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史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是如何对待曹氏子孙的?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高平陵之变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魏国,是魏国建 立以后的一次重大政变。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

  三国时期,曹魏正始十年正月(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篡夺曹魏军政大权,至此,曹魏进入司马氏时代,直至司马炎代魏建晋。

image.png

  政治斗争从来都是血腥无比,从“高平陵之变”后诛杀曹爽及其亲族、部下,以及此后数年中,司马氏对反对派的大清洗,数以千计乃至万计的人头落地。

  这些死去的人中,绝大多数毫无疑问都是支持曹氏的。

  支持曹氏的人都死了这么多,那么曹氏是不是就该被司马氏杀绝了?

  我查找资料的时候,在网上也看到了不少类似的文章,只看标题,都是司马氏诛杀曹氏宗族五千、七千之类的。

  这么个杀法,曹氏宗族哪还有容身之处?

  但实际上,司马氏为掌握权力,确实杀了不少人,但曹操的直系子孙,却真没有杀几个,大部分都活了下来,甚至还在晋朝做官。

  举几个例子,比如大名鼎鼎的曹植,他的儿子曹志就跟晋武帝司马炎的关系不错,晋朝建立后,曹志担任过太守和国子祭酒等官职。

  后来的梁武帝萧衍曾这样评价曹志:“曹志,魏武帝之孙,为晋忠臣。”

  曹操的孙子是晋朝忠臣,这种评价谁能想到?

  再比如燕王曹宇(他具体是曹操的第几个儿子已不可考),魏明帝曹睿临终前差一点就指定曹宇当了辅政大臣(后因宠臣阻扰,才换成了曹爽和司马懿),他的儿子曹奂还是曹魏末代皇帝。

  这样一位有一定威望的曹氏宗亲,应该是曹氏全族的希望所在,也应该是司马氏最忌惮的人。

  可曹宇在“高平陵之变”后,活得好好的,就算晋朝建立后,他也只是被降爵,并没有被清算。

  再说一个比较特殊的,楚王曹彪,他在“高平陵之变”发生的两年后,参与进了太尉王淩反司马氏的叛乱,事败后,曹彪被逼自杀。

  因此,曹彪的儿子和司马氏之间,显然是有着国仇和家恨双重仇恨,但曹彪的儿子曹嘉却在晋朝建立后,成为了晋朝的东莞太守,简直无法想象。

image.png

  从上述例子来看,司马氏掌权后,除曹彪、曹髦(曹魏第四任皇帝)这些主动跳出来争夺权力的,还真没有大肆屠杀曹操的子孙后代,最多就是监视居住而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当然不是司马氏有慈悲之心,也不是因为曹操的儿孙太多,怕杀不绝,而是没有必要。

  因为曹操的子孙大部分对司马氏的掌权,没有什么太大的危害,如果不是他们姓曹,司马懿父子都可以无视他们。

  曹魏政权在曹操去世后,变成了世家主导,即使曹操在世时,也是依靠武功和军权压制世家,如果没有军权的加成,曹氏根本不足为惧。

  魏文帝曹丕因为某些原因,对自己的亲兄弟、亲侄子们,是极端防备和压制的。

  比如,曹丕在位时,重用的军方大佬曹真和曹休,曹真只是曹操的养子,曹休是曹操的侄子,这样的身份,使得曹真和曹休对曹丕的皇位无危害。

  而曹操的儿子中比较有才干的,如曹植、曹彰等,以及他们的子孙,都被曹丕给弃用了。

  包括曹丕的儿子、魏明帝曹叡,同样继承了曹丕的做法,他后来宁可提拔司马懿掌军,也不敢起用曹操的直系儿孙。

  简而言之,曹操的直系儿孙,因为曹丕和曹叡父子的严加防备,都失去了参政及掌军的权力,全部只能当纨绔子弟。

  所以,这样一堆快被养成废物的曹氏子孙,哪会被司马懿父子放在眼中?

  司马氏在世家中间的地位也不是曹氏所能比,没有了军权,甚至连参政权都没有的曹氏子孙们,在世家主导的政权中,除了名分,还剩下什么?

  当司马氏篡夺了军政大权后,曹氏子孙就变成了连吉祥物都不如的废人,政治上、军事上都完全无害。

  既然完全无害,司马氏自然没有必要去大开杀戒,司马懿父子是杀了不少人,但那些都是反对派,不是说司马氏真的就嗜杀。

  经过曹丕、曹叡两代帝王的压制,曹操的直系儿孙们,也早就失去了上进心,即使在司马懿夺权后,也没有几个主动站出来反抗的。

  反而,对于这些曹操的直系儿孙们来说,司马氏代魏建晋还帮他们解脱了。

  在曹魏政权中,他们只能是混吃等死的废物,可到了晋朝,他们却还能出来做官,小日子未必就过得差了。

1665543052195246.png

  这一点,从曹志被评价成“为晋忠臣”就能看出来,曹植的儿子,在曹魏时期是真不如意,还不如侍奉篡夺了曹家江山的晋朝司马氏。

  综上所述,司马氏篡夺曹魏大权后,对曹操的直系儿孙,并没有想着把他们全部除掉。

  司马懿父子孙三代,为巩固自家的权力,清算的全是主动反抗的政敌。

  对于已经丧失了权力,丧失了反抗之心的曹操的直系子孙们,司马氏完全可以大度地给予生路。

  至于网络上很多文章所讲,司马氏把曹氏宗族杀得如何如何的,都不怎么可信。

  实际上,曹操的子孙在司马氏夺权后,没有全站出来反抗,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起码,当司马氏的子孙在晋朝灭亡后,被真正的杀绝了,可曹氏子孙却存活了下来,甚至传承到了今天。

三国初期孙坚杀两个人,最后他的死也是也是因为他这两个人。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哪个人妻能让曹家三父子都爱上?三国最传奇的女人

历史上,只有名字。《》史上有传,分量不轻,而且迷倒更多人的,是。 甄氏是谁呢?她是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武帝曹操的「心头好」,以及大诗人曹植的「梦中情人」。更夸张的是,她早已是别人的「人妻」!这段複杂的五角关係,以下为你道来。 话说甄氏乃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甄家是河北望族,她也是当时北方的大美人,可惜历史没有留下她的名字。建安年间,北方枭雄佔领河北时,替次子向甄家提亲。所以她成了袁熙的妻子。但是着名的「」改变了三国的历史,也改变了她的命运。 官渡之战后,袁绍忧愤而死。建安九年(205年),曹操趁袁熙人在幽州时,乘机袭击了邺城,父子三人目标都在夺取甄氏。不过,捷足先登的却是曹丕。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对当时情景有非常精采的描写: 熙出在幽州,后(甄氏)留侍姑。及邺城破,绍妻及后共坐皇堂上。文帝(曹丕)入绍舍,见绍妻及后,后怖,以头伏姑膝上,绍妻两手自搏。文帝谓曰:「刘夫人云何如此?令新妇举头。!姑乃捧后令仰,文帝就视,见其颜色非凡,称歎之。太祖闻其意,遂为迎取。 《魏晋世语》则说﹕太祖(曹操)下邺,文帝先入袁尚府,有妇人被发垢面,垂涕立绍妻刘后,文帝问之,刘答「是熙妻」,顾阒发髻,以巾拭面,姿貌绝伦。既过,刘谓后﹕「不忧死矣!」遂见纳,有宠。 这两段话的大意是说,曹丕攻入袁绍的房子时,看见袁绍的妻子及甄氏,当时甄氏很害怕,把头埋在婆婆的怀裡,袁绍的妻子则表示自责的拍打自己的双手。曹丕说﹕「刘夫人何必这样呢?让你的媳妇抬起头来吧!」 刘氏遂捧起甄氏的头。曹丕看到了,惊为天人。 曹操知道后,跟儿子抢老婆,只好为曹丕迎娶甄氏。〔这是一场姊弟恋,是年甄氏24岁,曹丕19岁。〕《魏晋世语》的记述大同小异,却加了一句重要的话﹕刘氏对甄氏说:「不会死啦!」 《:惑溺篇》则记载;「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曰﹕「五官中郎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大意是说,曹操攻下邺城后,就迫不急待命人要把甄氏找到。左右却告诉他说,曹丕已先一步去找甄氏了。曹操感到相当懊恼的说﹕「这次攻打袁军,正是为了要得到这个小心肝呀!」曹操这种风格,跟他后来想透过夺取、小乔的作法,是一致的。 曹操对这位后来的儿媳妇,感情是複杂的。《三国志﹕魏书刘桢传》记载﹕「其后太子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咸伏;而桢独平视。太祖闻之,乃收桢,减死输作。」 这个故事就是成语「刘桢平视」的由来。大意是说,曹丕有一次宴请一票文学家。酒酣耳热之际,曹丕请夫人甄氏出来跟大家打招呼。所有宾客都拜倒,不敢直视。 唯有「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却斗胆的直直的看着甄氏。怪怪的,曹丕没有觉得怎样。曹操反而生气了,把刘桢抓去坐牢兼罚劳役。 曹操、曹丕父子迷恋同一女子,已经有点扯。更扯的是,据说捲入这场争夺甄氏战争的,还有曹操的另一个儿子﹕的曹植!父子三人迷恋一位曾是别人老婆的人妻,这种故事简直比琼瑶小说还精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司马懿三国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