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现代史

王昌龄为什么有诗家天子之称呢?看看他写的诗就知道了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王昌龄为何有诗家天子之称呢?看看他写的诗就知道了

  王昌龄为什么有“诗家天子”之称呢?看看他写的诗就知道了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image.png

  以诗讽权贵,秉清流之节

  不得不说,那些诗写得太优秀的人,都不太会做官,虽然他们大多都渴望功名,并在仕途之路上奔波劳顿,但最终的结果却并不是那么尽人意。

  王昌龄曾经做到正九品官,听起来似乎官职并不是巨大,不过这可是仕途晋升中的正道,而且还比较清闲。没料到当时王昌龄却用一首《梨花赋》将官职葬送了,因为这在首诗中,他居然讽刺那些权贵们昏庸无道。好吧,虽然官位丢了,但从节操、品性、道德等层面来讲,咱必须力挺王昌龄——干的漂亮!在世间官场类似这样的清流又是何其之少。

  所以从此事我们足以得知王昌龄是个不合俗流、不拘俗节的人。也许正因为有着不羁的性情,王昌龄和李白才干成为好朋友,在一次被贬后,李白曾专为王昌龄题过一首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边塞诗闻名天下,见铮铮铁骨

  王昌龄最初对朝廷忠心耿耿,当时唐朝昌盛,他还题了不少的诗加以歌颂。但有时候投入太多未必就会收到好的回报,尤其在暗涛汹涌的时局中;所以,王昌龄的诗很快遭到别人的嫉妒,他的行为也很快被人拿来猜忌,最终王昌龄所面临的当然是无尽的谗言与明暗中的各种排斥。

image.png

  二十出头的王昌龄正是心怀梦想的热血青年,本来他的重要心思与目的并不在写诗作赋上,于是他干脆丢下笔杆子,选择踏上了边塞之路,而恰恰是这样的经历后来让王昌龄产出了堪称绝唱的边塞诗作。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诗应该是熟烂于我们心中的传唱了。前两句的开阔苍凉画面将边地生活环境的艰苦体现的淋漓尽致;后两句则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战士们无所畏惧的斗志体现出来。诗中每一个字都用得很有力度,予以读者热血沸腾的感觉。

  本来就边塞诗而言,高适与岑参是其中最有名气的两位,不过他们的诗多以长篇著称。王昌龄则从诗体上进行了新的开辟,将最豪放悲壮的情与最空旷苍凉之景浓缩成了七言绝句,让读者在短小精悍的篇幅中更加具体、明了地去感受边塞诗的魅力;不仅如此,后来经人考证:王昌龄在高适与岑参两人还没有开始边塞生活之前,就已经深入边塞。所以王昌龄更有着“边塞诗先驱”的称号。

  七言绝句是最能体现诗歌之美的一种诗体,这点毋庸置疑。王昌龄的诗无论从语言、意境还是情感,都将其写得“三百六十度毫无死角”,他不愧是七绝圣手。

  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二首·其二: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王昌龄的这两首诗仍然以铿锵有力的语言诠释着豪放无比的情怀,尤其它们的后两句响如金石,将全篇“点”出无限风采。第一首七绝还曾被誉为唐人边塞诗中的压卷之作。除此之外,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也是传唱不衰的名作。

李裹儿拥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称 却为人骄纵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为什么说明太祖朱元璋的亲戚不好当呢 看看他们的下场就知道了

为什么说的亲戚不好当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人们都说,朱元璋手下的开国功臣不好当,一不小心就被杀,诛三族诛九族也是家常便饭。但是朱元璋的亲戚也不好当,甚至比开国功臣还悲惨,就问你怕不怕。 驸马爷因为走私茶叶被处死 朱元璋有很多子女,但只有两个是和正室所生。其中的下嫁平民欧阳伦。 大家都知道,作为平民能得到公主下嫁也算是祖坟冒青烟了,毕竟一般的公主不是嫁给贵族就是嫁给名将。但是欧阳伦却不争气,利用驸马身份公然违反朱元璋颁布的《茶马法》把茶叶走私出境。后来由于押送的管家太跋扈致使消息传到朱元璋耳朵里,最终朱元璋不顾马皇后以及安庆公主的求情,将欧阳伦及相关人等处死。 侄子:被囚禁到死 朱元璋大哥有个儿子,叫朱文正。朱元璋起兵的时候他嫂子带着朱文正前来投奔,于是朱元璋就把朱文正当自己儿子培养。 在朱元璋的培养下,朱文正很快就成长为一名善战的猛将。才二十五岁就因为战功被封为大都督,节制各军。 不久,朱元璋进攻,朱文正奉命镇守洪都。在洪都之战中朱文正顶住60万陈军85天的进攻,直到朱元璋回援,为朱元璋彻底在鄱阳湖击败陈友谅打下了稳固的基础。但战后却没有对朱正文封赏。 朱正文很生气,放任手下劫掠,被朱元璋知道后罢免官职关了起来。不久,朱文正郁闷而亡,那时才29岁。 儿媳妇的舅舅:带着万余人一起赴死 朱元璋的太子妃是开国功臣的长女,而常遇春的小舅子则是另一名开国名将,于是蓝玉就算是太子夫妻的舅舅。 按常理来说,他们家应该过得很快乐。可惜的是,朱标走的比较早,朱元璋伤心之余让皇长孙当太子。朱元璋担心自己朱允炆控制不了蓝玉等将领,于是先下手为强,将蓝玉以谋逆大罪处死,并且连坐其党羽,牵连人数达到一万五千人左右。 儿媳,邓愈女儿被赐自尽 朱元璋有个很荒唐的二子,秦王朱樉,很不得朱元璋的待见。他有两个王妃,正室是的王爷的妹妹,次室是开国大将邓愈的女儿。王保保和邓愈是战场上的仇敌,王氏和邓氏自然不可能和睦相处。王氏弱势,邓氏强势,于是朱元璋就偏袒王氏,甚至到最后用不守长幼秩序为理由,把邓氏赐死。 由此可见,朱元璋身边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不和他的心意就会被杀。别以为你和他沾亲带故就能肆无忌惮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