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水 > 功法典籍

上章-形意拳十二形拳鸡形之金鸡独立和金鸡食米等

时间:2024-10-1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形意拳鸡形歌诀:金鸡独立显奇能,强身还须补肾功。

足力上升健脑力,顶气下降腿脚轻。

前辈所传鸡形,原本只有"金鸡独立"之一式:如董秀升手录《曹继武著·岳氏形意拳》手抄本中,鸡形则只有"独立"一式。

刘文华先生所著《形意拳抉微》中,亦只有"独立"一式后之学者,所练之鸡形,则有金鸡独立、金鸡食米、金鸡抖翎、金鸡上架、金鸡报晓、金鸡斗争等许多拳势,且自成一个小套路,名之曰"鸡形四把"。

而各人所练之"四把"亦各有差异,不尽相同。

然对于"鸡有独立之能、欺斗之勇"则认识一致,并无分歧。

金鸡独立

三体式开势。

左脚向前垫半步,右手从左手下边向前插出,掌心向上,左手抚于右小臂内侧;前腿弓,后脚跟微欠起,眼看前方 图4一59

右脚向前疾进一步,立定踏实,未落地时左脚即提起,脚尖向上勾,置于右脚内踝骨上,两腿靠紧;同时左手从右手下平直插出,手心朝下;右手拉回置右肋下,亦手心朝下,眼看左手 图4一60。

左脚再向前迈出一步,弓腿,右脚跟微欠起 同图4一59,右手从左手上边向前平插出去,掌心朝下;左手抽回置左肋下,亦掌心朝下。

随即右脚向前疾进一大步,踏实;右足未落时左脚即平着提起,置于右脚内棵侧,两腿靠紧;同时,左手从右手上边,紧贴手背向前插出;右掌拉回置于右肋下,两手都是掌心朝下。

眼看前方 同图4一60

金鸡食米

承上式,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右脚跟进,两脚相距约1.5分米 半尺许;同时,右手握拳平直打出,如打拗步的半步崩拳一般,惟左手系抚于右小臂内侧。

金鸡抖翎

右脚向后撤回半步,向右转身,成马步桩之步势;同时,两手合抱于胸前,左臂在内,右臂在外,眼向左看 图4-61:此为自金鸡食米到金鸡抖翎之过渡式。


随即腰向左转,左肘平着向左肘出,即迅速向右转身;右腿弓,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同时,右臂横着向上翻架,小臂内旋,翻至掌心朝上;左手卜按,掌心向下,置于左胯侧 两手亦可均握拳,眼向前看 图4一62。

此为抖翎之势。

金鸡上架

左脚上步超过右脚,未落地右脚即迅速握起,高比左膝稍低,脚尖向上勾起,两腿靠紧;两臂亦同时在胸前作"怀抱阴阳",右手在下,左手在上,眼向右看。

势成时,与蛇形之"怀抱阴阳"相似,惟左脚略高耳 图4一63

金鸡报晓

右脚向前迈出一大步,右手从下边用力向上挑去,高与眼平,指尖向上,臂微弯曲;左掌下按停于左胯旁,掌心向下,眼看右手 图4一64

接着再做一个"金鸡独立",再接一个"金鸡食米"。

此时左脚、右拳在前。

金鸡斗争

右脚前进一步;同时,两手变掌,向左右分开,向下、向里划弧,随即向前上方托起,成虎托之势;然后重心后移于左腿,两手向外、向回划弧,置于两肩外侧;同时,右脚极力屈膝收回、抬起,脚尖向回勾,脚努力向外扭成横脚;顶头,竖项,眼向前看 图4一65

前脚向前蹬出、落下,脚尖向前;双掌亦同时向前扑出如虎扑子一般;后脚跟步,眼向前看 图4一66

以上诸势,完成了一个小套路。

再继续演练时,可按劈拳回身之法,做左转回身,打出右式劈拳 亦即右二体式,图4-67,然后再从金鸡独立打起,到金鸡斗争为止,一切动作同上,但方向相反。

技击用法及用劲要求

金鸡独立是用"滚手"进击之势。

前脚进步,后脚拗步以仰掌击对方小腹,无论击中与否,即可用另一手从前手腕下以阳掌 手背朝上塌出,掌击前胸,震脚以助力。

有指功者,可张开五指平直播人对方胸胁,指功稍差者可用掌力。

惟击小腹时,进步不可过于俯身;打滚手时,纵步宜远,要稳;独立时,腰要塌,腿要靠紧,头要顶,神要贯注。

或者,当对方用右手打我前胸、下颏等处时,我可以用右手背接手,稍向上提,左手随即从右手下直插对方胸胁,此亦是滚手。

若一插不中,或中而不狠,可再速用右手继续前插,或两手替换着连续向前插,脚走"半步",即半步崩拳的步法,此之谓"滚手连击"。

同时,前插要快,要直;后撤之掌要有按劲;出手进步要一致,劲要整,不可散乱,散则无功。

金鸡抖翎是肘打,也是胯打。

对方以平拳进击我胸部时,我从外侧上步,侧身,两臂内裹以格开对方进击之臂,随即下蹲,起肘以击对方肋下,此名"开弓肘"。

裹时要缩身.涵胸,蓄力;肘击时要将肘抬平,两肩外开,可用马步,也可用弓步。

若因距离较远,恐肘力不及,也可改用塌掌进击对方小腹 参看"八字功"中的胯打。

金鸡上架、金鸡报晓二式之用法,与蛇形之用法略同,

金鸡斗争是发挥鸡形振翅之威。

如对方以双拳 或掌打来,我可用双掌自胸前上穿到高与口平,随即以仰掌水平外开,以破对方的进攻。

外开时肩要沉,肘不可离肋;同时,提膝横脚以扁踩蹬对方之胫、膝、大腿,或以直脚蹬对方之腹、心窝;落脚时两于一齐向对方前胸扑去,或以虎抱打对方腋下、两肋,或以掌平直前插 图4一68,可根据形势、任意施为、,惟手足必须同起同落,才能发出爆发力。

老谱云:"打遍天下如老鸡",指的就是老鸡欺斗之勇、振翅之威、竖腿伸项、伺隙而进和流血被面而不稍退却的特点。

祛病养生

"独立"之势是全身用腰劲以协调平衡,充分发挥了小脑的作用,是对小脑很好的锻炼。

定势时为了维持平衡,必须提肛、缩肾、抱胯,起到了补肾作用:动作时,用劲缩中有伸,就中有开,使脚跟之力上升,足三阴及阴娇、阳娇之脉气一齐发动。

阴跻一动,则诸脉皆通,上透泥丸,下达涌泉 参阅明李时珍《奇经八脉考》。

故常练鸡形者.能使下之气上升,顶之气下降,散其精于四肢、神经、血管之末梢,上可补脑筋之不足,下可医腿之疼痛,妙用无穷也。

强圉-民国孙禄堂形意拳十二形之鸟台形拳图解和教学视频

民国孙禄堂形意拳十二形之鸟台形拳教学视频:形意拳𩿡形者,其性最直,无他谬巧。此形有竖尾之能,上起可以超升,下落两掌捣物如射包头之力。在腹内能辅佐肝肺之功,又能舒肝固气。在拳中谓之𩿡形,能以活肩,又能活足。其拳顺,则肝舒气固,人心虚灵,人心虚灵而人心化矣,又能实其腹,实其腹而道心升。其拳谬,则两肩发拘不活,胸中不开,而气亦必不通矣。学者于此形勉力而行,可以虚心实心,而真道乃得矣。第一节预备。起点三体式。先将左足尖扭向外,身子面向正,将左手屈回,两手卷上拳,手心向里对在脐中处。靠着腹 图90、图91第二节再将两手如白鹤亮翅分开落下,两肘靠胁,左拳在左胁下、右拳在右胁下靠住,两肩往下垂劲;右足在两拳分开之时,同时斜着往前进步,左足进至右足处紧靠踝骨,腰塌劲,式微停 见图53。第三节再将两手从两腕紧靠着直往前出去,手心皆朝上,两拳相离不过二三寸许;左足与两拳亦同时极力并出去,两肩往下垂劲,又往后抽劲,不可显露抽。两眼看两拳当中,右足随后跟步,如同虎扑子跟步相同。稳住,再换式 图92。第四节换式。先将左足往前垫步,足尖微向里勾,两拳仍如前式,相对在脐处,次分开白鹤亮翅,两拳落下紧靠两胁下边,两肩仍往下垂劲;右足进至左足踝骨处紧靠住。腰下塌劲,微停再进 图93。第五节再进,两拳直出,与左足并进,两眼看两拳当中,仍与三节式相同,以下仿此 图94第六节回式,仍出去右式。先将右足勾回,身子向左转,两拳仍与左右式白鹤亮翅相同;左足提起,紧靠右足踝骨微停,再出手进足,亦与左右式出手相同。再进仍如前,循环不已。第七节收式。仍与回式相同,停住片时休息。

天玑-民国孙禄堂形意拳十二形之虎形拳图解和教学视频

民国孙禄堂形意拳十二形之虎形拳教学视频:形意拳虎形者,有伏虎离穴之式,而又有扑食之勇也。在腹内为肾水,清气上升,丹书云:虎向水中升是也。又为风,风从虎。在拳中而为虎扑,臀尾 名督脉,又名长强。起落不见形,猛虎坐卧出洞中是也。其拳顺,则清气上升,而脑筋足矣。其拳逆,则浊气不降,而诸脉亦不贯通矣。医书云:督脉为百脉之原,督脉一通,诸脉皆通,即此意也。学者务格其虎形之至理,而得之于身心,以通诸窍。第一节起点仍是三体式。先将左手、右手俱往前、往下斜着伸直。身子仍是阴阳相合着,抽住劲不可有移动,再将右足极力前进。过去左足一两尺,不等落地左足即提起,紧靠右足踝骨。两手与左足亦同时搂至小腹处,手心向上。两肘紧紧靠胁,腰下塌劲。搂提起落总以腰塌劲为主,不然则身体不能轻矣。顶提身体相合,仍如前法。稳住此式,无论远近束身一跃而去,并非纵跳也 图52、图53。第二节再出左足,斜着往前进步,右足跟步与练炮拳相同;两手顺着身子钻上至下颏处,往前连钻带翻,两手腕均向外扭劲,向前扑出,两手与心口平;两肩又向外开劲,又向后抽劲;左足直着与手同时前进,左足跟步与练炮拳相同。两眼看两手当中,稳住 图54。第三节再进换右式,先将左足直着往前垫步,与炮拳垫步相同;两手一齐与左足垫步同时落至小腹处,与劈拳单手落法相同。此不过两手齐落,与足如一。两眼再看右边,远近将眼正住,不仰不俯,譬如算学,身为股,地上为勾,眼看处为弦,是为目的。此看法眼不能生浮火也。第四节再进步法与炮拳相同;两手如左式,扑出均皆相同,数之多寡随便,无论多少,总以出去右式,停住再回身 图55。第五节 虎形回身向左转勾右足,进步与炮拳相同,两手与扣右足时,一齐落至小腹处,两手仍与左足同时扑出,与前式相同 见图54.第六节再进,仍与前式相同。第七节收式。仍出去右式,停住,回转进步,两手扑出,亦仍与回身之式相同,回过身时稳住片时休息。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