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水 > 功法典籍

旃蒙-醉拳一段五六式身花步趋浪抛杯和八仙骑马双云杯

时间:2024-10-12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醉拳浪沧醉步抛杯 身花步趋浪抛杯

①左浪合双摆杯:重心在右,体上升。


左脚由左后下方离地脚背绷直向左侧前上方顺时针划弧浪合腿,高于腰。


与此同时,右手由右腰侧向右前上方逆时针划弧摆杯,高于肩。


左手由左前方向下、向左侧上方顺时针划弧摆杯,高于肩。


体成右独立左浪合腿双摆杯势,目视左手。

图30

要点:提气、收腹,上体右侧倾,合腿、摆杯有力。


②左醉步穿摆杯:上动不停,重心在右,体下蹲。


右脚右外碾地30度,后跟抬起,前掌着地。


左脚由左侧前方向右脚前方顺时针划弧浪沧醉盖落一步 脚内侧踩踏,攻其敌方中下部,落脚时前掌先丁步着地,然后全脚依次.着地屈膝踏实。


与此同时,左手由左侧前方向下、向右胸前顺时针划弧穿杯,屈肘。


右手由右前上方向左前方逆时针划弧摆杯,与肩同高。


体成左屈膝穿摆杯势,目视左手。

图31。


要点:沉胯、沉肩,体右挤靠,踩踏、穿摆有力。


③右浪合压顶杯:上动不停,重心在左,体上升。

左脚左外碾地15度成微屈踏实。


右脚由右后下方离地,脚背绷直向右前上方逆时针划弧浪合腿。


与此同时,右手由左前方向左下方、回转过体前向右前膝上逆时针划弧压杯。


左手由胸前向下、向回、向上顺时针划弧顶杯,高于肩。


体成右浪合腿压顶杯势,目视右手。

图32

要点:提气、收腹、松肩,体左挤靠,合腿、压顶杯有力。

④右醉步左压右顶杯:上动不停,重心在左,体下蹲。


左脚左外碾地60度成屈膝后跟抬起,前掌着地。


右脚随左外碾地由右前方向上、向左、向左脚前外侧逆时针划弧醉盖落一步 脚内侧踩踏,前掌先丁步着地,然后依次着地,屈膝踏实。


与此同时,左手由左前上方向前顺时针划弧压杯,高于肩。


右手由右膝上向回、向上、向胸前顺时针划弧回拉上顶杯,屈肘。


体成屈膝盖步压顶杯势,目视左手。

图33

要点:沉胯,沉肩,身挤肩靠,合盖踩踏,压顶杯有力。


⑤左醉撤步右顶左盖杯:上动不停,重心在右,体上升。


右脚右外碾地30度成屈膝踏实。


左脚随右外碾地由右脚后方浪沧弧形撤出向左侧下方醉落一步 脚外侧踩踏,攻其敌方下部,后跟抬起,前掌着地,屈膝。


与此同时,右手由胸前向上、向右前上方顺时针划小弧上顶杯,高于肩。


左手由右前方向下顺时针划弧盖杯,与胸同高。


体成右屈膝撤步盖顶杯势,目视右手。

图34

要点:松肩、身挤、肩靠、胯摆打,踩踏、盖顶杯有力。

⑥右醉退步抛杯:上动不停,重心左移,体上升。


右脚由右下方离地向右后下方逆时针划弧醉退一步 脚外侧踩踏,攻其敌方下部成直腿后跟抬起,前掌着地。


与此同时,右手由体右前方向右侧前上方抛杯,高于头。


左手由体胸前向下、回转向上、向右腋前顺时针划弧摆杯。


体成直腿开立抛杯势,目视右手。

图35

要点:提气,收腹,侧身,抛杯快速有力。


醉拳马步云杯 八仙骑马双云杯

重心左移,体下蹲。


左脚左外碾地60度成屈膝踏实。


右脚随左外碾地向右前方上一步成屈膝马步踏实。


与此同时,双手顺时针划弧向体腹前 左手划立弧约360度,右手划立弧180度后再平划弧120度云杯,左手在上。


右手在下。


体成马步双云杯势,目视左手。

图36

要点:松肩,云杯有力。

天枢-咏春拳小念头十三至十六式双枕手和标指手等

十三、后按掌—前按掌 图087-图093接上式.双掌同时上提至腰后,掌背贴在腰后,肘底发力催掌根斜向地面按出.双臂打直,成后按掌;动作不停.双掌背仍贴回腰后.沿后腰部环绕至腹部前.肘底发力催掌根斜向地而按出,双臂打直,成前按掌。此咏春拳小念头作用:调动后侧与前侧的防御机能.提高肩、肘、腕三个关节的韧性与力量。十四、拦手—拂手 图094和图095双臂上提内曲,左前臂在上右前臂在下.双臂并不紧贴.置于胸前;此时前臂与大臂成90度夹角.身体与大臂成90度夹角。动作不停.双肘带双臂迅速向身体两侧展开伸尽.掌心向地,身体与双臂呈"一"字状.力达掌缘。此咏春拳小念头作用:强化肩背部韧性,训练肢体瞬间收缩开合时的弹性爆发力。 十五、拦手—双枕手 图096一图098接上式.双臂迅速回收成拦手,此时右前臂在上左前臂在下,双臂并不紧贴,置于胸前;接上式.双臂以肘部为轴,自下而上旋转外翻,两前臂自上而下如同斩刀般向前方斩出,成双枕手。此时,双掌掌心相对,约一拳之隔,五指指向前方。此咏春拳小念头作用:锻炼肩部、肘部的灵活性与支撑力,增加背部肌肉弹性。十六、双摊手—双窒手—标指手 图099-图102接上式,双掌以腕部为轴,由内向外旋转,成双摊手,掌心向上;动作不停,双掌以腕部为轴,由外向内旋转成掌心向下,此时,肘部突然略下沉,稍稍回带前臂,成双窒手;动作不停,肘部突然发力.将双手向前方标出。双臂打直,掌心向下,成标指手。此咏春拳小念头作用:练习在小角度与短距离时的手法变化发力,锻炼寸劲。

朱雀-陈式太极拳四五六式六封四闭和单鞭和金刚捣碓

陈式太极拳第四式六封四闭动作一:身微左转,重心左移,左腿变实;同时两手先各在原处旋臂划一小圈(以引起动作),即右手大顺缠转臂捋至腹前,左手小逆缠拥至胸前,两手形成合劲;身体微右转,重心右移,左手以大拇指一侧贴近右胁向里滚转,成手心向左,右手逆缠使手心翻朝下(图15甲、乙)身微右转’重心右移,右腿变实;同时,右手转臂顺缠、左掌小逆缠’两手合住劲,向右上方弧形挤出。图16 动作二:身再微左转,重心再移回左腿,左腿变实时,右手顺缠上托,劲贯掌指,指勿软;左手逆缠转臂手背一侧腕关节弧形向左上棚,劲贯手背,五指斜向下垂勿软。(图17 -18)身体继续微左转;同时两手顺缠翻掌于两耳旁,掌心斜朝外。(图19)随即两掌合劲向右下按始深深呼一口气,深呼气完止时,恰恰双按到底,以呼主,动作配合为宾);同时,身体随双手右按右转,重心着移于右腿,左脚向右并步以脚尖点于右脚旁。(图20)要点:1.两手由合转开或由开转合,都要以腰脊为轴(身体的转动)来带动;在左右转动时上体仍须直竖,不要前俯后仰;两掌下按时,要气贴脊背,裆口圆虚,以右手为主,左手为宾。2.六封四闭这一拳式,是指六成封四成闭的意思。它的作用跟华佗五禽经内"金刚抖力相象。两手下按时,须撮嘴悠缓呼出一口深长之气,这对调整呼吸系统有极大帮助。陈式太极拳第五式单鞭动作一:身微右转即向左转回;同时右手顺缠向内、左手逆缠向外各翻一个圈,随即右手变勾手右举,左掌弧形移至腹前,在身体左右旋转时,左脚也随着以脚尖点地辗转。图21- 22动作二:接着重心全部移于右腿,提起左脚,身体下蹲,即以左脚跟向左虚虚贴地铲出,此时胯根更撑开,随着重心左移,渐至左脚尖落地,左腿变实。(图23-24)动作三:左掌自腹前稍向右上托,即弧形向左顺缠,缠至左侧,高与肩平时,以掌根微下按;当左手缠至左方转按时,右手配合着微微顺缠向外形成开劲;两腿虚实比例也同时加大,一经形成单鞭,即松开后胯,将身体转正。(图25-26)要点:1.动作一中,两手在身右各翻转一个整圈时,须运用腰脊作轴来带动,才能做得圆劲洒脱,并要使该动作表现出:劲是从右脚跟通过脊背上升而形于左手指,然后松开后胯,当再转正时,又表现出该劲从左手指横过脊背,乃至右手合拢地勾上的。该动以左脚跟落地为实,但要注意"虚"非全然 .无力,"实"非完全站煞,因为左脚跟落地辗转时,重心在左腿上也随着身体的转动有所增减。2.动作二中,左脚左迈,要求脚尖翘起,以脚跟贴地轻轻铲出,如猫捕鼠时迈步一样,能稳而不滞、轻而不浮,显得既沉着而又轻灵。3.太极拳要求意气须换得灵,单鞭就是一个好例子,左手左缠时意注左手,待到完成身体转正时,意又转注于右手上,所以图25与26不同,前者意注左手,后者已移转到右手。4.此式以左手运动为主,加大左手的运动量,因为在整套拳中左手比右手运动得少。另要求左手转臂向左如柔软的鞭子一样甩出去,将劲运到左掌中指上(如图25)。由于该式与右手运动为主的懒扎衣相对,因此懒扎衣与单鞭为太极拳第二势,呼为二仪势。另外,虽皆以练一只手为主,但须牵动到一动无有不动,以达到节节贯串。这种要求比双手练习全动要困难些,须以运用特点五作为重点。5.太极拳八个特点要表现在每一个动作中,也可以说太极拳是八个特点联合运动的拳。过,就某一个动作而言,则以某一个特点为主要内容,其余特点为次要,但并不等于不再运用其余特点了。因此要明确前面所提特点五,仅是指该式中以此特点为主而已。6.太极拳的任何动作,都要求"劲以曲蓄而有余",所以在做该式时必须注意使右胯及关节微屈,不要伸直。陈式太极拳第六式 第二金刚捣碓动作一:身微左转,裆口放宽;同时两臂下沉,左重右轻,左掌在左侧逆缠一个整圈,右勾手变掌外顺缠转为手心朝外上方,双臂外搠并合住劲。图27动作二:两手扩大缠丝圈,’以左逆、右顺缠自左而上合住劲地向右运转;左手移至右胸前,掌心朝右;右手运转至右 侧,高与头平;当两手开始向右运转时,重心右移,右腿变实。(图28)以下同第二式"金刚捣碓"动作二的后部说明,惟方向不同,该式完成时是面朝正东。(接图5-6)动作三与第二式"金刚捣碓"动作三相同,惟方向不同,该式是面朝正东。(接图7-8)要点:1.动作一中,两手各缠一小圈来引动后面的动作,为该式准备动作。2.图27中的两手合劲,与前面合式姿势里的合劲不同,而是开势中的合劲,应予分清。3.图28中的姿势,是两膊相系着经过左逆、右顺各缠一圈后而形成的,同时是两膊相系下合住劲,运用以腰脊为轴的身法来完成的。4.其余同第二式"金刚捣碓"要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