀这个国家栋梁。
直到厚葬的那一天,全世界才恍然大悟:苏联之所以能在太空竞赛一直保持领先,都是因为拥有一位航天巨擎,他叫科罗廖夫。
科罗廖夫,中文全名叫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1907年1月12日出生在乌克兰。
5岁的科罗廖夫,拿着枪 16岁时他加入乌克兰和克里米亚航空协会,第一次得到驾驶水上飞机的机会。
▲科罗廖夫坐在自己设计的滑翔机里 1925年,18岁的他考上基辅理工学院空气动力学专业,两年后转学到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与莫斯科大学齐名的、苏联/俄罗斯最具历史和学术影响力的大学之一,建校至今已培养16万名科技人才,甚至包括一大批中国两院院士和技术高官)。
毕业后,科罗廖夫进入苏联第4实验飞机设计局工作,承担着图波列夫(图波列夫设计院的创始人,代表作Tu系列各种)TB-3轰炸机的部分设计工作,但表现平平。
而他跟图波列夫真正有交集,还是在1930年代初。
▲飞机设计大师图波列夫 其实,历史如果真的按照这个轨迹走下去,科罗廖夫应该会成为一名杰出的飞机设计师。
不过就在这时,他遇到了另一位大神级人物——,这位“人类宇航学之父”彻底改变了科罗廖夫的事业轨迹,从此以后,苏联少了一个杰出的飞机设计师,却无可取代地出现一位航天巨擘。
▲人类宇航学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 齐奥尔科夫斯基不仅是科罗廖夫的人生导师,授业恩师,更是事业灯塔,智慧源泉,日后由科罗廖夫主持创造的一个个人类航天纪录,背后的理论基础和设计原型,大都来自这位宇航之父的最强大脑。
宇航学最强大脑 + 航天界最强实干家,苏联已在人才储备上领先于美国。
命运的拐点 但凡英雄都有命运拐点时,科罗廖夫也不例外,1931年正是他的拐点。
他从飞机设计转向火箭推进,加入苏联最早一个由国家资助的火箭研发中心(GIRD)。
同一年,追求7年的大学同学齐妮亚·温琴蒂尼终于同意跟他结婚。
第二年他又被任命为GIRD中心主任,首次试射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
第三年他被调任到位于列宁格勒的苏联喷气推进研究所(RNII),担任副主任,这一年他26岁。
1936年,29岁时他成为RNII研究所总工程师,并赢得苏联元帅的信任和支持。
为军方研发巡航导弹,甚至是载人火箭动力滑翔机,他还相继出版不少著作。
1937年斯大林一手策划的苏联大清洗开始了,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被迅速处决后,厄运也降临到科罗廖夫头上,他被扔进西伯利亚古拉格集中营,直到6年后的1942年,苏联遭遇二战最艰难时期,快速重建军用火箭这类利器成为当务之急。
▲被扔进西伯利亚古拉格集中营的科罗廖夫 颇为讽刺的是,当年恶意指控他的手下格卢什科,不得不向当局打报告,研发火箭离不开科罗廖夫,于是“戴罪立功”的科罗廖夫变成了格卢什科的手下。
忘我工作是他最好的疗伤办法,有时被炸得,他还面带微笑,说自己终于找到爆炸原因了。
太空竞争拉开序幕 1946年,科罗廖夫被任命为苏联弹道导弹总设计师,成功研制出苏联第一枚弹道导弹。
1947年至1953年间,他的团队成功仿制及自行设计近程、中程、远端和战术导弹。
从1953年起,他开始主持研制R-7洲际弹道导弹,并敏锐地意识到这种导弹可以改装成发射人造卫星的运载火箭,所以向苏联科学院提出将狗送入太空的实验,但遭受拒绝。
此时正值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之际,政治紧张局势压倒了一切。
直到两年后,1955年美国宣布“将在1957年国际地球物理年发射人造卫星”,短短4天后的1955年8月2日,在的赫鲁晓夫亲自指示下,苏联宣布也要发射自己的卫星。
于是,科罗廖夫此前的提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可以说在美国刺激下,这位航天巨擘终于有了大显身手的擂台。
1956年,他领导的团队将R-7导弹改装成能够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
1957年8月3日,由他主导设计的R-7导弹试飞成功,这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洲际导弹,而且航程高达7000公里、能够打到美国本土的洲际导弹。
1957年10月4日,苏联率先发射全长近30米的R-7改进型运载火箭,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1成功进入近地轨道。
尽管除了测量温度和有节奏的发射电波之外,并没有做出什么自然科学上的贡献,但是这颗小小卫星确实开了人类的太空时代。
没过不久,19年前对他莫须有的指控正式被撤销。
紧接着,科罗廖夫继续拼了命似的创下一连串的宇航第一: 1957年11月3日发射了第一个太空狗莱卡; 1959年1月2日发射了第一个月球探测器; 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搭载着第一个载人航天器东方一号Vostok-1,成功绕地飞行108分钟,成为人类史上第一个太空人。
▲科罗廖夫与加加林,既是伯乐千里马,又是良师益友。
赫鲁晓夫贪得无厌地不断要求科罗廖夫刷新更多个第一:第一个载人长期太空飞行,第一个多人宇宙飞船,第一个太空行走,第一个航天器对接,第一个太空站,第一个载人登月……如果他做不到的话,就会把位置和任务交给科罗廖夫在团队中的竞争对手。
人高马大的科罗廖夫对此只能死磕自己,凭着工程管理、科技攻关能力以及个人魅力率领团队全部赌上,终于换来——1964年10月12日三名宇航员搭载多个宇宙飞船进入太空。
短短两天后,赫鲁晓夫就被勃列日涅夫逼宫退休,但这并没给科罗廖夫带来任务上的松绑。
英雄之死 此时的科罗廖夫已经病魔缠身,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不管是为了航天梦想,还是最高指示,他只能最后一搏。
1965年3月18日,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太空行走。
随后不久科罗廖夫就卧床不起,1966年1月14日,在刚刚度过59岁生日仅两天后,科罗廖夫没能撑过癌症手术,在开刀过程中去世。
▲科罗廖夫的葬礼 很遗憾,他没有看到自己设计的宇宙飞船联盟者号和礼炮号空间站成功对接——那时科罗廖夫已经长眠于地下四年多了。
一代航天巨擎,生前隐姓埋名,身后荣誉无数,苏联给予了科罗廖夫国葬待遇,国际天文界也将月球和火星上的两个陨石坑以他命名。
当冯·布劳恩知道已故的科罗廖夫就是前苏联航天事业的总设计师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原来,他一直都是一个人。
” 尽管科罗廖夫身后的太空竞赛还在持续,他的继任者·米申却没有他那样的影响力和魄力。
虽然米申在很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N1火箭的研制,但是该火箭四射四败。
再加上不断的航天事故,尤其是宇航员的丧生,导致前苏联登月计划的整体失败,并且最终被放弃了。
科罗廖夫的逝世,使苏联的太空计划陷入迷茫,而另一边,美国宇航局的优势却开始绽放。
冯·布劳恩开始迎头赶上,美国宇航局“水星计划”、“双子计划”圆满完成,随后,“阿波罗11”号实现了美国人的梦想,也代为实现了科罗廖夫的梦想。
失去了对手的冯·布劳恩认为已经没有新世纪可以征服,于1972年离开了的美国宇航局。
美苏太空的竞赛,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科罗廖夫与冯·布劳恩之间的竞赛。
现在回过头来再想想,苏联如果没有科罗廖夫,人类宇航事业将会怎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清朝是我国进入现代史以来的最后一个朝代,在处理人事纠纷的问题上,清朝设立了衙门,双方的事情不能私了时,就会上报给衙门,请官员为自己做主,熟称打官司,那么在清朝,穷人和富人之间打官司,谁赢的几率大呢?一位外国人说出了答案 人和则国和,只有百姓稳定,国家才能稳定。
人是群居动物,时间长了难免会发生纠纷,为了保正事情的公正,设立了层层组织,小的事情,会交由当地的政府来处理,比如牲畜问题,田地问题;涉及范围较广、与性命相关的事情,会交由上级部门来处理。
皇帝认为,经过这样的一套程序下来,必定会将百姓的琐事稳妥解决,但是这些都只是理想状态下的结果,皇帝似乎未将人性考虑在问题之中,平常百姓之间的纠纷,清朝的法律或许能给予一些帮助,但是若发生纠纷双方的本身存在不公平性,就很难保证案件的结果。
比如穷人和富人,两者有较大的经济实力差距,当富人犯罪时,富人为了避免牢狱之灾,会利用自己的人脉以及钱财使事情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进行,富人暗地里将钱塞给审判人,暗示审判人偏袒自己,金钱代表了荣华富贵,代表无尽的享乐,是很多人的一辈子的追求。
所以当人类面对巨额的财富时,很少有人会保持自己的本性,做出违背自己良心的举动。
这种行为在古代被称为打点关系,在现代则被称为贿赂,这种行为更是在一位英国人的笔记中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随着社会的发展,清朝时期涌入了大量的外国人,其中英国的殖民者居多,人们将这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统称为洋人,洋人被中国华丽的服饰和悠久的民族文化所吸引,大批量的外国人来华造访学习经验。
在一位英国人的笔记中,曾经对清朝时期形成的一种不成文的规定作出评价,笔记中写道:“在中国,人们为了办事便捷,常常会选用上礼的方式,办事者将钱财或是一些名贵的字画暗地里送给执行者,称为上礼。
” 收了贿赂的官员自然倾向着富人,对穷人的说辞置之不理,造成了大量的冤案错案,这种行为在清朝末期尤甚,当穷人的存在阻碍了富人的利益时,富人甚至会虚构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联合官员将地位低下的百押进监狱,一关就是数十年。
这也是造成清朝末期犯人众多,监狱爆满现象的主要原因,民间百姓,而处于庙堂之高的皇帝,竟毫不知情,生活在官员为自己编造的太平盛世的假象下沾沾自喜,这为大清的灭亡结局埋下了伏笔。
随机文章商朝地图【全图高清版】关于詹姆斯·布坎南总统单身生活的175年历史月球的背面是什么,二战飞机和外星人基地现身月球(谣言)蛟龙号到底在隐瞒什么,深海底发现未知生物/疑似巨型真龙黄河水变清是什么异象,民间认为是吉兆/专家称可能为不祥之兆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后唐长兴元年(930年),马殷去世,马希声继立,不称王,只称藩镇。
后唐则任命马希声为武安、静江节度使,兼中书令。
长兴三年(932年)马希声去世,其弟马希范继立。
马希声在位时并未称王,只在死后被追封为衡阳王。
早年经历 马希声,字若讷,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南楚武穆王马殷次子。
马殷建立南楚政权后,任命马希声为判内外诸军事。
继承王位 长兴元年(930年)十月,马殷病危,派遣使者前往后唐,请求后廷把职位传给马希声,后唐怀疑马殷已死,便于十月二十一日,任命马希声为武安节度使,兼任侍中。
十一月初十日,马殷去世,临终前遗命诸子要兄终弟及,并放置一把宝剑在祠堂内,说:“谁要是违背我的遗命,就杀死他!” 十一月二十七日,马希声继位,声称奉马殷的遗命,除去建立楚国的规制,恢复节度使藩镇的旧制。
十二月二十一日,后唐任命马希声为武安、静江节度使,加官兼任中书令。
去世追封 长兴三年(932年)七月,马希声因湖南连年大旱,下令关闭南岳以及境内诸神祠的大门,最终还是没有下雨。
七月十一日,马希声去世,其弟镇南节度使马希范继位。
趣闻轶事 起初,马希声听说后梁太祖嗜好吃鸡,很是羡慕。
等到他继位之后,每天杀五十只鸡供膳食之用,他正居于服丧之期,也没有悲伤的样子。
长兴二年(931年)十二月初七日,在衡阳安葬父亲马殷,将要发丧,顿时吃下数盘鸡汤,前吏部侍郎潘起讥讽他说:“从前居丧吃蒸;哪一代没有‘贤人’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