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贝利萨留参与过哪些战役?战绩如何样

时间:2025-03-2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非洲战役 公元527年,查士丁尼一世即位,其随即任命名将贝利萨留为元帅,向夙敌宣战。

公元528年波斯军大将扎基西斯率3万大军,于次年在尼亚比斯以压倒性兵力逼退贝利萨留,隔年双方军队在两河流域的德拉城再次会战,贝利萨留的军队少到可怜……但波斯军队犯了愚蠢的错误,他们背城列阵而且要命的是背的不是自己的城,于是多于对手数倍且装备精良的波斯军理所当然(或者匪夷所思)地惨败……随后波斯军一败再败,但还是于531年在卡利尼库斯阻挡了贝利萨留的前进步伐,两国终于532年签下停战协议。

随后雄心勃勃的查士丁尼再跟汪达尔人开战,贝利萨留出征非洲,可怜的拜占庭远征军步骑兵总数连马都算上才2万还多个零头!更要命的是其中还包括了大半粗鲁且毫无组织纪律性可言的蛮族雇佣兵。

搭船出海取道伯罗奔尼撒、途经西西里一路磕磕碰碰,直到9月初才踏上非洲大地的贝利萨留不仅不知对手的实力到底是1万还是100万甚至连个详细点的地图都无,幸好当地愿意当向导赚小费的人还算不少,贝利萨留终于在9月中旬在撞上达尔旺人的大军。

人说强龙难压地头蛇,但贝利萨留却敢于在地头蛇门口大玩迷踪步,一番错综复杂的迂回使汪达尔人的军队失去了有利地形并分散做几部失去了衔接,惨遭和当年的波斯军同样的命运。

外强中干的汪达尔人此后再也没组织起任何一次较像样的反击,终于534年3月投降,灭亡。

查士丁尼的非洲战役使控制了非洲广大的畜牧基地。

智取哥特 公元535年,查士丁尼将拜占庭军队分成南北两路远征东哥特。

北路兵力约三四千人,由蒙杜斯率领,于535年9月侵入亚得里亚海东岸的东哥特领地达尔马提亚,但是遇到激烈抵抗;南路兵力约八千人,由名将贝利萨留率领,于同年12月渡海占领西西里岛。

为了速战速决,贝利萨留于536年5月渡过墨西拿海峡,登陆意大利半岛。

同年6月贝利萨留靠一个废弃的高架水道杀进城里,夺取东哥特重镇那不勒斯。

此时,东哥特人震惊万分,东哥特贵族推举英勇善战的将军维蒂吉斯取代了怯懦无能的国王西奥达。

新国蒂吉斯率领主力部队离开罗马,后撤至首都拉文纳,聚集兵力对付与东罗马结盟的法兰克人。

536年底,贝利撒留进军罗马,罗马教皇和居民献城投降,守军不战而逃。

一年后,维蒂吉斯又倾全国兵力包围罗马城,连续发动猛攻。

但是贝利萨留早已做好准备,率部困守危城达一年之久,直至拜占庭援军到达后方解围。

540年贝利萨留包围了拉文纳,东哥特贵族表示愿意拥戴贝利萨留继承西罗马帝国的皇位,贝利萨留则表示同意,但是一进城就逮捕了维蒂吉斯,并将其押往君士坦丁堡。

晚年 贝利萨留在哥特战争结束后又于559年奉查士丁尼一世之命,指挥极少的军队击退了扎伯干率领的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

由于被怀疑参与561年针对查士丁尼的阴谋活动而遭到短暂拘禁,后被释放。

不久即去世。

据一则在中世纪流行的传说,大帝查士丁尼一世一直对贝利萨留抱有疑心,觉得贝利萨留可能会谋反,晚年将为他卖了一辈子命的贝利萨留抄没家产,投进监狱,一年后虽出狱却被查士丁尼弄瞎了双眼,一代军神流落街头靠乞讨度日,一年后病死。

但此事纯属子虚乌有,贝利萨留晚年仍拥有君士坦丁堡亚洲郊区Rufinianae的地产并可能在那里去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维钦托利参与了哪些战役?分别取得了怎么样的成就

游击战与“焦土” 维钦托利曾经在的部队中担任骑兵将领,因而对罗马军队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他深知罗马军队经过几百年战争的锤炼,已经炉火纯青。罗马士兵都是职业军人,他们组织严密,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罗马将领尤其以头脑冷静著称,在战场上几乎不会犯错误。反观高卢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基本上是乌合之众。部队由各部落首领统帅,不同部落的兵力差异很大,少到几百人,多到上万人,而且只有少数是部落首领豢养的武士,其他人都是临时应徵的平民。高卢各部落之间从来没有协同作战过,而且经常不听维钦托利的指挥。让这样的部队和罗马人打会战无异于自杀。 维钦托利为高卢军队设计的战术是游击战。他极力避免和罗马军队进行任何形式的会战,或者进攻罗马人的据点。鉴于高卢部队骑兵多,机动性好的特点,维钦托利主张袭击罗马人的辎重或后卫部队,而且是打了就跑,决不恋战。凯撒对这种战术深恶痛绝,在他的“高卢战记”里称高卢人都是懦夫,不敢和他正面交战。其实维钦托利每次战斗都要费尽口舌约束部下,阻止他们地攻击罗马人的战阵。 因为罗马军队通常是在战区就地筹粮,维钦托利首创了“焦土抗战”的策略,他命令邻近罗马领地的各部落烧毁所有的村庄和农田,断绝罗马军队的给养来源。高卢军队在烧毁数百个村庄以后,来到阿瓦利肯。他们不忍心毁灭高卢最美丽的城市,拒绝执行命令,进而强烈要求死守阿瓦利肯。维钦托利无奈只得同意。结果这个决定导致了高卢人的第一次惨败。 阿瓦利肯战役 凯撒在罗马得知高卢人起义以后,火速返回。凯撒仅率少量骑兵,穿越积雪数英尺的荒原,日夜兼程,跋涉五百公里和他散布在北方的部队会合。凯撒纠集六个军团,然后挥师南下,追逐维钦托利的主力部队。公元前52年春天,凯撒兵临阿瓦利肯城下。罗马军队在这里展示了其技术上的优越性,他们修建了两座高达二十五米的移动攻城塔,和一座宽三十米,斜面长达一百米的攻城阶梯(Siege Terrace)。高卢人血战二十七天以后,阿瓦利肯城破,罗马军队将城内四万居民尽数屠杀。 戈高维亚反击战 阿瓦利肯的陷落打击了高卢人的信心,不少高卢部落脱离了起义阵营。维钦托利率领自己的部队退回阿维尔尼人的首府戈高维亚(Gergovia),凯撒大军尾随而来。维钦托利在城外扎起一座空营迷惑罗马军队,而将主力部署在两侧的山坡上。罗马军队轻易地攻占这座营垒,进而扑向戈高维亚城池。这时维钦托利突然从两翼发动攻击,击败了罗马军队。此战罗马部队阵亡一千人,其中包括四十六名军官。这是凯撒在高卢遭受的唯一一次失败。 阿莱西亚战役前奏 戈高维亚之战极大地鼓舞了高卢人的士气,他们发现原来凯撒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大批高卢部落又回到了起义阵营。凯撒也意识到了对手的厉害,他挥师北上,同围攻巴黎的四个罗马军团会合。凯撒在高卢北部停留了几个星期,招募了数千日尔曼骑兵,这样他的部队就包括十个军团和大量仆从部队,一共六万大军。维钦托利派一支部队去攻打普罗旺斯,调动凯撒南下救援,准备在路上伏击凯撒大军。 维钦托利并不指望能够一举消灭凯撒,他打算放过罗马大部队,而攻击他们的后卫和辎重车队。可惜高卢人被胜利冲昏头脑,把维钦托利的部署丢到,他们一望见罗马军队的身影就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遭到突然袭击的罗马军队立刻收缩行队形,组成一个巨大的正方形空心防线,将辎重车队夹在中间。高卢人的进攻如同海浪撞击岩石一样,丝毫无法撼动罗马战阵。这时留在外围的罗马和日尔曼骑兵开始从侧后攻击高卢人。进退维谷的高卢军队顿时崩溃,四散而逃。 阿莱西亚战役 维钦托利率领剩余的部队撤退到阿莱西亚要塞。这个要塞位於一座三百米高的平顶山上,三面都是陡坡,有河谷环绕,只有西面是一个缓坡,易守难攻。维钦托利开始酝酿一个更大的计划,他在凯撒合围以前派大批信使前往高卢各部落,请他们派兵来援。维钦托利要在这里吸引住凯撒的大军,然后和外围的高卢援军里应外合,一举消灭凯撒。 阿莱西亚城内只有一个月的存粮,维钦托利於是做出了一个决定,成为他个人名誉上的唯一污点。维钦托利把城内的老弱妇孺全部驱赶出城。这些人向罗马人哀求,愿意卖身为奴,请他们收留,遭到拒绝。结果他们在两军阵前的无人地带,哭告无门,没有几天就尽数饿死。 凯撒在阿莱西亚修建的双环防线,是罗马军队土木工程的顶峰之作。两条防线构造相同,都是由两道深两米半,宽五米的堑壕组成,两道壕沟相距约十米,之间放置由削尖的木桩做成的鹿砦;紧贴着第二道堑壕是高四米的寨墙,墙后每隔一百米就建有一座箭楼。罗马士兵还在壕沟外面挖了不少陷阱,里面插满尖利的树桩,阱口用杂草树枝掩盖。在阿莱西亚被围困两个月以后,高卢二十五万援兵终於到齐,各路援兵推举罗马的叛将康谬(Commius)为统帅,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攻防战。 这天清晨,高卢人象涨潮的海水一样涌到罗马的防线前面,突然间无数的号角吹响,高卢人群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咆哮,狂飙一般冲了上来。冲在近前的高卢人为陷阱和壕沟所阻,迎接他们的则是罗马士兵的弓箭和标枪暴雨一般的攒射。看到无法克服罗马军队的堑壕,高卢人退了回去。入夜,高卢人,这次他们带来大量树枝,填进堑壕里。用这个办法高卢人越过了两道壕沟,直达罗马人的寨墙之下,这里高卢人再次受阻,罗马人的寨墙上插满了尖利的树桩,无法攀援而上。战斗持续了一整夜,高卢人前仆后继,好几次几乎就要攻破寨墙,都被凯撒的爱将安东尼率领预备队前来堵住缺口。到天亮,高卢军队伤亡惨重,只得再次退了回去。 高卢援军统帅康谬召开军事会议,向当地人问清楚地形以后,派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在夜幕的掩护下迂回到罗马防线的北侧,第二天正午,这支奇兵突然攻击罗马防线上最薄弱的一段,与此同时,高卢援军主力从西面发起总攻。维钦托利也率军冲出要塞,攻击罗马人的内环阵地。这是凯撒的军事生涯中受到的最严峻的一次考验。罗马人的防线多处被突破,凯撒身披猩红色斗篷,亲率他的卫队来回奔波,赶到最危急的地区,他的出现往往能使罗马士兵士气大振,将高卢人压回去。战斗进行到下午,凯撒知道自己的防线支持不了太久,现在是的时候了。凯撒的日尔曼骑兵在防御战中还没怎么派上用场,凯撒命令他们从防线的南侧出发,迂回到高卢人的背后发起进攻。虽然日尔曼骑兵只有几千人,他们的突然袭击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威摄,高卢人的战斗意志终於崩溃了。凯撒看到高卢人乱成一团,也率罗马步兵出击。到这时高卢援军完全瓦解,各部落争先恐后地逃回自己的领地。 “武士之王”之死 维钦托利在阿莱西亚山上绝望地目睹高卢援军的覆灭。他的部队已经弹尽粮绝,无力再战。他於是召集最后一次军事会议,对大家说:“我起事没有别的目的,就是为了高卢的自由。现在既然战败,我必须接受这个命运。我把自己交给你们处置,你们可以杀了我向罗马人谢罪,也可以把我绑上献给罗马人。”於是高卢人决定投降。 第二天,凯撒举行了隆重的受降仪式。他自己端坐在高台之上,投降的高卢人在他面前鱼贯而过。最后出现的是维钦托利,他穿着自己最华丽的战袍,坐骑也经过精心梳理;他策马来到台前,绕台一周,然后跳下马来,解开身上的铠甲扔在地上,最后安详地坐在凯撒的脚边一动不动,直到被罗马士兵带走。高卢人有组织的抵抗到此结束。维钦托利被囚禁六年后,在公元前46年作为凯撒的战利品拉到罗马游街,然后于大庭广众之下被处以绞刑。公元前44年,凯撒遇刺身亡,仅仅比维钦托利多活了两年。 后世史学家评论这场决战,大多认为凯撒赢得相当侥幸。古往今来,围城的人被反包围,不得不两线作战的例子比比皆是,只有凯撒获得了胜利。倘若高卢援军在后方留一支预备队,扛住日尔曼骑兵的进攻,恐怕用不了多久罗马的防线就会崩溃。凯撒成为这场血战的胜利者,除了要归功于他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可能也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贝利萨留是哪位?拜占庭帝国统帅贝利萨留生平简介

贝利萨留(约505~565),又名贝利萨留斯,统帅。他一生当中,多数战役都是以少胜多。 贝利萨留出生于色雷斯。早年任查士丁尼一世的侍卫。527年率军参加对波斯的战争。529年升任禁卫军长官。翌年任德拉总督,击败4万波斯-阿拉伯联军,名声大振。532年镇压君士坦丁堡的尼卡起义,解救被围困的皇帝。533~534年率1万步兵和6000骑兵入侵北非,灭汪达尔-阿兰王国并俘其国王。回国后被授予执政官称号。535年出征意大利的东哥特王国,登陆西西里岛。536年攻入意大利南部,随后北上占领罗马。540年攻陷东哥特都城拉韦纳,俘东哥特王。曾经用“自己将政变”为计谋欺骗敌方获胜,结果因此受到查士丁尼一世的怀疑。公元562年被指控参与谋反,被捕入狱。563年获释。于565年去世,享年61岁。 拜占庭帝国统帅。出生于色雷斯。他一生当中,多数战役都是以少胜多。 其妻安东妮娜与皇后提娥多拉原是马戏演员,交情甚厚。他凭着这种关系成为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的侍卫和宠臣。公元527年,他率军参加对波斯的战争。公元529年任禁卫军长官。次年任达拉总督,采用骑兵伏击战术,击败4万波斯一阿拉伯联军,名声大振(达拉之战)。时年25岁。 公元531年于卡利尼库斯战役当中败于波斯名将阿拉芒达拉斯三世和阿扎莱塞斯,但也使波斯军付出惨重伤亡,阿扎莱塞斯因此遭到喀瓦德一世的责罚。 公元532年镇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尼卡起义,解救被困的皇帝,又立新功。公元533~公元534年,奉命率步兵1万、骑兵6000入侵入北非,灭汪达尔一阿兰王国并俘其国王,凯旋首都,被授予执政官称号。这个最高奖赏是他为查士丁尼进行侵略战争而赢得的,是他一生征战事业的顶峰。公元535年,为了完成查士丁尼攻占东哥特王国以收复意大利本土的使命,贝利萨留再次率军远征。是年冬,他的军队登陆西西里岛,但是未及北上又被召去非洲镇压了一次叛乱。公元536年攻入意大利南部,后北上攻占罗马。公元540年攻陷东哥特都城拉文纳,俘东哥特蒂吉斯。东哥特人曾以立贝利萨留为王作为投降条件,他佯装同意,但受降后又拒绝王位。此举却引起查士丁尼的猜疑,年底被召回,从此受到冷遇。 公元541~公元544年,他再次率军对波斯作战,取得几次胜利,但对纪律松弛的雇佣军控制不力,被查士丁尼斥为不忠,剥夺了他的军权。幸亏皇后干预,才免于身败名裂。此时,东哥特人造反。贝利萨留于公元544年再次去意大利征战东哥特。由于长期战争使出征意大利的部队疲惫不堪,皇帝仍对贝利萨留心存疑惧而不予增援,故对东哥特人的征战失利。公元548年贝利萨留被召回解职。公元559年匈人入侵,他再次被皇帝任用,率军击退匈人。公元562年被指控参与谋反,被捕入狱。次年获释后不久去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